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燕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导读: 家燕-外形描述 家燕-叫声 家燕-地理分布 家燕-生活习性 家燕-别名俗名

家燕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家燕-外形描述

描述:中等体型(20厘米,包括尾羽延长部)的辉蓝色及白色的燕。上体钢蓝色;胸偏红而具一道蓝色胸带,腹白;尾甚长,近端处具白色点斑。与洋斑燕的区别在腹部为较纯净的白色,尾形长,并具蓝色胸带。亚成鸟体羽色暗,尾无延长,易与洋斑燕混淆。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家燕-叫声

叫声:高音twit及嘁嘁喳喳叫声。

家燕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家燕-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几遍及全世界。繁殖于北半球,冬季南迁经非洲、亚洲、东南亚、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至新几内亚、澳大利亚。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繁殖于中国西北;tytleri及mandschurica繁殖于中国东北;gutturalis繁殖于中国其余地区。多数鸟冬季往南迁徙,但部分鸟留在云南南部、海南岛及台湾越冬。

家燕-生活习性

习性:在高空滑翔及盘旋,或低飞于地面或水面捕捉小昆虫。降落在枯树枝、柱子及电线上。各自寻食,但大量的鸟常取食于同一地点。有时结大群夜栖一处,即使在城市。

家燕-别名俗名

观音燕 燕子 拙燕

灰燕鸻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灰燕鸻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灰燕鸻-外形描述

描述:体小(18厘米),浅色,似燕。上体沙灰,腰白;翼下覆羽黑色;初级飞羽黑色;次级飞羽白而端黑;尾平,但近端的楔形黑色斑使尾看似叉形。下体白,胸沾皮黄。

虹膜—褐色;嘴—黑色,嘴基部具小块红色斑;脚—褐灰。

灰燕鸻-叫声

叫声:飞行时发出高调的prrit或tirrit声。

灰燕鸻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灰燕鸻-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阿富汗东部、印度、斯里兰卡至东南亚。

分布状况:不常见。繁殖于云南南部及西南部,并于西藏东南部迪邦河谷高可至海拔750米。

灰燕鸻-生活习性

习性:喜大型河流的沙滩及两岸。黄昏飞行,同雨燕和蝙蝠一道巡猎。

灰燕鵙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灰燕鵙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灰燕鵙-外形描述

描述:中等体型(18厘米)的偏灰色似燕鸟种。嘴厚。而呈蓝灰色,头、颏、喉及背灰色,翼黑,尾黑具狭窄的白色尾端,腰白,下体余部皮黄。与燕子区别在飞行时两翼宽而呈三角形,尾平。歇息时两翼伸出尾后。

虹膜—褐色;嘴—蓝灰;脚—灰色。

灰燕鵙-叫声

叫声:无乐感的吱吱声tee-tee, chewchew-chew。

灰燕鵙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灰燕鵙-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印度至中国南部及东南亚。

分布状况:地区性常见于云南的西部、南部及东南部,广西南部和广东南部及海南岛的开阔地区,高可至海拔1500米。

灰燕鵙-生活习性

习性:栖于裸露树枝或其他栖处,作盘旋巡猎飞行以捕捉昆虫,有时飞行于水上。飞行常作燕式冲滑。常群鸟紧贴栖于一处,相互以嘴整理羽毛或一道晃尾。敢于围攻鹰类及乌鸦。

灰燕鵙-别名俗名

灰伯劳 灰色燕伯劳 灰身了我

本文Hash:8e435d0025e64babcae2d0c991ef5cfd5db5a674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