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鹳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人工繁殖、保护现状

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人工繁殖 保护现状

黑鹳的图片

黑鹳(学名:Ciconia nigra,英文名:Black Stork)是鹳科鹳属的鸟类。

黑鹳(学名:Ciconia nigra)属鹳形目鹳科鹳属,又叫黑老鹳、乌鹳、锅鹳、黑巨鹳、黑巨鸡、哈日-乌日比。是一种体态优美,体色鲜明,活动敏捷,性情机警的大型涉禽。栖于沼泽地区、池塘、湖泊、河流沿岸及河口。性惧人。冬季有时结小群活动。黑鹳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中文学名:黑鹳

拉丁学名:Ciconia nigra

英文俗名:Black Stork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鹳形目(Ciconiiformes)

中文科名:鹳科(Ciconiidae)

中文属名:鹳属(Ciconia)

繁殖区:非洲, 古北界 : 广泛分布

非繁殖区:n 东洋界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568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黑色

次要羽色:白色

外形特征

黑鹳
黑鹳

体大(100厘米)的黑色鹳。下胸、腹部及尾下白色,嘴及腿红色。黑色部位具绿色和紫色的光泽。飞行时翼下黑色,仅三级飞羽及次级飞羽内侧白色。眼周裸露皮肤红色。

亚成鸟:上体褐色,下体白色。嘴及脚为褐灰色。

虹膜-褐色;嘴-红色;脚-红色。

叫声:繁殖期发出悦耳喉音。

黑鹳:成鸟
黑鹳:成鸟
黑鹳:亚成鸟
黑鹳:亚成鸟

地理分布

黑鹳
黑鹳

分布范围:欧洲至中国北方;越冬至印度及非洲。

分布状况:罕见且数量仍在下降。季候鸟。繁殖于中国北方,越冬至长江以南地区及台湾。20世纪60年代曾定期地至香港米埔越冬,现极少有记录。

国内: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天山山地、阿尔泰山地、准噶尔盆地和东部盆地,青海西宁、祁连山,甘肃东北部、中部、西南部祁连山、西北部张腋、酒泉、敦煌,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中部伊克昭盟、东胜、乌梁素海、呼和浩特、东北部巴林、赤峰、阿伦河,黑龙江省哈尔滨、山河屯、牡丹江,吉林省长白山,辽宁省熊岳、朝阳等地。

黑鹳在国外的分布亦很广,在从欧洲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德国、西班牙、葡萄牙、东欧、往东经苏联和蒙古到西伯利亚东部、俄罗斯远东、朝鲜等整个欧亚大陆古北区范围,大约在北纬40°~60°的整个区域,它也繁殖在南非,从赞比亚和马拉维到开普省;越冬在西非、东非、非洲东北部和亚洲南部,从巴基斯坦西部经印度北部到东南亚和我国南部。

生活习性

黑鹳
黑鹳

栖息于河流沿岸、沼泽山区溪流附近。多在山区悬崖峭壁的凹处石沿或浅洞处营巢(山西),或在绿洲湿地高大的胡杨树上营巢(新疆塔里木河中游),有沿用旧巢的习性。

夏天在中国北方繁殖,秋天飞往南方越冬。迁飞时结群活动,平时则单独活动,繁殖季节成对活动。黑鹳在大树或悬崖上的石隙中筑巢,每窝产卵3~5枚,雌雄鸟共同喂养幼鸟。成年黑鹳的声带退化,不会发出叫声,但能用上下嘴快速叩击发出“嗒嗒嗒”的响声。

食性
黑鹳
黑鹳

食物主要是鱼类,如鲫鱼和条鳅,占80%~90%,其次为蛙,也食蝼蛄、蟋蟀、龙虱等昆虫,蛇和甲壳动物。

黑鹳觅食处水深5~40cm,以鱼类和螺类为食,其中鱼类占90%以上;平均每小时进食20次左右。

迁徙
黑鹳
黑鹳

黑鹳是一种迁徙鸟,但在西班牙大部分留居,仅少数经过直布罗陀海峡到西非越冬;在南非繁殖的种群也不迁徙,仅在繁殖期后向四周扩散,主要做局部的高度运动。

繁殖在欧洲的种群,几乎全部迁到非洲越冬,其中少数在西欧繁殖的种群主要经直布罗陀海峡到西非。在西古北区和东欧繁殖的种群主要穿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沿地中海东端迁往非洲越冬;在西亚繁殖的种群主要迁到印度越冬;而在俄罗斯东部和中国繁殖的种群,主要迁到我国长江以南越冬;迁徙时常成10余只至20多只的小群。主要在白天迁徙。

迁徙飞行主要靠两翼鼓动飞翔,有时也利用热气流进行滑翔。

迁徙时间:秋季在我国主要在9月下旬至10月初开始南迁,春季多在3月初至3月末到达繁殖地;在欧洲秋季多在8月末至10月离开繁殖地迁往越冬地,春季在3-5月到达繁殖地。

生长繁殖

黑鹳和它的幼鸟
黑鹳和它的幼鸟
巢中的黑鹳幼鸟
巢中的黑鹳幼鸟
黑鹳的巢穴
黑鹳的巢穴

繁殖期4~7月,营巢于偏僻和人类干扰小的地方。在中国的营巢环境基本上可以分为3种:森林、荒原和荒山。森林可以是平原森林或许是山地森林,但多是离人类较远、干扰小的原始森林或成熟森林。通常营巢在森林中河流两岸的悬岩峭壁上,在长白山原始森林中就曾发现营巢在河边悬岩凹进去的岩石平台上和沼泽地中落叶松树上两种不同的营巢环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则营巢于胡杨林中的胡杨树上和荒山悬岩上。巢距水域等觅食地一般都在2公里以上,在荒山营巢地距最近的湖泊和水库均在7公里以外。在荒原和荒山地区则多营巢在被雨水急剧冲刷的干河或深沟两壁悬岩上,在甘肃、内蒙古、宁夏、新疆均可见到这种营巢环境。通常成对单独营巢,巢甚隐蔽,不易发现。

3月初至4月中旬开始营巢,巢间距2000~3000米。如果当年繁殖成功和未被干扰,则第二年巢还将被继续利用,但每年都要重新进行修补和增加新的巢材,从而使巢随使用年限的增加而变得越来越庞大。巢主要由干树枝筑成,内垫有苔藓、树叶、干草、树皮、芦苇、动物毛和碎片等,巢呈盘状。雌雄亲鸟共同参与筑巢,雄鸟主要寻找和运输巢材,雌鸟筑巢,晚上亦留巢中,巢筑好后雌雄亲鸟在巢中交尾。

3月中旬至3月下旬开始产卵,多数在4月初至4月中旬,个别也有迟至4月末至5月初才产卵的。1年繁殖1窝,每窝通常产卵4~5枚,也有少至2枚和多至6枚的。卵椭圆形,白色、光滑无斑,大小为62~71mm×47~55mm,平均67.1mm×50mm,重66~88g,平均77.3g。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流进行,通常1天轮换6次,白天坐巢时间雌雄亲鸟基本相同,晚上同在巢中过夜,一鸟孵卵,一鸟站在巢边守卫。孵化后期则整天均由雌鸟孵卵,不再轮换。孵化期31天,孵化率为61%和孵化期33~34天,孵化率为55%。

雏鸟刚孵出后全身被有白色绒羽,在孵出后的最初几天,由于雏鸟食量小,恒温机制还未建立,通常由一亲鸟外出寻食,另一亲鸟留在巢中继续孵卵和暖雏。随着卵全部孵出和雏鸟逐步长大,体温调节能力的增强和食量的增加,雌雄亲鸟才同时外出觅食喂雏,但大多数时候仍有一亲鸟留在巢中警卫,或轮流外出觅食和休息。如遇人等干扰者进入巢区,则雌雄亲鸟长时间的在巢上空飞翔、盘旋,直至人离去。每日喂雏2~3次,亲鸟将觅得的食物贮存于食囊带回巢中,然后将食物吐在巢内,由雏鸟自行啄食。 黑鹳雏鸟是晚成性鸟类,留巢期甚长,70日龄时才具飞行能力,并可在巢附近做短距离的练习飞行,75日龄后可随亲鸟到河湖岸边或河漫滩觅食,夜晚仍归巢栖息,直至100日龄后才不归巢,跟随亲鸟到更大范围内活动。幼鸟在3~4龄时性成熟。据笼养条件下的观察,最高寿命可达31年。

人工繁殖

黑鹳
黑鹳

动物园有饲养,1986年上海动物园和齐齐哈尔龙沙公园人工孵化和育雏成功。齐齐哈尔龙沙公园从1975年开始饲养黑鹳,并在1986年繁殖成功,已连续繁殖10年,到目前为止,已繁殖出37只黑鹳。北京、哈尔滨、天津、济南、西宁、银川、兰州、合肥、杭州等动物园均有饲养,但数量不多,估计总数为20~30只。

保护现状

黑鹳
黑鹳

据黑鹳具有较高的观赏和展览价值,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由于近年数量急剧减少,已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为濒危物种,珍稀程度不亚于大熊猫,专家多认为其数量还在下降。

彩鹳的地理分布、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彩鹳的图片

彩鹳(学名:Mycteria leucocephala,英文名:Painted Stork)是鹳科鹮鹳属的鸟类。

彩鹳(学名:Mycteria leucocephalus)又叫白头鹮鹳(huán guàn),为鹳形目鹳科鹮鹳属的鸟类。寿命最高可达28年以上,为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之一,是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一种,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文学名:彩鹳

拉丁学名:Mycteria leucocephala

英文俗名:Painted Stork

命名作者:Pennant, 1769

中文目名:鹳形目(Ciconiiformes)

中文科名:鹳科(Ciconiidae)

中文属名:鹮鹳属(Mycteria)

繁殖区:东洋界 : India, Southeast As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567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近危物种

Near Threatened(NT)

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有濒危或灭绝危险

地理分布

飞翔的白头鹮鹳
飞翔的白头鹮鹳

白头鹮鹳没有亚种分化,在国外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泰国、越南、缅甸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中国分布于河北沿海、上海、江苏、福建、广东、海南、四川、云南、西藏,此外还见于长江下游一带,大多是留鸟或夏候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斯里兰卡。

主要分布省份:福建、海南、云南、西藏

分布在以下保护区:东寨港红树林、尖峰岭、金佛山

分布在以下山脉湖泊:五指山、吊罗山

外形特征

彩鹳
彩鹳

彩鹮羽色美丽,姿态优美。体长为93—102厘米,体重2—3.5千克,寿命最高可达28年以上。

橙黄色的嘴粗而长,但嘴尖稍微向下弯曲,与白鹳、黑鹳等鹳属鸟类明显不同。

它的脚为红色,也特别长,胫的下部裸出。

橙色的头部赤裸无羽,繁殖期变为红色。

体羽主要为黑色和白色,其中飞羽、尾羽为黑色,具有绿色的金属光泽,胸部具有宽阔的黑色胸带,也具有绿色的金属光泽,其余体羽均为白色。繁殖期背羽沾粉红。飞行时两翼黑色,翼上大覆羽及翼下覆羽具白色宽带,其余翼上覆羽则具狭窄白色带。

亚成鸟褐色,两翼黑,腰及臀白色。

虹膜-褐色;嘴-橘黄;脚-粉红。

叫声:幼鸟作呱呱叫声,嘴啪哒啪哒的叩击声。

生活习性

彩鹳
彩鹳

白头鹮鹳白头鹮鹳主要栖息于湖泊、河流、水塘等淡水水域岸边浅水处及其附近沼泽和草地上,非繁殖季节也常出现在农田和耕地,偶尔出现于沿海海边和盐碱地上。营巢于水域附近的树上或城镇附近。

行动迟缓。白天常长时间地缩着脖子站在一个地方不动,显得很懒散。有时又安闲地漫步在沼泽、草地上觅找食物。

主要以鱼为食,但也吃蛙、爬行类、甲壳类和昆虫等其他动物性食物,偶尔也吃少许植物性食物。通常成对或成小群在水边浅水处觅食,在雨季食物丰富的时候也常成大群。觅食时常在水边浅水处缓慢地行走,半张着嘴,脚一边在水中或泥中移动,一边探索,同时煽动两翅干扰它的潜在被捕获物,有时也通过嘴在水中来回运动来探觅食物。饱食后常单腿站立在岸上休息,身体呈驼背状。

生长繁殖

彩鹳
彩鹳

白头鹮鹳大多数为留鸟,也有部分种群在繁殖期后进行局部的扩散和游荡,觅找适合的觅食场所。

繁殖常成群繁殖,有时亦与其他鹳、鹮、鹭或鸬鹚等混合在一起繁殖。繁殖期因地区不同,时间也有一些差异。在中国主要在5—7月,在印度为6—10月,常跟雨季有关。

营巢

通常营巢于水边树上或高的灌丛上,有时数对甚至10多对同在一棵树上营巢,巢与巢之间彼此挨得很近,营巢由雄鸟和雌鸟共同承担。雄鸟主要负责运送巢材,雌鸟负责筑巢。营巢活动多在早晨和下午,通常每小时雄鸟运送巢材5—6次,每个巢大约需要4—8天即可造好。它也常常利用旧巢,特别是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通常将旧巢稍加修理,即可使用。巢的形状为盘状,结构较为松散粗糙,主要由枯枝、草茎和草叶构成,中心处稍微下凹,巢内不垫任何东西,或仅垫少许的树叶和稻草。巢的大小为直径50—80厘米。

产卵

每窝寓产卵2—5枚,通常为3—4枚,卵的颜色为暗白色,有时带有稀疏的褐色斑点和斑纹。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由雄鸟和雌鸟共同参与孵卵和育雏。孵化期为28—32天左右。

育雏

雏鸟为晚成性,刚孵出时全身被有白色的绒羽,由亲鸟共同觅食饲喂,在天热的时候亲鸟还不时地张开翅膀为雏鸟挡住灼热的阳光。经过亲鸟60天的喂养,雏鸟已经具有飞翔的能力,可以离巢了,但也有个别的直到115天时,虽然已经能够独立觅食和主要靠自己生活了,但仍然还回到巢中,继续向亲鸟索要食物。通常在第三年时幼鸟才能拥有和成鸟一样的羽毛,第四年时达到性成熟。它的寿命最高可达28年以上。

人工繁殖

上海动物园1984年首次笼养繁殖成功,1987年合肥逍遥津动物园繁殖成功。此后,成都动物园和哈尔滨动物园也繁殖成功。1992年我国有22个动物园共饲养方白鹳120只,其中雌雄各36只,性别不明者48只。

保护现状

白头鹮鹳本世纪初在中国很多地区还是相当常见的,但现在已经很少能见到了,由于沼泽排水变为农田、森林砍伐和人类检食鸟蛋和狩猎等活动的干扰,种群数量明显地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已有五十多年没有消息。在2008年6月初,科学工作者在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13只珍稀鸟类白头鹮鹳。国外在印度等南亚地区还有5000只左右。

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 1994)。20世纪30年代被认为系常见鸟,但郑作新(1987)认为现已稀少。有记录夏候鸟分布于长江下游地区及华南至云南南部。

在中国主要越冬地的总数量约为2000—2500只,1991—1992年冬季洞庭湖有404只(1988—1989年为917只),沉湖等635只,鄱阳湖625只,升金湖1105(1988—1989年为250只),盐城1只(1993—1994年为68只),以上共为1775只。1984—1986年繁殖区统计有211只、25个巢。北戴河南迁东方白鹳的数量1986年10月11日至11月16日为2729只,1990年11月2日至11月14日见848只。

1.CITES濒危等级:未列入生效年代:1997

2.IUCN濒危等级:未列入生效年代:1996

3.IUCN濒危等级:LR/nt生效年代:2003年

4.国家重点保护等级:未列入生效年代:1989

5.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国内绝迹生效年代:1996

6.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之一

7.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一种

黑鹭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

黑鹭(学名:Egretta ardesiaca,英文名:Black Heron)是鹭科白鹭属的鸟类。属中型涉禽,主要活动于湿地及附近林地,白昼或展昏活动,一般在湖泊、河岸,潮汐淹没的小溪和草地上出没。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印度洋。

中文学名:黑鹭

拉丁学名:Egretta ardesiaca

英文俗名:Black Heron

命名作者:Wagler, 1827

中文目名:鹈形目(Pelecaniformes)

中文科名:鹭科(Ardeidae)

中文属名:白鹭属(Egretta)

繁殖区:非洲 : 广泛分布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黑色

外形特征

黑鹭属中型涉禽,身长42-66厘米。雌雄同色。全身具黑色的羽毛,黄色的腿和脚。黑喙长而尖直,翅大而长,脚和趾均细长,胫部部分裸露,中趾的爪上具梳状栉缘。体羽疏松,具深色条纹。背和前颈下部具有丝状蓑羽,繁殖期尤为突出。喙长、颈长、腿长。体形呈纺锤形,胸前有饰羽,头顶有的有冠羽,在繁殖期时,这两部分是重要的炫耀特征。腿部被羽,胫部裸露,脚三趾在前一趾在后。 没有明显的嗉囊,食道中部膨大,整个食道都能储存食物。具有发达的羽毛粉(冉羽),在胸、腹和胁部成斑块分布。

黑鹭
黑鹭

地理分布

黑鹭分布图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印度洋(包括马达加斯加群岛及其附近岛屿。)。
黑鹭分布图
黑鹭分布图

生活习性

黑鹭主要活动于湿地及附近林地,白昼或展昏活动,一般在湖泊、河岸,潮汐淹没的小溪和草地上出没。特别喜欢在日落的时间捕食。食性以鱼类为主,但也会吃水生昆虫,甲壳类动物和两栖动物,如蛙类、蛇类、软体动物及小型啮齿类。常站在水边或浅水中,用嘴飞快地攫食。

黑鹭
黑鹭

黑鹭的捕鱼方法独特,它站在水中,翅膀张开来,围成一圈,围成伞的形状,然后头蜷缩在伞的当中,而尖锐的喙静等猎物的出现。翅膀搭成凉棚能够吸引鱼类。因为那些小鱼和小虾,喜欢往岸边水浅而又荫凉的地方去,比如树荫下或者高大水生植物的阴影里。 于是,黑鹭静静地等着,一条小鱼来了,又是一条,钻进它的“阴凉”之下。它用这种几近守株待兔的方式就能“坐等”着猎物送上门来。那些小鱼于是便只有死路一条了。

生长繁殖

黑鹭黑鹭的巢建造在水边的树木、灌木和芦苇床上,用枝条筑造浅巢,形成很坚实的结构。每巢产卵2-4枚,卵呈深蓝色。雌雄共同孵卵。雏为晚成性。

黑鹭
黑鹭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

本文Hash:ddae0e1bc41b082f4f393720b7dd76bcbd4b3ca4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