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嘴雁的简介、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导读: 鸟种简介 鸟种简介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保护现状

细嘴雁的图片

细嘴雁(学名:Chen rossii,英文名:Ross’s Goose)是鸭科雪雁属的鸟类。

雁属中体形大,个体重的鸟类。飞行时双翼拍打用力,振翅频率高。脖子较长。腿位于身体的中心支点,行走自如。有扁平的喙,边缘锯齿状,有助于过滤食物。有迁徙的习性,迁飞距离也较远。细嘴雁身长57-64,翼114cm,体重860-2040g。属雪雁系列。细嘴雁和雪有些相似。分布于北美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格陵兰、百慕大群岛、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及墨西哥境内北美与中美洲之间的过渡地带。根据季节和环境变化,细嘴雁出没于苔原、沿海平原和大岛。在草甸区越冬。在秋季迁徙,分布于平原地区,稻田和收割的田野。

中文学名:细嘴雁

拉丁学名:Chen rossii

英文俗名:Ross’s Goose

命名作者:Cassin, 1861

中文目名:雁形目(An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鸭科(Anatidae)

中文属名:雪雁属(Chen)

繁殖区:北美洲 : n

非繁殖区:s, w U南美洲, n Mexico

鸟种简介

细嘴雁
细嘴雁

细嘴雁(学名:Anser rossii)是雁属中体形大,个体重的鸟类。飞行时双翼拍打用力,振翅频率高。脖子较长。腿位于身体的中心支点,行走自如。有扁平的喙,边缘锯齿状,有助于过滤食物。有迁徙的习性,迁飞距离也较远。喜群居,飞行时成有序的队列,有一字形、人字形等。为一夫一妻制,雌雄共同参与雏鸟的的养育。

鸟种简介

中文名称: 细嘴雁

外文名称: Ross’s Goose

别称: 罗斯鹅

二名法: Chen rossii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目: 雁形目

科: 鸭科

属: 雁属

拉丁学名: Anser rossii

命名时间: Cassin, 1861

外形特征

细嘴雁
细嘴雁

细嘴雁身长57-64,翼展114cm,体重860-2040g。属雪雁系列。细嘴雁和雪有些相似。但体形要小得多,它的喙基与帝雁一样没有黑线。头部更小更圆,颈部强而厚。细嘴雁的翅膀高于雪雁。与雪雁相同是头部往往有染色而呈现水红色。身体的羽毛是纯白色,翅膀有黑色翼尖。嘴是暗粉红色,这种标志更加清晰。喙基处蓝疣的面积或多或少也较为广泛,腿和脚粉红色。虹膜黑褐色。幼雁不同于小雪雁的羽毛,全部白色只有颈部和肩部有一块很小的灰色痕迹。腿绿灰,第一个冬天过后变成粉红色。

细嘴雁中很少有蓝相(其中只有极少数是蓝色的,而雪雁最高为百分之五十)。蓝细嘴雁和细嘴雁并没有太大不同,但似乎腹部更白。

细嘴雁
细嘴雁

地理分布

分布于北美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格陵兰、百慕大群岛、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及墨西哥境内北美与中美洲之间的过渡地带。

生活习性

细嘴雁
细嘴雁

根据季节和环境变化,细嘴雁出没于苔原、沿海平原和大岛。在草甸区越冬。在秋季迁徙,分布于平原地区,稻田和收割的田野。主要是在加拿大西北地区筑巢,或在北极其他地区,特别是在南安普敦岛和沿麦康奈尔河沿岸,哈得孙河流入海口的海湾。越冬几乎完全在萨克拉门托美国加州峡谷。冬季范围更广泛,其迁移的模式已发生很大变化,由于在农耕的变化。一部分细嘴雁借用的道路是经俄勒冈州和蒙大拿州西北部,然后尽可能达到南方的新墨西哥州和墨西哥北部。有些细嘴雁可能遵循的仍然是沿密西西比河谷,定期经路易斯安那州和得克萨斯州海岸抵达它们与雪雁细的交汇地。美国其他地区的细嘴雁,偶然的沿东部到西部海岸。

细嘴雁的行为和习性和雪雁相似。四季合群,但迁移时分组。交配后换羽毛,迁移从9月开始。大多数越冬的鸟类在10月中旬抵达目的地。回移相对缓慢,分别从3月初举行。

完全素食,在田间觅食种子和茎芽.

生长繁殖

细嘴雁
细嘴雁

筑巢区和雪雁略有重叠。但两个物种通常不会混合。在5月中旬抵达后即开始交配。此后不久开始筑巢。雁巢一般建在岛屿或苔原上,通常隐藏在小灌木丛或岩石后面。雌雁一般每巢产4至6枚卵。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

蓝翅雁的简介、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蓝翅雁的图片

蓝翅雁(学名:Cyanochen cyanoptera,英文名:Blue-winged Goose)是鸭科蓝翅雁属的鸟类。

雁形目鸭科蓝翅雁属的鸟类。该属种类只有这一种。因雁翅有灰蓝色羽毛故名之。雌雄相类似,仅分布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杂食鸟类,主要以各种水生植物、软体动物和鱼类为食。 蓝翅雁身长60-75厘米。头和上颈部是苍白的灰棕色;小覆羽和中覆羽浅灰色,大覆羽淡蓝色,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黑色。分布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栖息于亚热带和热带的河流,淡水湖泊,沼泽。活动区域一般是高海拔的草原灌丛或草地,在海拔1800米上下。

中文学名:蓝翅雁

拉丁学名:Cyanochen cyanoptera

英文俗名:Blue-winged Goose

命名作者:Rüppell, 1845

中文目名:雁形目(An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鸭科(Anatidae)

中文属名:蓝翅雁属(Cyanochen)

繁殖区:非洲 : ne

鸟种简介

蓝翅雁
蓝翅雁

蓝翅雁蓝翅雁(学名:Cyanochen cyanopterus )为雁形目鸭科蓝翅雁属的鸟类。该属种类只有这一种。因雁翅有灰蓝色羽毛故名之。雌雄相类似,仅分布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杂食鸟类,主要以各种水生植物、软体动物和鱼类为食。

蓝翅雁
蓝翅雁

鸟种简介

中文名称: 蓝翅雁

蓝翅雁
蓝翅雁

外文名称: Blue-winged Goose

别称: 蓝翅鹅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鸟纲

目: 雁形目

科: 鸭科

属: 蓝翅雁属

拉丁学名: Cyanochen cyanopterus

命名时间: Rüppell, 1845

外形特征

蓝翅雁身长60-75厘米。头和上颈部是苍白的灰棕色;小覆羽和中覆羽浅灰色,大覆羽淡蓝色,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黑色。雁喙短小色黑;黑腿;虹膜黑色有白眼圈。两性相似,雏雁羽色模糊灰暗。

蓝翅雁
蓝翅雁

地理分布

蓝翅雁是埃塞俄比亚特有种,仅分布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

生活习性

栖息于亚热带和热带的河流,淡水湖泊,沼泽。活动区域一般是高海拔的草原灌丛或草地,在海拔1800米上下。在水边游牧觅食,主要以草、种子、各种水生植物、软体动物和鱼类为食物。

生长繁殖

一般在靠近湖泊、河流、水塘和沼泽地的边缘上繁殖。因为埃塞俄比亚高原相对寒冷,巢建在茂密的灌蓝翅雁(雏雁)木丛中,筑巢材料用厚厚的稻草铺就。开始产卵后雌鸟从自己身上拔下大量绒羽放于巢内。每窝产粉灰色卵4-9枚,孵化期30天至34天。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易危(VU)。

白头曲嘴鹪鹩的简介、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白头曲嘴鹪鹩的图片

白头曲嘴鹪鹩(学名:Campylorhynchus albobrunneus,英文名:White-headed Wren)是鹪鹩科曲嘴鹪鹩属的鸟类。

白头曲嘴鹪鹩是一种鸣禽,身长18 -19 cm。成鸟整个头部,喉咙,胸部和腹部大部分是纯白色无斑点。肛门区和大腿棕灰色色调。肩膀,背部,臀部和尾巴正面是均匀暗灰褐色,有时在肩上一些白色的羽毛。尾部羽毛显示很细的深褐色的波纹斑。初级和中级飞羽都是比较暗的棕黑色,相同的部位还有背部和尾巴。双翼的下部是灰白色。虹膜各不相同有褐色和深红色。下颌骨上层是深褐色,下颌骨是灰白色。腿铅灰色。白色的头和脸常常有污染或呈褐色色调。

中文学名:白头曲嘴鹪鹩

拉丁学名:Campylorhynchus albobrunneus

英文俗名:White-headed Wren

命名作者:Lawrence, 1862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鹪鹩科(Troglodytidae)

中文属名:曲嘴鹪鹩属(Campylorhynchus)

繁殖区:拉丁美洲 : Panama, Colombia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白头曲嘴鹪鹩:属小型鸟类。嘴长直而较细弱,先端稍曲,无嘴须。鼻孔裸露被有鼻膜。翅短而圆,初级飞羽10枚。尾短小而柔软,尾羽12枚。跗蹠强健,具盾状鳞,趾及爪发达。羽被柔软厚密,为褐色或灰色,翅膀和尾巴有黑色条斑。喜欢居住在潮湿的地方,在森林下部活动,主要以昆虫和蜘蛛为生。

鸟种简介

中文名称:白头曲嘴鹪鹩
白头曲嘴鹪鹩
白头曲嘴鹪鹩

外文名称:White-headedWren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雀形目

科:鹪鹩科

属:曲嘴鹪鹩属

拉丁学名:Campylorhynchusalbobrunneus

命名时间:Lawrence,1862

外形特征

白头曲嘴鹪鹩是一种鸣禽,身长18-19cm。成鸟整个头部,喉咙,胸部和腹部大部分是纯白色无斑点。肛门区和大腿棕灰色色调。肩膀,背部,臀部和尾巴正面是均匀暗灰褐色,有时在肩上一些白色的羽毛。尾部羽毛显示很细的深褐色的波纹斑。初级和中级飞羽都是比较暗的棕黑色,相同的部位还有背部和尾巴。双翼的下部是灰白色。虹膜各不相同有褐色和深红色。下颌骨上层是深褐色,下颌骨是灰白色。腿铅灰色。白色的头和脸常常有污染或呈褐色色调。
白头曲嘴鹪鹩
白头曲嘴鹪鹩

地理分布

分布于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包括危地马拉、伯里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等国家和地区),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生活习性

活动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干燥的地区,栖息于光秃的寄生性植物顶端、雨林树干、并往往以洞穴取代。尤其是在树木的中间层和上层可以观察到,很少离开这种高度。它的生活以家庭聚小群,定居。
白头曲嘴鹪鹩
白头曲嘴鹪鹩白头曲嘴鹪鹩分布图

喜栖于阴暗潮湿的林区、灌丛、沼地、岸边等地。性活泼,见人临近隐匿起来。栖止时,常从低枝逐渐跃向高枝。鸣声清脆响亮。取食蜘蛛、毒蛾、螟蛾、天牛、小蠹、象甲、蝽象等昆虫。

生长繁殖

营巢于树洞、岩洞、建筑物、岸边洞隙、杂草丛、灌丛上等多种环境。巢以细枝、草叶、苔藓、羽毛等物交织而成,呈圆屋顶状。繁殖期在11月—2月左右,产卵2—6枚,褐色有斑点。

地理分布

(2种)

1.Campylorhynchusalbobrunneusalbobrunneusw分布于巴拿马,从运河区东部到西达里恩。

2.Campylorhynchusalbobrunneusharterti分布于巴拿马东部、哥伦比亚。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

本文Hash:e602a98fd076f27a6d6de9b76be3ed267f399716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