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尾美鳍鱼

导读: 花尾美鳍鱼Rockmover wrasse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饲 养Raise

动物百科小编微微虫给大家整理了花尾美鳍鱼的资料,包括花尾美鳍鱼的图片资料、花尾美鳍鱼的形态特征、花尾美鳍鱼的生活习性、花尾美鳍鱼的品种和种类、花尾美鳍鱼的寿命等与花尾美鳍鱼相关的详细信息。

花尾美鳍鱼Rockmover wrasse

花尾美鳍鱼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纲 Actinopterygii
目: 鲈形目 Perciformes
亚目: 隆头鱼亚目 Labroidei
科: 隆头鱼科 Labridae
属: 美鳍鱼属 Novaculichthys
种: 花尾美鳍鱼 N. taeniourus
分布: 印度洋和太平洋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花尾美鳍鱼(拼音:huā wěi měi qí yú);
英文名:Rockmover wrasse;
学名:Novaculichthys taeniourus。
花尾美鳍鱼,又称带尾新隆鱼,俗名角龙、娘仔鱼、带尾鹦鲷。本鱼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肉食性,主要食物为,甲壳类、蜗牛、虾、海星、小鱼、虫及其他无脊椎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

体长: 30厘米

身高:

体重:

生命:

食性: 肉食:甲壳类、蜗牛、虾、海星

繁殖:

习性: 性机警,会潜沙

分布: 印度洋和太平洋

花尾美鳍鱼

花尾美鳍鱼

花尾美鳍鱼

花尾美鳍鱼觅食

花尾美鳍鱼

花尾美鳍鱼面部特写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花尾美鳍鱼吻背部的侧面轮廓约呈45至60°的斜角,上下颌前侧具 2对钝犬齿;头部无鳞,但眼后具一短列而近垂直的中型鳞片。眼睛至吻的距离大鱼眼至头背部的距离。幼鱼体色为深棕色,上有4条由斑点排成的横带,背鳍的第一、二棘特别延长。成鱼体侧无横带但体侧的鳞片上大多有淡棕色点,背鳍无延长的硬棘。在眼睛四周有辐射状的茶色纹。尾鳍基部处有一白色横带。背鳍硬棘9枚、背鳍软条12至13枚、臀鳍硬棘3枚、臀鳍软条12至13枚。体长可达30厘米。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花尾美鳍鱼通常单独在半开放、潮流温和的珊瑚礁平台或潮池混有碎石和沙的地方,成鱼性机警,幼鱼外形如一片海藻,也常拟态藻类随波漂动,受追赶时会潜沙。主要食物为,甲壳类、蜗牛、虾、海星、小鱼、虫及其他无脊椎动物。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花尾美鳍鱼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包括东非、红海、马尔代夫、日本、台湾、中国、越南、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几内亚、新喀里多尼亚、澳洲、密克罗尼西亚、马里亚纳群岛、马绍尔群岛、所罗门群岛、美属萨摩亚、瑙鲁、斐济群岛、基里巴斯、图瓦卢、瓦努阿图、夏威夷群岛、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海岸、加拉巴哥群岛等海域。

饲 养Raise

俗称:角龙 名称:花尾美鳍鱼 英文名:Rockmover wrasse 学名:Hemipteronotus taeniourus 分布:印度、太平洋海域 饲养要求: 水温:24~27 PH:8.1~8.4 比重:1.020~1.025 兼容性:危险 性情:凶猛 最小水族箱尺寸:350升 食性:肉食性 体长:长达30(厘米) 难养度:一般

丝鳍美尾鱼衔 Calliurichthys dorysus

动物百科小编白兎i给大家整理了丝鳍美尾鱼衔 Calliurichthys dorysus的档案资料,包括丝鳍美尾鱼衔 Calliurichthys dorysus的图片、所属门、纲、目、科及描述简介、标本记录介绍等与丝鳍美尾鱼衔 Calliurichthys dorysus相关的详细信息。

丝鳍美尾鱼衔 Calliurichthys dorysus档案信息

物种名:丝鳍美尾鱼衔

拉丁名:Calliurichthys dorysus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鱼纲Pisces

目:鲈形目 Perciforemes

科:鱼衔科Callionymidae

资源编码:21131119374

描述:拉丁目名: PERCIFORMES 中文目名: 鲈形目 中文科名: [鱼衔]科 拉丁科名: Callionymidae 中文属名: 美尾[鱼衔]属 拉丁属名: Calliurichthys 拉丁种名: doryssus 定名人: Jordan et Fowler 年代: 1903 中文名: 丝鳍美尾[鱼衔] 原始文献: Proc. U. S. Nat. Mus. 25:945, fig.9 模式产地: Nagasaki, Wakanoura & Aomori, Japan 俗名: 乌燕, 箭头鱼, 丝背美尾(鱼衔),枪棘鼠衔鱼 生境: 近海暖温性底层鱼类, 生活于水深5-50米处 国内分布: 南海, 台湾海峡, 东海, 黄海南部 国外分布: 印度至日本 资料来源: 天津自然博物馆论文集 9:16-17. 福建鱼类志[下卷]:324-325. 南海鱼类志:728.

丝鳍美尾鱼衔 Calliurichthys dorysus标本记录信息

标本记载1

丝鳍美尾鱼衔 Calliurichthys dorysus

丝鳍美尾鱼衔 Calliurichthys dorysus

丝鳍美尾鱼衔 Calliurichthys dorysus

平台号:2111C0002400020334

标本号:44451

标本馆:IOZ

国家:中国

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采集地:广东省

产地1:GD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如何做黄花鱼(用这种方法做黄花鱼简单又美味)

如何做黄花鱼?第一步我们先来处理黄花鱼,黄花鱼择干净,然后用清水将它的整体全部都冲洗干净在黄花鱼上面用刀斜这划几个口,因为这样在我们做鱼的时候,有助于我们用的各种调味料的香味进入鱼里面这样做出来的鱼才会味道更美,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如何做黄花鱼?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如何做黄花鱼

第一步我们先来处理黄花鱼,黄花鱼择干净,然后用清水将它的整体全部都冲洗干净。在黄花鱼上面用刀斜这划几个口,因为这样在我们做鱼的时候,有助于我们用的各种调味料的香味进入鱼里面。这样做出来的鱼才会味道更美。

准备好中放入干净的锅子,加入适量的油,等油热之后,慢慢的将黄花鱼从锅子的边缘放进去,等到这个黄花鱼的两面都煎的发黄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将这条黄花鱼捞出了。接着这些油,放入我们之前准备的。辣椒、姜等。把辣椒切碎,把姜片切成丝,放在锅里面。然后加入小半碗清水,然后加入一些黄酒,去去腥味;加入一些酱油调一下颜色,加入一些耗油调一下味道,最后放一些豆瓣酱,让这个汤汁变得浓稠一点,更有香味。最后我们加一些用水兑过的淀粉,进行勾芡,让这个汤更浓稠一些。这样看起来,大家会更有食欲的。

等汤汁熬一到两分钟的时间,就熬好了然后放在,盛出来浇在已经煎好的黄花鱼上面。这样一道独特的黄花鱼经过煎以及熬制的程序,就完成了。

本文Hash:83a2e80b0f4e4df42a6c44382ca11091c7397590

声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