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角鸮的分类地位、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导读: 分类地位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img alt="西红角鸮的图片" title="西红角鸮" src="https://www.dongwubaike.cn/wp-content/uploads/2022/05/20220519161422-62866cde33b4a.jpg" alt="Adult Eurasian Scops Owl (ssp. cyprius)”>cyprius)”>

西红角鸮(学名:Otus scops,英文俗名: Eurasian Scops Owl)属鸮形目鸱鸮科角鸮属,又叫红角鸮。在中国仅分布于新疆,与东方角鸮分布上无重叠。注:一些著者将东方角鸮(学名:Otus sunia)和兰屿角鸮(学名:Otus elegans)也归入此种(参见郑作新,1987)。原普通角鸮(学名:Otus scops)已划分为多个鸟种。

中文学名:西红角鸮

拉丁学名:Otus scops

英文俗名:Eurasian Scops Owl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鸮形目(Strigiformes)

中文科名:鸱鸮科(Strigidae)

中文属名:角鸮属(Otus)

繁殖区:古北界 : w, c

非繁殖区:非洲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229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褐色

分类地位

原普通角鸮(学名:Otus scops,英文名:Common Scops Owl),following Sibley and Monroe 1990, 1993,已划分为多个鸟种:

非洲角鸮(学名:Otus senegalensis),following Dowsett and Forbes-Watson,1993; 东方角鸮(学名:Otus sunia),following AOU (1998); 尼科巴角鸮(学名:Otus alius),following Rassmussen (1998); 西红角鸮(学名:Otus scops)(with species limits accordingly revised).

外形特征

西红角鸮:形态特征图
西红角鸮:形态特征图
西红角鸮
西红角鸮

体小(20厘米)的”有耳”型角鸮。眼黄色,体羽多纵纹。有棕色型和灰色型之分。与叫声有异的东方角鸮在分布上无重叠。

虹膜-黄色;嘴-角质色;脚-褐灰。

叫声:为深沉单调的chook声,约三秒钟重复一次,声似蟾鸣。雌鸟叫声较雄鸟略高。

西红角鸮:棕色型
西红角鸮:棕色型

地理分布

西红角鸮:地理分布图
西红角鸮: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古北界西部至中东及中亚。

分布状况:在中国的分布极为有限。亚种pulchellus繁殖于新疆西部的天山及喀什地区。

生活习性

西红角鸮
西红角鸮

习性:候鸟。纯夜行性的小型角鸮,喜有树丛的开阔原野。

红喉姬鹟的分类地位、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保护现状

红喉姬鹟的图片

红喉姬鹟(学名:Ficedula albicilla,英文名:Taiga Flycatcher),属雀形目鹟科姬鹟属,俗名白点颏、黑尾杰、红胸鹟、黄点颏。全长约13cm。雄鸟上体灰黄褐色,尾羽黑褐,尾羽基部白色,繁殖期雄鸟喉部橙黄色,非繁殖期则近白色,胸以下大致灰色。雌鸟似非繁殖期雄鸟,但胸部沾黄褐色。 中国为东北地区繁殖鸟,在南部沿海、海南越冬,迁徙时遍及东部地区。数量较多。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荷兰。

中文学名:红喉姬鹟

拉丁学名:Ficedula albicilla

英文俗名:Taiga Flycatcher

命名作者:Pallas, 1811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鹟科(Muscicapidae)

中文属名:姬鹟属(Ficedula)

繁殖区:古北界 : c, e

非繁殖区:Southeast Asia through Borneo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738

主要羽色:灰色

次要羽色:橙色

分类地位

红喉姬鹟(Ficedula albicilla)和红胸姬鹟(Ficedula parva)原为红喉姬鹟(Ficedula parva)的两个亚种,近年来很多著者依据形态、鸣声、分子等证据,认为两者应为在古北界异域分布(allopatric)的对种(semispecies)。

外形特征

红喉姬鹟:形态特征图
红喉姬鹟:形态特征图
红喉姬鹟:形态特征图
红喉姬鹟:形态特征图

体型小(13厘米)的褐色鹟。尾色暗,基部外侧明显白色。

繁殖期雄鸟:胸红沾灰,但冬季难见。

雌鸟及非繁殖期雄鸟:暗灰褐,喉近白,眼圈狭窄白色。尾及尾上覆羽黑色区别于北灰鹟。

虹膜-深褐;嘴-黑色;脚-黑色。

叫声:遇警时发出粗糙的 trrrt声、静静的tic声及粗哑的tzit声。

红喉姬鹟:雄鸟
红喉姬鹟:雄鸟
红喉姬鹟
红喉姬鹟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红喉姬鹟雌鸟与白腹蓝鹟雌鸟的区别:红喉姬鹟雌鸟体型更小,尾更短。

红喉姬鹟和红胸姬鹟的区别:(1)红喉姬鹟上下嘴全黑,而红胸姬鹟可能上嘴黑、下嘴黄;(2)红喉姬鹟的红色区域仅限于喉部,而红胸姬鹟的红色区域延伸至胸部。

红喉姬鹟:雄鸟
红喉姬鹟:雄鸟
红胸姬鹟:雄鸟
红胸姬鹟:雄鸟

地理分布

红喉姬鹟:地理分布图
红喉姬鹟: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繁殖于古北界;冬季迁徙至中国、菲律宾、东南亚及婆罗洲。

分布状况:迁徙经中国东半部。常见越冬于广西、广东及海南岛。

生活习性

红喉姬鹟:繁殖期雄鸟
红喉姬鹟:繁殖期雄鸟

栖息于针阔混交林和灌丛。性活泼而胆怯,常站立在枝头捕捉经过的昆虫。在树上或树洞中营巢,以草茎、苔藓和兽毛编织成深杯状,每窝产卵4~7枚。

中国为东北地区繁殖鸟,在南部沿海、海南越冬,迁徙时遍及东部地区。数量较多。

保护现状

红喉姬鹟
红喉姬鹟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拟游隼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分类地位

拟游隼的图片

拟游隼(学名:Falco pelegrinoides,英文名:Barbary Falcon)是隼科隼属的鸟类。

拟游隼(学名:Falco pelegrinoides)属隼形目隼科隼属,体型略大(42厘米)的隼。似游隼但黑色的翼尖与灰色的覆羽及背部对比较明显。注:过去作为游隼的一亚种处理(见 Amandon & Bull、1988)。习性同游隼。分布在北非沿岸及加那利群岛。它们主要是留鸟。在中国仅分布于新疆等西部地区。

中文学名:拟游隼

拉丁学名:Falco pelegrinoides

英文俗名:Barbary Falcon

命名作者:Temminck, 1829

中文目名:隼形目(Falconiformes)

中文科名:隼科(Falconidae)

中文属名:隼属(Falco)

繁殖区:古北界 : sw, also n 非洲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517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一级保护物种

(极其濒危,禁止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拟游隼
拟游隼

体型略大(42厘米)的隼。背灰色,下体偏白,眼下具狭窄的黑色线条。似游隼但黑色的翼尖与灰色的覆羽及背部对比较明显,腰及尾上覆羽灰色浅,下体色浅,以颈背具棕色块斑为特征。头顶及后眉纹也多少沾棕色。

雌鸟比雄鸟大,外观相似。

幼鸟褐色重,下体多黑色纵纹,颈背色浅并沾棕。

虹膜-褐色;嘴-灰色,蜡膜黄色;脚-黄色。

叫声:沙哑的keck-keck-keck声,似游隼。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拟游隼和游隼的区别:

(1)在国内,拟游隼仅分布于新疆等地。

(2)拟游隼的外观像游隼,但较为细小,只有33-39厘米长。

(3)拟游隼的上身与游隼的都呈灰蓝色,但较淡色,且略呈淡黄色。颈部是红褐色的,但很难看得见。黑色的翼尖与灰色的覆羽及背部对比较明显

地理分布

拟游隼地理分布图
拟游隼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北非、中东至中国西部。

分布状况:亚种babylonicus繁殖于天山及青海;越冬于新疆西部喀什地区。

生活习性

拟游隼,摄于新疆
拟游隼,摄于新疆

习性同游隼。拟游隼栖息在半沙漠及干旱的小山上,会在山崖上筑巢。

分类地位

拟游隼,摄于新疆
拟游隼,摄于新疆

拟游隼与游隼的遗传距离很短,形成了一个并系群。它们在行为、生态及解剖上的不同显示它们并非同一物种。它们的混种是有生殖能力的,但它们一般都是异地性的,只有在近旁遮普地区、呼罗珊、马格里布及阿尔泰山脉的细小地区于繁殖季节才有机会一同出现,而且也要透过选型交配才能获得。另外,它们的繁殖季节也有不同,故天然的混种差不多是不可能存在。

根据沙漠隼类的遗传距离,估计拟游隼与游隼是于约10万年前或更后的更新世末分支的,但肯定是在旧石器时代之前。它们分支的时间刚好是第四纪冰期的开始,北美洲及中东出现沙漠化,波斯湾被陆地包围而渐渐干涸。生活在非洲及中东沙漠边缘的游隼及拟游隼祖先一是适应了这样的环境、或是离开了寻找其他栖息地、或是在此处灭绝。在间冰阶,沙漠的缩少令生活在干旱地区及潮湿地区的群族再次接触,形成了限制的基因流。

本文Hash:f9662dee3f685c7d66cdad00a78908d761c4a993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