高山短翅莺的外形特征、分类地位、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导读: 外形特征 分类地位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高山短翅莺的图片

高山短翅莺(学名:Locustella mandelli,英文名:Russet Bush Warbler)是蝗莺科蝗莺属的鸟类。分布于不丹,印度东北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菲律宾以及中国大陆南部以及台湾。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菲律宾。

中文学名:高山短翅莺

拉丁学名:Locustella mandelli

英文俗名:Russet Bush Warbler

命名作者:Brooks, WE, 1875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蝗莺科(Locustellidae)

中文属名:蝗莺属(Locustella)

繁殖区:东洋界 : e Himalayas to sc Vietnam, c, se Chin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943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褐色

外形特征

高山短翅莺:外形特征图
高山短翅莺:外形特征图

中等体型(13.5厘米)的深褐色莺。具略长且宽的凸形尾。上体橄榄褐而略沾棕色;尾橄榄色较重;颏及喉白而具黑色纵纹;下体余部白色,颈侧沾灰,胸侧及腹部沾橄榄褐。尾下覆羽羽端近白而成鳞状斑纹。

虹膜-褐色;嘴-上嘴黑色,下嘴粉色;脚-粉色。

叫声:鸣声为机械性不断重复的摩擦音zee-ut, zee-ut。叫声为兴奋的嚓嚓声及爆破音rink-tink-tink。

分类地位

高山短翅莺(上) vs 四川短翅莺(下)
高山短翅莺(上) vs 四川短翅莺(下)

Russet Bush Warbler这一英文名原作为超种Bradypterus seebohmi的英文俗名,现作为本种的英文俗名;本种原英文俗名 Benguet Bush Warbler 现作为L. seebohmi的英文俗名。

2015年,科学家发现了一个新鸟种——四川短翅莺,之前一直误以为是高山短翅莺。两者外形相似,是亲缘种,但四川短翅莺叫声更尖利。

地理分布

高山短翅莺:地理分布图
高山短翅莺: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印度东北部、中国南部及台湾、东南亚、菲律宾、爪哇、帝汶。

分布状况:亚种melanorhynchus为留鸟,见于中国东南部及台湾山区;在四川南部及云南东北部也有分布。于适宜的生态环境下并非罕见,但常被忽视。最近在不丹有此种灌丛莺的记录,这说明本种可能也见于西藏东南部。

生活习性

高山短翅莺
高山短翅莺

习性:隐匿于林缘及开阔而多灌丛山麓的密丛中,高可至海拔2800米。

小蝗莺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分类地位

小蝗莺的图片

小蝗莺(学名:Locustella certhiola,英文名:Pallas’s Grasshopper Warbler)为蝗莺科蝗莺属的鸟类。在东亚地区繁殖,冬季时迁徙到南亚和东南亚地区越冬。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

中文学名:小蝗莺

拉丁学名:Locustella certhiola

英文俗名:Pallas’s Grasshopper Warbler

命名作者:Pallas, 1811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蝗莺科(Locustellidae)

中文属名:蝗莺属(Locustella)

繁殖区:古北界 : e

非繁殖区:东洋界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946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褐色

外形特征

小蝗莺:形态特征图
小蝗莺:形态特征图

中等体型(15厘米)而具褐色纵纹的莺。眼纹皮黄,尾棕色而端白。上体褐色而具灰色及黑色纵纹;两翼及尾红褐,尾具近黑色的次端斑;下体近白,胸及两胁皮黄。幼鸟沾黄,胸上具三角形的黑色点斑。亚种 centralasiae色最淡;rubescens的色最深;指名亚种的上背及次级飞羽多黑色纵纹。

虹膜-褐色;嘴-上嘴褐色,下嘴偏黄;脚-淡粉色。

叫声:拖长的沙哑颤音chir-chirrrr;也有示警时的尖细tik tik tik声。

小蝗莺:摄于泰国,2013.03
小蝗莺:摄于泰国,2013.03
小蝗莺:摄于泰国,2010.01
小蝗莺:摄于泰国,2010.01
小蝗莺:摄于香港,2007.11
小蝗莺:摄于香港,2007.11
小蝗莺:摄于新加坡,2012.02
小蝗莺:摄于新加坡,2012.02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小蝗莺和矛斑蝗莺的区别:小蝗莺体长较矛斑蝗莺明显大,头顶和背部褐色具黑色粗纵纹,但较矛斑蝗莺偏棕红色,眉纹白色也较矛斑蝗莺明显,下体白色两胁橄榄褐色但无纵纹(第一年的幼鸟在胸和两胁具黑色纵纹,但不如矛斑蝗莺明显),尾羽具黑色亚端斑和白色端斑。

小蝗莺
小蝗莺
矛斑蝗莺
矛斑蝗莺

地理分布

小蝗莺:地理分布图
小蝗莺: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繁殖于亚洲北部及中部;冬季至中国、东南亚、巴拉望岛、苏拉威西岛及大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不常见的夏季繁殖鸟及过境鸟。亚种centralasiae繁殖于新疆西部及北部、青海、甘肃北部、内蒙古西部,越冬于中国南方。minor繁殖于中国东北,有记录迁徙时见于华东省份。rubescens也有记录迁徙时见于中国东部,指名亚种偶见于河北。

生活习性

小蝗莺:摄于印度,2013.03
小蝗莺:摄于印度,2013.03

习性:栖于芦苇地、沼泽、稻田、近水的草丛和蕨丛以及林边地带。隐匿于浓密的植被下,即使被惊起,飞行仅几米远就又扎入覆盖中。

分类地位

小蝗莺:摄于泰国,2013.02
小蝗莺:摄于泰国,2013.02

小蝗莺西北亚种(学名:Locustellacerthiolacentralasiae)。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新疆、青海、内蒙古、甘肃、福建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蒙古。

小蝗莺指名亚种(学名:Locustellacerthiolacerthiola)。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河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

小蝗莺东北亚种(学名:Locustellacerthiolaminor)。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内蒙古、东北、河北、河南、山东、长江下游、福建、广东、广西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北京。

小蝗莺北方亚种(学名:Locustellacerthiolarubescen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山东、江苏、福建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

本种在全世界共有4亚种,中国均有分布。其中的东北亚种L. c. minor分布较广,数量较多,故描述以该亚种为主。Meise(1938)、Vaurie(1959)认为本种和北蝗莺在印度尼西亚有中间类型,而认为是同一个种。此后,Beaman(1994)报道两者在鄂霍次克海北部有中间类型出现,且两者鸣声相似,也同意将两种合并。但是,Dementiev和Gladkov(1954,1968)因它们在东西伯利亚边缘地区繁殖区域重叠,几乎没有发生相互杂交现象,而认为是两个独立的物种。这一观点后来得到多数学者的采纳(Waston,1986;Sibley et Monroe,1990;Howard et Moore,1980,1991;Inskipp et al.,1996;郑作新,1987,1994,2000,2002;赵正阶,2000)。该种与北蝗莺、史氏蝗莺构成了超种(Cramp,1992)。雷富民等(1998)对蝗莺属的数值分类研究,发现小蝗莺、北蝗莺和史氏蝗莺首先聚合在一起,然后再依次与矛斑蝗莺和苍眉蝗莺聚合,说明在这些类群中,前3种在表型特征上亲缘关系较近。

拟游隼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分类地位

拟游隼的图片

拟游隼(学名:Falco pelegrinoides,英文名:Barbary Falcon)是隼科隼属的鸟类。

拟游隼(学名:Falco pelegrinoides)属隼形目隼科隼属,体型略大(42厘米)的隼。似游隼但黑色的翼尖与灰色的覆羽及背部对比较明显。注:过去作为游隼的一亚种处理(见 Amandon & Bull、1988)。习性同游隼。分布在北非沿岸及加那利群岛。它们主要是留鸟。在中国仅分布于新疆等西部地区。

中文学名:拟游隼

拉丁学名:Falco pelegrinoides

英文俗名:Barbary Falcon

命名作者:Temminck, 1829

中文目名:隼形目(Falconiformes)

中文科名:隼科(Falconidae)

中文属名:隼属(Falco)

繁殖区:古北界 : sw, also n 非洲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517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一级保护物种

(极其濒危,禁止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拟游隼
拟游隼

体型略大(42厘米)的隼。背灰色,下体偏白,眼下具狭窄的黑色线条。似游隼但黑色的翼尖与灰色的覆羽及背部对比较明显,腰及尾上覆羽灰色浅,下体色浅,以颈背具棕色块斑为特征。头顶及后眉纹也多少沾棕色。

雌鸟比雄鸟大,外观相似。

幼鸟褐色重,下体多黑色纵纹,颈背色浅并沾棕。

虹膜-褐色;嘴-灰色,蜡膜黄色;脚-黄色。

叫声:沙哑的keck-keck-keck声,似游隼。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拟游隼和游隼的区别:

(1)在国内,拟游隼仅分布于新疆等地。

(2)拟游隼的外观像游隼,但较为细小,只有33-39厘米长。

(3)拟游隼的上身与游隼的都呈灰蓝色,但较淡色,且略呈淡黄色。颈部是红褐色的,但很难看得见。黑色的翼尖与灰色的覆羽及背部对比较明显

地理分布

拟游隼地理分布图
拟游隼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北非、中东至中国西部。

分布状况:亚种babylonicus繁殖于天山及青海;越冬于新疆西部喀什地区。

生活习性

拟游隼,摄于新疆
拟游隼,摄于新疆

习性同游隼。拟游隼栖息在半沙漠及干旱的小山上,会在山崖上筑巢。

分类地位

拟游隼,摄于新疆
拟游隼,摄于新疆

拟游隼与游隼的遗传距离很短,形成了一个并系群。它们在行为、生态及解剖上的不同显示它们并非同一物种。它们的混种是有生殖能力的,但它们一般都是异地性的,只有在近旁遮普地区、呼罗珊、马格里布及阿尔泰山脉的细小地区于繁殖季节才有机会一同出现,而且也要透过选型交配才能获得。另外,它们的繁殖季节也有不同,故天然的混种差不多是不可能存在。

根据沙漠隼类的遗传距离,估计拟游隼与游隼是于约10万年前或更后的更新世末分支的,但肯定是在旧石器时代之前。它们分支的时间刚好是第四纪冰期的开始,北美洲及中东出现沙漠化,波斯湾被陆地包围而渐渐干涸。生活在非洲及中东沙漠边缘的游隼及拟游隼祖先一是适应了这样的环境、或是离开了寻找其他栖息地、或是在此处灭绝。在间冰阶,沙漠的缩少令生活在干旱地区及潮湿地区的群族再次接触,形成了限制的基因流。

本文Hash:75f5d51b9e145e69a1d5ffb6041482b9dcd9912a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