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鹀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亚种分化、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亚种分化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芦鹀的图片

芦鹀(学名:Emberiza schoeniclus,英文名:Common Reed Bunting)是鹀科鹀属的鸟类,俗名大山家雀儿、大苇容。分布于欧洲、勘察加半岛、日本、中亚、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东北、甘肃、新疆、青海、河北、陕西、江苏、福建、广东等地,主要栖息于平原沼泽地和湖沼沿岸低地的草丛和灌丛以及也有在丘陵和山区。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

中文学名:芦鹀

拉丁学名:Emberiza schoeniclus

英文俗名:Common Reed Bunting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鹀科(Emberizidae)

中文属名:鹀属(Emberiza)

繁殖区:古北界 : 广泛分布

非繁殖区:n 非洲, s As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325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褐色

次要羽色:黑色

外形特征

芦鹀:形态特征图
芦鹀:形态特征图

体型略小(15厘米)而头黑的鹀。具显著的白色下髭纹。

繁殖期雄鸟:似苇鹀但上体多棕色。

雌鸟及非繁殖期雄鸟:头部的黑色多褪去,头顶及耳羽具杂斑,眉线皮黄。

诸多亚种有细微的差异。在中国繁殖的亚种中,minor体型最小,pyrrhuloides及zaidamensis体大且嘴呈球状。后者较pyrrhuloides多皮黄色而少灰色。

虹膜-栗褐;嘴-黑色;脚-深褐至粉褐。

叫声:由矮树丛或芦苇秆上作叫,音程为短系列而犹豫的丁当音,似家麻雀。鸣声多变但通常以一颤音结尾,通常的叫声为哀怨的下滑音seeoo,迁徙时作沙哑的联络叫声brzee。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芦鹀与苇鹀的区别:芦鹀的小覆羽棕色而非灰色,且上嘴圆凸形。

地理分布

芦鹀:地理分布图
芦鹀: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古北界。

分布状况:地区性常见。亚种pyrrhuloides繁殖于新疆极西部(喀什)及新疆东部(哈密),越冬鸟于黄河上游及甘肃西北部。亚种minor繁殖于内蒙古东部呼伦池附近和黑龙江的中部及东部;越冬沿中国东部沿海。亚种zaidamensis为留鸟于青海柴达木盆地。亚种pallidior在中国东南沿海越冬;亚种passerina、parvirostris及incognita 偶见在中国西北部越冬。

亚种分化

芦鹀
芦鹀
芦鹀
芦鹀
芦鹀
芦鹀

1、芦鹀西方亚种(学名:Emberiza schoeniclus incognita)。分布于俄罗斯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俄罗斯。

2、芦鹀东北亚种(学名:Emberiza schoeniclus minor)。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东北(、吉林、辽宁、河北、江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东南部。

3、芦鹀疆西亚种(学名:Emberiza schoeniclus pallidior)。分布于西伯利亚、伊拉克、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甘肃、内蒙古、陕西、江苏、福建、广东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俄罗斯Siderli,Turkestan。

4、芦鹀北方亚种(学名:Emberiza schoeniclus parvirostris)。分布于西伯利亚、蒙古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青海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俄罗斯,Olekminck。

5、芦鹀极北亚种(学名:Emberiza schoeniclus passerina)。分布于西伯利亚、伊朗、蒙古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俄罗斯,UralBasin。

6、芦鹀新疆亚种(学名:Emberiza schoeniclus pyrrhuloides)。分布于俄罗斯至哈萨克斯坦、蒙古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黄河上游、甘肃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俄罗斯。

7、芦鹀青海亚种(学名:Emberiza schoeniclus zaidamensi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青海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柴达木。

生活习性

芦鹀
芦鹀

栖于高芦苇地,但冬季也在林地、田野及开阔原野取食。在秋季迁徙期间,芦鹀常与苇鹀共同觅食活动。多见栖息于平川地区、沼泽苇塘丛中。剖胃检查,食物几全为植物性的杂草种子,亦吃部分昆虫。

生长繁殖

芦鹀
芦鹀

在东北繁殖,营巢于灌丛或芦苇丛中,每窝产卵4-7枚;由雌雄鸟轮流孵卵,孵卵期13-14天。

曳尾鹱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

曳尾鹱的图片

曳尾鹱(学名:Puffinus pacificus,英文名:Wedge-tailed Shearwater)是鹱科鹱属的鸟类。

曳尾鹱(英文名Wedge-tailed Shearwater,拉丁学名:Puffinus pacificus)为鹱科剪水鹱属的鸟类,俗名长尾水鸟、楔尾鹱。

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台湾岛等地,常见于远洋的岛屿以及产卵于洞穴中。

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太平洋克马德克群岛。

鹱读音 hù

中文学名:曳尾鹱

拉丁学名:Puffinus pacificus

英文俗名:Wedge-tailed Shearwater

命名作者:Gmelin, JF, 1789

中文目名:鹱形目(Procellariiformes)

中文科名:鹱科(Procellariidae)

中文属名:鹱属(Puffinus)

繁殖区:太平洋, 印度洋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585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曳尾鹱浅
曳尾鹱浅

曳尾鹱为中等体型(43厘米)、翼长而尾呈楔形的鹱。

有深浅两色型。深色型:全身深巧克力色。浅色型:上体褐色,下体近白,翼下缘及尾下覆羽深色。

虹膜-褐色;嘴-深灰;脚-肉色。

地理分布

两种不同羽色的曳尾鹱
两种不同羽色的曳尾鹱分布范围:繁殖于印度洋及太平洋热带海域的岛屿。

分布状况:在中国近海非常罕见。迷鸟可能见于东南亚的任何水域。在澎湖列岛海域、台湾及中国南海有记录。2012年8月,曳尾鹱乘着台风“海葵”首次出现在上海。

生活习性

曳尾鹱飞行
曳尾鹱飞行飞行低,偶尔身子两侧倾斜而向下俯冲,常紧贴水面滑翔以至向下扑翼时翼尖触及水面。

叫声:于海上无声。

生长繁殖

曳尾鹱的鸟卵
曳尾鹱的鸟卵

亚种分化

曳尾鹱台湾亚种(学名:Puffinuspacificuscuneatus)。分布于台湾岛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夏威夷和小笠原群岛。

棕夜鹭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

棕夜鹭的图片

棕夜鹭(学名:Nycticorax caledonicus,英文名:Nankeen Night Heron)是鹭科夜鹭属的鹭鸟,别名肉桂夜鹭、红夜鹭。顶冠黑色,身体栗红色。是一种中型涉禽,身长56~66cm。主要分布于澳洲界。在台湾有记录。

中文学名:棕夜鹭

拉丁学名:Nycticorax caledonicus

英文俗名:Nankeen Night Heron

命名作者:Gmelin, JF, 1789

中文目名:鹈形目(Pelecaniformes)

中文科名:鹭科(Ardeidae)

中文属名:夜鹭属(Nycticorax)

繁殖区:澳洲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尚未收录,是中国鸟类新纪录!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栗色/棕色

次要羽色:黑色

外形特征

棕夜鹭
棕夜鹭

棕夜鹭是一种中型涉禽,身长56~66 cm。这是一个矮胖的鹭。黑色头冠,腿爪是明亮的黄肉桂色。头部硕大,短脖子。腿较短。在繁殖期枕后长出两根别致的白色长翎羽。该鸟喙是深橄榄绿色,眼睛黄色。幼鹭身上有各种颜色的条纹如:白色,棕色,橙色,棕色。随着它们的成长,首先就具有了了黑帽。身体羽毛也一致了。棕夜鹭有时被称为红夜鹭。

地理分布

广泛分布于澳洲界。

生活习性

棕夜鹭
棕夜鹭

棕夜鹭栖息于临近水域的树林中、湿地、植被茂密的溪旁、红树林,淹没草原,公园和花园。白天常隐蔽在沼泽、灌丛或林间,晨昏和夜间活动。一般缩颈长期站立一处不动,或梳理羽毛和在枝间走动,有时亦单腿站立,身体呈驼背状。如无干扰或未受到威胁,一般不离开隐居地。主要取食蛙类、小鱼、虾等水生动物,偶尔吃一些植物性食物。

生长繁殖

棕夜鹭
棕夜鹭

棕夜鹭可以全年繁殖,以资源丰富与否而定。不过,高峰期在南部为九月到明年二月,北方是3至4月。它在其领地与白鹭和鸬鹚杂处筑巢,巢是一个松散的平台,通常位于邻水的树上。每巢产卵2~5枚,孵化持续大约22天。幼鸟在巢逗留42至49天不等。

亚种分化

棕夜鹭
棕夜鹭

棕夜鹭(5亚种):

(1)Nycticorax caledonicus caledonicus 分布于新喀里多尼亚;

(2)Nycticorax caledonicus hilli 分布于摩鹿加群岛、苏拉威西、新几内亚、澳大利亚;

(3)Nycticorax caledonicus mandibularis 分布于所罗门群岛、俾斯麦群岛;

(4)Nycticorax caledonicus manillensis 分布于菲律宾群岛、婆罗洲北部;

(5)Nycticorax caledonicus pelewensis 分布于帕劳群岛。

本文Hash:418ec4ba8a90591c052627f56e2d721b578ff972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