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兴歌鸫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保护现状

宝兴歌鸫的图片

宝兴歌鸫(学名:Turdus mupinensis,英文名:Chinese Thrush)是鸫科鸫属的鸟类,俗名花穿草鸡、歌鸫,是中国特有鸟类。下体密布圆形黑色斑点,具黑色耳斑。分布于内蒙古、北京、河北、甘肃、贵州、四川、云南、山东、浙江等地,有迷鸟至台湾。多见于海拔1300-3200米的针阔混交林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四川宝兴。

中文学名:宝兴歌鸫

拉丁学名:Turdus mupinensis

英文俗名:Chinese Thrush

命名作者:Laubmann, 1920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鸫科(Turdidae)

中文属名:鸫属(Turdus)

繁殖区:古北界 : c Chin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721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褐色

次要羽色:黑色

外形特征

宝兴歌鸫:形态特征图
宝兴歌鸫:形态特征图

中型鸟类,体长20-24cm。上体橄榄褐色,眉纹棕白色,耳羽淡皮黄色具黑色端斑,在耳区形成显著的黑色块斑。下体白色,密布圆形黑色斑点。野外特征明显,容易识别。

虹膜-褐色;嘴-污黄;脚-暗黄。

叫声:鸣声为一连串有节奏的悦耳之声,通常在3~11秒间发3~5声(?)。多为平声,有时上升,偶尔模糊。

幼鸟

幼鸟和成鸟相似,但上体较棕褐而鲜亮,后颈至上背具浅棕色羽轴纹,小覆羽和中覆羽具鲜亮的皮黄色端斑,大覆羽具黑色端斑,形成一明显的黑色块斑,其余似成鸟。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宝兴歌鸫
宝兴歌鸫

欧歌鸫、斑鸫、虎斑地鸫外形大小和羽色与本种很相似。

宝兴歌鸫与欧歌鸫的区别:欧歌鸫耳羽无黑斑; 宝兴歌鸫白色的翼斑醒目。

宝兴歌鸫与斑鸫的区别:斑鸫耳羽无黑斑,尾上和尾下覆羽棕色。

宝兴歌鸫与虎斑地鸫的区别:两者腹部黑色斑点比较相似。但虎斑地鸫耳羽无黑斑,且背部具有粗大的“虎斑”,头部具有细小密集的“虎斑”。

虎斑地鸫,作者一僧,摄于2012年12月,百花岭。
虎斑地鸫,作者一僧,摄于2012年12月,百花岭。

地理分布

宝兴歌鸫:地理分布图
宝兴歌鸫:地理分布图

宝兴歌鸫是我国特产鸟类,仅分布于中国四川重庆、南充、苍溪、万县、乐山、雅安、宝兴、会东、木里、康定、马尔康,贵州西北部威宁,云南西北部丽江、中部江川,陕西南部秦岭,甘肃南部、西部兰州、西南部和西北部天堂、河北东陵,北京西山以及内蒙古宁城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四川宝兴。

分布范围:中国中部。

分布状况:偶见于湖北至甘肃南部及云南南部至西北部从低地至海拔3200米的混合林及针叶林。迷鸟有至山东。

生活习性

宝兴歌鸫:摄于云南
宝兴歌鸫:摄于云南

迁徙:宝兴歌鸫主要为留鸟,不迁徙,但在北部繁殖的种群多要迁徙到南方越冬。春季迁徙时间4-5月,秋季迁徙时间9-10月

生境:主要栖息于海拔1200-3500m的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中,尤其喜欢在河流附近潮湿茂密的栎树和松树混交林中生活。

食性:主要以金龟甲、蝽象、蝗虫、鳞翅目、鞘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特别是鳞翅目幼虫最嗜吃。

习性:单独或成对活动,多在林下灌丛中或地上寻食。

生长繁殖

宝兴歌鸫:摄于四川
宝兴歌鸫:摄于四川

繁殖期5-7月,5月中旬迁来北京地区,5月下旬即进入繁殖期。

营巢于海拔1500m以上的亚高山针阔叶混交林,曾于7月8日在海拔1800m处的混交林林缘地带的白桦树上找得一巢。巢置于距主干不远的侧枝枝杈上,距地高约2.5m。巢底和巢外围用直径1.5-3.5mm粗的枯枝作支架,基底部用枯草茎、枯草根、苔藓和粘土混合构成,牢牢地固定在树杈上,甚为坚固,巢内壁和巢底再用细草茎和纤维编织和铺垫。巢外径16-19cm,内径8-9cm,高10cm,深5.5cm。

窝卵数4枚。卵淡蓝灰绿色、被有玫瑰红褐色和灰蓝褐色点斑、块斑或渍斑,尤以钝端斑点较密和较大,尖端斑点或块斑小而稀疏。卵的大小为19.5 (19.4-19.6)mm×28.9 (28.4-29.4)mm,重5.5 (5.4-5.6)g。

保护现状

宝兴歌鸫:摄于台湾
宝兴歌鸫:摄于台湾

宝兴歌鸫是中国特产鸟类,仅分布于中国部分山区,种群数量极为稀少。已被鸟类生活国际 (Bird Life International) 列入全球濒危鸟类名录,还未将本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这对保护这一特有的珍稀濒危鸟类是不利的。

斑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斑鸫的图片

斑鸫(学名:Turdus eunomus,英文名:Dusky Thrush)是鸫科鸫属的鸟类,又名穿草鸡、窜儿鸡、红麦鴓、斑点鸫、傻画眉。具白色眉纹,翅棕色,胸带和两胁具黑斑。斑鸫喜活动于平原田地或开阔山坡的草丛灌木间,在丘陵、林缘等地带觅食,常结成小群活动。原斑鸫指名亚种(学名:Turdus naumanni naumanni)胸部和两胁斑纹红色,尾红色,现已视为独立鸟种,称作红尾鸫(学名:Turdus naumanni)。

中文学名:斑鸫

拉丁学名:Turdus eunomus

英文俗名:Dusky Thrush

命名作者:Temminck, 1831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鸫科(Turdidae)

中文属名:鸫属(Turdus)

繁殖区:古北界 : e

非繁殖区:Southeast As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717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斑鸫
斑鸫
斑鸫
斑鸫

中型鸟类,体长20-24cm。本物种雄雌同形同色。

中等体型(25厘米)而具明显黑白色图纹的鸫。具浅棕色的翼线和棕色的宽阔翼斑。雄鸟(亚种eunomus):耳羽及胸上横纹黑色而与白色的喉、眉纹及臀成对比,下腹部黑色而具白色鳞状斑纹。雌鸟褐色及皮黄色较暗淡,斑纹同雄鸟,下胸黑色点斑较小。

较为罕见的指名亚种尾偏红,下体及眉线橘黄。先作为独立鸟种红尾鸫。

本种有2亚种,其羽色变化较大:

斑鸫北方亚种体色较暗,上体从头至尾暗橄榄褐色杂有黑色;下体白色,喉、颈侧、两胁和胸具黑色斑点,有时在胸部密集成横带;两翅和尾黑褐色,翅上覆羽和内侧飞羽具宽的棕色羽缘;眉纹白色,翅下覆羽和腋羽辉棕色。

斑鸫指名亚种体色较淡,上体灰褐色,眉纹淡棕红色,腰和尾上覆羽有时具栗斑或为棕红色,翅黑色,外翈羽缘棕白或棕红色,尾基部和外侧尾棕红;颏、喉、胸和两胁栗色,具白色羽缘,喉侧具黑色斑点。先作为独立鸟种红尾鸫。

虹膜褐色;上喙偏黑,下喙黄色;足黄色。

叫声:轻柔而甚悦耳的尖细叫声chuck-chuck或kwa-kwa-kwa,也有似椋鸟的swic声。告警时发出快速的kveveg声。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斑鸫与赤颈鸫的区别:相似种赤颈鸫指名亚种下体栗棕色一般不到下胸和两胁,且无白色羽缘,眉纹亦较深,野外不难识别。

斑鸫与红尾鸫的区别:红尾鸫原作为斑鸫指名亚种,现作为独立鸟种。

(1)红尾鸫背部和头部灰褐色,带有锈色,而斑鸫背部橄榄褐色,具黑色点斑,仅双翼棕色;

(2)红尾鸫胸、腰红棕色(雄鸟脸部亦红棕色),两胁和臀部具红棕色点斑,而斑鸫下体白具黑色点斑,在胸部和两胁形成黑带。

(3)红尾鸫和斑鸫的混种在北京并不少见。

斑鸫
斑鸫
红尾鸫:雄鸟(摄于香港)
红尾鸫:雄鸟(摄于香港)

生活习性

斑鸫
斑鸫

斑鸫喜活动于平原田地或开阔山坡的草丛灌木间,在丘陵、林缘等地带觅食,本物种常结成小群活动。

迁徙:春季迁来时间最早在3月末,4月初至4月中旬进入迁徙高峰,最晚在4月末5月初,5月初以后一般难于见到该鸟。生境:繁殖期间主要栖息于西伯利亚泰加林、桦树林、白杨林、杉木林等各种类型森林和林缘灌丛地带,非繁殖季节主要栖息于杨桦林、杂木林、松林和林缘灌丛地带,也出现于农田、地边、果园和村镇附近疏林灌丛草地和路边树上,特别是林缘疏林灌丛和农田地区在迁徙期间较常见。

食物:鹟科鸟类大多为典型的食虫鸟类,根据对斑鸫的研究,夏季昆虫活跃的时候,本物种的食谱以各色昆虫为主,主要包括蝗虫、金龟子、地老虎等,可达食物总量的80%-90%其余的部分则为蜘蛛、植物性食物;在昆虫蛰伏的季节,本物种主要取食各种植物的果实种子包括槐、枣、松柏等。

生长繁殖

斑鸫
斑鸫

斑鸫繁殖在西伯利亚东部,巢以杂草枯枝苔藓等材料搭建,营巢于低矮小树上,高程尽不足60厘米, 繁殖期5-8月。通常营巢于树干水平枝杈上,也在树桩或地上营巢,偶尔在悬崖边营巢。巢呈杯状,主要由细树枝、枯草茎、草叶、苔藓等构成,内壁糊有泥土。巢的大小为直径12-14cm。每窝产卵4-7枚,多为5-6枚。卵淡蓝绿色、被有褐色斑点。

地理分布

斑鸫地理分布图
斑鸫地理分布图

斑鸫繁殖于西伯利亚泰加林、桦木林、白杨林和林缘灌丛地带,亚洲东北部,西伯利亚东部、中国的东北、内蒙古、青海、新疆北部,越冬于中国长江以南省份,西至四川、云南西部、东至福建沿海、台湾偶见冬侯鸟。

分布范围:繁殖于东北亚,迁徙至喜马拉雅山脉、中国。

分布状况:迁徙时常见。指名亚种(即红尾鸫)及北方亚种(T. eunomus) 经中国包括台湾,于北纬33°以南越冬。

保护现状

斑鸫
斑鸫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黑胸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黑胸鸫的图片

黑胸鸫(学名:Turdus dissimilis,英文名:Black-breasted Thrush)是鸫科鸫属的鸟类。因其雄鸟整个头部及胸部全黑色而得名。分布于巴基斯坦、印度、缅甸、泰国、老挝、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西南地区(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常见于栖息在海拔1200-1700米丘陵地带、常见在坝区或低山丘地带活动以及多在乔木和灌丛间活动。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孟加拉国及喜马拉雅山地区。

中文学名:黑胸鸫

拉丁学名:Turdus dissimilis

英文俗名:Black-breasted Thrush

命名作者:Blyth, 1847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鸫科(Turdidae)

中文属名:鸫属(Turdus)

繁殖区:东洋界 : ne India to n Vietnam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703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黑胸鸫:形态特征图
黑胸鸫:形态特征图

体型略小(23厘米)而结实的深色鸫。

雄鸟:整个头、上背及胸黑色,背深灰,翼及尾黑,下胸及两胁为特征性鲜亮栗色,腹中央及臀白。

雌鸟:上体深橄榄色,颏白,喉具黑及白色细纹,胸橄榄灰并具黑色点斑。胸部灰色而有别于雌灰背鸫。臀白,翼近黑,尾深橄榄色。

虹膜-褐色;嘴-黄至橘黄;脚-黄至橘黄。

叫声:甜美圆润的鸣声。叫声包括单薄的seee声及一连串洪亮的tup tup…tup声。

黑胸鸫:幼鸟
黑胸鸫:幼鸟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黑胸鸫:雌鸟。黑胸鸫雌鸟点斑底色较深。
黑胸鸫:雌鸟。黑胸鸫雌鸟点斑底色较深。

黑胸鸫雌鸟和灰背鸫雌鸟的区别:两者很相似,野外容易混淆,但灰背鸫胸为灰色,仅两胁为橙栗色;而黑胸鸫雌鸟上胸和上体均为橄榄褐色,下胸和两胁全为橙棕色。

黑胸鸫雌鸟和白眉鸫的区别:白眉鸫有白色眉纹,头、颈、胸不为黑色。

灰背鸫:雌鸟
灰背鸫:雌鸟
白眉鸫:雌鸟
白眉鸫:雌鸟

生活习性

黑胸鸫雄鸟
黑胸鸫雄鸟

留鸟,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m以下的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尤以林下植物茂密有蕨类植物和杜鹃灌丛的常绿阔叶林较常见,有时也进到针叶林,主要以鞘翅目、直翅目、鳞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蜗牛、蛞蝓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以及植物果实和种子。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也见成小群。地栖性,多在林下地上和灌丛间活动和觅食。性胆怯,善于隐蔽,常常仅闻其声而难见其影。多在林下地面落叶层中寻找食物。

生长繁殖

黑胸鸫
黑胸鸫

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于阴暗潮湿的常绿阔叶林或混交林中,巢置于林下枝叶茂密的小树或灌木上,距地高1-1.5m,偶尔也在灌丛和草丛掩盖下的地上营巢。巢呈杯状,主要由苔藓构成,巢外壁常常有绿色苔藓,巢内层主要由细草茎、泥土、须根等编织和粘合而成。营巢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

每窝产卵通常3-4枚。卵淡绿色或淡乳黄色、被有深红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21.1-29.0mm×18.3-21.0mm。

雌雄亲鸟轮流孵卵,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

地理分布

黑胸鸫:地理分布图
黑胸鸫:地理分布图

国内分布:国内分布于云南西部腾冲、潞西、盈江、怒江、永德、耿马、沧源、西南部孟连、南部西双版纳、绿春、东南部蒙自、文山、富宁、西北部丽江、维西、中部昆明、景东、新平,贵州西南部兴义、安龙、南部册亨、望谟、惠水和广西等地。

国外分布:国外分布于印度东北部、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等地。

保护现状

黑胸鸫
黑胸鸫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本文Hash:447a4c2600160d215be496287e49e7c679d2265e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