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丝美尾 鱼衔 Calliurichthys filamentosus

导读: 单丝美尾 鱼衔 Calliurichthys filamentosus档案信息 单丝美尾 鱼衔 Calliurichthys filamentosus标本记录信息

动物百科小编米熊 ゝ给大家整理了单丝美尾 鱼衔 Calliurichthys filamentosus的档案资料,包括单丝美尾 鱼衔 Calliurichthys filamentosus的图片、所属门、纲、目、科及描述简介、标本记录介绍等与单丝美尾 鱼衔 Calliurichthys filamentosus相关的详细信息。

单丝美尾 鱼衔 Calliurichthys filamentosus档案信息

物种名:单丝美尾 鱼衔

拉丁名:Calliurichthys filamentosus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鱼纲Pisces

目:鲈形目 Perciforemes

科:鱼衔科Callionymidae

资源编码:21131119374

描述:背鳍Ⅰ+Ⅲ(雄)或Ⅳ (雌),Ⅷ-1;臀鳍Ⅷ-1;胸鳍17—21;腹鳍Ⅰ- 5;尾鳍Ⅰ-7-Ⅱ。前鳃盖骨棘式:14—9/—1。体长45—125mm:体长为体高7.4—10.8倍,为头长4.0—4.9倍。头长为吻长3.8—4.4倍,为眼径2.2—2.8倍。体延长,平扁。头小而平扁。吻短钝。眼中大,位于头的背侧。口小,前位。鳃孔卵圆形,位于头背。前鳃盖骨棘长,后端稍向上弯,背缘具4—9锯齿状倒棘,腹缘弧形隆突,基底前方具一细小向前倒棘。背鳍2个,雄鱼:第一背鳍第一鳍棘呈独立长丝状,与其余鳍棘分离,尾鳍圆突,中部具2丝状鳍条。雌鱼:第一鳍棘不呈独立的长丝状,尾鳍中部鳍条不呈丝状。体侧具一行黑斑块,头腹面白色,第二背鳍具3—4纵行黑斑;臀鳍半透明。雄鱼:第一背鳍第二至第三鳍棘间具4—5个小黑斑,第三鳍棘后方具5—6条黑色斜纹。雌鱼:第三鳍棘的鳍膜上有一大黑斑。暖水性近岸底层小型鱼美。生活于沿岸水深100m处。分布于中国台湾海峡,南海;印度洋、非洲南部。 拉丁目名: PERCIFORMES 拉丁科名: Callionymidae  拉丁属名: Calliurichthys 拉丁种名: filamentosus 定名人: (Valenciennes) 年代: 1837 ogenus: Callionymus 原始文献: Hist. Nat. Poiss., 12:303, pl.359 模式产地: Celebes 俗名: 丝鳍美尾(鱼衔) 生境: 生活于沿岸浅水区系, 水深100米 国内分布: 南海, 台湾海峡 国外分布: 菲律宾到阿拉伯半岛, 非洲东岸 资料来源: 天津自然博物馆论文集 9:16. 台湾鱼类志:518. 动物分类学报 Vol.3, No.2:172

单丝美尾 鱼衔 Calliurichthys filamentosus标本记录信息

标本记载1

单丝美尾 鱼衔 Calliurichthys filamentosus

单丝美尾 鱼衔 Calliurichthys filamentosus

单丝美尾 鱼衔 Calliurichthys filamentosus

平台号:2111C0002400020330

标本号:44416

标本馆:IOZ

国家:中国

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丝鳍美尾鱼衔 Calliurichthys dorysus

动物百科小编白兎i给大家整理了丝鳍美尾鱼衔 Calliurichthys dorysus的档案资料,包括丝鳍美尾鱼衔 Calliurichthys dorysus的图片、所属门、纲、目、科及描述简介、标本记录介绍等与丝鳍美尾鱼衔 Calliurichthys dorysus相关的详细信息。

丝鳍美尾鱼衔 Calliurichthys dorysus档案信息

物种名:丝鳍美尾鱼衔

拉丁名:Calliurichthys dorysus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鱼纲Pisces

目:鲈形目 Perciforemes

科:鱼衔科Callionymidae

资源编码:21131119374

描述:拉丁目名: PERCIFORMES 中文目名: 鲈形目 中文科名: [鱼衔]科 拉丁科名: Callionymidae 中文属名: 美尾[鱼衔]属 拉丁属名: Calliurichthys 拉丁种名: doryssus 定名人: Jordan et Fowler 年代: 1903 中文名: 丝鳍美尾[鱼衔] 原始文献: Proc. U. S. Nat. Mus. 25:945, fig.9 模式产地: Nagasaki, Wakanoura & Aomori, Japan 俗名: 乌燕, 箭头鱼, 丝背美尾(鱼衔),枪棘鼠衔鱼 生境: 近海暖温性底层鱼类, 生活于水深5-50米处 国内分布: 南海, 台湾海峡, 东海, 黄海南部 国外分布: 印度至日本 资料来源: 天津自然博物馆论文集 9:16-17. 福建鱼类志[下卷]:324-325. 南海鱼类志:728.

丝鳍美尾鱼衔 Calliurichthys dorysus标本记录信息

标本记载1

丝鳍美尾鱼衔 Calliurichthys dorysus

丝鳍美尾鱼衔 Calliurichthys dorysus

丝鳍美尾鱼衔 Calliurichthys dorysus

平台号:2111C0002400020334

标本号:44451

标本馆:IOZ

国家:中国

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采集地:广东省

产地1:GD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美尾鱼衔 Calliurichthys japonicus

动物百科小编”椛绵菟丶给大家整理了美尾鱼衔 Calliurichthys japonicus的档案资料,包括美尾鱼衔 Calliurichthys japonicus的图片、所属门、纲、目、科及描述简介、标本记录介绍等与美尾鱼衔 Calliurichthys japonicus相关的详细信息。

美尾鱼衔 Calliurichthys japonicus档案信息

物种名:美尾鱼衔

拉丁名:Calliurichthys japonicus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鱼纲Pisces

目:鲈形目 Perciforemes

科:鱼衔科Callionymidae

资源编码:21131119374

描述:背鳍Ⅳ,9;臀鳍8;胸鳍i—iii+13—16+i一iii;腹鳍Ⅰ-5;尾鳍ii+7+iii。鳃耙外行0+9,内行0+13。体长94.8—190毫米。体长形,稍平扁,向后渐尖,后端略侧扁;体长为体高10.8—14倍,为头长4.4—5.1倍。 头稍短,很平扁,自背面看呈三角形;头长为吻长2.2—3倍,为眼径3—3.7倍。小鱼吻较长。眼稍小,位头背侧。眼间隔很窄。顶枕部两侧露一粗骨板。 鼻孔位眼前缘附近。 口小,前下位。前上颌骨能伸缩。上下颌有绒状牙群;犁骨及腭骨无牙。唇发达。前鳃盖骨向后有一尖直棘,棘上缘有小锯齿,下缘有一向前倒刺。鳃孔为小圆孔状,位头背侧。鳃腔大。无鳞。侧线一条,侧位而稍高,在项背和尾柄背侧互连。背鳍分离;第一背鳍始于鳃孔附近;第二背鳍与臀鳍约相对。胸鳍似五边形,侧位而低。腹鳍始于鳃孔下方,后方有膜与胸鳍基相连。尾鳍长矛状。背侧黄褐色,有稍淡而边缘较暗的云状花纹及4个横暗斑;腹侧白色。背鳍与尾鳍灰色而有暗花斑。偶鳍黄色,腹鳍后部黑色。臀鳍淡黄而有一黑带纹。雄鱼生殖突长,喉部有一黑斑,前二背鳍棘长丝状,尾鳍约等于体长。

美尾鱼衔 Calliurichthys japonicus标本记录信息

标本记载1

美尾鱼衔 Calliurichthys japonicus

美尾鱼衔 Calliurichthys japonicus

美尾鱼衔 Calliurichthys japonicus

平台号:2111C0002400020311

标本号:40413

标本馆:IOZ

国家:中国

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采集地:广东省

产地1:GD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本文Hash:a82101970a6648a5e532bf87e161b553f7d7795f

声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