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犀鹃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保护现状

大犀鹃的图片

大犀鹃(学名:Crotophaga major,英文名:Greater Ani)属杜鹃科犀鹃属。大犀鹃长相怪异,既像巨嘴的乌鸦,又像黑色犀鸟,还像大嘴鹩哥,好像是这些鸟种的混合物,和其他两种犀鹃共同构成犀鹃亚科独特物种。大犀鹃分布于南美洲,从巴拿马到阿根廷南部均有分布,尤其是安地斯地区东部的沼泽地。

中文学名:大犀鹃

拉丁学名:Crotophaga major

英文俗名:Greater Ani

命名作者:Gmelin, JF, 1788

中文目名:鹃形目(Cuculiformes)

中文科名:杜鹃科(Cuculidae)

中文属名:犀鹃属(Crotophaga)

繁殖区:拉丁美洲 : e Panama to n Argentina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大犀鹃
大犀鹃

体长48厘米,重17克,眼圈白色,喙弧形,很粗大,刀片状,尖端钩状,有盔突,像犀鸟而得名。背羽为蓝黑色,尾较长且宽,翅短,羽毛松软蓬松,脚黑色。

地理分布

大犀鹃
大犀鹃

大犀鹃分布于南美洲,从巴拿马到阿根廷南部均有分布,尤其是安地斯地区东部的沼泽地。

生活习性

大犀鹃
大犀鹃

大犀鹃主要栖息于红树林、沼泽地和河流附近,也生活临近溪流、水泽的树林中。

大犀鹃为群居鸟类,常组成松散的群体,成群觅食。喜欢跟在牛群在田间草地捕食昆虫。

大犀鹃是典型的攀禽,飞行能力较弱,比较嘈杂,发出嘶嘶叫声,跟火鸡有点相似,觅食时成群吵吵嚷嚷,比较喧闹。

大犀鹃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小型无脊椎动物,捕食青蛙、蜥蜴。有时,也捕捉行军蚁、猴子觅食等惊飞起的昆虫。

生长繁殖

大犀鹃
大犀鹃

大犀鹃有固定领土,占有地盘。繁殖季节,成群在树上营造由树枝构成的公用的巢,巢离地3-5米,里面铺有树枝、树叶,雨季还在洪水淹没的立木上筑巢。

大犀鹃雌鸟在公用巢上产卵,每只雌鸟一般产3-5枚卵,卵呈粉蓝色,通常10~15枚,共同孵卵和育雏。

保护现状

大犀鹃
大犀鹃

由于人类对大犀鹃栖息地侵入等,大犀鹃生存环境日益恶化,数量减少,2008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鸟类。

鹰鹃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鹰鹃的图片

鹰鹃(学名:Hierococcyx sparverioides,英文名:Large Hawk-Cuckoo)是杜鹃科鹰鹃属的鸟类,俗名大鹰鹃、子规、鹰头杜鹃、贵贵阳、米贵阳、阳雀。尾部次端斑棕红,尾端白色;胸棕色,具白色及灰色斑纹;腹部具白色及褐色横斑而染棕。分布于印度、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辽宁、河北、山东、河南、经秦岭至四川、西藏、云南、海南等地,一般栖息于山林中、山旁平原、冬天常到平原地带以及限于树上活动。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因为鹰鹃独特的“贵-贵-阳”的叫声,故俗称为贵贵阳、米贵阳、阳雀等。

中文学名:鹰鹃

拉丁学名:Hierococcyx sparverioides

英文俗名:Large Hawk-Cuckoo

命名作者:Vigors, 1832

中文目名:鹃形目(Cuculiformes)

中文科名:杜鹃科(Cuculidae)

中文属名:鹰鹃属(Hierococcyx)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89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主要羽色:灰色

次要羽色:栗色/棕色

外形特征

鹰鹃:形态特征图
鹰鹃:形态特征图

略显型大(40厘米)的灰褐色鹰样杜鹃。尾部次端斑棕红,尾端白色;胸棕色,具白色及灰色斑纹;腹部具白色及褐色横斑而染棕;颏黑色。

亚成鸟:上体褐色带棕色横斑;下体皮黄而具近黑色纵纹。与鹰类的区别在其姿态及嘴形。

虹膜-橘黄色;嘴-上嘴黑色,下嘴黄绿色;脚-浅黄色。

叫声:繁殖季节发出“贵贵阳”的叫声,速度及音调不断增高至狂暴高潮。

鹰鹃
鹰鹃
鹰鹃
鹰鹃
鹰鹃
鹰鹃
鹰鹃:亚成鸟
鹰鹃:亚成鸟

地理分布

鹰鹃:地理分布图
鹰鹃: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为喜马拉雅山脉、中国南部、菲律宾、婆罗洲及苏门答腊的留鸟。冬季见于苏拉威西及爪哇。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为中国西藏南部、华中、华东、东南及西南和海南岛的不常见夏季繁殖鸟;一些为云南南部及海南岛的留鸟。偶见于台湾及河北。

中国自辽宁以南经秦岭至四川及西藏南部为夏候鸟,在云南和海南为留鸟。偶见于台湾。

生活习性

鹰鹃
鹰鹃

喜开阔林地,高至海拔1600米。典型的隐于树冠的杜鹃。冬天常到平原地带。隐蔽于树木叶簇中鸣叫,白天或夜间都可听到。

食物以昆虫及其幼虫为主。

生长繁殖

鹰鹃
鹰鹃

繁殖期4~7月,寄生于喜鹊等鸟类巢中,产1~2枚卵,卵为橄榄灰色,密布褐色细斑。

保护现状

鹰鹃
鹰鹃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大鵟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大鵟的图片

大鵟(学名:Buteo hemilasius,英文名:Upland Buzzard)为隼形目鹰科鵟属的鸟类,别名豪豹、白鹭豹、花豹。是一种大型猛禽,为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之一,为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一种,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全长约70cm,体型比普通鵟、毛脚鵟大。栖息于山地、山脚平原和草原等地区,也出现在高山林缘和开阔的山地草原与荒漠地带,垂直分布高度可以达到4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区。喜停息在高树上或高凸物上。强健有力,能捕捉野兔及雪鸡。据报道还能杀死绵羊。主要以啮齿动物,蛙、蜥蜴、野兔、蛇、黄鼠、鼠兔、旱獭、雉鸡、石鸡、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

中文学名:大鵟

拉丁学名:Buteo hemilasius

英文俗名:Upland Buzzard

命名作者:Temminck & Schlegel, 1844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鵟属(Buteo)

繁殖区:古北界 : e

非繁殖区:n 东洋界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94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大鵟:形态特征图
大鵟:形态特征图
大鵟:山东大黑山岛环志站
大鵟:山东大黑山岛环志站

体大(70厘米)的棕色鵟。有几种色型,淡色型、暗色型和中间型等类型,其中以淡色型较为常见。似棕尾鵟但体型较大,尾上偏白并常具横斑,腿深色,次级飞羽具清楚的深色条带。浅色型具深棕色的翼缘。深色型初级飞羽下方的白色斑块比棕尾鵟小。尾常为褐色而非棕色,先端灰白色。跗跖的前面通常被有羽毛。

虹膜-黄或偏白;嘴-蓝灰,蜡膜黄绿色;脚-黄色。

叫声:咪咪叫声,较普通鵟拖长且带鼻音。

大鵟
大鵟大鵟的飞行姿态
大鵟
大鵟
大鵟
大鵟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大鵟的外形和普通鵟、毛脚鵟等其他鵟类都很相似,但体形比它们都大,飞翔时棕黄色的翅膀下面具有白色的斑。另外它们三者的跗跖上的被羽有所不同,普通鵟跗跖仅部分被羽,毛脚鵟的被羽则一直达到趾的基部。

地理分布

大鵟:地理分布图
大鵟:地理分布图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

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西藏、新疆、青海、甘肃等地为留鸟,在北京、河北、山西、山东、上海、浙江、广西、四川、陕西等地为旅鸟、冬候鸟。

分布范围:青藏高原、蒙古、中国中部及东部。

分布状况:在北方分布区甚常见,在南方罕见。繁殖于中国北部和东北部、青藏高原东部及南部的部分地区。可能也在中国西北繁殖。冬季北方鸟南迁至华中及华东,偶有鸟至广西、广东及福建。

生活习性

大鵟
大鵟
大鵟
大鵟
大鵟
大鵟

大鵟栖息于山地、山脚平原和草原等地区,也出现在高山林缘和开阔的山地草原与荒漠地带,垂直分布高度可以达到4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区。冬季也常出现在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农田、芦苇沼泽、村庄、甚至城市附近。

平时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飞翔时两翼鼓动较慢,常在中午天暖和的时候在空中作圆圈状的翱翔。此外还有上飞、下飞、斜垂飞、直线飞、低飞而转斜垂上树飞、树间飞、短距离跳跃飞、长距离滑翔飞、空中驱赶飞、追逐嬉戏、飞获得猎物飞,以及各种打斗时的飞行等方式,堪称花样繁多。休息时多栖于地上、山顶、树梢或其他突出物体上。

主要以啮齿动物,蛙、蜥蜴、野兔、蛇、黄鼠、鼠兔、旱獭、雉鸡、石鸡、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觅食方式主要是通过在空中飞翔寻找,或者站在地上和高处等待捕获物。它捕蛇的技术十分高超,用脚抓获以后便振翅飞到300米以上的空中,而不甘心束手就擒的蛇弯曲着身体,准备缠绕大鵟的双脚,但大鵟却突然伸直双腿和脚爪,将蛇撒开,使其跌落在地上,然后俯冲而下,再次将蛇抓起,带到空中,重复前面的动作,直到蛇失去了反抗的能力后,才降落到地面上将其慢慢地吞食。

生长繁殖

即将起飞的大鵟
即将起飞的大鵟

繁殖于中国北部和东北部、青藏高原东部及南部的部分地区。可能也在中国西北繁殖。冬季北方鸟南迁至华中及华东,偶有鸟至广西、广东及福建。

繁殖期为5—7月份。通常营巢于悬岩峭壁上或树上,巢的附近大多有小的灌木掩护。巢呈盘状,可以多年利用,但每年都要对巢材进行补充,因此有的使用年限较为长久的巢,直径可达1米以上。巢主要由干树枝构成,里面垫有干草、兽毛、羽毛、碎片和破布。

每窝产卵通常2一4枚,偶尔也有多至5枚的,卵的颜色为淡赭黄色,被有红褐色和鼠灰色的斑点,以钝端较多。孵化期大约为30天。

雏鸟属于晚成性,孵出后由亲鸟共同抚育大约45天,然后离巢飞翔,进行独自觅食的生活。

保护现状

大鵟
大鵟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二类保护动物名录。

是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一种,为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之一。

本文Hash:b28cdd6d61d92f1114ab77d3bef0feeb7f90afd9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