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鳽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发现历程、人工繁殖、保护现状

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发现历程 人工繁殖 保护现状

海南鳽的图片

海南鳽(学名:Gorsachius magnificus,英文名:White-eared Night Heron)属鹭科夜鳽属,也叫海南虎斑鳽、海南夜鳽,英文直译为白耳夜鳽。因第一个模式标本于1899年采自海南岛的五指山而得名。海南虎斑鳽眼睛极大而漆黑。英国人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在中国海南岛首次发现,因长期以来仅在大英博物馆保存有一副标本,此后近半个世纪没能再获取相关信息,故而被称之为“世界上最神秘的鸟”。近年来,在中国的海南、广西、贵州、湖南、江西以及邻国越南纷纷有所发现。海南鳽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文学名:海南鳽

拉丁学名:Gorsachius magnificus

英文俗名:White-eared Night Heron

命名作者:Ogilvie-Grant, 1899

中文目名:鹈形目(Pelecaniformes)

中文科名:鹭科(Ardeidae)

中文属名:夜鳽属(Gorsachius)

繁殖区:东洋界 : s, e Chin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548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濒危物种

Endangered(EN)

有灭绝危机的物种!

主要羽色:灰色

次要羽色:栗色/棕色

外形特征

海南鳽头部特写
海南鳽头部特写

中等体型(58厘米),上体、顶冠、头侧斑纹、冠羽及颈侧线条深褐色。胸具矛尖状皮黄色长羽,羽缘深色;上颈侧橙褐色。翼覆羽具白色点斑,翼灰。成年雄鸟具粗大的白色过眼纹,颈白,胸侧黑色,翼上具棕色肩斑。

虹膜-黑色(眼又圆又大,漆黑,似凸出);嘴-偏黄,嘴端深色;脚-黄绿色。

叫声:尚无记录。

由于对海南鳽知之甚少,以往绘图并不准确
由于对海南鳽知之甚少,以往绘图并不准确
由于对海南鳽知之甚少,以往绘图并不准确
由于对海南鳽知之甚少,以往绘图并不准确

地理分布

海南鳽:地理分布图
海南鳽: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中国南方(越南东京的东部有一记录)。

分布状况:列全球性极危物种(Collar et al., 1994)。过去为留鸟,见于安徽、浙江、福建、广西及海南岛。20世纪60年代在海南有两次记录,1990一1992年间在广西三个地点出现,最近在南宁附近发现一小的繁殖群。1998年在广东鸟市有一只;新近报道在车八岭有少量繁殖个体。

据鸟类网报道,近年来,在海南、广西、贵州、湖南均有发现。

生活习性

海南鳽
海南鳽

海南虎斑鳽主要栖息于亚热带高山密林中的山沟河谷和其他有水域的地方,夜行性,白天多隐藏在密林中,早晚活动和觅食。食性以小鱼、蛙和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主。雌鸟每次产卵3一5枚。

海南虎斑鳽的数量非常稀少,分布区域也十分狭窄,没有亚种分化,仅见于安徽霍山,广西武鸣、隆安、瑶山,浙江杭州市、临安、天目山,福建西北部邵武、建阳,广东英德和海南白沙、乐东、琼中、五指山等地。

其中在海南为留鸟,其他地方为夏候鸟或旅鸟。

发现历程

海南鳽
海南鳽
广西漓江网友发现海南虎斑鳽
广西漓江网友发现海南虎斑鳽

据文献记载,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浙江、福建、海南等地的山区被发现过。最早是由英国人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在中国海南岛发现的,长期以来仅在大英博物馆里保存有一副标本,以后再也未能获取到相关信息,故而被称为“世界上最神秘的鸟”,粤北在近40年内只发现5只海南虎斑鳽活体的记录。

1929年,中山大学生物系的师生曾在位于广西自治区中部的金秀大瑶山采集到该鸟的标本,这是广西自治区20世纪90年代以前惟一的纪录。

20世纪60年代初期,华南动物考察队曾在海南作过多次调查,时间长达数年,也仅在中部山区采到了两只标本。此后一直再没有关于该鸟踪迹的报道。

直到2007年10月份,广东南岭一科研人员在给领导拍工作照时,意外的拍到了海南虎斑鳽的踪迹。在黔东南州雷公山首次发现该鸟的时间为2007年8月10日,在雷公山发现海南虎斑鳽的踪迹,是贵州鸟类的新记录,对当地气候环境和物种考察都极具意义。

海南虎斑鳽雏鸟
海南虎斑鳽雏鸟

1999年1月,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鸟类专家高育仁教授在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见到1只海南鳽幼鸟的标本,香港一个观鸟组织曾在粤北车八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发现了2只活体,这一消息又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2003年4月,广西横县六景镇居民黄福联从山上捡回两只被风吹落的幼鸟,并将这两只海南虎斑鳽送到南宁动物园。南宁市动物园共有3只海南虎斑鳽,另一只是2003年5月30日由南宁一市民在市郊拾到后送至动物园的。

2009年7月广西柳州市先后有市民发现四只该鸟,并送柳州动物园饲养。

2012年8月16日,在广东小流坑青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瀑布水库的小岛上发现了珍稀濒危鸟类——海南虎斑鳽。

人工繁殖

海南虎斑鳽幼鸟
海南虎斑鳽幼鸟

2009年5月3日,一只海南虎斑鳽雏鸟在南宁动物园顺利破壳而出,标志着世界上首例由人工饲养、人工孵化的海南虎斑鳽繁殖成功。

南宁动物园现有的海南虎斑鳽数量已达到8只,超过柳州动物园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海南虎斑鳽种群。

保护现状

海南鳽
海南鳽

海南虎斑鳽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濒危(EN)。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被列为II级保护动物。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中被列为濒危种。

南非企鹅的发现过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生态景点

南非企鹅的图片

南非企鹅(学名:Spheniscus demersus,英文名:African Penguin)属企鹅科环企鹅属,又叫非洲企鹅、南非斑点环企鹅、斑嘴环企鹅、黑足企鹅。这是由于它是黑色的嘴上有一个灰色环状斑。南非企鹅体长63厘米,重约3.5千克。久居非洲西南海域的岛屿上。非洲企鹅以其像驴一样难以置信的持续的嚎叫声而著称,因而常常被称为叫驴企鹅、公驴企鹅。繁殖期在11~3月间,一般会产下2~4枚卵,孵化28天,喂养小企鹅3个月之久。主要食物有:竹夹鱼、乌贼、节肢动物。 非洲企鹅是一种较为珍贵的企鹅品种,1910年时非洲企鹅约有150万只,由于人类大量掠取企鹅蛋及海洋污染,到20世纪末非洲企鹅的数量已锐减了90%,而且仍在继续减少。

中文学名:南非企鹅

拉丁学名:Spheniscus demersus

英文俗名:African Penguin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企鹅目(Sphenisciformes)

中文科名:企鹅科(Spheniscidae)

中文属名:环企鹅属(Spheniscus)

繁殖区:非洲 : s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濒危物种

Endangered(EN)

有灭绝危机的物种!

主要羽色:黑色

次要羽色:白色

发现过程

南非企鹅
南非企鹅

南非企鹅是人类很早就发现的一种企鹅。1488年,葡萄牙水手在南非好望角一带第一次见到了这种奇特的动物,1758年由瑞典著名博物学家林奈确定了它的学名,因此成为第一个被命名的企鹅。

外形特征

南非企鹅
南非企鹅

体长约65厘米,体羽背部黑色,腹羽白色,并杂有1-2道黑色横纹,皮下脂肪很厚,因此从外部形态看腹部十分丰满。两翼演变退化成鳍状,通体羽毛细小呈鳞状。生有三个脚趾,趾间生蹼,还有一小趾分生在后方,无蹼。游泳时,用翅膀划水,速度很快。

它的眼睛十分适合水中视物,虹膜较暗,在眼睛周围和上嘴的基部都有粉红色的裸露皮肤;舌头的表面上布满了圆钉状的乳头,适于取食黏滑的鱼类等食物。

地理分布

南非企鹅
南非企鹅

南非企鹅分布于非洲南部的南非和纳米比亚沿岸海域及其附近岛屿,非繁殖期偶尔也游荡到安哥拉北部和莫桑比克等地,是唯一长期居留在该地的企鹅。

生活习性

南非企鹅
南非企鹅

南非企鹅与大多数企鹅一样喜欢结成小群活动,常常昂首挺胸,站立在岸边的岩石上。在睡觉和休息的时候,也仍然站立在冰雪上,只是把嘴藏在鳍脚的下面。

南非企鹅擅长游泳和潜水,游泳速度为每小时5-10公里,最高可达60公里。潜水深度可达数十米,一次潜水可以持续5分钟左右。在游泳时滑动翅膀可以产生推力,并且使其身体非常平稳地前进,避免了左摇右摆时带来的能量浪费。在海面上游泳时,常常做出跳跃的“飞行”动作。

南非企鹅的食物主要是各种鱼类、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等,并且可以饮用海水,因为它具有特殊构造的鼻腺,可以排除多余的盐分。

生长繁殖

南非企鹅
南非企鹅

繁殖期在11~3月间,一般会产下2—4枚卵,卵的大小约为70毫米×50毫米,卵重为100-110克。孵化由雄鸟和雌鸟共同承担,孵化期为38-41天。

刚孵出来的雏鸟上体被覆着褐色的绒毛,下体为白色绒毛,眼睛尚未睁开,身体软弱无力,需要雄鸟进行看护,用嗉囊的分泌物来喂养,雌鸟则急迫地游到海洋中去觅食。此后雄鸟和雌鸟便开始轮流地捕食和照料雏鸟,保护它们免遭贼鸥等捕食性鸟类的袭击。当取食回来的亲鸟来到巢边后,雏鸟立即将喙伸人到亲鸟的口腔之中,取食亲鸟吐出的呈半消化状态的食糜。雏鸟一个月后开始蹒跚行走,往往簇拥成一团。一般需要2年以上才能达到性成熟。

保护现状

人类威胁

在自然界中,虽然一些捕食性的鸟类和兽类是它的主要天敌,如贼鸥常常盗食它的卵和雏鸟,在海水中也会受到虎鲸、海豹和鲨鱼的袭击等,但人类对它的捕杀和捡拾鸟卵,更是给它的生存和繁衍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平均每年被人捡拾的鸟卵多达50万枚,致使其种群数量大幅度下降。例如,从1930年到1963年,在南非达散岛上繁殖的斑嘴环企鹅从150万只下降到14.55万只。

20世纪中期后,企鹅蛋是一种佳肴,因而被采集。采集回来的企鹅蛋会在几天内被打破,以求售出的是新鲜的企鹅蛋。另外,在开普敦沿岸的岛上亦有清理鸟类作肥料之用,亦令它们的栖息地受到破坏。企鹅亦被石化产品的污染所影响。

气候影响

发现的化石证实,以前非洲大陆上曾生活着多达4种企鹅。研究人员说,至于非洲多种企鹅减少到直到今天依然生活在这里的唯一一种的原因,现在依然是个谜,但海平面变化可能是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因素。岛屿越多就意味着海滩越多,企鹅就更有机会远离大陆捕食者,在安全地点繁殖。但今天该地区海平面更低。曾经孤立的岛屿已和大陆连接,陆桥也暴露出来,摧毁企鹅用来筑巢的海滩,使捕食者有机可乘。南非企鹅在过去50年内减少80%。

濒危名录

2010年这个南非企鹅被列入濒危物种,它是《非洲-欧亚大陆迁徙水鸟保护协定》的列名物种之一。它们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内被到为易危物种。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南非企鹅被列入附录II。

人工孵化

2008年01月24日上午9时,斑嘴环企鹅在中国长风海洋世界宣布人工孵化成活,开创了此类动物首次在国内水族馆繁育成功的先河。

生态景点

在南非旅游城市开普敦,有两处旅游景点环海豹岛和企鹅滩,都是在政府的环保措施和当地居民的保护下诞生并保存下来的。

海豹岛
南非企鹅
南非企鹅

海豹岛是坐落在南非开普敦豪特湾海域中的一个礁石岛。起初,来往的渔民最先发现经常有海豹在这块礁石上晒太阳,他们没有对这些唾手可得的渔货动心,而是用他们的宽容和爱心自发地保护这些可爱的动物。偶尔,过往的渔船还经常抛下捕到的小鱼,给这些海豹喂食。于是,这里的海豹越聚越多。

在南非开普敦东海岸的西蒙镇企鹅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与企鹅亲密接触。南非开普敦东海岸的西蒙镇有一个被称为“漂砾”的小海湾,自从1984年第一对企鹅在此筑巢以后,由于当地居民对其加以保护,来这里定居的企鹅不断增多,当地政府和动物保护组织将此处辟为自然保护区。经过20多年的繁衍,这里的企鹅数量已超过3000只,如今它已成为南非著名的旅游景点。

环海豹岛

如今这里已成为南非著名的旅游景观,每年都会吸引超过50万名游客参观游览。 该公园企鹅品种为非洲企鹅,是非洲独有的珍稀品种。20世纪初约有约有150万只,到20世纪末只剩约15万只。它们个头较小,食物以沙丁鱼、凤尾鱼等浅水鱼类为主,主要天敌有鲨鱼、海豹和食肉鲸等。水中游行速度可达每小时20公里,潜水时间约2分钟。企鹅是单配性动物,“一夫一妻”,一月是交配期,二至八月是孵卵期,十二月是小企鹅蜕毛期。 地址: 位于开普敦市南半岛区的西蒙斯镇(Simon’s Town),东临福尔斯湾(False Bay),距市区约40公里。

亚历山大鹦鹉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人工饲养

亚历山大鹦鹉的图片

亚历山大鹦鹉(学名:Psittacula eupatria,英文名:Alexandrine Parakeet)是鹦鹉科鹦鹉属的鸟类。

亚历山大鹦鹉(学名:Psittacula eupatria,英文名:Alexandrine Parakeet),又名阿历山大鹦鹉,是亚洲最大的长尾鹦鹉,共有5种亚种,身长依照不同亚种为56到62厘米不等。分布地区十分广阔,横跨数个国家,野生鸟栖息于海拔900米以下各种干燥与潮湿的地方,包括森林、农作物区、红树林、椰子园等地。中国野外初次记录在云南西部,现国内分布于云南西部、香港(该种群为逃逸后形成的野化种群)。

中文学名:亚历山大鹦鹉

拉丁学名:Psittacula eupatria

英文俗名:Alexandrine Parakeet

命名作者:Linnaeus, 1766

中文目名:鹦形目(Psittaciformes)

中文科名:鹦鹉科(Psittacidae)

中文属名:鹦鹉属(Psittacula)

繁殖区:东洋界 : India through Southeast As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尚未收录,是中国鸟类新纪录!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绿色

次要羽色:红色

外形特征

亚历山大鹦鹉:形态特征图(张瑜绘)
亚历山大鹦鹉:形态特征图(张瑜绘)

亚历山大鹦鹉体长58厘米,体重260克。这种鹦鹉鸟体为绿色,脸颊和颈部为灰蓝色,公鸟颈部会长出一条灰蓝色的细窄条状羽毛,沿着蜡膜到眼睛有一条黑色羽毛,颈部有著一条很宽的黑色环状羽毛和一条很宽的粉红色环状羽毛;腹部黄绿色,外侧翅膀覆羽带有一块紫红色的羽毛;尾巴羽毛中间上方为绿底外加蓝绿色,尖端黄色;尾巴内侧黄色;鸟喙红色,尖端黄色;虹膜黄白色。

母鸟的颈部没有黑色的和粉红色的环状羽毛,鸟体色较为黯淡,中间尾羽平均长度较公鸟短。幼鸟外型和母鸟相当神似,外侧翅膀没有紫红色的羽毛,要到至少18个月大才会开始发展为成鸟的羽色,完全变成成鸟的羽色至少需要32到36个月。

生活习性

亚历山大鹦鹉
亚历山大鹦鹉

大部分栖息于海拔900m以下各种干燥与潮湿的地方,包括森林、农作物区、红树林、椰子园等地,偶尔也在都市郊区、公园、花园活动,通常活动时是一小群成群,在食物充足时或在栖息处休息时会大批聚集。

天然食物包含了野外与农田的种子、花、花树的嫩芽、花蜜、水果、谷类及蔬菜,觅食时间主要在早上与傍晚,在许多地区亚历山大鹦鹉的主要食物是农作物,造成农民很严重的损失。

生长繁殖

亚历山大鹦鹉
亚历山大鹦鹉

繁殖季节约在11-4月间;购买人工繁殖成鸟来繁殖的话,难度不高,提供坚固的巢箱,巢箱位置越高越好,且深度宜深一些,亚历山大鹦鹉是很尽职的父母,一窝雏鸟诞生后通常会受到父母完善的照顾,繁殖期间须提供亲鸟充足的食物,通常在2月时进入繁殖期,一窝产3-4颗蛋,约28天后孵化,7至8星期后羽毛长成,手养的亚历山大鹦鹉幼鸟可成为很不错的宠物,它们个性温和,体型大,手养鸟安静又聪明,爱与主人玩耍,说话能力在亚洲长尾鹦鹉算是较好的。

人工繁殖鸟在适应新环境及饲主上不用花太多时间,适应环境后十分强壮且生命力强韧,在鸟舍中是蛮活跃的鹦鹉,不宜与其它种类混养,啃咬力强劲,最好能提供数种玩具和新鲜树枝供其啃咬及玩耍。

地理分布

亚历山大鹦鹉
亚历山大鹦鹉

亚历山大鹦鹉分布图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

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

亚种分布

1.Psittaculae.eupatria(AlexandrineParakeet)分布于印度南部和斯里兰卡。

2.Psittaculae.nipalensis(NepaleseAlexandrineParakeet)分布于阿富汗东部,巴基斯坦,印度和孟加拉国。

3.Psittaculae.magnirostris(AndamanIslandParakeet)分布于安达曼群岛。

4.Psittaculae.avensis(Indo-BurmeseAlexandrineParakeet)分布于印度东北的阿萨姆和N缅甸。

5.Psittaculae.siamensis(LaosAlexandrineParakeet)分布于泰国西部和北部有印度支那中部。

保护现状

亚历山大鹦鹉
亚历山大鹦鹉

捕捉野生的亚历山大鹦鹉至鸟市交易的行为很常见,斯里兰卡的族群由于遭大量捕猎,现今的数量已很稀少,只剩北部有少量族群,在泰国由于幼鸟的过度捕捉,其数量也直线下降,这种情形同样发生在泰国邻近的中南海国家中。

人工饲养

亚历山大鹦鹉
亚历山大鹦鹉

人工繁殖的亚历山大鹦鹉很容易适应新环境本身亦十分强壮且生命力强,是容易把握饲养技术的品种。

性格方面,亚历山大鹦鹉十分活跃,啃咬力强,故不宜和其他品种的鹦鹉混养。

维持清洁卫生对鸟儿的健康甚为重要,所以要经常要给它洗澡,另外定期要替它们灭虫。

初购回来的新鸟要注意保暖,切勿让它处于低过10℃的环境。

亚历山大鹦鹉并不挑食,饲料方面,种子(如葵瓜子、南瓜子)、硬壳果(如Bacon果仁、核桃、榛子)、小麦、稻谷、花生和市面上有售的合成粮等均可作为主粮。另外日常给予一些青菜、苹果、木瓜、蕃茄等蔬果作为副食。对其健康亦甚有帮助。如能定期给予一些蛋粉算干麦皮,对鸟儿的生长亦很有帮助。亚历山大鹦鹉正确的饮食应该是以五谷类、豆类、玉米等为主食,多喂蔬菜和水果作为副食,葵瓜子等油脂成份较高的食物只能作为奖励和玩耍时候的奖品。

亚历山大要到2岁左右才出现性别特征的,雄性亚历山大颈部是有一条红色颈圈的,雌性是没有。

橙胸咬鹃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地理分布、保护现状、保护现状、人工饲养

橙胸咬鹃的图片

橙胸咬鹃(学名:Harpactes oreskios,英文名:Orange-breasted Trogon)是咬鹃科咬鹃属的鸟类。

橙胸咬鹃(学名:Harpactes oreskios)为咬鹃科咬鹃属的鸟类,分布于柬埔寨、中国、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泰国和越南。以植物果实和昆虫为主食,善于飞捕昆虫;在树洞中筑巢。已被列为中国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

中文学名:橙胸咬鹃

拉丁学名:Harpactes oreskios

英文俗名:Orange-breasted Trogon

命名作者:Temminck, 1823

中文目名:咬鹃目(Trogoniformes)

中文科名:咬鹃科(Trogonidae)

中文属名:咬鹃属(Harpactes)

繁殖区:东洋界 : Southeast Asia, Greater Sundas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64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橙胸咬鹃
橙胸咬鹃

雄鸟的头部和颈部都是橄榄黄色,眼睛的周围裸露出青蓝色的皮肤,眼睛里有暗褐色的虹膜。短阔而粗厚的嘴为黑褐色,尖端微微向下钩曲,边缘上有一些不太明显的锯齿,下嘴的基部还生有发达的嘴须。背部为栗色,翅上的覆羽具有细窄而密集的黑色与白色相间的斑纹,颏部、喉部和前颈等处都是橄榄黄色,下胸部呈深橙红色,其余的下体都是橙黄色,只有腋部的羽毛为白色。

尾部共有12枚尾羽,色彩搭配非常复杂,别具一格。其中一对中央尾羽为栗色,但尖端为黑色,呈平截状,三对外侧的尾羽基部为黑色,端部为白色,邻近的其余两对尾羽则全部是黑色。腿和脚趾都是铅灰色,爪为角色,脚趾两前、两后,但却是三、四趾在前,一、二趾在后,所以称为异趾型,趾的基部有部分合并,适于攀缘。

雌鸟的头顶与后颈为暗橄榄褐色,向后转为棕褐色,翅上覆羽的横斑不为白色而为棕色,颏部、喉部和前颈等为灰橄榄色,其余的下体都是鲜黄色,下胸部的色泽更为浓著而呈橙黄色。

生活习性

橙胸咬鹃主要栖息于海拔600-1500米之间的低山常绿阔叶林中,也出现于小块丛林、竹林和疏林中,常常单个或成对活动,多出现在树的中、上层部位,但也频繁地活动于地上。

在林间飞行时多呈上下起伏的波浪式,十分迅速,但飞行距离不算太远。性情胆怯而孤僻,喜爱安静的环境,不善鸣叫,休息时多隐匿在较阴暗的地方。

橙胸咬鹃在空中和地面上均能捕食,它的食物主要是蝗虫、螳螂、蛾类、蝶类、蜂类等各种昆虫以及它们的幼虫,有时也吃蜗牛等小型无脊椎动物和植物的果实、浆果与种子等。

雄鸟啭鸣为五音一拍的kek tau tau tau tau。粗哑的kek kek声反复鸣叫。

生长繁殖

橙胸咬鹃的繁殖期为3-5月,营巢于天然的树洞之中,或者在残存的树干上自己掘洞筑巢。每窝产卵2-4枚,卵的颜色为淡咖啡色,形状为圆形。孵化期为17-19天,由雄鸟和雌鸟轮流孵卵,雏鸟为晚成性。

亚种

橙胸咬鹃指名亚种(学名:Harpactes oreskios oreskios)。

橙胸咬鹃云南亚种(学名:Harpactes oreskios stellae)。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云南等地。

地理分布

国内分布

越冬在中国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和台湾。迁徙期间遍布于中国东北、内蒙古、华北、新疆、西藏等地。亚种frontalis有记录迁徙时见于中国东北、山东及河北。越冬区在长江流域及华东各省至湖北、湖南及台湾。也见于西藏南部(Qamdo)。冬季有约2万个体在鄱阳湖。

国外分布

繁殖于西伯利亚北极海岸到白令海峡、北美洲极北部、欧洲西部及格陵兰岛西部。越冬在北美洲、墨西哥、里海、黑海、地中海、中亚、印度、缅甸、日本、朝鲜。

保护现状

橙胸咬鹃
橙胸咬鹃橙胸咬鹃过去一直是中国主要狩猎鸟类之一,拥有较大的种群数量。近30年来,由于环境恶化和过度狩猎,种群数量已急剧减少。据国际水禽研究局1990年组织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中国的越冬种群数量仅为2170只。国外报告,1955-1974年,在北美的越冬种群数量为20万只,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分别为25万和 55000只,主要是太平洋亚种;欧洲约为30万只 (Philippona 1972),主要是指名亚种;加拿大亚种估计为1800只,阿拉斯加亚种估计为1500只,格陵兰亚种估计为12000-15000只。

保护现状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

生效年代: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稀有

生效年代:1996

人工饲养

橙胸咬鹃
橙胸咬鹃饲养方法

橙胸咬鹃的饲养比较简单,除笼养外,还可以箱养、群养。在家中饲养,饲养笼必须宽大,最好饲养在特制的橙胸咬鹃笼中。因为橙胸咬鹃在宽大的笼中运动对增强其抗病力大有好处。橙胸咬鹃的适应性较强,只要是长期在相对稳定的温度下就可以生存。橙胸咬鹃必须在10-25度的温度的条件下才能正常生存,这是极端错误的。经过近几年的实验表明:在温差不超过10度的情况下,橙胸咬鹃完全可以在零下5度至零上35度的环境中健康生存。东北长春,经常可以看到挂在窗外迎着雪花鸣叫的橙胸咬鹃。橙胸咬鹃最怕的是温度的聚变而不是持久的低温。当然,橙胸咬鹃繁殖的温度应在零上15度至25度之间,并且要求温度相对稳定,日温差最好不超过5度。

橙胸咬鹃的平时饲养可以雌雄混养,但在繁殖季节的前两个月应分笼饲养,这样有利于快速发情。如果饲养者是以听叫为主,雄鸟必须单笼饲养。要想培育出优良的橙胸咬鹃,种鸟的选择和配对十分重要。一般要经过两种途径:一是原种的提纯,二是异种的杂交。原种的提纯可以选择无血缘的两只纯种优质鸟相配,其后代一般基因稳定,形态、毛质和色泽纯正,同窝子鸟中质量差异较小。由于引进和培育的真正纯正的品系很少,而从国外引进的品种大部分本身就不是优良品种,所以要想获得两只没有血缘关系的纯种优良品系十分困难,尽管各地养鸟爱好者有很多人声称自己拥有,但实际鉴定起来均经不起检验。甚至大多数养鸟者只是在照片上见过。长春曾引进六只小头、细长颈、短毛、高直腿的鹰型橙胸咬鹃,其每对的价值高达16万元人民币,各地再没有如此品质的种鸟引进。

优良品种
橙胸咬鹃
橙胸咬鹃为了培育出优良的品种,有许多鸟友浪费很多资金,走了不少弯路,买了些看似外型不错的便宜鸟,可是繁殖出的子代很不成功。其原因是种鸟品质不纯,基因不顽固。所以要想培育出高档的品种,至少要购买一只纯种鸟,而后以这只鸟为轴心进行隔代提纯。但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每次与轴心鸟及其子代相配的必须是能够弥补其缺陷的鸟。二是隔代用于提纯的子代要选择体质健壮外型优良的。对究竟何为纯种鸟有很多争议,一要看鸟的血缘,二要看鸟的外型,三要看鸟的子代质量。橙胸咬鹃的食物很杂,什么时候饲喂哪种饲料合适要根据其当时的营养需要而定。鸟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这些营养成分一般在橙胸咬鹃喜食的日常饲料中都能摄取到。但在换羽和繁殖季节矿物质、维生素要单独供给。橙胸咬鹃的日常饲料一般为谷物、面食、少量油料作物和蔬菜等。谷物包括:谷子、稗子、糜子等。油料作物包括:苏子、菜子、花生、核桃仁等。这些油料作物平时不用饲给,只是在雏鸟期、换羽期、发情期才适量供给。这样有利于鸟的繁殖。

橙胸咬鹃喜欢清洁的环境,因此笼舍的粪便要经常清除,栖杠也要经常清洗。饮水每天要更换。橙胸咬鹃喜欢水浴,夏天每日要让其水浴一次,冬季要用温水每周水浴一次,浴后要待羽毛干后再移至室外,以免引起感冒。橙胸咬鹃的常见病是肠道病和呼吸道病,多由于饮水和食物不清洁,或者饲养环境突变引起的,平时注意预防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总之橙胸咬鹃的饲养并不难,只要你对它拥有爱心就完全可以养好它。

本文Hash:5243da49229b1da78ce6c3b7229385b2d4e9aa14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