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灰鸫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保护现状

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保护现状

乌灰鸫的图片

乌灰鸫(学名:Turdus cardis,英文名:Japanese Thrush)为鸫科鸫属的鸟类,俗名日本灰鸫。雄鸟头及上胸黑色。分布于日本、前苏联、朝鲜、越南、老挝以及中国大陆的河南、湖北、安徽、贵州、湖南、四川、江苏、浙江、福建、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等地。多栖息于海拔500-800米的灌丛和森林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

中文学名:乌灰鸫

拉丁学名:Turdus cardis

英文俗名:Japanese Thrush

命名作者:Temminck, 1831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鸫科(Turdidae)

中文属名:鸫属(Turdus)

繁殖区:古北界 : e

非繁殖区:Southeast As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704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黑色

次要羽色:白色

外形特征

乌灰鸫:形态特征图
乌灰鸫:形态特征图

体小(21厘米)的鸫。雄雌异色。

雄鸟:上体纯黑灰,头及上胸黑色,下体余部白色,腹部及两胁具黑色点斑。

雌鸟:上体灰褐,下体白色,上胸具偏灰色的横斑,胸侧及两胁沾赤褐,胸及两侧具黑色点斑。

幼鸟:褐色较浓,下体多赤褐色。

虹膜-褐色;嘴-雄鸟黄色,雌鸟近黑;脚-肉色。

叫声:鸣声圆润而带长长的颤鸣音,在高树顶上作叫。

乌灰鸫,左边雄鸟,右边雌鸟
乌灰鸫,左边雄鸟,右边雌鸟
乌灰鸫:幼鸟
乌灰鸫:幼鸟
乌灰鸫:雄鸟第一夏鸟(1st summer male)
乌灰鸫:雄鸟第一夏鸟(1st summer male)
乌灰鸫:雄鸟第一冬鸟(1st winter male)
乌灰鸫:雄鸟第一冬鸟(1st winter male)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乌灰鸫雌鸟与黑胸鸫的区别:乌灰鸫腰灰色,黑色点斑延至腹部。

地理分布

乌灰鸫:地理分布图
乌灰鸫: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繁殖于日本及中国东部,越冬于中国南方及印度支那北部。

分布状况:不常见。繁殖于河南南部、湖北、安徽(颍上)及贵州。冬季南迁至海南岛、广西及广东。

生活习性

乌灰鸫:雄鸟
乌灰鸫:雄鸟

习性:栖于落叶林,藏身于稠密植物丛及林子。甚羞怯。一般独处,但迁徙时结小群。

保护现状

乌灰鸫:雌鸟
乌灰鸫:雌鸟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乌鹃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保护现状

乌鹃的图片

乌鹃(学名:Surniculus dicruroides,英文名:Fork-tailed Drongo-Cuckoo)是杜鹃科乌鹃属的鸟类,俗名卷尾鹃、乌喀咕,英文名直译为叉尾乌鹃。全身黑色的杜鹃,尾羽开卷如卷尾,幼鸟具不规则白色斑点。雄鸟虹膜褐色,雌鸟虹膜黄色。分布于南至印度半岛、斯里兰卡、东南亚、马来群岛、东至菲律宾群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福建、广东、海南等地,主要栖息于大森林或平原较稀疏的林木间以及在树上活动和栖息。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爪哇。

中文学名:乌鹃

拉丁学名:Surniculus dicruroides

英文俗名:Fork-tailed Drongo-Cuckoo

命名作者:Hodgson, 1839

中文目名:鹃形目(Cuculiformes)

中文科名:杜鹃科(Cuculidae)

中文属名:乌鹃属(Surniculus)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to s India, n Indochina and se Chin

非繁殖区:s to Malaya and Greater Sundas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200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主要羽色:黑色

外形特征

乌鹃:形态特征图
乌鹃:形态特征图

中等体型(23厘米)的黑色杜鹃。全身体羽亮黑色,仅腿白,尾下覆羽及外侧尾羽腹面具白色横斑,前胸隐见白色斑块。幼鸟具不规则的白色点斑。尾羽开如卷尾。

虹膜-褐色(雄鸟),黄色(雌鸟);嘴-黑色;脚-蓝灰色。

叫声:叫声响亮清晰,由4~6个均匀的pi声平稳上升,之前有过门声;也作一连串快速颤音,升至最后三个音而降调。

义亲纹胸巨鹛正在喂养一只乌鹃幼鸟
义亲纹胸巨鹛正在喂养一只乌鹃幼鸟
乌鹃:幼鸟
乌鹃:幼鸟

地理分布

乌鹃:地理分布图
乌鹃: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印度、中国、印度尼西亚及菲律宾。

国内分布:西藏(墨脱),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福建,广东,海南

分布状况:罕见留鸟及候鸟,见于海拔900米以下的低地处。亚种dicruroides 繁殖于四川南部、云南、西藏东南部、贵州、广东及福建。在海南岛为留鸟。

生活习性

乌鹃
乌鹃

栖于林中、林缘及次生灌丛。性羞怯。外形似卷尾,但姿势、动作及飞行均不同。

主要栖息于大森林或平原较稀疏的林木间以及在树上活动和栖息。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爪哇。

乌鹃喜二、三只集成小群活动。主要以植物的果实和各种浆果为食。

保护现状

乌鹃
乌鹃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灰颈鹀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保护现状

灰颈鹀的图片

灰颈鹀(学名:Emberiza buchanani,英文名:Grey-necked Bunting)为鹀科鹀属的鸟类。头颈灰色,下体偏粉色,眼圈白色。分布于俄罗斯、蒙古、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常见于新疆海拔1900m 以下的山地灌丛或山坡多石砾和石壁的荒野以及也到耕地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阿富汗。

中文学名:灰颈鹀

拉丁学名:Emberiza buchanani

英文俗名:Grey-necked Bunting

命名作者:Blyth, 1845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鹀科(Emberizidae)

中文属名:鹀属(Emberiza)

繁殖区:古北界 : s, c

非繁殖区:Ind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309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灰颈鹀形态特征图
灰颈鹀形态特征图

灰颈鹀是中等体型(15厘米)的鹀。头清灰色,眼圈色浅,下体偏粉色,下髭纹近黄色。幼鸟及非繁殖期鸟色较淡,顶冠、胸及两胁具黑色纵纹。

虹膜-深褐;嘴-偏粉色;脚-粉红。

叫声:飞行叫声为轻柔的tsip,也作tchcup 叫声。鸣声从高栖处发出,声似圃鹀,为ti-ti-ti tiu-tiu-tiuu u,第二音音调最低。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灰颈鹀与圃鹀的区别:灰颈鹀胸腹间无明显分界,且头蓝灰而非圃鹀的绿灰。

地理分布

灰颈鹀地理分布图
灰颈鹀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土耳其、伊朗、中亚山区至中国西部及蒙古西部。越冬于巴基斯坦及印度西部。

分布状况:亚种neobscura为地方性甚常见鸟,见新疆喀什西部、乌什、吐鲁番中部及天山等地的中海拔荒芜地区,繁殖于新疆西北部,冬季南移。

在香港范围, 根据《香港及华南鸟类》2006年版第228页记载,灰颈鹀只有一个在1990年3月17日在米埔的记录;而22年后,于2012年4月10日, 一班行山人士于新界西贡拍摄得该雀的照片, 可能是灰颈鹀在香港的第二次实质记录.

生活习性

灰颈鹀
灰颈鹀

秋季迁徙前结群并与其他鹀类混群。

保护现状

灰颈鹀
灰颈鹀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本文Hash:74d5d176b61f4f8cf237c047352f60f218cccb35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