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颏果鸠的简介、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人工养殖、特色烹饪

导读: 鸟种简介 外形特征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人工养殖 特色烹饪

黑颏果鸠的图片

黑颏果鸠(学名:Ptilinopus leclancheri,英文名:Black-chinned Fruit Dove)是鸽鸠科果鸠属的鸟类。

黑颏果鸠体长28~29厘米。雄鸟的头部、颈部和胸上部为灰白色。头后部至颈后部为绿色,颏部呈黑色。背部为绿色,并具有浅黄色光泽。尾羽末端呈灰橄榄绿色。下胸部有一条紫褐色的横带,腹部为淡灰绿色,尾下覆羽呈羽栗色。雌鸟的头部、颈部及胸部略带绿色,额部至头前部为灰绿色。

中文学名:黑颏果鸠

拉丁学名:Ptilinopus leclancheri

英文俗名:Black-chinned Fruit Dove

命名作者:Bonaparte, 1855

中文目名:鸽形目(Columbiformes)

中文科名:鸽鸠科(Columbidae)

中文属名:果鸠属(Ptilinopus)

繁殖区:东洋界 : Philippines and Taiwan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291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学名:Ptilinopus leclancheri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Bonaparte, 1855)

英文俗名:Black-chinned Fruit Dove

别名:黑颏果鸠也叫黑颏绿鸠、小绿鸠、迷鸟(台湾)目:鸽形目

科:鸠鸽科(Columbidae)

属:果鸠属(Ptilinopus)

外形特征

黑颏果鸠
黑颏果鸠黑颏果鸠特征雄鸟:体小(28厘米)的绿色果鸠。头白,黑色的颏及胸部的紫色横带为本种识别特征。下胸灰绿,腹部奶白,尾下覆羽浅黄褐色,上体绿色,飞羽黑色。雌鸟头无白色但具胸带。幼鸟同雌鸟但无胸带。虹膜-红色;嘴-黄色,蜡膜红色及黄色;脚-粉红。叫声:尚无记录。 菲律宾、巴拉望岛。亚种taiwanus为台湾的罕见留鸟。性怯。以小群栖于低地雨林。

黑颏果鸠是小型鸟类,体长27一28厘米。雄鸟的前额、头顶、眼先、头侧、下喉和胸部为淡灰色。额部栗色,上喉黑色。枕部、后颈和上背为淡灰绿色,其余上体翠绿色而具金属光泽,与绿鸠类的橄榄绿色体羽相比较,差异十分明显,而且也没有绿鸠类翅膀上通常所具有的黄色斑。飞羽黑色。尾羽的颜色与背部相同,具淡绿色的尖端。下胸部有二条紫栗色横带。腹部为淡灰绿色,两胁绿色,尾下覆羽栗色。雌鸟的羽色大致上和雄鸟相似,但头顶、颈部和胸部为灰绿色。嘴为鲜黄色,下嘴的基部红色。脚暗红色。

生活习性

黑颏果鸠
黑颏果鸠栖息生境总是和水域相联系,但它们更喜欢陆地,多数时间都是在陆地上或是觅食或是休息。在陆地的时间通常较在水中的时间长,有时仅仅是为了喝水才到水中。善于在地上行走和奔跑,速度甚快,起飞和下降亦很灵活。亦善游泳,在紧急状况时亦能潜水。常成小群活动。

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觅食多在白天,通常天一亮即成群飞往陆地上的觅食地,中午回到晚上栖息地休息和喝水,然后再次成群飞到觅食地觅食,直到太阳落山才又回到休息地。食物在夏季主要为马尾草、棉花草等苔原植物,秋、冬季则主要以水边植物,如芦苇、三棱草以及其他植物的嫩芽和根、茎,也吃农作物幼苗。

繁殖季节黑颏果鸠主要栖息于苔原带富有矮小植物和灌丛的湖泊、水塘、河流、沼泽及其附近苔原等各类生境,从苔原海岸到高出海平面200m以上的苔原高地和森林苔原地带均可被利用。冬季主要栖息在开阔的湖泊、水库、河湾、海岸及其附近开阔的平原、草地、沼泽和农田。

生长繁殖

黑颏果鸠
黑颏果鸠繁殖在第3龄时性成熟和首次繁殖。对的形成通常在第2年或开始繁殖前的冬天,对的结合较为稳固,一旦形成,不再变化。求偶行为和其他雁相似,首先是彼此进行头浸水运动,同时张翅和鸣叫。繁殖期6-7月。通常5月中旬至5月末成小群到达繁殖地,不久即成对或成家族群分散开来觅找适合的营巢地。一般不利用上年的旧巢。开始营巢后跟随亲鸟到达繁殖地的上年幼鸟和亚成体离开亲鸟,成群漫游在整个苔原地上,也有不离开而是伴随亲鸟在巢附近活动。营巢在河流与湖泊密布、且有小灌木生长的苔原地带。置巢在高的河岸、宽阔的低山岗顶部、土丘或斜坡上等较为干燥的地方。巢极为简陋,仅系一凹坑,内放以干草和绒羽。6月中旬产卵,1天1枚,偶尔隔天1枚,窝卵数通常4-5枚,最多可到7枚,最少3枚。卵白色或淡黄色,大小为76-88. 5mm × 49. 5-56. 5mm。雌鸟孵卵,孵化期有的资料为21-23天,有的为26-28天。雏鸟早成性,雏鸟孵出后的第二天,成鸟即带领雏鸟进入富有芦苇等水生植物的水域中,大约经过45天的雏鸟期后,幼鸟即可飞翔。与此同时,成鸟亦集中开始换羽,在此阶段,它们亦失去了飞翔能力。

濒危等级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二级

生效年代: 1989

人工养殖

黑颏果鸠
黑颏果鸠黑颏果鸠饲养对养的黑颏果鸠的喂养应遵循饲料配比的科学化,就是要找出所养鸟生长发育、正常繁殖所需要的营养标准,并按此标准制定饲料配方。营养标准就是鸟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的需要量和比例。在养鸟过程中,常发现一些与营养有关的病态表现。比如瘦弱、过肥、换羽不正常、缺乏维生素引起的抽风、产薄壳蛋或畸形卵等,都应从营养学上考虑并通过改变饲料配方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养的黑颏果鸠的疾病防治要以预防为主,要经常对笼舍进行消毒,采取必要的防疫措施。并且平时饲养过程中应留心观察,随时注意其食量和粪便的变化,观察其精神状态、活动情况和休息姿态是否正常。如发现问题可参考本站点有关鸟病的介绍及早进行治疗

一、建立场地

应选通风良好、干燥、地势较高的向阳坡地。架设高空网箱,一般40–60平方米做一个网箱,高度为2.5–3米,用竹子搭架,缚以塑料网。在网箱内搭一个6平方米的鸟棚,供雨天避雨及夏季遮阳用。种鸟场地网箱应高出地面1.5–2米,应用竹子或树枝做成假树,搭上人工鸟巢,以利于产卵。

二、挑选种鸟

选取体大、健壮、无病的10月龄成对成黑颏果鸠作为种鸟。单独饲养,在饲料中应多加含蛋白质、卵磷脂及钙的食物,以利于繁殖。

三、繁殖与育雏

1.产卵 野生种黑颏果鸠一般春秋季节交配产卵。人工饲养可采取给雌鸟人工注射雌性激素的方法,促其短期内发情,可使每月都能产卵 。

2.孵化 将产后的卵收集起来,放入孵化箱内进行人工孵化。在孵化过程中应调节好温度及相对湿度,确保出壳率在98%以上(斑鸠很少有未受精卵)

3.雏鸟管理 雏鸟刚孵出时应注意保暖,及时饮水,饮水选用万分之二浓度的高猛酸钾溶液放入洁净的器皿中,每4小时更换一次。雏鸟出壳后,一般6–8小时有觅食行为,食物最好选谷子或碎米等体积小、易消化的食物,也可用雏鸡颗粒饲料。1周后在饲料酯比中可加入20%的稗子、稻谷等其它植物种子,2周后可投喂稗子、稻谷、谷子等多种植物种子。

四、及时防病

由于人工养殖密度大,易感染疾病,应做好网箱内的卫生工作,定期消毒,及时清理粪便,并定期进行防疫。发现病黑颏果鸠应隔离治疗,死黑颏果鸠应深埋或烧掉,并对该网箱内所有鸟进行消毒处理。

在日常的管理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1、清洁卫生:饮水用具和水浴缸要每天清洗,粪便应及时打扫,食缸也应定期清洁。

2、水浴:黑颏果鸠是一种很爱清洁的动物,大都喜爱水浴。水浴可清除鸟体污垢,也是鸟的一种运动和享受,对鸟的健康有利。因此要满足它们这种有益的本能要求,每天或隔天让它们水浴一次。

3、鸟体的整理:长期生活在笼内的黑颏果鸠易折伤羽毛,又因运动不足,爪、喙失去磨炼机会,致使爪、喙增长、或因羽毛被粪便污染形成积垢,这些都需饲养者加以整理,使鸟体形态匀称美观,符合观赏要求。

特色烹饪

一、炸乳黑颏果鸠

黑颏果鸠
黑颏果鸠炸黑颏果鸠材料:500克乳黑颏果鸠1只,鸡蛋1只;淀粉,面包屑,酱油,黄酒,砂糖,盐,葱姜,花椒盐,花生油或豆油250克。

加工方法:乳黑颏果鸠一只宰杀,去毛,除内脏,从脊背处一分为二,放入100℃沸水中煮10分钟左右,取出凉透,放在调料中浸1小时左右。调料用盐、酱油、糖、酒、葱、姜末混合而成。要求体内外都能浸入调料,故在中间需翻转两次,取鸡蛋打碎,加淀粉混成糊伏,涂抹在鸽体皮上;然后洒上面包屑,放入加热后的花生油锅中炸,火不能太旺,炸至外表呈金黄色即可装盘蘸花椒盐食用。

花椒盐制法:取花椒5克,盐10克,置铁锅中用微火培烘干,取出捣碎研细后蘸。

二、油焖黑颏果鸠

材料:500克黑颏果鸠2只,鸡蛋2只,生油或豆油250克,酱油,盐,砂糖,黄酒,淀粉,葱,姜,花椒粉。

加工方法:黑颏果鸠2只宰杀,去毛,除内脏,每只从背脊切开一分为二,用刀背轻击鸽肉使肉纤维松软。鸡蛋打碎取蛋黄和2汤匙淀粉调匀,涂在黑颏果鸠肉上,放入加热后的油锅中煎呈黄色,取出。

另用一深锅,放入沸水1碗,加糖10克,酱油2汤匙,酒2汤匙,葱姜及花椒粉,盐少许,将煎好的黑颏果鸠肉放入锅中炖,待肉酥软后,将原汁收干,浇在黑颏果鸠肉上即可食用。

小绿鸠的简介、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人工养殖、特色烹饪

小绿鸠的图片

小绿鸠(学名:Treron olax,英文名:Little Green Pigeon)是鸽鸠科绿鸠属的鸟类。

黑颏果鸠体长28~29厘米。雄鸟的头部、颈部和胸上部为灰白色。头后部至颈后部为绿色,颏部呈黑色。背部为绿色,并具有浅黄色光泽。尾羽末端呈灰橄榄绿色。下胸部有一条紫褐色的横带,腹部为淡灰绿色,尾下覆羽呈羽栗色。雌鸟的头部、颈部及胸部略带绿色,额部至头前部为灰绿色。

中文学名:小绿鸠

拉丁学名:Treron olax

英文俗名:Little Green Pigeon

命名作者:Temminck, 1823

中文目名:鸽形目(Columbiformes)

中文科名:鸽鸠科(Columbidae)

中文属名:绿鸠属(Treron)

繁殖区:东洋界 : Malay Peninsula, Greater Sundas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学名:Ptilinopus leclancheri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Bonaparte, 1855)

英文俗名:Black-chinned Fruit Dove

别名:黑颏果鸠也叫黑颏绿鸠、小绿鸠、迷鸟(台湾)目:鸽形目

科:鸠鸽科(Columbidae)

属:果鸠属(Ptilinopus)

外形特征

小绿鸠
小绿鸠黑颏果鸠特征雄鸟:体小(28厘米)的绿色果鸠。头白,黑色的颏及胸部的紫色横带为本种识别特征。下胸灰绿,腹部奶白,尾下覆羽浅黄褐色,上体绿色,飞羽黑色。雌鸟头无白色但具胸带。幼鸟同雌鸟但无胸带。虹膜-红色;嘴-黄色,蜡膜红色及黄色;脚-粉红。叫声:尚无记录。 菲律宾、巴拉望岛。亚种taiwanus为台湾的罕见留鸟。性怯。以小群栖于低地雨林。

黑颏果鸠是小型鸟类,体长27一28厘米。雄鸟的前额、头顶、眼先、头侧、下喉和胸部为淡灰色。额部栗色,上喉黑色。枕部、后颈和上背为淡灰绿色,其余上体翠绿色而具金属光泽,与绿鸠类的橄榄绿色体羽相比较,差异十分明显,而且也没有绿鸠类翅膀上通常所具有的黄色斑。飞羽黑色。尾羽的颜色与背部相同,具淡绿色的尖端。下胸部有二条紫栗色横带。腹部为淡灰绿色,两胁绿色,尾下覆羽栗色。雌鸟的羽色大致上和雄鸟相似,但头顶、颈部和胸部为灰绿色。嘴为鲜黄色,下嘴的基部红色。脚暗红色。

生活习性

小绿鸠
小绿鸠黑颏果鸠栖息生境总是和水域相联系,但它们更喜欢陆地,多数时间都是在陆地上或是觅食或是休息。在陆地的时间通常较在水中的时间长,有时仅仅是为了喝水才到水中。善于在地上行走和奔跑,速度甚快,起飞和下降亦很灵活。亦善游泳,在紧急状况时亦能潜水。常成小群活动。

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觅食多在白天,通常天一亮即成群飞往陆地上的觅食地,中午回到晚上栖息地休息和喝水,然后再次成群飞到觅食地觅食,直到太阳落山才又回到休息地。食物在夏季主要为马尾草、棉花草等苔原植物,秋、冬季则主要以水边植物,如芦苇、三棱草以及其他植物的嫩芽和根、茎,也吃农作物幼苗。

繁殖季节黑颏果鸠主要栖息于苔原带富有矮小植物和灌丛的湖泊、水塘、河流、沼泽及其附近苔原等各类生境,从苔原海岸到高出海平面200m以上的苔原高地和森林苔原地带均可被利用。冬季主要栖息在开阔的湖泊、水库、河湾、海岸及其附近开阔的平原、草地、沼泽和农田。

生长繁殖

小绿鸠
小绿鸠黑颏果鸠繁殖在第3龄时性成熟和首次繁殖。对的形成通常在第2年或开始繁殖前的冬天,对的结合较为稳固,一旦形成,不再变化。求偶行为和其他雁相似,首先是彼此进行头浸水运动,同时张翅和鸣叫。繁殖期6-7月。通常5月中旬至5月末成小群到达繁殖地,不久即成对或成家族群分散开来觅找适合的营巢地。一般不利用上年的旧巢。开始营巢后跟随亲鸟到达繁殖地的上年幼鸟和亚成体离开亲鸟,成群漫游在整个苔原地上,也有不离开而是伴随亲鸟在巢附近活动。营巢在河流与湖泊密布、且有小灌木生长的苔原地带。置巢在高的河岸、宽阔的低山岗顶部、土丘或斜坡上等较为干燥的地方。巢极为简陋,仅系一凹坑,内放以干草和绒羽。6月中旬产卵,1天1枚,偶尔隔天1枚,窝卵数通常4-5枚,最多可到7枚,最少3枚。卵白色或淡黄色,大小为76-88. 5mm × 49. 5-56. 5mm。雌鸟孵卵,孵化期有的资料为21-23天,有的为26-28天。雏鸟早成性,雏鸟孵出后的第二天,成鸟即带领雏鸟进入富有芦苇等水生植物的水域中,大约经过45天的雏鸟期后,幼鸟即可飞翔。与此同时,成鸟亦集中开始换羽,在此阶段,它们亦失去了飞翔能力。

濒危等级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二级

生效年代: 1989

人工养殖

小绿鸠
小绿鸠黑颏果鸠饲养对养的黑颏果鸠的喂养应遵循饲料配比的科学化,就是要找出所养鸟生长发育、正常繁殖所需要的营养标准,并按此标准制定饲料配方。营养标准就是鸟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的需要量和比例。在养鸟过程中,常发现一些与营养有关的病态表现。比如瘦弱、过肥、换羽不正常、缺乏维生素引起的抽风、产薄壳蛋或畸形卵等,都应从营养学上考虑并通过改变饲料配方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养的黑颏果鸠的疾病防治要以预防为主,要经常对笼舍进行消毒,采取必要的防疫措施。并且平时饲养过程中应留心观察,随时注意其食量和粪便的变化,观察其精神状态、活动情况和休息姿态是否正常。如发现问题可参考本站点有关鸟病的介绍及早进行治疗

一、建立场地

应选通风良好、干燥、地势较高的向阳坡地。架设高空网箱,一般40–60平方米做一个网箱,高度为2.5–3米,用竹子搭架,缚以塑料网。在网箱内搭一个6平方米的鸟棚,供雨天避雨及夏季遮阳用。种鸟场地网箱应高出地面1.5–2米,应用竹子或树枝做成假树,搭上人工鸟巢,以利于产卵。

二、挑选种鸟

选取体大、健壮、无病的10月龄成对成黑颏果鸠作为种鸟。单独饲养,在饲料中应多加含蛋白质、卵磷脂及钙的食物,以利于繁殖。

三、繁殖与育雏

1.产卵 野生种黑颏果鸠一般春秋季节交配产卵。人工饲养可采取给雌鸟人工注射雌性激素的方法,促其短期内发情,可使每月都能产卵 。

2.孵化 将产后的卵收集起来,放入孵化箱内进行人工孵化。在孵化过程中应调节好温度及相对湿度,确保出壳率在98%以上(斑鸠很少有未受精卵)

3.雏鸟管理 雏鸟刚孵出时应注意保暖,及时饮水,饮水选用万分之二浓度的高猛酸钾溶液放入洁净的器皿中,每4小时更换一次。雏鸟出壳后,一般6–8小时有觅食行为,食物最好选谷子或碎米等体积小、易消化的食物,也可用雏鸡颗粒饲料。1周后在饲料酯比中可加入20%的稗子、稻谷等其它植物种子,2周后可投喂稗子、稻谷、谷子等多种植物种子。

四、及时防病

由于人工养殖密度大,易感染疾病,应做好网箱内的卫生工作,定期消毒,及时清理粪便,并定期进行防疫。发现病黑颏果鸠应隔离治疗,死黑颏果鸠应深埋或烧掉,并对该网箱内所有鸟进行消毒处理。

在日常的管理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1、清洁卫生:饮水用具和水浴缸要每天清洗,粪便应及时打扫,食缸也应定期清洁。

2、水浴:黑颏果鸠是一种很爱清洁的动物,大都喜爱水浴。水浴可清除鸟体污垢,也是鸟的一种运动和享受,对鸟的健康有利。因此要满足它们这种有益的本能要求,每天或隔天让它们水浴一次。

3、鸟体的整理:长期生活在笼内的黑颏果鸠易折伤羽毛,又因运动不足,爪、喙失去磨炼机会,致使爪、喙增长、或因羽毛被粪便污染形成积垢,这些都需饲养者加以整理,使鸟体形态匀称美观,符合观赏要求。

特色烹饪

一、炸乳黑颏果鸠

小绿鸠
小绿鸠炸黑颏果鸠材料:500克乳黑颏果鸠1只,鸡蛋1只;淀粉,面包屑,酱油,黄酒,砂糖,盐,葱姜,花椒盐,花生油或豆油250克。

加工方法:乳黑颏果鸠一只宰杀,去毛,除内脏,从脊背处一分为二,放入100℃沸水中煮10分钟左右,取出凉透,放在调料中浸1小时左右。调料用盐、酱油、糖、酒、葱、姜末混合而成。要求体内外都能浸入调料,故在中间需翻转两次,取鸡蛋打碎,加淀粉混成糊伏,涂抹在鸽体皮上;然后洒上面包屑,放入加热后的花生油锅中炸,火不能太旺,炸至外表呈金黄色即可装盘蘸花椒盐食用。

花椒盐制法:取花椒5克,盐10克,置铁锅中用微火培烘干,取出捣碎研细后蘸。

二、油焖黑颏果鸠

材料:500克黑颏果鸠2只,鸡蛋2只,生油或豆油250克,酱油,盐,砂糖,黄酒,淀粉,葱,姜,花椒粉。

加工方法:黑颏果鸠2只宰杀,去毛,除内脏,每只从背脊切开一分为二,用刀背轻击鸽肉使肉纤维松软。鸡蛋打碎取蛋黄和2汤匙淀粉调匀,涂在黑颏果鸠肉上,放入加热后的油锅中煎呈黄色,取出。

另用一深锅,放入沸水1碗,加糖10克,酱油2汤匙,酒2汤匙,葱姜及花椒粉,盐少许,将煎好的黑颏果鸠肉放入锅中炖,待肉酥软后,将原汁收干,浇在黑颏果鸠肉上即可食用。

黑喉潜鸟的简介、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黑喉潜鸟的图片

黑喉潜鸟(学名:Gavia arctica,英文名:Black-throated Loon)是潜鸟科潜鸟属的鸟类。

黑喉潜鸟是体形略大的潜鸟,头浅灰色,喉部和背部黑色,具金属光泽。前颈墨绿色,颈侧白色,具黑色纵纹。翅具白色斑点;墨绿色的头颈,以及带黑白花的背部,使它在水下与环境能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胸、腹部纯白色。与红喉潜鸟的区别在头较大而颈显粗,嘴较厚而平端,且上体缺少白色斑纹。第一冬的鸟上体具白色鳞状纹。黑喉潜鸟属viridigularis亚种,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中文学名:黑喉潜鸟

拉丁学名:Gavia arctica

英文俗名:Black-throated Loon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潜鸟目(Gaviiformes)

中文科名:潜鸟科(Gaviidae)

中文属名:潜鸟属(Gavia)

繁殖区:古北界 : also w Alask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576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黑喉潜鸟
黑喉潜鸟

中文名:黑喉潜鸟

英文名:Black-throated Loon

拉丁名:Gavia arctica

所属纲:鸟纲

所属目:潜鸟目

所属科:潜鸟科

所属属:潜鸟属

区系:东洋界古北界 arctica亚种

外形特征

黑喉潜鸟
黑喉潜鸟

外形:黑喉潜鸟夏羽额、头顶、后颈灰色,颊灰黑色;肩、背黑包,具蓝绿色光泽,上背两侧和肩部有呈瓦片状排列的长方形白斑。腰部羽色较浅。两翼覆羽黑色,其上具细小的白色斑点。两翅黑褐色。外部和端部颜色较深,且具光泽。尾较短,亦为黑色。颏、喉、前颈黑色,具绿色光泽,下喉和前颈之间有一不连续的白色横带。颈侧、胸侧黑色。但所有羽毛两侧均具较宽的白色纵纹;因而在颈侧和胸侧形成黑白相间排列的纵列条纹,其余下体白色,两胁黑色,两胁后部白色。冬羽上体黑色,头顶和后颈黑灰色,尾羽具白色羽缘,下体白色,胸侧有黑色细纵纹,两胁有黑褐色斑纹。虹膜红色、嘴冬季灰色,尖端和嘴峰黑色,夏季黑色。跗跖外侧黑色,内侧灰色。

生态:和其它潜鸟一样,也是捕鱼的好手,潜到水面下捕捉猎物,飞行时颈部向前伸出。叫声多变如约德尔唱法叫声,高声调的嚎叫声。潜鸟的腿部粗壮、脚趾上有很大的脚蹼,十分擅长游泳和潜水,它们又长又尖的嘴巴,很适合捕食小鱼虾。在繁殖季节,潜鸟们在美洲和欧洲北部的森林和苔原地带居住。冬季来临之前,它们会迁徙到非洲南部和中美洲。黑喉潜鸟在北欧、亚洲和美国西部都较常见。

量度:体重:雄性3280一3793克,雌性2037—3075克,体长雄性700—765毫米,雌性560一720毫米;嘴峰50一68毫米,翅雄性290—338毫米,雌性273—330毫米,尾57—60毫米,跗跖67—75毫米。

叫声:类似于重复的呱呱似鼾声及鸥鸣的aah-oww声。

幼鸟:似冬羽,但头顶和后颈较淡和较褐,背部具淡灰色羽缘。新出生的黑喉潜鸟当即能够游泳潜水,羽毛乌黑,能够睁眼。生命之初小黑喉潜鸟主要喂它们为昆虫。成鸟在躲避危险时能够在翅膀下夹者幼鸟在水下潜逃。

生活习性

黑喉潜鸟
黑喉潜鸟

栖息:繁殖期主要栖息在北极和亚北极苔原和岛屿上的内陆湖泊、河流及大的水塘中,也常出现在山区森林中的河流及大的湖泊中。特别喜欢在岸边植物茂密而又富有鱼类的河流与湖泊。冬季多栖息于沿海海面,海湾及河口地区。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

习性:善游泳和潜水,游泳时颈常弯曲成S形。一次潜水时间较长,有时潜入水下可长达90秒,甚至到120秒,潜水距离长达700多米远。

飞行:飞行能力强,快而有力,常成直线飞行。两翅煽动急速,但不能变换速度,在水面起飞亦较困难,通常需要有一段距离的水面助跑才能飞起,因此一般不喜欢栖息在小的水塘。在陆地根本不能起飞。行走亦很困难。通常匍匐前进。因此除繁殖外一般也不上到陆地。成天在水上生活,遇到危险时也常通过潜水来逃避。有时将身体沉于水中较深,仅将头和颈露出水而。飞行时头颈伸直,脚伸直于尾后。

迁徙:黑喉潜鸟春季于3~4月份进行迁徙,秋季的迁徙则在9月末~10月初。迁徙时成对或结成小群,主要沿着河流和海岸进行。它在中国数量极为稀少。根据水鸟调查的结果,1990年在中国见到1156只,1992年仅见到574只。

分布:繁殖于北半球,从苏格兰北部至西伯利亚。在北欧、亚洲和美国西部都较常见。在国内为冬候鸟和旅鸟,比较罕见,是不常见的稀有鸟类。过去仅偶见于辽东半岛和福州,是罕见的冬候鸟和旅鸟,但从1983年以来,曾多次于繁殖期间在长白山见到和采得标本,表明可能在中国长白山繁殖。台湾亦于1970一1971年间捕获1只。总体上数量是相当稀少的,应注意保护。亚种viridigularis为罕见候鸟见于辽宁半岛。恐怕与太平洋潜鸟有混淆。太平洋潜鸟有时作为此种的一亚种处理(参见Harrison, 1983)。

食物:潜鸟的食物非常广泛,主要为各种鱼类,包括鱼类、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甚至也有乌贼。此外也吃蜻蜓、蜻蜒幼虫、甲虫及幼虫等水生昆虫和无脊椎动物。觅食主要通过潜水。有时也在水面飞奔追捕鱼群。

生长繁殖

黑喉潜鸟
黑喉潜鸟

地点:繁殖在欧亚大陆北部,一直到亚北极和北极地带,往南到俄罗斯中部,伊塞克湖、巴尔喀什湖、阿尔泰、蒙古,中国新疆、东北黑龙江、吉林长白山,以及萨哈林岛、西伯利亚东部,一直往东到北美洲阿拉斯加。越冬在欧洲中部、地中诲、黑海、里海、日本、加利福尼亚以及我国辽东半岛、福建、台湾等东南沿海地区。

季节:黑喉潜鸟繁殖期为每年的5~7月,这时鸣叫十分频繁,发出连续的叫声,有时象哭泣一样。求偶时雄鸟和雌鸟在一起游泳,煽动两个翅膀,然后抬起前身,面对面地直立于水中,两嘴接触,同时羽冠竖直起来,然后再分别游开到一边。营巢于富有芦苇、蒲草等水生植物的淡水湖面和水塘中。它的巢也属于浮巢,建在水草丛中,由水生 植物堆集而成。

筑巢:它的巢通常都建造在小岛上或者是芦苇丛中的一块平地上。黑喉潜鸟能够用各种材料筑巢。在它们的巢中,有植物的根、树枝或羽毛。

产卵:每窝产卵通常为4~5枚,也有少至3枚和多至6枚甚至8枚的。刚产出的卵为蓝绿色,随着孵化逐渐变为锈褐色。卵的大小为51.5×35.8毫米。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孵化期为20~23天。雏鸟为早成性。

孵化:经过潜鸟夫妇29天到30天的孵化,小潜鸟就破壳出世了。有说小黑喉潜鸟孵卵的热源来自腐烂物质的化学能,又有一说:孵卵的热量来自亲鸟的体温和气温。可以肯定的时尽管黑喉潜鸟的巢泡在水中始终是湿漉漉的,巢中间的温度比巢外的温度高出不少。

哺育:当黑喉潜鸟父母外出觅食时,是小潜鸟最危险的时刻。在浓密的水生植物庇护下,雏鸟总是安静的伏在巢里,等待着父母回来。黑喉潜鸟父母也不敢离巢太远,生怕它们的孩子会遇到可怕的天敌。经过黑喉潜鸟父母6周地精心喂养和照料,小潜鸟就可以自己吃食了。再过12周,小潜鸟就能够飞行了。

本文Hash:7fb0605c497e0f91539d5eb5549252a52dbe1390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