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鹃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导读: 外形特征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地理分布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噪鹃的图片

噪鹃(学名:Eudynamys scolopaceus,英文名:Asian Koel)是鹃形目杜鹃科噪鹃属的鸟类,俗名嫂鸟、鬼郭公、哥好雀、婆好。和其他杜鹃科的鸟类一样,营巢寄生,借乌鸦、卷尾及黄鹂的巢产卵。活动于居民点附近树木茂盛的地方、从山地的大森林至丘陵以及村边的疏林都有踪迹,但习性隐蔽,难得一见。叫声独特。

中文学名:噪鹃

拉丁学名:Eudynamys scolopaceus

英文俗名:Asian Koel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鹃形目(Cuculiformes)

中文科名:杜鹃科(Cuculidae)

中文属名:噪鹃属(Eudynamys)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also Lesser Sundas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201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黑色

外形特征

噪鹃:形态特征图
噪鹃:形态特征图

体大(42厘米)的杜鹃。全身黑色(雄鸟)或白色杂灰褐色(雌鸟),嘴绿色。

雄鸟:全身纯色(蓝黑色),但幼鸟也具斑点。

雌鸟:全身布满白色斑点且尾羽具有规则显著的白色横纹。

虹膜-红色;嘴-浅绿;脚-蓝灰。

叫声:日夜发出嘹亮kow?wow声,重音在第二音节,重复多达12次,音速音高渐增。也有更尖声刺耳、速度更快的kuil, kuil, kuil, kuil声。

噪鹃雄鸟
噪鹃雄鸟
噪鹃雌鸟
噪鹃雌鸟
噪鹃:雄鸟亚成
噪鹃:雄鸟亚成
噪鹃:雌鸟亚成
噪鹃:雌鸟亚成

生活习性

昼夜不停的响亮叫声吸引着观鸟者,但几乎无人见过此鸟,因其极隐蔽,常躲在稠密的红树林、次生林、森林、园林及人工林中。

噪鹃
噪鹃
噪鹃雌鸟
噪鹃雌鸟

生长繁殖

噪鹃雌鸟,作者鸟之缘,拍摄日期 : 2010:06:02
噪鹃雌鸟,作者鸟之缘,拍摄日期 : 2010:06:02

和其他杜鹃一样,具有巢寄生的特性,借乌鸦、卷尾及黄鹂的巢产卵。繁殖期3~8月,自己不营巢和孵卵,通常将卵产在黑领椋鸟、喜鹊和红嘴蓝鹊等鸟巢中,由别的鸟代孵代育。

地理分布

噪鹃:地理分布图
噪鹃:地理分布图

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孟加拉国。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南太平洋诸岛、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自四川东向秦岭至淮河、长江口及这范围以南大陆、海南等地。

分布范围:印度、中国、东南亚及印度尼西亚。

分布状况:亚种chinensis为中国北纬35°以南大多数地区夏季繁殖鸟;Harterti为海南岛的留鸟。

亚种分化

噪鹃
噪鹃

噪鹃华南亚种(学名:Eudynamys scolopacea chinensis)。分布于中南半岛、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自四川东向秦岭至淮河、长江口及这范围以南大陆、海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广州。

噪鹃海南亚种(学名:Eudynamys scolopacea harterti)。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海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海南海口。

保护现状

噪鹃雄鸟,作者鸟之缘,拍摄日期 : 2010:06:02
噪鹃雄鸟,作者鸟之缘,拍摄日期 : 2010:06:02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即三有保护鸟类)。

勺鸡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亚种分化、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勺鸡的图片

勺鸡(学名:Pucrasia macrolopha,英文名:Koklass Pheasant)属鸡形目雉科勺鸡属,又名柳叶鸡、角鸡。体长55~60厘米。雄鸟头部呈金属暗绿色,具棕褐色长形冠羽;颈部两侧有明显白色块斑;雌鸟体羽以棕褐色为主。栖息于海拔1500-4000米的高山针阔叶混交林中。以植物根、果实及种子为主食。终年成对活动,秋冬成家族小群。广布于中国辽宁省以南至西藏东南部的中部地区。勺鸡虽然分布区范围较大,但分布区不连续,每地的数量都不多。勺鸡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文学名:勺鸡

拉丁学名:Pucrasia macrolopha

英文俗名:Koklass Pheasant

命名作者:Lesson, 1829

中文目名:鸡形目(Galliformes)

中文科名:雉科(Phasianidae)

中文属名:勺鸡属(Pucrasia)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to sc Chin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34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勺鸡绘图
勺鸡绘图

体大(61厘米)而尾相对短的雉类。具明显的飘逸型耳羽束。

雄鸟:头顶及冠羽近灰;喉、宽阔的眼线、枕及耳羽束金属绿色;颈侧白;上背皮黄色;胸栗色;其他部位的体羽为长的白色羽毛上具黑色矛状纹。

雌鸟:体型较小,具冠羽但无长的耳羽束;体羽图纹与雄鸟同。

亚种细部有别– joretiana 冠羽短,胸部无黄色;ruficollis 上胸多赤褐色;darwini 下体皮黄色;xanthospila 上体羽毛多条纹,雌鸟灰色重而黑色斑纹少。

虹膜-褐色;嘴-近褐;脚-紫灰。

叫声:叫声易与其他雉类分。响亮、震耳的粗犷叫声khwa-kha-kaak或kok-kok-kok…ko-kras远外可辨。倒数第二音高,但重音在最后。

勺鸡:雄鸟
勺鸡:雄鸟
勺鸡:雌鸟
勺鸡:雌鸟

地理分布

勺鸡地理分布图
勺鸡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中部及东部。

分布状况:罕见,北方和南方的分布范围均有缩小。西部及北部的个体于海拔1200~4600米间做季节性迁移,但在东部只见于海拔600~1500米处。几个亚种见于中国 — xanthospila在河北北部、辽宁西部及山西北部;ruficollis在甘肃南部、陕西南部、宁夏、四川北部及西部;joretiana在安徽西部;darwini在湖北、四川东部、贵州、安徽南部、浙江、福建北部、江西及广东北部;meyeri在于西藏东南部及云南西北部。

广布于中国辽宁省以南至西藏东南部的中部地区。勺鸡虽然分布区范围较大,但分布区不连续,每地的数量都不多,例如安徽大别山的安徽亚种密度为每公顷0.12—0.23只;四川北川、宝兴、南坪等地的陕西亚种的密度分别为每公顷0.02、0.05和0.007只;宁夏六盘山的河北亚种密度为每公顷0.01只等等。生境与红腹角雉相似,主要栖息于中亚热带中山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亚高山针叶林、亚高山矮林灌丛中,但罕见于山顶矮林灌丛带。

亚种分化

勺鸡:雄鸟
勺鸡:雄鸟

勺鸡东南亚种(学名:Pucrasia macrolopha darwini),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四川、湖北、安徽、浙江、福建、广东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浙江山地。

勺鸡安徽亚种(学名:Pucrasia macrolopha joretiana),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安徽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安徽霍山。

生活习性

勺鸡:雄鸟
勺鸡:雄鸟

勺鸡习性常栖息于海拔1000~4000米处的松林及针、阔叶混交林中,特别喜欢在高低不平而密生灌丛多岩坡地。平时成对活动,很少结群。清晨和傍晚觅食,以植物种子和果实等为主。

以植物根、果实及种子为主食。终年成对活动,秋冬成家族小群。常单独或成对。遇警情时深伏不动,不易被赶。枪响或倒树的突发声会使数只雄鸟大叫。雄鸟炫耀时耳羽束竖起。喜开阔的多岩林地,常为松林及杜鹃林。主要以植物的根、果实及种子为食。

雌雄鸟在主要行为活动的时间分别上无明显的性别差异,仅在饮水,沙浴、攻击等行为活动时间雌鸟显著多于雄鸟,不同繁殖时期的时间分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仅在饮水,沙浴、攻击等行为活动时间雌鸟显著多于雄鸟,不同繁殖时期的时间分配存在着显著的,早期用于繁殖的时间明显多于晚期,而在晚期和于理羽的时间的显著多于早期,其余行为的差异不显著。

生长繁殖

勺鸡:雄鸟
勺鸡:雄鸟

勺鸡为一雄一雌制。4月底至7月初繁殖,在地面以树叶、杂草筑巢。每窝产卵5~7枚,乳黄色,带不规则浅红或茶褐色的粗斑。孵卵以雌鸟为主,21~22天,雏鸟出壳后能独立活动,多活动在山地。

保护现状

勺鸡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濒危因素:1、栖息地破坏:中国东部人口密集,林砍伐和农业开发等人类行为对勺鸡构成了威胁。2、作为食物被捕猎。

豆雁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豆雁的图片

豆雁(学名:Anser fabalis,英文名:Taiga Bean Goose)是鸭科雁属的鸟类。

豆雁(学名:Anser fabalis)又名大雁、鸿、东方豆雁、西伯利亚豆雁、普通大雁、麦鹅,是雁属中体形大,个体重的鸟类。飞行时双翼拍打用力,振翅频率高。脖子较长。腿位于身体的中心支点,行走自如。有扁平的喙,边缘锯齿状,有助于过滤食物。有迁徙的习性,迁飞距离也较远。喜群居,飞行时成有序的队列,有一字形、人字形等。为一夫一妻制,雌雄共同参与雏鸟的的养育。

中文学名:豆雁

拉丁学名:Anser fabalis

英文俗名:Taiga Bean Goose

命名作者:Latham, 1787

中文目名:雁形目(An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鸭科(Anatidae)

中文属名:雁属(Anser)

繁殖区:古北界 : n

非繁殖区:se China, c Europe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70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豆雁
豆雁

豆雁两性相似。头、颈棕褐色、肩、背灰褐色,具淡黄白色羽缘。翅上覆羽和三级飞羽灰褐色;初级覆羽黑褐色,具黄白色羽缘,初级和次级飞羽黑褐色,最外侧几枚飞羽外侧灰色,尾黑褐色,具白色端斑;尾上覆羽白色。喉、胸淡棕褐色,腹污白色,两胁具灰褐色横斑;尾下覆羽白色。

虹膜褐色、嘴甲和嘴基黑色,嘴甲和鼻孔之间有一橙黄色横斑,并沿嘴的两侧边缘向后延伸至嘴角。脚橙黄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为:体重雄性2200~4100克;雌性2750~3100克;体长雄性718~802毫米,雌性695~792毫米;嘴峰雄性66~78毫米,雌性54~74毫米;翅雄性412~469毫米,雌性404~455毫米;尾雄性120~142毫米,雌性113~132毫米;跗跖雄性64~78毫米,雌性63~84毫米。

地理分布

豆雁
豆雁

豆雁分布图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

繁殖于欧洲北部、西伯利亚、冰岛和格陵兰岛东部。越冬在西欧、伊朗、朝鲜、日本。中国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一直到台湾和海南岛。迁徙时经过中国东北、华北、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

生活习性

豆雁
豆雁

豆雁在繁殖季节有的主要栖息于亚北极泰加林湖泊或亚平原森林河谷地区,有的主要栖息于开阔的北极苔原地带或苔原灌丛地带,有的还栖息在很少植物生长的岩石苔原地带。迁徙期间和冬季则主要栖息于开阔平原草地、沼泽、水库、江河、湖泊及沿海海岸和附近农田地区。性喜集群,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动。特别是迁徒季节,常集成数十、数百、甚至上千只的大群。飞行时常由一只有经验的头雁领队飞行:飞行时队形不断变换,有时呈“人”字形,有时呈“一”字形。队形的变换和领飞的头鸟有关。当它加速快飞时,队形呈“人”字形,当它减速飞行时,则队形又变为“一”字形。栖息时常和鸿雁在一起。性机警,不易接近。常在距人500米外就起飞,晚间夜宿时,常有一只至数只雁警卫,它们常常伸颈四处张望,一旦发现有情况,立即发出报警鸣叫声,雁群闻声立即起飞,边飞边鸣,不断的在栖息地上空盘旋,直到危险过去或确定没有危险时才飞回原处。睡觉时常将头夹于胁间。

豆雁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繁殖季节主要以苔藓、地衣、植物嫩芽、嫩叶、包括芦苇和一些小灌木,也吃植物果实与种子和少量动物性食物。觅食多在陆地上。通常在栖息地附近的农田、草地和沼泽地上觅食,有时也飞到较远处的觅食地。觅食多在早晨和下午,中午多在湖中水而上或岸边沙滩上休息。

豆雁在中国是冬候鸟,通常每年8月末至9月初即离开繁殖地,但到达中国的时间最早在9月末10月初,大量在10月中下旬,最晚在11月初还有到达中国的。迁徙多在晚间进行。白天多停下来休息和觅食,有时白天也进行迁徙,特别是天气变化的时候。迁徙时成群,群体由几十只至百余只不等。但在停息地常集成更大的群体。有时甚致多达上千只。春季迁离中国的时间最早在3月初至3月中旬,大量在3月末至4月初,最晚在4月中旬至4月末还有少数个体未离开中国。春季迁徙群明显较秋季为小。

生长繁殖

豆雁
豆雁

豆雁是一雄一雌制。配对的结合较为固定。通常成对或成群在一起营群巢。繁殖期5~7月,成鸟到达繁殖地后不久即开始营巢。通常营巢在多湖泊的苔原沼泽地上,或偏僻的泰加林附近的河岸与湖边,也有在海边岸石上、河中或湖心岛屿上营巢的。巢多置于小丘、斜坡等较为干燥的地方,也或在灌木中或灌木附近开阔地面上。营巢由雌雄亲鸟共同进行,先将选择好的地方稍微踩踏成凹坑,再用干草和其他干的植物打基础作底垫,内面再放以羽毛和雌鸟从自己身上抆下的绒羽。5月末至6月中旬产卵.一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3~8枚,多数为3~4枚,颜色为乳白色或淡黄白色,大小为74.5~87×42~59毫米。雌鸟单独孵卵,雄鸟在巢附近警戒,一般情况下雌鸟不离开巢,遇危险时它常将自己的头向地上伸出,将自己的全身紧紧贴在地上,以便将自己隐蔽起来躲避敌人。只有在当敌人已临近巢等紧急情况时它才离巢。孵化期25~29天。雏鸟早成性。雏鸟孵出后常在雌雄亲鸟带领下活动在水域附近陆地上或沼泽地上,遇危险时也常通过紧贴地面降低身体高度的方法避敌或进入水中逃避。成鸟通常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换羽,此期间基本失去飞翔能力。活动主要靠地上奔跑。幼鸟3年性成熟。

亚种分化

豆雁
豆雁

豆雁指名亚种 Anser fabalis fabalis 分布于从斯堪的纳维亚东部至乌拉尔山脉。 豆雁陕西亚种 Anser fabalis johanseni 分布于针叶林区和苔原,从乌拉尔山脉到贝加尔湖。 豆雁中亚亚种 Anser fabalis middendorffii 分布于西伯利亚东部,贝加尔湖的东部。 豆雁新疆亚种 Anser fabalis rossicus 分布于从卡宁到西伯利亚西北部的苔原到泰梅尔半岛。 豆雁普通亚种 Anser fabalis serrirostris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 豆雁西伯利亚亚种 Anser fabalis sibiricus 分布于西伯利亚东北部冻土地带,从莱娜三角洲到安大略岛。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本文Hash:c6b5bef806310d513641ac8797a68ded5fdeccb3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