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雕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捕蛇能手、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导读: 外形特征 生活习性 捕蛇能手 生长繁殖 地理分布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蛇雕的图片

蛇雕(学名:Spilornis cheela,英文名:Crested Serpent Eagle)是鹰科蛇雕属的猛禽,又叫大冠鹫、白腹蛇雕、凤头捕蛇雕、吃蛇鸟、横冠蛇雕、麻鹰、直冠蛇雕等,形象十分威武,是体形中等的猛禽,头顶及冠羽黑色,眼及嘴间黄色的裸露部分是为本种特征。蛇雕是捕蛇能手。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文学名:蛇雕

拉丁学名:Spilornis cheela

英文俗名:Crested Serpent Eagle

命名作者:Latham, 1790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蛇雕属(Spilornis)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including one form on Great Nicob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75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灰色

外形特征

蛇雕:形态特征图
蛇雕:形态特征图

体长55—73厘米,体重1150—1700克。上体暗褐色或灰褐色,具窄的白色羽缘。

中等体型(50厘米)的深色雕。两翼甚圆且宽而尾短。

成鸟:上体深褐色/灰色,下体褐色,腹部、两胁及臀具白色点斑。尾部黑色横斑间以灰白色的宽横斑,黑白两色的冠羽短宽而蓬松,眼及嘴间黄色的裸露部分是为本种特征。飞行时的特征为尾部宽阔的白色横斑及白色的翼后缘。站立时尾羽常左右摆动。

亚成鸟:似成鸟但褐色较浓,体羽多白色。

虹膜-黄色;嘴-灰褐色;脚-黄色。

叫声:非常爱叫的雕,常在森林上空翱翔,发出响亮尖叫声kiu-liu或kwee-kwee, kwee-kwee, kwee-kwee-kwee。

蛇雕:头部特征
蛇雕:头部特征
蛇雕:雏鸟
蛇雕:雏鸟
蛇雕:飞行特征
蛇雕:飞行特征
蛇雕:下体特征
蛇雕:下体特征

生活习性

蛇雕,起飞前的瞬间,作者雅诗
蛇雕,起飞前的瞬间,作者雅诗

蛇雕栖息和活动于山地森林及其林缘开阔地带,单独或成对活动。常在高空翱翔和盘旋,停飞时多栖息于较开阔地区的枯树顶端枝杈上。叫声凄凉。主要以各种蛇类为食,也吃蜥蜴、蛙、鼠类、鸟类和甲壳动物。

捕蛇能手

蛇雕捕蛇,作者大侠一刀
蛇雕捕蛇,作者大侠一刀
蛇雕
蛇雕
蛇雕
蛇雕

蛇是一种难以捕捉的动物,由于身体细长、滑溜,很不容易抓牢,而且抓住一部分之后,蛇体的其他部分会反过来卷缠,其巨大的缠力,往往使冒险者窒息致死。如果是毒蛇,还有一副难以抵御的毒牙,更使很多进攻者望而却步,因此专门以蛇为食的动物并不多见。而在蛇雕的跗跖上覆盖着坚硬的鳞片,象一片片小盾牌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能够抵挡蛇的毒牙的进攻;它的身体上长着的宽大的翅膀和丰厚的羽毛,也能阻挡蛇的进攻;它的脚趾粗而短,能够有力地抓住滑溜的蛇的身体,使其难以逃脱。所以当蛇被擒获之后,很难对蛇雕进行反击,这就是蛇雕之所以能成为捕蛇能手的主要原因。

蛇雕捕蛇和吃蛇的方式都十分奇特。它先是站在高处,或者盘旋于空中窥视地面,发现蛇后,便从高处悄悄地落下,用双爪抓住蛇体,利嘴钳住蛇头,翅膀张开,支撑于地面,以保持平稳。很多体型较大的蛇并不会俯首就擒,常常疯狂地翻滚着,扭动着,用还能活动的身体企图缠绕蛇雕的身体或翅膀。蛇雕则不慌不忙,一边继续抓住蛇的头部和身体不放,一边不时地甩动着翅膀,摆脱蛇的反扑。当蛇渐渐不支,失去进行激烈反抗能力时才开始吞食。

由于捉到蛇后大多是囫囵吞食,不需要撕扯,所以蛇雕的嘴没有其他猛禽发达。但它的颚肌非常强大,能将蛇的头部一口咬碎,然后首先吞进蛇的头部,接着是蛇的身体,最后是蛇的尾巴。在饲喂雏鸟的季节,成鸟捕捉到蛇后,并不全部吞下,往往将蛇的尾巴留在嘴的外边,以便回到巢中后,能使雏鸟叼住这段尾巴,然后将整个蛇的身体拉出来吃掉。

蛇雕将蛇吞入之后,往往要停下来,歇一会儿,同时做出一个十分古怪的动作:首先朝着太阳的方向,不断地挺胸和扬头,用呆滞的目光凝视着太阳,就象人在进食的时候被噎住的表情一样。对于这个有趣的现象,从前民间大多认为这是蛇雕由于得到了美味的食物,而向太阳神进行顶礼膜拜。这当然是一种迷信的说法,事实上,这是蛇雕为了抵抗吞咽下去而又没有完全死亡的蛇体在腹中的扭动,不得不抬头挺胸,用胸部的肌肉去抑制蛇体的活动,同时扩张自己的气管而不至于受到窒息。

生长繁殖

蛇雕育雏:幼鸟吃蛇
蛇雕育雏:幼鸟吃蛇

繁殖期为4—6月。每个雄鸟都占有自己的领地,如果其他同类入侵,就会将头部和颈部完全伸出,双翅保持着向上向前的特殊姿态,并且发出近似疯狂的叫声。

营巢于森林中高树顶端枝杈上。巢由枯枝构成,形状为盘状,每窝产卵1枚,白色,微具淡红色的斑点。由雌鸟孵卵。孵化期35天。

雏鸟为晚成性,由亲鸟抚养60天左右才能飞翔。

地理分布

蛇雕:地理分布图
蛇雕:地理分布图

蛇雕在国外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缅甸,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日本,菲律宾等地。

在我国分布于辽宁、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西藏、台湾、海南等地。

亚种分化

蛇雕
蛇雕

蛇雕共分化为20—21个亚种,我国有4个亚种,所有亚种均不常见。其中:

云南亚种见于云南西部和西藏墨脱等地,为留鸟。

东南亚种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在辽宁为迷鸟, 其他各地为留鸟。

台湾亚种为我国特产亚种,仅分布于台湾,也是留鸟。

海南亚种也是我国特产亚种, 是仅分布于海南的留鸟。

保护现状

蛇雕
蛇雕

蛇雕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鹰雕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鹰雕的图片

鹰雕(学名:Nisaetus nipalensis,英文名:Mountain Hawk-Eagle)属鹰科鹰雕属,原学名为Spizaetus nipalensis,又叫做熊鹰(台湾)、赫氏角鹰。是一种体形偏大的猛禽,一般身长70至72厘米。成年鹰雕的上半身呈棕色,下体有白色纹。翅膀很宽,在飞行时呈V型,未成熟的鹰雕通常拥有白色的头。一般生活于山中的常绿森林。主要以野兔、野鸡和鼠类等为食,也捕食小鸟和大的昆虫,偶尔还捕食鱼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数量稀少,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文学名:鹰雕

拉丁学名:Nisaetus nipalensis

英文俗名:Mountain Hawk-Eagle

命名作者:Hodgson, 1836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鹰雕属(Nisaetus)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to Taiwan and Japan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504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鹰雕
鹰雕

体大(74厘米),细长,腿被羽,翼甚宽,尾长而圆,具长冠羽。有深色及浅色型。

深色形:上体褐色,具黑及白色纵纹及杂斑;尾红褐色有几道黑色横斑;颏、喉及胸白色,具黑色的喉中线及纵纹;下腹部、大腿及尾下棕色而具白色横斑。

浅色型:上体灰褐;下体偏白,有近黑色过眼线及髭纹。

虹膜-黄至褐色;嘴-偏黑,蜡膜绿黄;脚-黄色。

叫声:拖长的尖厉叫声。

飞翔时翅膀显得十分宽阔,翅膀下面和尾羽的下面的黑色和白色交错的横斑极为醒目。

鹰雕:亚成鸟
鹰雕:亚成鸟
鹰雕:成鸟飞行
鹰雕:成鸟飞行

地理分布

鹰雕
鹰雕

在中国已知的分布地点有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广东、广西、台湾、四川、云南、西藏、海南等地。鹰雕全世界共分化为5个亚种,其中中国分布有4个亚种,其中指名亚种见于西南地区,东方亚种见于东北地区,福建亚种见于东南和华南地区,海南亚种仅见于海南岛。大多数为留鸟,少数在繁殖期后到处游荡,但都极为罕见,有些甚至只有早期的记录。

分布范围:印度、缅甸、中国及东南亚。

分布状况:亚种nipalensis为罕见留鸟于西藏南部及云南西部,高可至海拔4000米。fokiensis 为罕见留鸟于中国东南部、台湾及海南岛,高可至海拔2000米。orientalis为繁殖鸟,于中国东北,越冬在台湾。

生活习性

鹰雕
鹰雕

鹰雕在繁殖季节大多栖息于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森林地带.最高可达海拔4000米以上,常在阔叶林和混交林中活动,也出现在浓密的针叶林中。冬季多下到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区的阔叶林和林缘地带活动。经常单独活动,飞翔时两个翅膀平伸,煽动较慢,有时也在高空盘旋,常站立在密林中枯死的乔木树上。叫声十分喧闹。

主要以野兔、野鸡和鼠类等为食,也捕食小鸟和大的昆虫,偶尔还捕食鱼类。

生长繁殖

鹰雕:亚成鸟
鹰雕:亚成鸟

鹰雕繁殖营巢于山地森林中高大的乔木树上。巢由树枝构成,结构较为庞大。通常位于树上部靠近主杆的枝杈上。

繁殖期为1—6月。每窝产卵2枚,也有少至1枚和多至3枚的。卵的颜色通常为淡灰白色或白色,没有斑点或者仅有不清晰的淡红色斑点。卵的形状为卵圆形。孵化由雌鸟承担,护巢性很强。

亚种分化

鹰雕福建亚种(学名:Spizaetus nipalensis fokiensis)。分布于台湾以及中国大陆的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福建。

鹰雕指名亚种(学名:Spizaetus nipalensis nipalensi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从喜马拉雅山脉到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

鹰雕东方亚种(学名:Spizaetus nipalensis orientali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内蒙古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

鹰雕海南亚种(学名:Spizaetus nipalensis whiteheadi)。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海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海南五指山。

保护现状

面临问题:族群稀少,又是养鹰者热衷的对象,赖以生存之中、 高海拔原始森林频遭砍伐及人为开发压力,本种的生存汲汲可危。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二类保护动物名录。

虎头海雕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虎头海雕的图片

虎头海雕(学名:Haliaeetus pelagicus,英文名:Steller’s Sea Eagle)是鹰科海雕属的鸟类。

虎头海雕(学名:Haliaeetus pelagicus,英文名:Steller’s Sea Eagle)是鹰科海雕属的大型猛禽。虎头海雕是现时所知全世界平均最重的鹰,平均每只重约6.8公斤。黄色的嘴特大。虎头海雕在堪察加半岛、鄂霍次克海沿岸、黑龙江、库页岛北部及俄罗斯尚塔尔群岛(Shantar Islands)一带进行繁殖。大部分虎头海雕在冬季来临时都会往南迁至日本千岛群岛和北海道越冬。这说明了虎头海雕比白尾海雕更不具流浪性,分布的范围亦不及白尾海雕广泛。在中国大陆,分布于辽宁、河北等地,多栖息于海岸、河口。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数量稀少、罕见,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中文学名:虎头海雕

拉丁学名:Haliaeetus pelagicus

英文俗名:Steller’s Sea Eagle

命名作者:Pallas, 1811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海雕属(Haliaeetus)

繁殖区:古北界 : ne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66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易危物种

Vulnerable(VU)

快成为濒危物种,有较高的灭绝危险!

主要羽色:黑色

次要羽色:白色

外形特征

虎头海雕:形态特征图
虎头海雕:形态特征图

体型硕大(100厘米)的黑色海雕。特征为黄色的嘴特大,翼上覆羽、腰、臀及楔尾均白。亚成鸟深灰褐色,尾近白,边缘灰色,翼上有浅色斑纹。似白尾海雕但黄色的嘴特大。尾羽有14枚,比同属的其他海雕多2枚。

虹膜—褐色;嘴—黄色;脚—黄色。

叫声:粗哑吠声kyow-kyow-kyow,争夺食物或停歇时发出强烈的kra, kra, kra, kra叫声。

虎头海雕:成鸟头部特写
虎头海雕:成鸟头部特写
虎头海雕:幼鸟头部特写
虎头海雕:幼鸟头部特写

地理分布

虎头海雕:地理分布图
虎头海雕: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繁殖于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堪察加半岛、萨哈林岛、朝鲜及库页岛和阿穆尔河三角洲。越冬于日本北海道、琉球群岛,阿留申群岛、科迪亚克岛和朝鲜。我国产于黑龙江、辽宁、河北、山西、台湾。本种在黑龙江洪河沼泽自然保护区有分布,但无繁殖确证。其余大部地区均为旅鸟,偶在台湾越冬。

分布状况: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种群数量稀少并仍在下降,主要原因为环境污染导致渤海鱼类死亡。冬候鸟。在辽宁及河北曾有记录。

有人认为没有亚种分化,也有人认为它分化为2个亚种,我国仅有指名亚种,极为罕见,仅记录于河北滦南、山西榆次、辽宁大连和营口、吉林珲春、黑龙江抚远,以及台湾新竹和嘉义等地。除台湾为迷鸟外,其他各地的居留情况也尚不清楚,其中吉林、辽宁可能为夏候鸟,河北可能为冬候鸟,山西可能为旅鸟。

生活习性

虎头海雕
虎头海雕

虎头海雕主要栖息于海岸及河谷地带,有时也沿着河流进入到离海较远的内陆地区。叫声深沉而嘶哑,能使人联想起猛虎的狂啸。飞行缓慢,常在空中滑翔、盘旋或者长时间地站在岩石岸边,乔木树枝上或者岸边的沙丘上。行动极为机警。

主要以鱼类为食,但不象渔雕、鹗等那样食性比较专一,也吃野鸭、大雁、天鹅等大小型水禽和野免、鼠类等中小型哺乳动物,以及甲壳类动物和鱼、海兽等动物的尸体等。

生长繁殖

虎头海雕
虎头海雕
虎头海雕:幼鸟
虎头海雕:幼鸟

繁殖期为4~6月,营巢于海岸附近的林区河谷地带,偶尔在海岸岩石上营巢。虎头海雕会在数棵树上和数个岩石上筑巢(高度一般约为150公分;直径最多可达250公分)。巢多置于高大乔木顶部枝杈上或较粗的侧枝上,较为固定,一般多年使用,但每年都要进行修理和补充新的巢材,巢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庞大。巢的形状为盘状,主要由枯枝构成。

每窝产卵1~3枚,通常2枚。卵的颜色为白色,稍微缀由绿色。孵化期为38~45天。

雏鸟为晚成性,大约经过70天后离巢。在成长期间,绒羽会转为棕色的羽毛。约10星期大时,幼鸟会开始学习飞行,在约4到5岁时,它们才正式开始踏入性成熟的阶段。到了8至10岁时,虎头海雕才正式长出成鸟的羽毛,此时,它们亦正式踏入成鸟的阶段。

亚种分化

虎头海雕:飞行图
虎头海雕:飞行图

虎头海雕曾经分为两个亚种:pelagicus及niger。现时所知niger亚种为全年长居于韩国的,除了尾部外,全身的白色羽毛极少。此亚种的存在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它们可能是一种限制性态型(morph),但在遗传学上并不一定是另外一个族群。无论如何,这韩国族群在1950年代因为失去栖息地和被过度猎杀的缘故,已全数灭绝。

它们庞大的体型(参见伯格曼氏法则关於伯格曼氏法则可参考中山大学-西子湾站之「nature-ecology」,浅谈鸟类的分类原则--亚种分化的原则之一:根据伯格曼氏法则,同一物种中,生活于较寒冷地区的亚种的体型较大)显示它们是来自北部的族群的,只是一个亚北极区(subarctic)的族群的变体。

保护现状

虎头海雕
虎头海雕

虎头海雕属于易受害种,分布区狭窄,全球性易危(Collaretal.,1994)。种群数量稀少并仍在下降,主要原因为环境污染导致渤海鱼类死亡。估计在全世界仅有6000~7000只,在我国更为少见,在辽宁及河北曾有记录。我国1986—1990年秋季对北戴河候鸟的观察,已不再遇及。最主要威胁到它们的是栖息地的改变、工业造成的污染及过度捕捞鱼类。最近录得的虎头海雕数量仅约为5,000只,且数量仍在下跌。

虎头海雕的亲属关系到迄今为止仍未能确定。粒线体DNA细胞色素b(cytochromeb)序列的资料暂时显示此物种的祖先曾跟全北极(Holarctic)的海雕分裂为两个物种。此说法亦得到形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的支持,因为从虎头海雕的黄眼睛、喙及爪可看出,它们的这些特征都跟其他像白尾海雕和白头海雕这样的北部的海雕相同。注释:此研究称为Winketal.,1996。

虎头海雕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本文Hash:f9693a97c307886195a0e2286210284ca26f8839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