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角鸮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育研究、保护现状

导读: 外形特征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地理分布 保育研究 保护现状

领角鸮的图片

领角鸮(学名:Otus lettia,英文名:Collared Scops Owl)是鸱鸮科角鸮属的猫头鹰,原作为印度领角鸮(O. bakkamoena)的亚种。大部分夜间栖于低处,繁殖季节叫声哀婉。从栖处跃下地面捕捉猎物。夜间活动,松散的翅膀边缘使它飞行快速无声,会站在显眼的地方,好奇心强,并不怕人。领角鸮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文学名:领角鸮

拉丁学名:Otus lettia

英文俗名:Collared Scops Owl

命名作者:Hodgson, 1836

中文目名:鸮形目(Strigiformes)

中文科名:鸱鸮科(Strigidae)

中文属名:角鸮属(Otus)

繁殖区:东洋界 : w Himalayas through s China, n Indochina and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232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主要羽色:褐色

外形特征

领角鸮:形态特征图
领角鸮:形态特征图

体型略大(24厘米)的偏灰或偏褐色角鸮。具明显耳羽簇及特征性的浅沙色颈圈。上体偏灰或沙褐,并多具黑色及皮黄色的杂纹或斑块;下体皮黄色,条纹黑色。

虹膜—深褐;嘴—黄色;脚—污黄。

叫声:雄鸟发出轻柔的升调woop声,及一连串间隔一秒钟的粗哑叫声。雌鸟叫声较尖而颤,为降调的wheoo或pwok声,每分钟约五次,也发轻柔的吱吱声。雄雌鸟常成双对唱。

领角鸮:幼鸟
领角鸮:幼鸟
领角鸮(老爷子摄于四川)
领角鸮(老爷子摄于四川)

生活习性

领角鸮
领角鸮

领角鸮栖息于山地阔叶林和混交林中,也出现于山麓林缘和村寨附近树林内。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通常单独活动。白天多躲藏在树上浓密的枝叶丛间,晚上才开始活动和鸣叫。鸣声低沉,为“不、不、不、不”的单音,常连续重复4一5次。飞行轻快而无声。会站在显眼的地方,好奇心强,并不怕人。

主要以鼠类、甲虫、蝗虫和鞘翅目昆虫等为食。生肉且须带骨,否则易因缺乏钙质造成无法站立。

生长繁殖

领角鸮
领角鸮

繁殖期为3一6月份。通常营巢于天然树洞内,或利用啄木乌废弃的旧树洞,偶尔也利用喜鹊的旧巢,亦会利用树洞及人工巢箱。巢距地面的高度为1.2一5米。通常洞内没有任何内垫物。

每窝产卵2一6枚,但多数为3一4枚。卵的颜色为白色,卵圆形,光滑无斑。大小为35-38mm×30-32mm,平均36mm×31mm,重17-19g,平均18g。雌雄亲鸟轮流孵卵。

地理分布

领角鸮:地理分布图
领角鸮: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印度次大陆、东亚、中国、日本、东南亚、大巽他群岛及菲律宾。

分布状况:甚常见的角鸮,可至海拔1600米,包括城郊的林荫道。亚种ussuriensis 由中国东北至陕西南部;erythrocampe在中国于北纬32°以南;lettia在西藏东南部;umbratilis在海南岛;glabripes在台湾。

保育研究

领角鸮:人工巢箱
领角鸮:人工巢箱

台中县野鸟救伤保育学会筹备会研究人员林文隆,在雾峰乡山区挂设领角鸮人工巢箱;发现领角鸮舍弃龙眼树的天然树洞,进驻人工巢箱繁殖成功,孵化出两只幼鸟,生长情况十分良好。

台中县野鸟救伤保育学会研究组长林文隆,从84年起开始在太平市车笼埔挂设约40个人工巢箱,成功之后才开始推广至雾峰山区。3年前说服雾峰乡山区果农于在自家槟榔园、果树吊挂人工巢箱;目前为止,已经成功吸引大赤鼯鼠、赤腹松鼠、麻雀与领角鸮等鸟类与动物,利用人工巢箱或繁殖。

林文隆于2007年2月间挂设的领角鸮人工巢箱,已成功孵化出两只幼鸟。有趣的是,此对利用人工巢箱繁殖成功的领角鸮,每年原本利用高度不超过2公尺的龙眼树洞;2007年度吊挂试验性人工巢箱后,意外发现领角鸮竟舍弃天然树洞,而改择人工巢箱繁殖。

这种现象是否显示,大多数次生林、果园的天然树洞质量的不佳,领角鸮可能是勉为其难地使用;人工巢箱辅助天然树洞的成效,究竟能帮助多少比例的领角鸮繁衍?由于这项由台中县野鸟救伤保育学会与雾峰山区居民自费进行的人工巢箱实验计划,尚无费用进行针孔影像记录它们的生活、觅食、繁殖及抚育过程。期盼保育相关单位补助人工巢箱制作与研究经费,其成果将增进助于推展雾峰山区生态意识及生态教育的推展。

保护现状

1.CITES濒危等级:附录II:生效年代:1997

2.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生效年代:1989

3.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一种

4.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之一

鹰鸮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鹰鸮的图片

鹰鸮(学名:Ninox scutulata,英文名: Brown Hawk-Owl)是鸮形目鸱鸮科鹰鸮属的猫头鹰,别名褐鹰鸮。中型猛禽,外表似鹰,上体深褐色,下体具粗的红褐色纵纹。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栖息于山地阔叶林中,也见于灌丛地带。分布于印度次大陆、东北亚、中国、东南亚、苏拉威西岛、婆罗洲、苏门答腊及爪哇西部。

中文学名:鹰鸮

拉丁学名:Ninox scutulata

英文俗名:Brown Hawk-Owl

命名作者:Raffles, 1822

中文目名:鸮形目(Strigiformes)

中文科名:鸱鸮科(Strigidae)

中文属名:鹰鸮属(Ninox)

繁殖区:东洋界, 古北界 : e Asia through Orient

非繁殖区:Sulawesi, Lesser Sundas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252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褐色

外形特征

鹰鸮
鹰鸮

中等体型(30厘米)、大眼睛的深色似鹰样鸮鸟。面庞上无明显特征。上体深褐;下体皮黄,具宽阔的红褐色纵纹;臀、颏及嘴基部的点斑均白。

虹膜-亮黄;嘴-蓝灰,蜡膜绿色;脚-黄色。

叫声:圆润的升调假嗓哨声pung-ok,第二音短促而调高,每一两秒钟重复一次,有时持续很长时间,通常于晨昏时分。

鹰鸮:幼鸟
鹰鸮:幼鸟
鹰鸮
鹰鸮

生活习性

鹰鸮栖息于山地阔叶林中,也见于灌丛地带。常白昼出游,但午夜后才开始鸣叫。飞行迅捷无声,捕食昆虫、小鼠和小鸟等。

在中国北方为夏候鸟,在南方为留鸟。活跃,黄昏前活动于林缘地带,飞行追捕空中昆虫。有时以家庭为群围绕林中空地一起觅食。不时鸣叫,尤其是月悬空中时。

鹰鸮
鹰鸮
鹰鸮
鹰鸮

生长繁殖

鹰鸮
鹰鸮

鹰鸮跟雪鸮有相似的繁殖习性,它们也是随着主要食物的多少来调整每年的产卵量。每年5-6月上旬繁殖,在树洞中营巢,每窝产卵2~3枚,卵圆形或椭圆形,呈光滑的白色。

地理分布

鹰鸮地理分布图
鹰鸮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印度次大陆、东北亚、中国、东南亚、苏拉威西、婆罗洲、苏门答腊及爪哇西部。

分布状况:留鸟及夏季繁殖候鸟均有但都不常见,于中低海拔高度,上至海拔1500米。亚种ussuriensis繁殖于中国东北至华中及华东,南迁越冬;burmanica 为中国南方及海南岛的留鸟;totogo 为台湾包括兰屿及澎湖列岛的留鸟;lugubris为西藏东南部的留鸟。

保护现状

鹰鸮
鹰鸮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

绿头鸭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相关研究、保护现状

绿头鸭的图片

绿头鸭(学名:Anas platyrhynchos,英文名: Mallard)是鸭科鸭属的鸟类,又名大头绿(雄)、蒲鸭(雌)。翼镜蓝色,雄鸟头部绿色。中型游禽,为家鸭的野型。通常栖息于淡水湖畔,亦成群活动于江河、湖泊、水库、海湾和沿海滩涂盐场等水域。鸭脚趾间有蹼,但很少潜水,游泳时尾露出水面,善于在水中觅食、戏水和求偶交配。喜欢干净,常在水中和陆地上梳理羽毛精心打扮,睡觉或休息时互相照看。以植物为主食,也吃无脊椎动物和甲壳动物。

中文学名:绿头鸭

拉丁学名:Anas platyrhynchos

英文俗名:Mallard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雁形目(An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鸭科(Anatidae)

中文属名:鸭属(Anas)

繁殖区:北美洲, 古北界 : 广泛分布

非繁殖区:Mexico, n 非洲, 澳洲界, n 东洋界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89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灰色

次要羽色:绿色

外形特征

绿头鸭
绿头鸭

中等体型(58厘米),为家鸭的野型。

雄鸟头及颈深绿色带光泽,白色颈环使头与栗色胸隔开。雌鸟褐色斑驳,有深色的贯眼纹。较雌针尾鸭尾短而钝;较雌赤膀鸭体大且翼上图纹不同。

虹膜-褐色;嘴-黄色;脚-橘黄。

叫声:雄鸟为轻柔的kreep声。雌鸟似家鸭那种quack quack quack的熟悉叫声。

幼鸟似雌鸟,但喉较淡;下体白色,具黑褐色斑和纵纹。

绿头鸭雄鸟
绿头鸭雄鸟
绿头鸭雌鸟
绿头鸭雌鸟

地理分布

绿头鸭世界分布图
绿头鸭世界分布图
绿头鸭中国分布图
绿头鸭中国分布图

分布范围:全北区;南方越冬。

分布状况:繁殖于中国西北和东北。越冬于西藏西南及北纬40°以南的华中、华南广大地区,包括台湾。地区性常见鸟,数量很多。

生活习性

绿头鸭
绿头鸭

绿头鸭主要栖息于水生植物丰富的湖泊、河流、池塘、沼泽等水域中;冬季和迁徙期间也出现于开阔的湖泊、水库、江河、沙洲和海岸附近沼泽和草地。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动,特别是迁徙和越冬期间,常集成数十、数百甚至上千只的大群。或是游泳于水面,或是栖息于水边沙洲或岸上。性好动,活动时常发出叫声,响亮清脆,很远即可听见。

绿头鸭主要以野生植物的叶、芽、茎、水藻和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软体动物、甲壳类、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秋季迁徙和越冬期间也常到收割后的农田觅食散落在地上的谷物。觅食多在清晨和黄昏,白天常在河湖岸边沙滩或湖心沙洲和小岛上休息或在开阔的水面上游泳。

绿头鸭春季迁徙在3月初至3月末,秋季迁徙在9月末至1O月末,部分迟至11月初。迁徙系分批逐步地进行,特别是秋季迁徙最明显,常常前一批离开不久又飞来另一批,而且集群也比春季大,有时在一个迁徙中间停息站上,集群达千只以上。

生长繁殖

绿头鸭
绿头鸭

绿头鸭冬季在越冬地时即已配成对。一月末二月初即见有求偶行为,3月中下旬大都已经结合成对。繁殖期为4—6月。

营巢于湖泡、河流、水库、池塘等水域岸边草丛中地上或倒木下的凹坑处,也有在蒲草和芦苇滩上、河岸岩石上,甚至大树的树杈间和农民的苞米垛上营巢。营巢环境极为多样。巢系用干草茎、蒲草和苔藓构成。巢的大小为外径25—30厘米,内径15—20厘米;巢深4—10厘米,巢高8一13厘米。

每窝产卵7一11枚。卵白色或绿灰色。大小为56—60×4O—43毫米,重48—59克。雌鸭孵卵。孵化期24一27天。6月中旬即有幼鸟出现。雏鸟早成性。雏鸟出壳后不久即能跟随亲鸟活动和觅食。

相关研究

绿头鸭
绿头鸭

美国生物学家最新研究发现,绿头鸭具有控制大脑部分保持睡眠、部分保持清醒状态的习性。换句话说,绿头鸭在睡眠中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是迄今所发现的动物可对睡眠状态进行控制的首例证据。科学家们指出,绿头鸭等鸟类所具备的半睡半醒习性,可帮助它们在危险的环境中逃脱其他动物的捕食。

他们对成群栖息的绿头鸭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处在鸭群最边上的绿头鸭,在睡眠过程中可使朝向鸭群外侧的一只眼睛保持睁开状态,这种状态的持续时间,也会随周围危险性的上升而增加。这一新发现对弄清人的各种睡眠失调可能会有所帮助。一些人在大白天总是觉得困,很可能与大脑一部分处于清醒状态,而另一部分仍保持在睡眠状态有关。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纵纹角鸮的简介、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地理分布、亚种分化

纵纹角鸮的图片

纵纹角鸮(学名:Otus brucei,英文名:Pallid Scops Owl)是鸱鸮科角鸮属的鸟类。

纵纹角鸮(读音:zòng wén jiǎo xiāo)是脊索动物门,鸟纲,鸮形目,鸱鸮科角鸮属的鸟类。这种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为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之一,是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一种。

中文学名:纵纹角鸮

拉丁学名:Otus brucei

英文俗名:Pallid Scops Owl

命名作者:Hume, 1872

中文目名:鸮形目(Strigiformes)

中文科名:鸱鸮科(Strigidae)

中文属名:角鸮属(Otus)

繁殖区:古北界 : sw, c

非繁殖区:nw Ind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228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褐色

鸟种简介

纵纹角鸮
纵纹角鸮邮票:纵纹角鸮

纵纹角鸮(拼音:zòngwénjiǎoxiāo)(学名:Otusbrucei)为鸱鸮科角鸮属的鸟类。分布于前苏联、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巴勒斯坦、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

外形特征

纵纹角鸮
纵纹角鸮

纵纹角鸮Striated Scops Owl,似灰色型的红角鸮,但上体沙灰色较淡,且顶冠或后颈无白点,下体灰色较重并具清晰的黑色条纹。幼鸟下体遍布横斑。夜晚依声而辨最好。虹膜黄色;嘴角黄色,尖端较暗,下嘴较淡,脚灰色,爪暗角色。叫声:叫声轻柔如鸽。雄鸟发出铿锵而嘹亮的低调whoop声,每五秒钟约重复八次;也作较长声的whaoo叫,每3~5秒一次,或为ooo-ooo…ooo-ooo声。

灰色的耳羽簇和面盘均较明显,面盘四周的皱领也呈灰色并具暗褐色尖端。后颈没有点斑。体色为淡灰色或淡黄褐色,具细的黑色虫蠹状斑和纵纹。第一枚初级飞羽上具有淡茶黄色的斑,其余飞羽的外上具3—4道白色横斑。尾羽为赭灰色,具有暗褐色虫蠹状斑和不清晰的淡色横斑。颏为白色,其余下体淡黄白色,也具有暗灰褐色虫蠹状斑和黑色纵纹,尤其是胸部的黑色纵纹较为粗著。另外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它的跗跖被羽到趾部,颜色为皮黄色,具暗褐色纵纹。

生活习性

纵纹角鸮
纵纹角鸮

纵纹角鸮栖息于低山和平原地区的农田和森林地带,尤以低山河谷森林、耕地附近的树丛、果园以及住宅附近的树林中较为多见,有时也出现于有植物覆盖的荒野和半荒漠地区,甚至在海拔2800米的亚高山地区也可以见到。一般单独或成对,多在黄昏和夜晚活动。叫声单调,为双音节的声音,经常长时间地反复鸣叫。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小型啮齿类和鸟类等。

生长繁殖

纵纹角鸮
纵纹角鸮纵纹角

繁殖为4-6月。营巢于树洞中,也常利用鸦类的旧巢或者在墙壁洞中、建筑物上营巢。每窝产卵4一6枚。雌鸟孵卵。

保护现状

纵纹角鸮
纵纹角鸮

1、《华盛顿公约》CITES濒危等级:附录Ⅱ,生效年代:1997年

2、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生效年代:1989年

3.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一种

4.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之一

地理分布

纵纹角鸮
纵纹角鸮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东至巴基斯坦及中国西部;越冬于印度西北部及西部。

分布状况:在中国甚为罕见。于新疆西部的昆仑山脉及喀什地区有过记录。或有繁殖。纵纹角鴞在我国极为罕见,仅于1908年在新疆西部乌什附近采集到一只雄鸟,以后还分别在喀什和昆仑山等地有过记录,可能是迷鸟或夏候鸟。另外在80年代还有人在山东青岛的崂山见到过,这个记录尚待进一布证实。 习性:同其他角鸮。栖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有林区、果树区及灌溉农田。 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

亚种分化

纵纹角鸮
纵纹角鸮纵纹角鸮

纵纹角鸮指名亚种(学名:OtusbruceibruceiHume,1872)

(学名:OtusbruceiexiguusMukherjee1958)

(学名:OtusbruceiobsoletusCabanis,1875)

(学名:OtusbruceisemenowiZarudny&Harms,1902)

本文Hash:5b8453f1fd35aa3be1a223537dbe52fb62a15ea2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