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鸬鹚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保护现状

角鸬鹚的图片

角鸬鹚(拉丁文名:Phalacrocorax auritus,英文名:Double-crested Cormorant),又名双冠鸬鹚、白冠鸬鹚,是一种栖息于北美洲的游禽,属鹈形目鸬鹚科鸬鹚属。是黑色的大型鸟类,长约74–91厘米,翼展为132厘米,有很长的尾巴及黄色的喉核,而且在特定光度下会显示出绿色的光泽。

中文学名:角鸬鹚

拉丁学名:Phalacrocorax auritus

英文俗名:Double-crested Cormorant

命名作者:Lesson, 1831

中文目名:鲣鸟目(Suliformes)

中文科名:鸬鹚科(Phalacrocoracidae)

中文属名:鸬鹚属(Phalacrocorax)

繁殖区:北美洲, 中美洲 : 广泛分布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黑色

外形特征

角鸬鹚是黑色的大型鸟类,长约74–91厘米,翼展为132厘米,有很长的尾巴及黄色的喉核,而且在特定光度下会显示出绿色的光泽。西方的角鸬鹚的白色的双冠只可以在其极短的繁衍周期时看到,而东方的角鸬鹚的双冠则显得较为深色。未成年的角鸬鹚身体为棕色,脸部、前颈及胸脯为白色。

地理分布

角鸬鹚的活动范围极其广阔,会在任何未被冰封的海岸飞行,最北会飞行至南阿拉斯加州的西海岸及南新英格兰的东海岸,最南可以在墨西哥及巴哈马群岛发现其踪迹。角鸬鹚会在气候严寒时由东加拿大向南迁移,有时候部份离群的更会飞行至欧洲。

生活习性

角鸬鹚可以潜入深水捕鱼,捕鱼时通常只会看到它们的颈部及头部。角鸬鹚用自身的脚部来在水里推进并可以潜入1.5米- 7.5米深的水里达30秒 – 70秒,上回水面后会用一段较长的时间站立起来,并将其翅膀尽量展开,以使其尽快被风乾,因为它们的翅膀并不防水。它们会在水面低飞,嘴则会微微翘起,迁移时有时候会出现一大队单行排列的移民队伍。

食物:角鸬鹚的食物可以在大海、湖泊及河流里找到。就如其它鸬鹚一样,角鸬鹚也会潜水找寻猎物,主要的食物为鱼类,但有时也会以两栖类及甲壳纲动物为食物。当它们补捉了鱼类后,会将鱼抛起,并首先进食鱼类的头部。

生长繁殖

角鸬鹚主要于沿海地区、河流及湖泊繁衍。它们在树上、悬崖边缘或小岛的地上筑巢,喜爱群居,经常会与其他水鸟一起出现。

保护现状

角鸬鹚于水面上寻觅猎物的情景
角鸬鹚于水面上寻觅猎物的情景

1960年代,角鸬鹚的数量曾一度因农药DDT的大量使用而大幅减少。而迁移队伍里的角鸬鹚也经常受到人们的逼害,因为渔夫认为它们与其抢夺渔获。 最近角鸬鹚的数量却史无前例地大幅增长,学者们相信这是因为污染物数量的下降,特别是DDT停止使用所带来的正面影响。

而学者们也相信它们数量增长如此迅速与水产养殖湖泊在北美洲盛行不无关系,因为水产养殖湖泊为角鸬鹚提供了渡过寒冬的食物。此外,大湖地区的角鸬鹚筑巢数量亦大幅增长,学者们相信这是因为大湖里有着一种角鸬鹚很喜爱的鱼类温类鱼及大湖的的环境适合其筑巢与繁衍。但角鸬鹚也会补捉其他鱼类进食,这使得大湖的生态出现失衡。

科学家仍未对此达成一致共识,但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为角鸬鹚在某些地区的确是一个重要的影响鱼类数目的因素。因此,美国鱼类及野生动物部门开始采取行动以限制角鸬鹚的繁衍。然而,美国鱼类及野生动物部门仍然有点失策,因为法律限制普通市民不可捕猎,因此只靠他们的行动并不足以达成目标,角鸬鹚的数量仍在大幅增长。美国及加拿大的相关政府仍在寻求更佳的对策。

普通鸬鹚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人工驯养、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普通鸬鹚的图片

普通鸬鹚(学名:Phalacrocorax carbo,英文名:Great Cormorant)是鸬鹚科鸬鹚属的大型水鸟,又叫鸬鹚、大鸬鹚,别名黑鱼郎、水老鸦、鱼鹰、鷧(yì)、乌鬼。体长90cm,全身为带金属光泽的蓝黑色,眼和嘴后方的裸露皮肤黄色,并有宽广的白带。繁殖期颈及头饰以白色丝状羽,两胁具白色斑块。是一种广泛分布的海鸟。普通鸬鹚主要生活在旧大陆和北美洲东海岸,一般在悬崖上或树上作窝,但是越来越多地也在内陆生活。在海草和嫩枝达成的窝里一次下3至4枚蛋。中国有些渔民捕捉此鸟并训练它们捕鱼。

中文学名:普通鸬鹚

拉丁学名:Phalacrocorax carbo

英文俗名:Great Cormorant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鲣鸟目(Suliformes)

中文科名:鸬鹚科(Phalacrocoracidae)

中文属名:鸬鹚属(Phalacrocorax)

繁殖区:古北界, 澳洲界, 东洋界 : also ne 北美洲, n 非洲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531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黑色

外形特征

普通鸬鹚:形态特征图
普通鸬鹚:形态特征图

体大(90厘米)的鸬鹚。有偏黑色闪光,嘴厚重,脸颊及喉白色。繁殖期颈及头饰以白色丝状羽,脸部有红色斑,两胁具白色斑块。

亚成鸟:深褐色,下体污白。

虹膜-蓝色;嘴-黑色,下嘴基裸露皮肤黄色;脚-黑色。

叫声:繁殖期发出带喉音的咕哝声,其他时侯无声。

普通鸬鹚:繁殖羽
普通鸬鹚:繁殖羽
普通鸬鹚:头部特征
普通鸬鹚:头部特征

地理分布

普通鸬鹚:地理分布图
普通鸬鹚: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北美洲东部沿海、欧洲、俄罗斯南部、西伯利亚南部、非洲西北部及南部、中东、亚洲中部、印度、中国、东南亚、澳大利亚、新西兰。部分鸟为季候鸟。

分布状况:繁殖于中国各地的适宜环境。大群聚集青海湖。迁徙经中国中部,冬季至南方省份、海南岛及台湾越冬。于繁殖地常见,其他地点罕见。大群在香港(米埔)越冬,部分鸟整年留在那里。

世界上北美洲东部沿海、欧洲、俄罗斯南部、西伯利亚南部、非洲西北部及南部、中东、亚洲中部、印度、中国、东南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均有分布。部分鸟为季候鸟。

多数为留鸟,特别是在南方繁殖的种群一般不迁徙。在黄河以北繁殖的种群,冬季一般都要迁到黄河或长江以南地区越冬,春季迁到北方繁殖地的时间一般在3月末和4月初。秋季一般于9月末10月初开始迁离北方繁殖地。往南方越冬地迁徙。迁徙时常集成小群。有时亦有多达近百只的大群。

生活习性

普通鸬鹚
普通鸬鹚

繁殖于湖泊中砾石小岛或沿海岛屿。在水里追逐鱼类。游泳时似其他鸬鹚,半个身子在水下,常停栖在岩石或树枝上晾翼。飞行呈”V”字形或直线。中国有些渔民捕捉此鸟并训练它们捕鱼。

它们以各种鱼类为食。主要通过潜水捕食。潜水不深,一般不超过4米,但能在水下追捕鱼类达40秒钟,捕到鱼后上到水面吞食。有时亦长时间的站立在水边岩石上或树上静静的窥视,发现猎物后再潜入水中追捕。

鸬鹚很少鸣叫,繁殖期发出带喉音的咕哝声,其他时候无声。但群栖时彼此间为争夺有利位置发生纠纷时会发出低沉的”咕、咕咕”的叫声。鸬鹚平时栖息于河川和湖沼中,也常低飞,掠过水面。飞时颈和脚均伸直。飞行姿态与雁类相似,常成群排成人字形飞行。性不甚畏人。

人工驯养

普通鸬鹚:捕鱼
普通鸬鹚:捕鱼

鸬鹚因捕鱼本领高超,快速潜泳在水中用尖端带钩的嘴捕捉鱼类,自古就被人们驯养用来捕鱼。在云南、广西、湖南等地,现在仍有人驯养鸬鹚捕鱼。在中国东南方的河川、湖沼和海滨,以往经常可看到狭长的小船上伫立着几只或十多人工训练过的鸬鹚(俗名鱼鹰、水老鸭),辛勤地劳动,帮助渔鱼捕鱼。渔民将小船划到鱼多处,船上一排排鸬鹚离船飞出,好像一只只野鸭,在水中游来游去,一会潜入水中,一会又浮上水面,当发现鱼时潜入1-3米,最深可潜水19米,时间最长可达70秒,可称得上鸟类中潜水冠军,用圆锥形带钓的嘴去捕捉那些价值低廉的小鱼,或者游泳能力不强的小鱼若遇到大鱼时,会二三只齐力完成,有的啄头,有的衔尾,把它连推带衔到船边,以使渔民立即用网捕捉。一只鸬鹚一年可捕鱼500千克以上。

生长繁殖

普通鸬鹚:鸟巢
普通鸬鹚:鸟巢

繁殖期4-6月。通常以对为单位成群在一起营巢。到达繁殖地时对已基本形成。营巢于湖边、河岸或沼泽地中的树上,有时一棵树上有近10个巢;也有在湖边或河边岩石地上或湖心小岛上营巢的。巢由枯枝和水草构成。喜欢利用旧巢。通常在到达繁殖地后不久即开始修理旧巢和建筑新巢。

每窝产卵3-5牧,卵为淡蓝色或淡绿色。形状为卵圆形、钝卵圆形或尖卵圆形,大小为5l-70×31-49毫米,平均65×41毫米,重42-49克,平均46克。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为28-30天。

雏鸟晚成性。刚孵出时全身赤裸无羽,大约在孵出2周左右,身上才被满绒羽,同时飞羽和尾羽开始长出。雌雄亲鸟共同育雏。雏鸟将嘴伸入亲鸟咽部取食半消化的食物。大约经过亲鸟60天左右的喂养,幼鸟才能飞翔和离巢。大约三年左右性成熟。

普通鸬鹚:亚成鸟
普通鸬鹚:亚成鸟
普通鸬鹚:亚成鸟
普通鸬鹚:亚成鸟

保护现状

普通鸬鹚
普通鸬鹚

普通鸬鹚在中国南方是较常见的,长期以来就被人民群众驯养用来捕鱼。由于长期大量捕捉和环境破坏,野生种群数量已变得很稀少。

普通鸬鹚与斑头雁、棕头鸥、渔鸥组成青海湖四大候鸟群。繁殖地集中在三块石和海西山的悬崖陡壁,海西山西端也有少量分布,总数在4500只左右。

据1990年和1992年国际水禽研究局组织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1990年中国大陆见到2031只,加上香港3407只,台湾130只,总计越冬种群数量为5568只;1992年大陆273只,加上香港1473只,台湾337只,总计越冬种群数量为2083只。种群数量下降达一半以上。在整个亚洲,1990年越冬种群数量东亚为19305只,东南亚20只,南亚10371只,西南亚2505只,总计为42201只;1992年西亚为40495只,南亚7547只,东亚2126只,亚洲总的越冬种群数量为50168只,种群数量略有所增加。

灰腹角雉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致危因素、保护现状

灰腹角雉的图片

灰腹角雉(学名:Tragopan blythii,英文名:Blyth’s Tragopan)是雉科角雉属的鸟类。

灰腹角雉(学名Tragopan blythii),别名寿鸡、灰斑角雉,是产于喜马拉雅山脉东段的一种角雉,食物主要是树叶、浆果、种子以及昆虫。

中文学名:灰腹角雉

拉丁学名:Tragopan blythii

英文俗名:Blyth’s Tragopan

命名作者:Jerdon, 1870

中文目名:鸡形目(Galliformes)

中文科名:雉科(Phasianidae)

中文属名:角雉属(Tragopan)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31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一级保护物种

(极其濒危,禁止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易危物种

Vulnerable(VU)

快成为濒危物种,有较高的灭绝危险!

外形特征

灰腹角雉
灰腹角雉灰腹角雉雄鸟的体长为53-59厘米,体重1650克。前额、头顶、颈纵纹黑色;肉角蓝色;脸的裸出部深蓝色或金黄色;项下的肉裙也是黄色,边缘为浅蓝色;头侧、后颈、上背、上胸等为红色,其余上体羽毛黑褐色,腹部烟灰色,通体密布白色和栗赤色眼状斑,上体的较小,下体的较大;尾黑色具不规则横斑。

雌鸟上体深浓褐色并布满了黑色的斑纹;下体及两胁为暗褐色并杂有棕色和灰白色斑纹尾为暗棕色。

它们的虹膜为褐色;嘴角褐色;腿、脚粉红色或肉褐色。

地理分布

灰腹角雉分布于印度东北部、不丹、缅甸北部以及中国云南西北和西藏东南部。

由于脸裸出部和体羽斑纹颜色的不同,共分化为2个亚种,在中国都有分布。指名亚种脸的裸出部为深蓝色,仅见于云南西北部的贡山;藏南亚种脸的裸出部为金黄色,分布于西藏南部、东南部的察隅、错那、墨脱等地。

生活习性

灰腹角雉
灰腹角雉

灰腹角雉栖息于海拔2000-30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尤其是林下植被发达的潮湿常绿阔叶林带,冬季有时也下到2000或1500米左右的低山地带越冬。

巢筑在树上,喜欢躲藏在林下灌丛或草丛中,多呈4—5只的小群活动。主要以植物嫩芽、种子、浆果为食,也吃昆虫、小蛙等动物性食物。

雄鸟叫声响亮并具挑战性,声如gnau,gnau。炫耀时发出gock…gock…gock的叫声,似双角犀鸟。

生长繁殖

繁殖期为4-6月。营巢于森林中的树上。巢较粗糙而笨重。主要由树枝和草叶构成。每窝产卵2-5枚,多为3-4枚。卵的颜色为浅皮黄色或灰黄色,被有少许褐色斑点。长径5.3-5.9厘米,短径4.1-4.5厘米。

保护现状

灰腹角雉
灰腹角雉灰腹角雉的2个亚种野外数量都非常稀少,其中指名亚种的数量不足5000只。在中国更为罕见,仅于1980年代在云南高黎贡山采到过一只雄鸟标本,收藏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标本室,对它的野外情况所知甚少。

致危因素

主要是栖息地的林木砍伐以及拣蛋毁巢、猎杀等。

保护现状

在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被列为I级保护动物,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中被列为稀有种。

本文Hash:2b05dbac964320e34417a6f0dc6b5953e4c86578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