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腹燕鸥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导读: 黑腹燕鸥-外形描述 黑腹燕鸥-叫声 黑腹燕鸥-地理分布 黑腹燕鸥-生活习性

黑腹燕鸥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黑腹燕鸥-外形描述

描述:中等体型(33厘米)栖于河流的燕鸥。尾深开叉。头顶黑色,嘴及腿橙红色。上体、腰及尾浅灰,下体白,腹部具特征性黑色块斑。冬季成鸟嘴端黑色,额具白色杂斑,腹部黑色块缩小或消失。与黄嘴河燕鸥的区别在体型较小,上体色淡,腹部黑色,嘴细,飞行轻盈。

虹膜—深褐;嘴—鲜艳橙红;脚—橙红。

黑腹燕鸥-叫声

叫声:飞行时不停地发出尖厉的krek krek声。

黑腹燕鸥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黑腹燕鸥-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南亚从印度河流域东贯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及泰国。

分布状况: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在中国甚罕见。留鸟分布在云南西南盈江地区。

黑腹燕鸥-生活习性

习性:群栖性。在流速缓慢的河流上下飞行,歇息于沙滩。逆风飞上猎食然后顺风而下再逆风飞回同一河流段。

乌燕鸥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乌燕鸥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乌燕鸥-外形描述

描述:中等体型(44厘米)的背黑色燕鸥。尾深开叉。似褐翅燕鸥,但上翼及背深烟褐色,无灰色后领环,白色的前额也不延伸成眉线。亚成鸟烟褐色,臀白,背及上翼具白色点斑成横纹。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乌燕鸥-叫声

叫声:鼻音的ker-waky-wak,或wide-a-wake声。

乌燕鸥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乌燕鸥-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广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的热带海域。

分布状况:亚种nubilosa远离海岸,但偶见于中国东南部沿海、香港及台湾海上,尤其在台风后出现。

乌燕鸥-生活习性

习性:海洋性鸟类,栖于远离海岸的洋面或多岩礁多沙岛屿。晚上跟随船只。飞行轻松优雅,逆风直插云天。

白额燕鸥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白额燕鸥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白额燕鸥-外形描述

描述:体小(24厘米)的浅色燕鸥。尾开叉浅。夏季:头顶、颈背及过眼线黑色,额白。冬季:头顶及颈背黑色减小至月牙形,翼前缘黑色后缘白色。幼鸟:似非繁殖期成鸟但头顶及上背具褐色杂斑,尾白而尾端褐,嘴暗淡。

虹膜—褐色;嘴—黄色具黑色嘴端(夏季)或黑色;脚—黄色。

白额燕鸥-叫声

叫声:喘息式高声尖叫。

白额燕鸥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白额燕鸥-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美国西部沿海、加勒比海、古北界西部、非洲、印度洋、印度、东亚及东南亚至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

分布状况:常见夏季繁殖鸟。指名亚种繁殖于新疆西部喀什地区;sinensis广泛繁殖于中国大部地区,从东北至西南及华南沿海和海南岛。内陆沿海均有繁殖。有记录迁徙时见于台湾。

白额燕鸥-生活习性

习性:栖居于海边沙滩,与其他燕鸥混群。振翼快速,常作徘徊飞行,潜水方式独特,入水快,飞升也快。

本文Hash:8cb67531cfd15742b6359e08d87fb451a807b1b6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