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潜鸭的简介、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导读: 鸟种简介 鸟种简介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保护现状

新西兰潜鸭的图片

新西兰潜鸭(学名:Aythya novaeseelandiae,英文名:New Zealand Scaup)是鸭科潜鸭属的鸟类。

新西兰潜鸭是雁形目鸭科潜鸭属的鸟类。体圆,头大,很少鸣叫,为深水鸟类,善于收拢翅膀潜水。杂食性,主要以水生植物和鱼虾贝壳类为食。雄体通常为黑色,具金属光泽。雌体纯褐色。繁殖期雄鸭协助雌鸭选择营巢地点,在地面刨出浅坑或集一堆苇草筑巢。雌雄共同参与雏鸟的养育。在沿海或较大的湖泊越冬。新西兰潜鸭是一种最小的水鸭,身长约40厘米,体重650克。很有特色,雄鸭黑紫色,头部和身体泛绿色光泽。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主要栖息于开阔地区富有水生植物的湖泊、水电厂形成的水域、池塘和沼泽地带。杂食性,食各类水生植物的球茎、叶、芽、嫩枝和种子。也食动物性食物如甲壳类、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及其幼虫、蠕虫以及蛙和小鱼等。常在水边浅水处植物茂盛的地方觅食。

中文学名:新西兰潜鸭

拉丁学名:Aythya novaeseelandiae

英文俗名:New Zealand Scaup

命名作者:Gmelin, JF, 1789

中文目名:雁形目(An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鸭科(Anatidae)

中文属名:潜鸭属(Aythya)

繁殖区:澳洲界 : New Zealand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新西兰潜鸭
新西兰潜鸭

新西兰潜鸭(学名:Aythya novaeseelandiae)是雁形目鸭科潜鸭属的鸟类。体圆,头大,很少鸣叫,为深水鸟类,善于收拢翅膀潜水。杂食性,主要以水生植物和鱼虾贝壳类为食。雄体通常为黑色,具金属光泽。雌体纯褐色。繁殖期雄鸭协助雌鸭选择营巢地点,在地面刨出浅坑或集一堆苇草筑巢。雌雄共同参与雏鸟的养育。在沿海或较大的湖泊越冬。

鸟种简介

中文名称: 新西兰潜鸭

外文名称: New Zealand Scaup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目: 雁形目

科: 鸭科

属: 潜鸭属

拉丁学名: Aythya novaeseelandiae

命名时间: Gmelin, 1789

外形特征

新西兰潜鸭是一种最小的水鸭,身长约40厘米,体重650克。很有特色,雄鸭黑紫色,头部和身体泛绿色光泽。翅膀上有白色滚边。眼睛亮黄色。雌鸭眼睛棕褐色。在繁殖期羽毛,鸭嘴喙尖产生白色斑点。新西兰潜鸭是唯一真正的潜水鸭,可在水下停留长达20秒。它的“按比例而显得巨大的脚蹼”是比其他鸭更为有利于在水下活动,使其成为一个非常善于游泳,并能下潜水下到三米深的水鸭,但它在地面上运动就显得笨拙。

地理分布

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分散在整个新西兰北岛,更常见于陶波湖和罗托鲁瓦湖区海岸。更广泛地分布在南岛,包括亚高山湖泊西部。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于开阔地区富有水生植物的湖泊、水电厂形成的水域、池塘和沼泽地带。

杂食性,食各类水生植物的球茎、叶、芽、嫩枝和种子。也食动物性食物如甲壳类、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及其幼虫、蠕虫以及蛙和小鱼等。常在水边浅水处植物茂盛的地方觅食。新西兰潜鸭是喜欢清洁和潜水的鸭子,可以下潜深度2-3米,觅食方式主要靠潜水取食,一般多在水不太深的地方,有时也在水边浅水处将头伸入水,或尾朝上扎入水中取食。

生长繁殖

筑巢于岸边并接近水源,巢与孵卵的雌鸭,完全被植被覆盖和隐藏,巢用草内衬。每巢产5到8枚卵,繁殖期是10月到1月份。由雌鸭单独孵化近30天。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

分散于新西兰的南北岛的泻湖和清水湖泊。据国际鸟盟估计至2008年新西兰潜鸭为5000至10000只。

西印度树鸭的简介、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西印度树鸭的图片

西印度树鸭(学名:Dendrocygna arborea,英文名:West Indian Whistling Duck)是鸭科树鸭属的鸟类。

分布于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包括危地马拉、伯里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等国家和地区

中文学名:西印度树鸭

拉丁学名:Dendrocygna arborea

英文俗名:West Indian Whistling Duck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雁形目(An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鸭科(Anatidae)

中文属名:树鸭属(Dendrocygna)

繁殖区:北美洲 : West Indies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易危物种

Vulnerable(VU)

快成为濒危物种,有较高的灭绝危险!

鸟种简介

西印度树鸭(学名:Dendrocygna arborea)为雁形目鸭科的鸟类。左右翅各有1枚形状特殊的飞羽,飞行中与空气摩擦能发出轻而尖的啸声。嘴形广平;秃颈;长腿,跗骨前缘被以网状鳞;后趾仅具狭形瓣蹼;后趾(连爪)的长度为其宽度(连同瓣蹼)的3.5~4倍。两性羽色均鲜艳。栖息于丘陵谷间小盆地或面积不大而浅水的水域以及水库中潮湿多草的小岛上。飞行力弱,潜水能力强。以植物种子及嫩茎叶为主食。

西印度树鸭
西印度树鸭

鸟种简介

中文名称: 西印度树鸭

外文名称: West Indian Whistling-duck,Black-billed Wood-duck,,Cuban Tree-duck, West Indian Tree-duck, West Indian Whistling Duck

西印度树鸭
西印度树鸭

别称: 黑尾树鸭、古巴树鸭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鸟纲

目: 雁形目

科: 鸭科

属: 树鸭属

拉丁学名: Dendrocygna arborea

命名时间: Linnaeus, 1758

外形特征

西印度树鸭
西印度树鸭

西印度树鸭身长48-56 cm,是一种大型,直立而长颈的水鸭。成鸭具黑冠和浅棕色的脸颊;背部,胸部和翅膀深褐色;腹部白色有黑色斑纹;侧翼黑色;长长的黑喙;灰黑色的长腿;两性类似;幼鸭羽毛灰暗无特色。

地理分布

分布于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包括危地马拉、伯里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等国家和地区。

生活习性

栖息红树林和沼泽地区,咸淡水池塘,湿地和滩涂,也出现在林缘沼泽和四周有植物覆盖的水塘和溪流中。喜欢隐匿在高草丛中或荷叶下,也成群栖息于水面上,但通常避免开阔的湖泊。该物种是一种非候鸟,活跃在夜间、黄昏和黎明。既能在水面觅食,也能潜入水下觅食,有时也到水边地上觅食青草。食物主要为稻谷、作物幼苗、青草和水生植物等植物性食物,也吃昆虫、螺、蜗牛、软体动物、蛙和小鱼等动物性食物。通常在黄昏时树鸭呈几只到几十只成群飞到附近稻田觅食,黎明前返回白天栖息的水域。

西印度树鸭
西印度树鸭

停息时身体挺直,常有几只不时引颈四望,遇人或敌害临近首西印度树鸭(图5)先起飞,随之其他树鸭亦跟着起飞,性极为机警。常成几只到数十只的群体活动和觅食,也有多到数百只的大群。飞行力弱,速度亦不及其他鸭类快。亦善游泳和潜水,且潜水能力甚强,一次潜水可达十几分钟。在炎热的白天,常在芦苇丛或其他较高的水草丛中睡觉和休息。如遇食物丰富又无干扰,它们常栖息在固定地方,一般不变换栖息地,甚至不作长距离的迁徙。

生长繁殖

繁殖期5-7月。营巢于有树或植物覆盖的地上草丛中或芦苇沼泽地和树洞中。求偶和交配在水中进行,交配前雌雄鸭一起游泳,雄鸭不断地向雌鸟进行嘴浸水运动,雌鸭保持一种竖直的姿势,然后雄鸭突然爬到雌鸭背上进行交尾。巢由草叶和草茎构成,大小为直径25cm,高6cm。每窝产卵8-14枚,一般10枚左右,卵白色。雌雄共同孵卵,孵化期27-30天。

保护现状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I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易危(VU)。

黑头鸭的简介、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黑头鸭的图片

黑头鸭(学名:Heteronetta atricapilla,英文名:Black-headed Duck)是鸭科黑头鸭属的鸟类。

黑头鸭是硬尾鸭亚科的成员,有长而坚硬的尾羽,游泳时尾羽可没入水中,而有时尾羽可以竖起。虽然和硬尾鸭类有亲缘关系,但是在外貌上却颇似普通的鸭类。黑头鸭(图3)它缺乏硬尾鸭的那种肿大的鸭喙,非常类似一个典型的潜鸭,羽毛没有特性,是一个黑暗的小鸭子,雄鸭具有黑色的头部和地翕,侧翼和腹部略苍白。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黑头鸭的繁殖方式很独特,营巢寄生,自己不孵卵,而把卵产在潜鸭或骨顶鸡的巢中。

中文学名:黑头鸭

拉丁学名:Heteronetta atricapilla

英文俗名:Black-headed Duck

命名作者:Merrem, 1841

中文目名:雁形目(An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鸭科(Anatidae)

中文属名:黑头鸭属(Heteronetta)

繁殖区:南美洲 : sc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黑头鸭
黑头鸭

黑头鸭(学名:Heteronetta atricapilla)为雁形目鸭科的鸟类。南美的黑头鸭,被认为唯一的纯托卵鸟,因至今未曾发现它们自筑的巢。它们不仅将卵产于其他鸭类的的巢内,亦见于鸥类、朱鹭等巢中,甚至发现于小型猛禽鸟类巢里。栖息和在水域活动,善飞行,杂食性。几乎能由水上垂直飞向空中。降落水面时翅膀呈降落伞形,有蹼的脚则如雪橇的作用。

鸟种简介

中文名称: 黑头鸭

黑头鸭
黑头鸭

外文名称: Black-headed Duck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鸟纲

目: 雁形目

科: 鸭科

属: 黑头鸭属

拉丁学名: Heteronetta atricapilla

命名时间: Merrem, 1841

外形特征

黑头鸭是硬尾鸭亚科的成员,有长而坚硬的尾羽,游泳时尾羽可没入水中,而有时尾羽可以竖起。虽然和硬尾鸭类有亲缘关系,但是在外貌上却颇似普通的鸭类。它缺乏硬尾鸭的那种肿大的鸭喙,非常类似一个典型的潜鸭,羽毛没有特性,是一个黑暗的小鸭子,雄鸭具有黑色的头部和地翕,侧翼和腹部略苍白,雌鸭整体羽毛浅棕色。

黑头鸭
黑头鸭

地理分布

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生活习性

栖息于池塘、湖泊、水库等水域中,也出现在林缘沼泽和四周有植物覆盖的水塘和溪流中。喜欢隐匿在高草丛中或荷叶下,也成群栖息于水面上。

黑头鸭
黑头鸭

该物种既能在水面觅食,也能潜入水下觅食,有时也到水边地上觅食青草。食物主要为稻谷、作物幼苗、青草和水生植物等植物性食物,也吃昆虫、螺、蜗牛、软体动物、蛙和小鱼等动物性食物。

生长繁殖

黑头鸭的繁殖方式很独特,营巢寄生,自己不孵卵,而把卵产在潜鸭或骨顶鸡的巢中。黑头鸭和杜鹃等其它巢寄生的鸟类又有所不同,黑头鸭只是借助其它鸟类来孵化,却不伤害其它鸟类的卵和幼鸟,也不需要其它鸟类来养育幼鸟,而是小鸭子在孵化出之后马上就完全可以独立生活,丝毫不需要成鸟的照顾。这种繁殖习惯在鸟类中是独一无二的。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

丑鸭的简介、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丑鸭的图片

丑鸭(学名:Histrionicus histrionicus,英文名:Harlequin Duck)是鸭科丑鸭属的鸟类。

丑鸭是一种体型小巧的结实型深色海鸭。栖息于山溪,以水生动物为主。喜欢成对或成群活动。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中文学名:丑鸭

拉丁学名:Histrionicus histrionicus

英文俗名:Harlequin Duck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雁形目(An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鸭科(Anatidae)

中文属名:丑鸭属(Histrionicus)

繁殖区:北美洲, 古北界 : n

非繁殖区:n 大西洋, n 太平洋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06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丑鸭
丑鸭

中文:丑鸭

拉丁学名:Histrionicushistrionicus

别称:晨凫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雁形目

科:鸭科

属:树鸭属

命名时间:Linnaeus,1758

丑鸭
丑鸭

英文名称:HarlequinDuck

科属分类:纲、雁形目、鸭科、丑鸭属

学名:Histrionicus histrionicus

特征:羽毛呈明显的色块,形成保护色

体长:33-54厘米

羽色:雌雄不同

栖所:冰冷而流速快的河流边繁殖,然后迁移到海边

外形特征

丑鸭身长33-54cm,翼展56-66cm,体重500-726g。身长适度,雄鸟体羽是灰蓝色,黑色并具白色斑纹。脸及耳羽具白色点斑,头高而嘴小。繁殖期雄鸟灰色,两侧栗色,颈背、上胸、下胸及翅羽具白色条纹。

丑鸭
丑鸭

肩羽甚长,黑白色。较低的翅膀是褐色,外侧次级飞羽暗金属蓝色,形成暗蓝色翼镜,尾巴,腿和脚是灰蓝色。非繁殖期雄鸟深褐,但肩羽及下胸的白色条纹仍可见。雌鸟不同于雄鸟,体羽以棕色为主,头部两侧有三个白点装饰,腹部为白色,具褐色麻斑点,也无白色肩羽或胸部条纹。飞行中翼下羽黑色,虹膜深褐色;嘴灰色;脚灰色。它们非常丰富多彩的羽毛酷似意大利哑剧中多姿多彩的角色——丑角,故名之。

生活习性

丑鸭喜欢活动于急流溪涧旁,岩石和灌丛间的深凹处,树洞,湍急的河流。

丑鸭
丑鸭

流连水域和河流宽阔带,捕鱼技术始终很强:翅膀在暴跌水中敞开。饮食主要包括水生昆虫的幼虫、软体动物、甲壳类动物、小型鱼类和海洋蠕虫。

是群居动物,成对或成群活动。在繁殖季节喜欢隐蔽。能很好地适应恶劣环境,可以逆水行进,攀登陡峭的山坡上很滑的岩石。在海上多岩港湾过冬。游泳时尾翘起。飞行快而低,起飞前沿水面拍打。求偶期雄鸟发出高哨音,雌鸟作粗短叫声。余时不叫。

地理分布

丑鸭
丑鸭丑鸭分布图

分布于北美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格陵兰、百慕大群岛、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及墨西哥境内北美与中美洲之间的过渡地带),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中国有分布。

亚种分布

丑鸭北方亚种 Histrionicus pacificus (Brooks, 1915),分布于中国东北(中部)、辽宁(新金、旅顺)和山东省;西伯利亚东部,贝加尔湖西部山脉,阿纳德尔盆地,堪察加半岛,萨哈林岛,千岛群岛,朝鲜半岛,日本(中部)。

生长繁殖

丑鸭在2至3岁时性成熟,但是此时生育率相对较低,直到5岁。在冬季和春季交配,雌鸟单独孵化。巢通常很隐蔽,一般建在悬崖的小平台上,或空心树及树桩上。

丑鸭
丑鸭

雌鸟每次产卵5至7枚,奶油色。孵化期27到30天。雏鸭孵化后不久就能自己进食,此时雌鸟仍然在溪水中关照幼鸟并帮助它们寻找食物。幼鸟在孵化后5至6周后即能飞行。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8年名录ver 3.1——无危(LC)。

丑鸭
丑鸭

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在加拿大东部各省宣布丑鸭为濒危物种。三个原因导致丑鸭数量巨减:石油泄露对海水的污染;地点和产卵栖息地逐渐被破坏;取其鲜艳的颜色过度捕杀。现在丑鸭是受保护的物种。加拿大东部以外的数字是稳定的或略有上升,尽管繁殖率相对较低。

本文Hash:5c9fd36aed072b18918041eca572ee569d0668a9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