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僧科的简介、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备注、佛法僧科大全

导读: 鸟种简介 外形特征 生活习性 地理分布 备注 佛法僧科鸟类大全

佛法僧科的图片

佛法僧科(学名:Coraciidae)是佛法僧目(学名:Coraciiformes)的一属。

佛法僧广布于旧大陆的温热带地区,但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最丰富。有2亚科5属16种,我国有2属3种,以三宝鸟分布最广泛,也最为常见。

中文目名: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

中文科名:佛法僧科(Coraciidae)

中国野生鸟类:

鸟种简介

佛法僧科
佛法僧科

佛法僧科(Coraciidae)是佛法僧目的一个科。佛法僧科(学名Coraciidae)在动物分类学上是鸟纲佛法僧目中的一个科,体型类似乌鸦,但与翠鸟和蜂虎亲缘关系密切。体色多为蓝色和褐色。以昆虫为食。佛法僧科一共包括11种,在中国有3个种分布:佛法僧属Coracias、蓝胸佛法僧Coraciasgarrulus、蓝喉佛法僧Coraciasabyssinica、紫胸佛法僧Coraciascaudata、宽尾佛法僧Coraciasspatulata、红冠佛法僧Coraciasnoevia、棕胸佛法僧Coraciasbenghalensis、紫翅佛法僧Coraciastemminckii、蓝腹佛法僧Coraciascyanogaster、三宝鸟属Eurystomus、宽喙三宝鸟Eurystomusglaucurus、蓝喉三宝鸟Eurystomusgularis、紫三宝鸟Eurystomusazureus、三宝鸟Eurystomusorientalis

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佛法僧科(Coraciidae)约12种东半球鸟类的统称。求偶或向鹰攻击时俯冲翻筋斗。佛法僧科也包括鹃鴗和地鴗(groundroller)。栖居於欧洲、非洲、澳大利亚的温暖地带。体长25~32公分(10~12.5吋)。形似矮壮短腿的松鸦,多为蓝色或紫色。集群吵杂,觅食蝗虫、飞行蚁类和蜥蜴。巢多在树洞中,有几种在白蚁巢内挖洞。蓝胸佛法僧(Coraciasgarrulus)体长30公分(12吋),见於南欧到西亚,翅天蓝色带黑边。

外形特征

描述:

体型略大(30厘米)的佛法僧。头、下体及前翼为明快的天蓝色,飞羽黑,上背、背及三级飞羽粉棕色。虹膜-深褐;嘴-黑色;脚-暗黄色。

佛法僧科
佛法僧科叫声:

为粗哑的chack-ack声,重音在第一音节,声如Jackdaw或喜鹊。也作松鸦般的rrak-rrak,rrak-rehhh声。

生活习性

求偶或向鹰攻击时俯冲翻筋斗。佛法僧科也包括鹃鴗和地鴗(groundroller)。栖居於欧洲、非洲、澳大利亚的温暖地带。体长25~32公分(10~12.5吋)。形似矮壮短腿的松鸦,多为蓝色或紫色。集群吵杂,觅食蝗虫、飞行蚁类和蜥蜴。巢多在树洞中,有几种在白蚁巢内挖洞。蓝胸佛法僧(Coraciasgarrulus)体长30公分(12吋),见於南欧到西亚,翅天蓝色带黑边。

佛法僧是羽色鲜艳的中型攀禽,食昆虫,爬行类,小哺乳动物和小鸟。

地理分布

佛法僧广布于旧大陆的温热带地区,但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最丰富。有2亚科5属16种,我国有2属3种,以三宝鸟分布最广泛,也最为常见。佛法僧科中仅产于马达加斯加岛的地佛法僧亚科(地宝鸟亚科、地鴗亚科)常被单列为一科。

分布状况:

罕见。亚种semenowi迁徙时在新疆西北部和西部以及西藏西部有过记录。在新疆可能有其繁殖。

备注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佛法僧科鸟类大全

佛法僧属佛法僧科:佛法僧属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Coracias
三宝鸟属佛法僧科:三宝鸟属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Eurystomus

石鸻科的简介、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石鸻科大全

石鸻科的图片

石鸻科(学名:Burhinidae)是鸻形目(学名:Charadriiformes)的一属。

中型涉禽。喙短而钝,头和眼相对比例较其他鸻类显著为大;胫跗骨与跗跖骨之间的关节显著膨大;不具后趾,前3趾之间有微蹼;体羽暗褐具斑驳,适于隐蔽;主要在黄昏及夜间活动。主要分布于旧大陆的温、热带水域。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石鸻科(Burhinidae)

中国野生鸟类:

鸟种简介

石鸻科
石鸻科

石鸻科 (Burhinidae)在鸟类传统分类系统中上是鸟纲中的鸻形目中的一个科。石鸻有比较大的头和眼,在黄昏和夜间活动,体型较大,腿上有膨大的关节。分布于各大陆温、热带地区,共9种,我国有石鸻2种,均比较罕见。

外形特征

中型或大型涉禽。生活于温带及热带地区,嘴短而直,粗壮,或略上曲。鼻骨呈全鼻型,鼻孔呈细缝状。头与眼的相对比较其他鸻类显著为大。胫跗骨关节特别膨大,故英文名意为“大粗膝盖”(GreatThick-knee)。跗蹠前后缘均具网状鳞。无后趾,前趾间基部具蹼。翅尖长或短圆;尾羽12枚。雌雄羽色相似。

生活习性

本科鸟类多栖息于较干燥的环境,如农田、砾石戈壁、半沙漠地区、河岸阶地及绿洲边缘。不少种类在黄昏或夜间活动,觅食昆虫、蠕虫、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小型两栖动物、蜥蜴、小型啮齿动物,也吃部分植物种子和茎叶;多数种类将卵产于地面凹坑中,窝卵数2枚或1枚,多呈淡褐色,并具斑点。

地理分布

石鸻科计有2属9种,广布于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中美洲热带和暖温带地区。在中国有2属2种。

石鸻科鸟类大全

石鸻属石鸻科:石鸻属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Burhinus
大石鸻属石鸻科:大石鸻属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Esacus

和平鸟科的简介、外形特征、叫声、地理分布、地理分布、生活习性、和平鸟科大全

和平鸟科的图片

和平鸟科(Irenidae )在鸟类传统分类系统中是鸟纲中的雀形目中的一个科。和平鸟科包括和平鸟、叶鹎和雀鹎等,分布限于东洋界,是东洋界唯一特有的一科鸟类,有3属15种,我国有3属6种。和平鸟体形似椋鸟,上喙微下弯或有钩,体羽多以绿、蓝、黄、黑为主。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和平鸟科(Irenidae)

中国野生鸟类:

鸟种简介

和平鸟科Irenidae :雀形目(Passeriformes)的一个鸣禽科,包括东南亚森林和农田中绿叶鹎属(Choropsis)、雀鹎属(Aegithina)及和平鸟属(Irena)约14种体小羽色鲜豔的鸟类。体长13?25公分(5?10吋),颈背部有毛饰,亲缘关系与鹎科(Pycnonotidae)接近。嘴细长下曲,短腿,翼圆。以果实、嫩芽及昆虫为食。许多种类有引人注目的婚飞和悦耳的啭鸣及长笛般的鸣叫。有些人将该科称为绿叶鹎科(Chloropseidae),隶於燕雀亚目(Passeres)。

原包括2种和平鸟、8种叶鹎和4种雀鹎,构成了东洋界鸟类中唯一特产的一个科,是东洋界鸟类的代表。DNA研究表明和平鸟和叶鹎亲缘关系很近,而雀鹎则被划为鸦科的一个亚科。我国有1种和平鸟和3种叶鹎,金额叶鹎Chloropsis aurifrons在我国分布于云南西南和西藏东南,国外分布于印度到东南亚一带。

外形特征

和平鸟科
和平鸟科

中等体型(25厘米)的蓝色及黑色和平鸟。雄鸟:头顶、颈背、背、翼上覆羽、腰、尾上覆羽及臀均为鲜亮的闪光蓝色,余部黑色。雌鸟:全身暗钴蓝绿色,腰及臀的色较鲜亮。

虹膜-红色;嘴及脚-黑色。

叫声

响亮而拖长的如流水般的升调笛音whee-eet,有时前带几个降调音的过门。常在飞行时鸣叫。

地理分布

印度至中国西南部、东南亚、巴拉望岛及大巽他群岛。

地理分布

常见的低地留鸟,见于西藏东南部近边境地区及云南南部的原始森林,高可至海拔1100米。

生活习性

单独或结成小群活动。栖于高树顶,与其他鸟混群在结果的无花果树上找食。飞行呈波状。

和平鸟科鸟类大全

和平鸟科:和平鸟属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Irena

本文Hash:54fe4bcdd37eb2cd4f0e22f7420fd8e8050ed29c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