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眼河燕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导读: 白眼河燕-外形描述 白眼河燕-叫声 白眼河燕-地理分布 白眼河燕-生活习性

白眼河燕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白眼河燕-外形描述

描述:体型略大(15厘米)的河燕。特征为环眼部具白色的眼镜形斑,阔嘴黄色,尾圆而具飘带,宽阔的三角形翼似燕鵙,腰白色。

虹膜—白黄色;嘴—黄色;脚—粉红。

白眼河燕-叫声

叫声:尚无记录。

白眼河燕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白眼河燕-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越冬于泰国中部;繁殖区不详。

分布状况:在中国尚无记录,但此鸟冬季南迁至泰国,理应在中国南方有繁殖。泰国已多年无记录,可能现已绝迹。

白眼河燕-生活习性

习性:停栖于芦苇地,但也可能栖于大河流的卵石滩。

白腰雨燕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白腰雨燕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白腰雨燕-外形描述

描述:体型略大(18厘米)的污褐色雨燕。尾长而尾叉深,颏偏白,腰上有白斑。与小白腰雨燕区别在于体大而色淡,喉色较深,腰部白色马鞍形斑较窄,体型较细长,尾叉开。

虹膜—深褐;嘴—黑色;脚—偏紫色。

白腰雨燕-叫声

叫声:嗡嗡地叫或叽叽喳喳,并有长长的高音尖叫skree-ee-ee。

白腰雨燕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白腰雨燕-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繁殖于西伯利亚及东亚,迁移经东南亚至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及澳大利亚越冬。

分布状况:常见的夏季繁殖鸟。指名亚种繁殖于中国东北、华北、华东、西藏东部及青海;有记录迁徙时见于中国南部、台湾、海南岛及新疆西北部。亚种kanoi繁殖于华中、西南、华南、东南及台湾。

白腰雨燕-生活习性

习性:成群活动于开阔地区,常常与其他雨燕混合。飞行比针尾雨燕速度慢,进食时做不规则的振翅和转弯。

白腰雨燕-别名俗名

白尾根麻燕 白尾根雨燕 野燕 雨燕

白额燕鸥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白额燕鸥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白额燕鸥-外形描述

描述:体小(24厘米)的浅色燕鸥。尾开叉浅。夏季:头顶、颈背及过眼线黑色,额白。冬季:头顶及颈背黑色减小至月牙形,翼前缘黑色后缘白色。幼鸟:似非繁殖期成鸟但头顶及上背具褐色杂斑,尾白而尾端褐,嘴暗淡。

虹膜—褐色;嘴—黄色具黑色嘴端(夏季)或黑色;脚—黄色。

白额燕鸥-叫声

叫声:喘息式高声尖叫。

白额燕鸥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白额燕鸥-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美国西部沿海、加勒比海、古北界西部、非洲、印度洋、印度、东亚及东南亚至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

分布状况:常见夏季繁殖鸟。指名亚种繁殖于新疆西部喀什地区;sinensis广泛繁殖于中国大部地区,从东北至西南及华南沿海和海南岛。内陆沿海均有繁殖。有记录迁徙时见于台湾。

白额燕鸥-生活习性

习性:栖居于海边沙滩,与其他燕鸥混群。振翼快速,常作徘徊飞行,潜水方式独特,入水快,飞升也快。

本文Hash:05ca928947ee24dc5de5924ef1d04a3157ece609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