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雉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水雉的图片

水雉(学名:Hydrophasianus chirurgus,英文名:Pheasant-tailed Jacana)是鸻形目水雉科水雉属的一种水鸟,又称水凤凰、菱角鸟。在台湾因多栖息于菱角田间,故俗称菱角鸟。在繁殖期金黄褐白羽色和长长尾羽,水上盈盈、姿态翩翩又有“凌波仙子”美称。

中文学名:水雉

拉丁学名:Hydrophasianus chirurgus

英文俗名:Pheasant-tailed Jacana

命名作者:Scopoli, 1786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水雉科(Jacanidae)

中文属名:水雉属(Hydrophasianus)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380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黑色

次要羽色:白色

外形特征

水雉:形态特征图
水雉:形态特征图

体型略大(33厘米)、尾特长的深褐色及白色水雉。飞行时白色翼明显。

非繁殖羽:头顶、背及胸上横斑灰褐色;颏、前颈、眉、喉及腹部白色;两翼近白。

黑色的贯眼纹下延至颈侧,下枕部金黄色。初级飞羽羽尖特长,形状奇特。

幼鸟:似非繁殖期成鸟,但颈无黄色纵纹。

虹膜-黄色;嘴-黄色/灰蓝(繁殖期);脚-棕灰/偏蓝(繁殖期)。

叫声:告警时发出响亮的鼻音喵喵声。

水雉
水雉
水雉
水雉

地理分布

水雉:地理分布图
水雉:地理分布图

水雉在中国分布于云南、四川、广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苏、江西、湖南、湖北、香港、台湾和海南岛等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省区,有时也向北扩展到山西、河南、河北等省。在国外分布于印度、缅甸、泰国、马来半岛、中南半岛、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

生活习性

水雉
水雉

水雉栖息于富有挺水植物和飘浮植物的淡水湖泊、池塘和沼泽地带。单独或成小群活动,冬季有时也集成大群。性活泼,善行走,行走时步履轻盈,能在飘浮于水面的百合、莲、菱角等水生植物上来回奔走和停息。也善游泳和潜水,游泳时头尾上扬;露出水面甚高。有时也潜行于水底或沿水面飞行。鸣声似猫样的“喵喵”声。

水雉以昆虫、虾、软体动物、甲壳类等小型无脊椎动物和水生植物为食。

生长繁殖

水雉
水雉
水雉
水雉

繁殖期4-9月。一雌多雄制,雄鸟常为争偶而殴斗。通常营巢于莲叶、百合叶、水仙花叶以及大型浮草上。巢较小而薄,呈盘状,主要由干草叶和草茎构成。每窝产卵4枚,卵为梨形,颜色变化较大,有绿褐色、黄铜色、橄榄褐色到深紫栗色、极富光泽,大小为33-40mm×26-29mm,平均36mm×27mm。孵卵由雄鸟承担,在一个繁殖季节雌鸟有时可产卵10窝以上,分别由不同的雄鸟孵化,卵化期26天。

暗色水鸡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暗色水鸡的图片

暗色水鸡(学名:Gallinula tenebrosa,英文名:Dusky Moorhen),属秧鸡科水鸡属。广泛分布于澳洲界。暗色水鸡是澳洲最常见的水鸡,在城市公园的池塘中很容易见到。注意与黑水鸡区别。

中文学名:暗色水鸡

拉丁学名:Gallinula tenebrosa

英文俗名:Dusky Moorhen

命名作者:Gould, 1846

中文目名:鹤形目(Gruiformes)

中文科名:秧鸡科(Rallidae)

中文属名:水鸡属(Gallinula)

繁殖区:澳洲界 : 广泛分布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暗色水鸡和中国的黑水鸡是近亲,二者非常相似,主要的区别在于黑水鸡的两胁有白色羽毛,澳洲的暗色水鸡体型也比中国的黑水鸡大一些(不过印尼同时产这两种水鸡,而在印尼二者体型差不多一样大)。

暗色水鸡和白骨顶的样子也比较接近,二者体型相当,颜色接近,经常同时出现于澳洲的池塘中。暗色水鸡和白骨顶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暗色水鸡头顶的“骨顶”是红色,而白骨顶头顶的骨顶是白色。此外,所有的水鸡脚上都没有蹼,而骨顶鸡的脚上有瓣蹼,所以又称为“瓣蹼鸡”。二者的行为也有所差别,水鸡类比骨顶鸡类更喜欢在陆地上活动,而骨顶鸡的水性更好,并且可以潜水。

地理分布

广泛分布于澳洲界。

生活习性

暗色水鸡
暗色水鸡

栖息在有挺水植物的淡水湿地、水域附近的芦苇丛、灌木丛、草丛、沼泽和稻田中。不耐寒,一般不在咸水中生活,喜欢有树木或挺水植物遮蔽的水域,不喜欢很开阔的场所。善于游泳和潜水,受惊时可潜入水底隐藏,用脚抓住植物经久不出,呼吸时在水面露出鼻孔。不善飞翔,飞行缓慢,飞行时头颈和腿均伸直,飞行不远即落下潜入草丛中。非繁殖期有群聚现象。

杂食性,食谱中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次之。有小螺蛳、蚊子、小鱼、小蛙、飞蝗和蟋蟀甲虫和植物的茎、叶及草籽。如水稗、葎草、薄荷、藜、浮萍、水藻、狗尾草、马唐以及稻和芦苇等。

生长繁殖

暗色水鸡
暗色水鸡

单配制,有领域性,有时配对关系可维持数年。但也有1雌2雄建立家庭,或2雌、多雌与1雄合作建巢的记录。

两性共同营巢,巢筑在草丛或芦苇丛中,用细枝、芦苇或薹草建成碟形或杯形巢,高出水面或漂于水面,偶尔也把巢建在灌丛中或树上。

巢的大小:外径24~30 cm,内径14~15 cm,巢高18~20 cm,巢深3~7 cm。每天产1枚卵,每窝可产5~8枚卵,若多于13~14枚可能有2只雌鸟产卵,如卵丢失可以补产。卵呈椭圆形,白色或乳白色,带有红褐色斑点。两性轮流孵卵,但雌鸟孵卵时间长。雏鸟为早成鸟,全身被黑色绒羽,在巢内停留1~2天,3日龄可游泳,8日龄可潜水。

雌雄共同喂养照顾雏鸟,有时前窝产的未成年鸟和同窝内的其他成鸟也参与照顾雏鸟。21~25日龄可自行觅食,45~50日龄长出飞羽,72日龄可独立生活。

马岛翠鸟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

马岛翠鸟的图片

马岛翠鸟(学名:Corythornis vintsioides,英文名:Malagasy Kingfisher)是翠鸟科科里翠鸟属的鸟类。

马岛翠鸟分布于印度洋(包括马达加斯加群岛及其附近岛屿) 。

中文名称   马岛翠鸟

中文别名   马达加斯加岛翠鸟

拉丁学名   Alcedo vintsioides

命名时间   Eydoux and Gervais, 1836

英文名称   Madagascar Kingfisher

科属分类   鸟纲 、佛法僧目、翠鸟科、翠鸟属

中文学名:马岛翠鸟

拉丁学名:Corythornis vintsioides

英文俗名:Malagasy Kingfisher

命名作者:Eydoux & Gervais, 1836

中文目名: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

中文科名:翠鸟科(Alcedinidae)

中文属名:科里翠鸟属(Corythornis)

繁殖区:非洲 : Madagascar region

外形特征

马岛翠鸟
马岛翠鸟

马岛翠鸟身长 16cm,雄鸟体重16,5-21g,雌鸟体重18-22g,雌雄完全类似。它们的额头和颈后羽毛一般由黑色、绿色和淡蓝色相杂。冠和枕由黑色、蓝色、淡绿色组成。冠顶形成一种几乎不明显的峰,前面标有一个小线或红斑。下颏和喉白色。脸颊和脖子的两侧及前胸是桔红色。翅膀和尾部的覆羽是蓝色。尾巴的背面是苍白色。腹部黄色。嘴是黑褐色,喙基红色。虹膜为深褐色,腿部橙红色。

嘴粗直,长而坚,嘴脊圆形;鼻沟不著;翼尖长,第1片初级飞羽稍短,第 3、4片最长;尾短圆;体羽艳丽而具光辉,常有蓝或绿色。头大颈短,翼短圆,尾亦大都短小;嘴形长大而尖,嘴峰圆钝,脚甚短,趾细弱,第4趾与第3趾大部分并连,与第2趾仅基部并连。尾脂腺被(冉羽)。两侧存在乌喙骨,胸骨后缘有4个缺刻,胸骨柄单纯为外棘所成。

地理分布

马岛翠鸟
马岛翠鸟

分布图

分布于印度洋(包括马达加斯加群岛及其附近岛屿。)

生活习性

栖息于马岛和科摩罗岛上有河流的开阔的森林空地环境中,或沼泽、稻田、椰林、红树林、海岸的河口、池塘、海滩、河流。不远离水源,特别是在西南地区的干旱马达加斯加那里看到密度稀疏的马岛翠鸟在沿海擦洗。在科摩罗鸟,这是一个火山岛,没有永久的河流,它们定居在沿海和火山口边缘的湖泊。这种翠鸟的食物是小鱼、青蛙、甲壳类动物、海洋和淡水水生昆虫,也吃蟋蟀,臭虫,苍蝇和甲虫。

生长繁殖

雌雄共同筑巢,在河岸上用嘴挖掘隧道式的洞穴作巢,巢穴5厘米高,40厘米深。雌鸟将3至6枚卵直接产在巢穴地上。每年1~2窝;孵化期约21天,雌雄共同孵卵,但只由雌鸟喂雏。繁殖季节在科摩罗产卵期开始于10月,在马达加斯加是11月,但持续到4月。

地理分布

1.Alcedo vintsioides johannae 分布于科摩罗岛。

2.Alcedo vintsioides vintsioides 分布于马达加斯加。

本文Hash:2ebd1698bad0bb6902981f4915d6d1879e9ebc39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