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冠黄鹎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亚种分化

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亚种分化

黑冠黄鹎的图片

黑冠黄鹎(学名:Pycnonotus flaviventris,英文名:Black-crested Bulbul)为鹎科鹎属的鸟类。分布于斯里兰卡、印度、东抵中南半岛、南达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广西等地,多栖息于平坝至海拔1200米左右的雨林、沟谷阔叶林、常绿阔叶林或坝边林缘。其中,斯里兰卡的亚种提升为了独立鸟种黑顶黄鹎。

中文学名:黑冠黄鹎

拉丁学名:Pycnonotus flaviventris

英文俗名:Black-crested Bulbul

命名作者:Tickell, 1833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鹎科(Pycnonotidae)

中文属名:鹎属(Pycnonotus)

繁殖区:东洋界 : n, ne India to se As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895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黑冠黄鹎
黑冠黄鹎

中等体型(18厘米)的偏黄色鹎。头及羽冠黑色,上体褐橄榄色,下体黄。亚种flaviventris的腹部多黄色。

虹膜-偏红;嘴及脚-黑色。

叫声:欢悦吵嚷的轻快哨音hee-tee-hee-tee-weet,最后音节为下降声。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黑冠黄鹎与黑头鹎的区别:黑冠黄鹎具明显的冠羽。

地理分布

黑冠黄鹎
黑冠黄鹎

分布范围:印度、中国南方、东南亚及大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常见于高可至海拔1200米的低地及山林。亚种flaviventris见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及广西。指名亚种于云南西南部澜沧江以西及西藏东南部。

生活习性

甚羞怯,喜林缘及次生林枝叶稠密的较高树木。偶尔追捕空中昆虫,但通常积极觅食果实。兴奋时羽冠耸起。

亚种分化

黑冠黄鹎
黑冠黄鹎

黑冠黄鹎滇西亚种(学名:Pycnonotus melanicterus flaviventris)。分布于印度经尼泊尔、锡金、不丹至缅甸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比哈尔Bihar的Dholbhum。

黑冠黄鹎西南亚种(学名:Pycnonotus melanicterus vantynei)。分布于缅甸、泰国、老挝、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广西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越南北部Phongtho。

黑冠山雀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亚种分化、生活习性

黑冠山雀的图片

黑冠山雀(学名:Periparus rubidiventris,英文名:Rufous-vented Tit)是山雀科黑冠山雀属的鸟类,英文名直译为棕臀山雀。外形和棕枕山雀非常相似。分布于前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孟加拉、缅甸以及中国大陆的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四川、云南、西藏等地,一般生活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林区、常活动于高山针叶林以及竹林或杜鹃等灌丛间。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

中文学名:黑冠山雀

拉丁学名:Periparus rubidiventris

英文俗名:Rufous-vented Tit

命名作者:Blyth, 1847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山雀科(Paridae)

中文属名:黑冠山雀属(Periparus)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to Burm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858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黑冠山雀:形态特征图
黑冠山雀:形态特征图

黑冠山雀是体小(12厘米)而具羽冠的山雀。特征为冠羽及胸兜黑色,脸颊白,上体灰色,无翼斑,下体灰,臀棕色。幼鸟色暗而羽冠较短。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蓝灰。

叫声:细而高的seet声,尖chit声,似抱怨的责骂声chit’it’it’it及较复杂的短句声。磬音嘟声chip, chip, chip, chip…及含糊的哨音及颤音。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黑冠山雀与棕枕山雀的区别:黑冠山雀黑色的胸兜较小,飞羽灰色。而棕枕山雀飞羽黑色。

黑冠山雀
黑冠山雀
棕枕山雀:黑色胸兜面积大
棕枕山雀:黑色胸兜面积大

地理分布

黑冠山雀:地理分布图
黑冠山雀: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及中国中西部。

分布状况:亚种beavani罕见于海拔2500米至针叶林上线,于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及青藏高原东部相接的西藏南部、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及北部、甘肃南部、陕西南部(秦岭)、青海。

亚种分化

黑冠山雀
黑冠山雀

黑冠山雀西南亚种(学名:Parus rubidiventris beavani)。分布于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缅甸以及中国大陆的陕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锡金的Tonglo山脉。

黑冠山雀新疆亚种(学名:Parus rubidiventris rufonuchalis)。分布于前苏联、阿富汗、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西姆拉附近的山脉。

生活习性

黑冠山雀
黑冠山雀

习性:成对或结小群,常加入混合鸟群。

黑头穗鹛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亚种分化、生活习性

黑头穗鹛的图片

黑头穗鹛(学名:Stachyris nigriceps,英文名:Grey-throated Babbler)是画眉科穗鹛属的一种,又叫灰喉穗鹛。分布于不丹、孟加拉国、老挝、中国大陆(云南)、越南、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缅甸、马来西亚和尼泊尔。该物种的保护状况被评为无危。黑头穗鹛的平均体重约为14.2克。多生活于海拔约900-1000米的热带季雨林以及活动于林下灌丛。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

中文学名:黑头穗鹛

拉丁学名:Stachyris nigriceps

英文俗名:Grey-throated Babbler

命名作者:Blyth, 1844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画眉科(Timaliidae)

中文属名:穗鹛属(Stachyris)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to Borneo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078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栗色/棕色

外形特征

黑头穗鹛
黑头穗鹛

体型略小(13.5厘米)的橄榄褐色穗鹛。顶冠及颈背近黑而带白色纵纹,黑色的长眉纹下有一白线,白色的下颊纹其上为灰色,颏及喉深灰,眼圈白,下体橄榄皮黄色。

虹膜-浅褐;嘴-偏黑;脚-暗黄。

叫声:嘟声的prrreee-prrreee叫。

地理分布

黑头穗鹛
黑头穗鹛

分布范围:尼泊尔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孟加拉、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至中国西南、东南亚、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及婆罗洲。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见于西藏东南部;coltarti为留鸟于云南西部;yunnanensis于云南东南部及广西西南部。常见于海拔1000~1500米的丘陵及山区森林的林下植被。

亚种分化

黑头穗鹛
黑头穗鹛

黑头穗鹛滇西亚种(学名:Stachyrisnigricepscoltarti)。分布于印度、缅甸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阿萨姆邦东部马尔吉塔Margherita

黑头穗鹛河口亚种(学名:Stachyrisnigricepsyunnanensis)。分布于缅甸、泰国、老挝、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广西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河口。

生活习性

黑头穗鹛
黑头穗鹛

结小群活动,栖于湿润丘陵及山区森林林下植被的近地面处。

本文Hash:ce898dfa2cdb540d18c2ab79dd6e195c9aa4de4b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