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最好的四首诗(白居易写下一首诗)

与今人多种多样的交友方式相比,古人就比较单一了,往往只是以诗交友。即把诗歌作为结识朋友的媒介,互相之间常常唱和,也就是所谓的“酬唱”。而当诗人有所表达、有所感受、有所思念时,也会常常赠诗给朋友,以明情言志,这也就是所谓的赠诗。二者合在一起,便是古典诗歌中的一大门类,酬赠诗。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便是前面所说的赠诗。它出自于唐代诗人白居易之手,是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公元826年,也就是唐敬宗宝历二年。白居易因病卸任苏州刺史返回洛阳,途径扬州时,遇到了同样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的刘禹锡,于是便写下了这一首赠诗。

刘禹锡也就是题中所说的刘二十八使君,因他在同宗同辈兄弟姊妹之间排行为第二十八,故称刘二十八。至于使君,则是汉代以后用作对州郡长官的尊称。白居易一生有两个挚友,一个是年轻时候相识的元稹,另一个就是晚年相识的刘禹锡,两人还有一个合称,叫“刘白”。那么白居易在这首诗中究竟写了什么呢?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首联“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即刘禹锡帮白居易斟满酒杯,白居易为刘禹锡拿着筷子敲击碗碟吟诵诗歌。这两句诗既写出了白居易与刘禹锡久别重逢后的相聚之欢,也凸显了两人交情的深厚。因为唯有深厚的友谊,两人才能无拘无束地把酒言欢、吟诗作乐。

颔联“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它的意思是说,你刘禹锡的诗已经是国内顶尖,不过却是白白努力了,因为命运弄人,你始终不能出人头地,无可奈何啊。从“国手”二字,我们看到白居易对刘禹锡的赞赏,但是另一方面,如此优秀的人才,却依然没有改变命运的坎坷。

虽然白居易没有明确说造成刘禹锡命运坎坷的具体原因,但暗中已经指出了是统治阶层的昏庸无能,不珍视人才,甚至还戕害人才。而这亦是千古人才的共同遭遇,正如宋代乐史《李翰林别集序》载:呜呼!以翰林(李白)之才名,遇玄宗之知见,而乃飘零如是。白居易赠刘禹锡诗云:“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斯言不虚矣。可见其还具有普遍性历史意义。

颈联“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即放眼望去,满朝文武都是风风光光,忙着升迁,唯有你独自寂寞,忙于频繁遭遇的种种贬谪。结合前面白居易所说,一个“国手”最终竟然遭遇的是“长寂寞”和“独蹉跎”,可见白居易对自己挚友刘禹锡的遭遇感到不太公平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白居易不是因为刘禹锡是他的好友,就特别打抱不平,更多的还是对人才的一种关心。

因为白居易最后在尾联是这样说的,“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也就是说,我知道你的才名太高,遭受点挫折也很正常,但是遭遇二十三年的挫折,实在是太多了。从这两句诗,我们可以看到白居易一方面指出成名之后遭遇点挫折是常事,但是二十三年时间明显就不正常了。而究其原因,便是那些统治阶层不珍视人才,甚至戕害人才。

“二十三年”,指的是刘禹锡自唐顺宗永贞元年(805)旧历九月被贬连州刺史,途中再贬朗州司马。十年后回京,又复贬连州刺史,转夔、和二州刺史,直到唐敬宗宝历二年(826),方得回京。加上回京花费的时间,合计二十三年。由此可见,白居易整首诗中对刘禹锡被贬二十三年的坎坷遭遇,表示了极度不平和无限感慨。

后来刘禹锡为了回赠白居易这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便写下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有意思的是,刘禹锡的这首诗比白居易的要出名的多,其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更是千古名句。其实不过是诗歌的风格不同罢了,白居易的诗坦率、真诚,读来感人。而刘禹锡的诗,乐观、豁达,读来可以激励人。总的来说,白居易写下一首诗,虽然不出名,却很感人,值得我们一读。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白居易写的21首诗(白居易16岁写的成名诗)

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歌时代,诗坛群星璀璨,名作精彩纷呈。李白和杜甫是这一星空中的双子星座,而白居易则是继李、杜之后出现的又一颗诗坛新星。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的诗歌通俗流畅,朗朗上口,现存诗歌3000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在我国文学史上,白居易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与李白、杜甫一起并称唐代“三大诗人”。

白居易是一个天才的诗人,他的一生或许是为诗歌而生。他在十六岁时就因一首诗五言律诗在诗坛崭露头角,这首诗在当时一经写出便被人们争相传唱。并由此而声名鹊起。时至今日,这首诗也因为其经典性而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成为莘莘学子学习、诵读的经典诗歌之一。

在小学课本上,这首诗的题目写作《草》,也只有四句。其实白居易的这首诗全名叫写作《赋得古原草送别》,全诗有八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要解读好这首诗,还得从诗题入手,试题中其他字还好理解,关键是这“赋得”二字,是理解这首诗的关键文字信息

原来,唐代贞元年间,年方16岁的白居易携带一身的才华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众所周知,当代的诗歌是很繁荣的,这与科举考试重视诗赋也有一定的关系。

唐代的科举考试,尤其是进士科的考试,经历多年的发展,增加了诗赋的科目,有的人因为其他科目成绩不太理想,但他的诗赋写得好的话,也可以增加他录取中的权重,因为诗赋写得好而金榜题名者大有人在。

诗赋考试,题前须加“赋得”二字。所谓“赋得”,就是给定一个题目,考生根据题目进行创作,因为是统一命题,所以这种形式的诗赋也被称为“赋得体”

赋得体作法与咏物相似,但有着严格的要求:首先点明主题,不能脱题;其次起承转合要分明,对仗要精工,全篇还要空灵浑成,这样才算是一篇合格的赋得体。因为有着严格的格律限制,所以这类应制诗歌中往往很少有出类拔萃之作。

常见的“赋得”诗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截取前人已有的名句成诗,如梁元帝的《赋得兰泽多芳草》,骆宾王的《赋得白云抱幽石》等;另一类是咏物,此类诗以五律送别者为多,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就属于一类。

从白居易这首诗题中的“送别”二字可知,这是一首以“古原草送别”命题的诗歌。这首诗从表面上看,通篇都在写草,其实是诗人借野草的繁盛隐喻送别朋友时绵柔的情意。全诗状物精美、情深意远、辞章工致,堪称同类诗中的扛鼎之作。也可以说,这是一首清新蕴藉、别出心裁的送别诗。

好了,解释完了诗题,让我们一同走进白居易的这首诗。首联“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点明主题,总写古原上的野草。

这两句大意是说: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黄,来年春天,嫩绿的草芽破土而出。春光挪移,草木峥嵘,青草也用绿色将大地装扮起来,碧绿的野草为大地带来盎然的生机。

先看“原”字,从诗题来看,这是为送别好友的地点乐游原,乐游原是唐代长安东南著名的游览胜地。乐游原得名于汉代,在唐代最负盛名,乐游原是唐长安城的最高点,地势高平轩敞,为登高览胜最佳景地,登临乐游原,规模宏大的长安城尽收眼底。

“离离”,本指青草茂盛的样子,如《诗经·王风·黍离》中的“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张衡《西京赋》中的“神木灵草,朱实离离”,都是用来描写枝繁叶茂、果实累累,草木繁盛的词语。

“离离”二字指春草繁盛、茂密与鲜亮,这是从春草的形态特性进行的描写。白居易抓住春草旺盛的特征,进而大力渲染春草的意境美,诗人将“离离”与“原上草”二者搭配在一起,让人眼前呈现出境界开阔、浑然一片的美感

“一岁一枯荣”,正是这些野草,随着季节的变化,春荣秋枯,一年中有一次枯萎也有一次繁荣,周而复始,永无止休,这是大自然变化的规律。一句之中含有两个“一”字,“一”字重叠运用,形成咏叹之美,这不仅写出了春草繁茂、生生不息的情味,也为下文做足了铺垫

由于首联做足了新闻和情感上的铺垫,颔联也就水到渠成了的颔联承前,所以诗人脱口而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两句大意是说: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当春风吹来时,大地又将被绿意盎然的野草覆盖。这是对野草的生长规律与生命力的深化,诗人将野草由抽象的概念变为形象鲜明的画面,写得十分生动、鲜明。

野草虽然纤细柔软,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烈火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烧掉,然而野火再猛烈,也无法撼动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一旦冬去春来,野草的生命便在春风化雨中悄然复苏,在原来烧过的土地上又悄悄冒出新芽,以迅猛的长势重新在大地上蔓延开来,很快欣欣向荣,绿遍原野。

白居易抓住野草的这一特性,精心锤炼概括出这传唱千古的哲理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人通过独特的审美视觉和深刻的哲理思考,不但写出了野草的性格,而且塑造出一种崇高的美学——野草的生命是永恒的

诗人立于古原之上登高望远,看着脚下绵延不绝的新绿,面对不舍的离别却不感伤,而是转而歌颂不起眼的小草,感悟生命的不易与顽强,无疑会给人以精神上的震撼和无穷的力量!

这两句之所以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喜爱传颂,就在于它以“烧不尽”和“吹又生”这样质朴的语言,揭示了野草秋枯春荣、生生不息的自然生长规律,给人以积极乐观的哲理性启示。

如果说前面四句,诗人在着力描摹野草的话,那么后四句则是诗人在一心借野草抒发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相比于前四句的流行程度,后四句反而显得有些陌生。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在后四句中,诗人是如何表达送别时的深情的。

接下来的颈联“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诗人虽然继续描写乐游原上的野草,但力度明显没有前面几句那么有力,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诗人已经将视线从野草转移到了原野上,暗示出送别的地点,从而为尾联的送别营造了足够的空间和氛围。

“远芳”和“晴翠”这两个词语,不仅写出了野草峥嵘的长势,还写出了野草的气味和色彩,因为“晴翠”这个词语说的就是在阳光的照耀下,草色一片碧绿,充满盎然的生机。这一下子就让人想到“绿油油”这个词语了,这两个极具画面感的词语给人带来极度舒适的美感,意象更加具体生动,读来赏心悦目。

我们可以设想:此时的乐游原上,到处弥漫着青草的气息,青草的滋生却使乐游原恢复了青春。连古道两旁都长满了野草,有些长势很好的野草已经蔓延到了古道中。古道一直向着前方延伸,野草追寻着古道,将它一抹抹绿意点缀在古道两旁。

有一些早开的野花,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它们在春草丛中探出一朵朵如花笑靥,迎接着明媚的春光。此时乐游原的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味道、野花的味道、泥土的味道、阳光的味道、这些气味混合在一起就是春天的味道。

尾联“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则继续写“古原草”,但重点已经不是对芳草的描摹了,而是由芳草引出送别,这两句用春草的繁茂比喻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

为此诗人特意安排了这样一个送别场景:大地春回,芳草峥嵘。这样的古原景象多么迷人!在这样的情境之中分别,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有诗意啊。

尾联中,有几个词语要特别注意一下:王孙,在诗中指游子,如南朝诗人谢灵运笔下的“萋萋春草生,王孙游有情”,王勃诗中的“王孙春草,处处争鲜”;萋萋,草木繁茂峥嵘的样子,与首联中的“离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满,写出离情的饱满、充盈、缠绵,如王冕《墨梅》中的“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尾联看似平常,却是从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著的《淮南小山》中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两句中化用而来,但诗人反其意而行之,不着痕迹,巧妙而自然。

原句的意思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出游未归的人。白居易的诗句却流露出这样的情谊: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

这也为后文开辟独特的思路,此后的文人往往把“春草”和“送别”联系起来,如李煜《清平乐》中的“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灵感就来自白居易的诗作,足见此联对后世的影响。

试想一下,当朋友踏着春草而离去的那一刻,青草的气息扑鼻而来,在阳光的映射下,绿意盎然,生机盎然。阳光下有青草的味道,淡淡的草香,陪伴着诗人与朋友在乐游原上走了一段轻松惬意的旅程。

那青青的草、轻轻的风、淡淡的花香,暖暖的阳光,简直就是诗人心中恬适、安宁的诗意栖居地。旅程结束时,也就是与朋友分别之时了,而眼前这充满生机的蓬勃的野草也激发了诗人的诗情。

就这样,诗人把“咏物”和“送别”多层次地紧密结合,诗作到此点明送别,关合全篇,使春草与离情融为一体,诗作应题而结,意蕴别致,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白居易以其自成一派的诗歌特色,以其飞扬的才情,以送别时个人情怀为题旨,强调了诗人对离别感受,诗作的的重点在于诗人对离情的抒发,而非送别本身。所以我们在品读这首诗时,更多的感觉是诗歌中蕴含的优美意境给人带来的美的享受。

我是小话诗词,好诗共赏,佳作共读。纵观全诗,描写生动,用字精炼,又立意新颖,构思精妙,风格隽永。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虽然是一首命题之作,诗人却在字里行间融进对生活的感受和哲理的见解。

全诗字字含情,句句切意,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在古诗的“赋得体”中堪称绝唱,因而也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

,

绝美春日宋诗十首(送你两首描写山居岁月的古诗)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心安即是归处。山居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态度,心之所往,白云,青山,林泉,无一不自在,无一不美好。

数间茅舍,万卷藏书,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屋舍虽简陋,但有诗书可相伴,拾松花酿酒,酌春水烹茶,山中的日子安暖又丰盈。

此中有真意,欲辩亦忘言。只要喜欢,哪里都有好时光。

01

结茅临水石,淡寂益闲吟。

久雨寒蝉少,空山落叶深。

危楼乘月上,远寺听钟声。

昨得江僧信,期来此息心。——宋 秘演《山中》

简译:作者隐居在一座风景优美的大山里,简易的茅庐搭建在有山有水的地方,每日里吟诗赋句,日子越发地显得恬静幽寂。

下了很长时间的秋雨,天气变得一天比一天冷,蛰虫已经开始了冬眠,也很少能听到蝉鸣了,深秋时节,落木萧萧,远山近岭都被厚厚的落叶给覆盖住了。

秋月皎皎,夜晚时分乘着清凉的月光爬到高高的楼顶,侧耳倾听,循着悠扬的钟声寻觅远方的古寺。

昨天收到僧人朋友的信,他不想再随船四处漂泊了,希望到我这里来摒除杂念收敛心绪。

赏析:诗的前四句写山居的幽静,临水结庐,娴静安适,寒蝉不鸣,落叶深覆,深秋时节,这座大山安静得像是冬眠了一般,这样的静谧,正是隐居诗人的心之所往。

第五、六句写动,诗人并不是一味地求静,你看,他陶醉山中的景色,欣赏皎洁的秋月,还趁着月色爬上高楼,倾听远方寺庙隐隐的钟声。

后两句使整首诗的主旋律得到了一个升华,因为有朋友要来,忽然间,安静的山居好像变得热闹起来了,令人有了几许期待,有意犹未尽之感。

整首诗有静有动,还充满了期待,既写出了山居的清幽,又抒发了对有友来访的期待之情,充满了人情味,看来作者并不是真的远离尘嚣,心中还装着温暖的人间烟火。

秘演,法号文惠,北宋初年僧人,与苏舜钦、欧阳修等交好,据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记载,秘演能诗,擅长白描,好友石曼卿赞他的诗典雅劲健,有诗人的味道。

秘演一生曾作诗三、四百首,但大多散佚,今仅存七首,这首诗就是描写他在山中隐居静修时的情景,空灵恬静,清新自然,令人读来心生美好。

02

暮归山已昏,濯足月在涧。

衡门栖鹊定,暗树流萤乱。

妻孥候我至,明灯共蔬饭。

伫立松桂凉,疏星隔河汉。——明 蓝仁《暮归山中》

简译:傍晚的时候,作者风尘仆仆地回到山中,彼时暮色四合,天色已晚,月儿高挂在林梢,皎洁的月光下,小溪水潺潺流淌。

秋水泠泠,褪去鞋子,作者把双脚伸进溪水中,满身的疲惫好像立即消失了,,溪水清澈,低头就看见月亮的影子。

回到家门时,简陋的横木门上,喜鹊已经归巢进入了梦乡,远处的树林一片黑暗,只有萤火虫胡乱地划着弧线。

简陋的小屋里,妻子和孩子们正等在饭桌前,于是,挑亮昏暗的油灯,开始了一家人的晚饭时间。

孩子们饭后倒头就睡,妻子洗刷碗筷,作者悠闲地伫立在松树和桂花树间纳凉。

月朗星稀,秋空澄净,山中的夜晚令人沉醉。

赏析:这是一首让人心生温暖的山居小诗,作者撷取了一个平常的生活片段,按照自己归家的足迹,逐一写来,寻常的人间烟火,满心的欢喜和惬意。

暮色苍茫,月色皎皎,溪涧潺湲,秋山的清幽,让行走在返家途中的作者沉醉。

当那座简陋的屋舍出现在眼前时,一股暖流霎时涌上心头,家中的晚饭已经备好,一灯如豆,妻子和孩子正在等他归来。

整首诗温暖有爱,虽是寻常的人间烟火,却是满满的岁月静好,没有华丽的辞藻,朴实无华,就如这清贫家人细水长流的小日子一般,不热烈,却长久。

家人围坐,灯火可亲,即便是粗茶淡饭,只要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在一起,就胜过世上所有的美味佳肴。

陋室虽简,却有爱,不论归家多晚,都有家人翘首以盼,都有一盏灯火为其守候,所以,贤者山居,虽处衡门,亦自得其乐。

作者蓝仁是明朝诗人,可以说就是一介布衣,出仕的时间极短,大多是时间都隐居在其家乡崇安山中,傲啸山林,安暖闲适,倒也自得其乐。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此中意趣,唯有山居之人方可领悟吧。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当你觉得无路可走时,不妨停下来,说不定下一个拐角就是豁然开朗,所以说,山居有时候就是一种人生的沉淀。

山中无甲子,寒尽亦知年,水木清华,四季轮回。

以上分享给您的两首描写山中生活的古诗,前一首远离人间烟火,超凡脱俗,清丽自然,淡雅恬静。

后一首洋溢着家的温度,热气腾腾的,虽然贫居深山,粗茶淡饭,却是满满的人间烟火,带着爱的味道。

其实,山居只不过是一种生活态度,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一切都取决于我们的内心,既能出世,也能入世,才是真正的智慧人生。

注:本文系刘玲子candy原创,谢绝搬运和抄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

本文Hash:00d88a0dedd34f25ec3f884d57e75c51d23028d8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