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喉沙燕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导读: 褐喉沙燕-外形描述 褐喉沙燕-叫声 褐喉沙燕-地理分布 褐喉沙燕-生活习性

褐喉沙燕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褐喉沙燕-外形描述

描述:体小(12厘米)的暗灰褐色燕。尾略分叉,与岩燕的区别在尾端无白色斑点,与崖沙燕的区别在喉及胸浅灰褐色,无深色胸带。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褐喉沙燕-叫声

叫声:叫声为细弱的喘息声tschree。

褐喉沙燕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褐喉沙燕-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非洲、南亚、东南亚、菲律宾、中国西南及台湾。

分布状况:地方性常见于高至海拔1000米。亚种chinensis于云南南部及台湾的热带地区。

褐喉沙燕-生活习性

习性:群栖性,生活于沼泽尤其是有沙滩的河流。营巢于河岸洞穴。

崖沙燕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崖沙燕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崖沙燕-外形描述

描述:体小(12厘米)的褐色燕。下体白色并具一道特征性的褐色胸带。亚成鸟喉皮黄色。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崖沙燕-叫声

叫声:唧喳尖声。

崖沙燕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崖沙燕-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全世界(除澳大利亚)。欧亚大陆的鸟冬季南迁至东南亚及菲律宾。

分布状况:地区性常见于各海拔高度有沙滩的河流。亚种diluta繁殖于中国西北;tibetana于青藏高原;ijimae于中国东北;fokiensis于华中及华东。所有亚种均南迁越冬,亚种ijimae及fokiensis在华南越冬。

崖沙燕-生活习性

习性:生活于沼泽及河流之上,在水上疾掠而过或停栖于突出树枝。

崖沙燕-别名俗名

沙岩燕 沙燕 水燕子 土燕 穴沙燕 燕子

褐翅燕鸥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褐翅燕鸥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褐翅燕鸥-外形描述

描述:中等体型(37厘米)、背部深色的燕鸥。尾呈深叉形。成鸟:除翼上前缘及外侧尾羽白色外,上翼、背及尾均为深褐灰色,下体白。与乌燕鸥区别在狭窄的白色前额且狭窄白色眉纹延至眼后。幼鸟褐色浓重,头顶具褐色杂斑,胸灰色,背上具皮黄色横斑,比乌燕鸥幼鸟的点斑少,颈及胸白色。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褐翅燕鸥-叫声

叫声:不连贯吠声wep-wep,告警声为沙哑的粗喘息声kee-errr-krr。

褐翅燕鸥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褐翅燕鸥-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广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至澳大利亚。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为留鸟,分布于中国南沙群岛;夏季见于福建、香港、台湾及海南岛近海岸岛屿。

褐翅燕鸥-生活习性

习性:栖于外海,仅在坏天气或繁殖季节才靠近海岸。不很合群,常单独或成小群。飞行优雅轻盈。从海面上捕食昆虫或鱼类。不善潜水。常栖于海面漂浮杂物上,晚上停栖船上桅杆。与黑枕燕鸥混群繁殖。

本文Hash:3c8688207275a7961bc169fabed4656009e21630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