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海雀的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保护现状

导读: 鸟种简介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保护现状

冠海雀的图片

冠海雀(学名:Synthliboramphus wumizusume,英文名:Japanese Murrelet)是海雀科扁嘴海雀属的鸟类。

冠海雀(学名:Synthliboramphus wumizusume)是一种鹳形目扁嘴海雀属的鸟类。体小(25厘米)的黑、灰及白色海雀。额、头顶及颈背青黑,颊及上喉灰色。主要分布于日本及附近海域,迷鸟至萨哈林岛等。繁殖期主要栖息于海岸和沿海岛屿。

中文学名:冠海雀

拉丁学名:Synthliboramphus wumizusume

英文俗名:Japanese Murrelet

命名作者:Temminck, 1836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海雀科(Alcidae)

中文属名:扁嘴海雀属(Synthliboramphus)

繁殖区:古北界 : Japan, coasts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53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易危物种

Vulnerable(VU)

快成为濒危物种,有较高的灭绝危险!

主要羽色:黑色

次要羽色:白色

鸟种简介

冠海雀
冠海雀中文名: 冠海雀

拉丁文名: Synthliboramphus wumizusume

命名人及年代: (Temminck, 1835)

外形特征

冠海雀
冠海雀

冠海雀夏羽:嘴粗短,呈圆锥状。前额黑色,具有后面尖的长形羽冠,颜色也为黑色。眼睑白色,羽冠通常由6—7厘米长的12枚窄的羽毛构成。头顶至眼上缘和枕为白色。中部具黑色羽毛。颈具长的白色丝状羽,嘴基、颏、喉、眼先经眼一直到后枕黑色,形成一个包括颏、喉在内的宽阔的颈圈。背、肩和翅上覆羽石板灰色。飞羽灰黑色。内侧基部白色。尾羽灰黑色。前颈两侧黑色。胸、腹和尾下覆羽白色。两胁黑色。

冬羽没有羽冠或羽冠较短。头顶石板黑色。两侧各有一条宽的白色带斑。

幼鸟和成鸟冬羽相似。

虹膜褐色。嘴和脚铅灰色。

大小量度为:体长240~26O毫米,嘴蜂16~19毫米,翅120—130毫米,尾32—37毫米,跗跖24—27毫米。

地理分布

冠海雀
冠海雀冠海雀国内分布于台湾沿海。国外繁殖于日本伊豆半岛、神子元岛、伊豆诸岛、山口县、福冈县等沿海岛屿。冬季游荡到日本的北海道、九洲、冲绳以及朝鲜和俄罗斯萨哈林岛。

生活习性

冠海雀
冠海雀冠海雀繁殖期主要栖息于海岸和沿海岛屿。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沿海近海海面上。常成小群活动。主要以小鱼和海洋无脊椎动物为食。

冠海雀繁殖于海岛和海岸上。每窝产卵2枚,卵的颜色为黄褐色或白色。被有一些灰色或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52~56×33 6—36毫米,平均53.37×35.05毫米。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红腹山雀的信息、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保护现状

红腹山雀的图片

红腹山雀(学名:Poecile davidi,英文名:Pere David’s Tit)是山雀科高山山雀属的鸟类。

红腹山雀(学名:Parus davidi)为山雀科山雀属的鸟类,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甘肃、陕西、湖北、四川等地,一般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针叶林或竹林间。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甘肃南部。

中文学名:红腹山雀

拉丁学名:Poecile davidi

英文俗名:Pere David’s Tit

命名作者:Berezowski & Bianchi, 1891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山雀科(Paridae)

中文属名:高山山雀属(Poecile)

繁殖区:古北界 : nc Chin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855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灰色

次要羽色:黑色

信息

红腹山雀
红腹山雀

中文名:红腹山雀

英文名:Rusty-breasted Tit

分类:雀形目 > 山雀科 > 山雀属

PASSERIFORMES > Paridae > Parus davidi

科学分类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鸟纲 Aves

目: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山雀科 Paridae

属:山雀属 Parus

种:红腹山雀 P. davidi

鸟种简介

红腹山雀
红腹山雀

红腹山雀(学名:Parus davidi)为山雀科山雀属的鸟类,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甘肃、陕西、湖北、四川等地,一般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针叶林或竹林间。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甘肃南部。

外形特征

红腹山雀
红腹山雀

体小(13厘米)而有特色的山雀。头及胸兜暗黑,松软白色颊斑,颈圈棕色,下体栗黄色,背、两翼及尾橄榄灰色,飞羽具浅色边缘。

虹膜-深褐;嘴-黑色;脚-深灰。

叫声:嘶嘶声psit;吱吱声chit’it’it及简单的”chick-a-dee”及t’sip’t-zee叫声。

地理分布

中国中部的特有种。

地理分布

偶见于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四川北部及西部海拔2400~3400米。可能也见于湖北西部。

生活习性

红腹山雀
红腹山雀

结小群轻盈活泼地活动于阔叶林、桦树林、混合林及针叶林的树冠层。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金枕黑雀的简介、分类地位、简介、外形特征、生境、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保护现状

金枕黑雀的图片

金枕黑雀(学名:Pyrrhoplectes epauletta,英文名:Golden-naped Finch)是燕雀科金枕黑雀属的鸟类。

金枕黑雀,属于雀科黑雀属。是一种体型略小(15厘米)的雀鸟。生活于森林下木和竹丛中、尤喜在落叶阔叶林中以及有时到菜园中。分布于云南、西藏等地。

中文学名:金枕黑雀

拉丁学名:Pyrrhoplectes epauletta

英文俗名:Golden-naped Finch

命名作者:Hodgson, 1836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燕雀科(Fringillidae)

中文属名:金枕黑雀属(Pyrrhoplectes)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298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物种名:金枕黑雀 Gold-naped Finch

物种分类:雀形目 > 燕雀科 > 黑雀属 PASSERIFORMES > Fringillidae > Pyrrhoplectes epauletta

拉丁目名: PASSERIFORMES

中文目名 雀形目

拉丁科名: Fringillidae

中文科名: 雀科

拉丁属名: Pyrrhoplectes

中文属名: 黑雀属

拉丁种名: epauletta

中文名: 金枕黑雀

命名人: Hodgson(1836)

原始属: Pyrrhula

模式产地: 尼泊尔

英文名: Gold-headed black Finch

分类地位

金枕黑雀
金枕黑雀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鸟纲Aves

目: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雀科 Fringillidae

属:黑雀属 Pyrrhoplectes

种:金枕黑雀 P. epauletta

鸟种简介

金枕黑雀
金枕黑雀

金枕黑雀,学名:Pyrrhoplectes epauletta,为雀科黑雀属的鸟类。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云南、西藏等地,常见于南方高山、夏季栖于海拔2000-5000m 高处、生活于森林下木和竹丛中、尤喜在落叶阔叶林中以及有时到菜园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

外形特征

金枕黑雀
金枕黑雀

体型略小(15厘米)的雀鸟。三级飞羽白色羽缘成细纹。雄鸟不可能误认,体羽黑色,头顶及颈背鲜亮金色,肩部有金色闪辉块斑。雌鸟两翼及下体暖褐色,上背灰,头橄榄绿及灰色。不同习性及翼部白色线条有别于同生境下的其他种类。

虹膜-深褐;嘴-黑色;脚-黑色。

叫声:鸣声为快速而音高的pi-pi-pi-pi或较柔和的尖声。叫声为哨音teeu 或刺耳声plee-e-e。

生境

南方高山鸟类, 夏季栖于海拔2000-5000m 高处,生活于森林下木和竹丛中,尤喜在落叶阔叶林中,有时到菜园中。

地理分布

范围: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西南及青藏高原东南部。

状况:不常见于西藏东南部、四川西南部的亚高山林。云南(西部怒江与龙川江间山脉, 西北部丽江山脉); 西藏(樟木、扎曲贡、聂拉木、昌都西南、南部偏东地区)。

生活习性

繁殖于海拔2700~4000米但冬季迁至较低处。藏隐于杜鹃丛及竹林的林下植被或地面,有时结小群并时与朱雀混群。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本文Hash:78a6722b69e7850c9f2b42764f1bfb9d5bd8dbe8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