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嘴金丝燕的物种名称、外形特征、叫声、地理分布、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保护现状

导读: 物种名称 外形特征 叫声 地理分布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保护现状

短嘴金丝燕的图片

短嘴金丝燕(学名:Aerodramus brevirostris,英文名:Himalayan Swiftlet)是雨燕科金丝燕属的鸟类。

短嘴金丝燕又名岩燕子,属雨燕目,雨燕科。体形较小,外形与家燕相仿,但无剪刀形长尾。上体及翅、尾表面黑褐,头顶的羽毛较暗,腰部灰褐色,杂有黑色条纹;下体淡褐色,胸部以后也带有黑色条纹。雄雌鸟的羽色相同。嘴短,黑色。分布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中部、东南亚及爪哇西部

中文学名:短嘴金丝燕

拉丁学名:Aerodramus brevirostris

英文俗名:Himalayan Swiftlet

命名作者:Horsfield, 1840

中文目名:雨燕目(Apodiformes)

中文科名:雨燕科(Apodidae)

中文属名:金丝燕属(Aerodramus)

繁殖区:东洋界 : ne India to sc China and Malay Peninsul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214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主要羽色:黑色

次要羽色:白色

物种名称

短嘴金丝燕

短嘴金丝燕
短嘴金丝燕
短嘴金丝燕
短嘴金丝燕

外形特征

体型略小(14厘米)近黑色金丝燕。两翼长而钝,尾略呈叉形。腰部颜色有异,从浅褐至偏灰色,下体浅褐并具色稍深的纵纹。腿略覆羽。亚种innominata较指名亚种腰色更灰。亚种inopina色最重。亚种rogersi体型比指名亚种略小,且腰部色彩仅略深于背部,下体较白,腿无羽被。 虹膜-色深;嘴-黑色;脚-黑色。

叫声

chit chit作叫及低音的、似织针在头梳上横拉而过的嗒嗒声。

地理分布

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中部、东南亚及爪哇西部。

地理分布

指名亚种见于西藏东南部;innominata在华中繁殖,泰国越冬;inopina繁殖于云南东部、四川及华中地区。亚种rogersi为仅见于云南西南部永德的罕见留鸟,与 inopia和innominata相连分布(参见郑作新,1987; 1994)。

生活习性

结群快速飞行于开阔的高山峰脊。营巢于岩崖裂缝,巢以苔藓为材,不可食。

注:有些著者将印支金丝燕C. Rogersi、中国金丝燕C. innominata视作独立种。M. de Shauensee(1984)所列的大金丝燕 C. maxima maxima事实上是此种的标本错定。这导致了一些文献上的混乱。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宽嘴鹟莺的物种信息、分类地位、外形特征、叫声、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保护现状

宽嘴鹟莺的图片

宽嘴鹟莺(学名:Tickellia hodgsoni,英文名:Broad-billed Warbler)是树莺科宽嘴鹟莺属的鸟类。

宽嘴鹟莺,全长100毫米。眼先、头侧暗苍灰色,眉纹淡灰;额和头顶栗色。上体橄榄绿色,腰微沾黄色。尾暗褐色,羽缘橄榄绿色,两对最外侧尾羽内白色。颏、喉、上胸灰色,下体余部鲜黄色。栖于海拔2500米左右茂密常绿林间。分布于云南东南部(夏候鸟)。

中文学名:宽嘴鹟莺

拉丁学名:Tickellia hodgsoni

英文俗名:Broad-billed Warbler

命名作者:Moore, F, 1854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树莺科(Cettiidae)

中文属名:宽嘴鹟莺属(Tickellia)

繁殖区:东洋界 : e Himalayas to n Vietnam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007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物种信息

宽嘴鹟莺
宽嘴鹟莺中文学名:宽嘴鹟莺

拉丁文名:Tickellia hodgsoni

英文学名:Broad-billed Warbler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 (Horsfield et Moore, 1854)

分类地位

中文目名: 雀形目

中文亚目名:

中文科名: 莺科

中文亚科名:

中文属名: 宽嘴鹟莺属

同物异名: Abrornis hodgsoni Horsfield et Moore,

中文俗名:

拉丁文目名: PASSERIFORMES

拉丁文亚目名:

拉丁文科名: Sylviidae

拉丁文亚科名: Sylviinae

拉丁文属名: Tickellia

拉丁文种名: hodgsoni

拉丁文亚种名:

外形特征

宽嘴鹟莺
宽嘴鹟莺宽嘴鹟莺的形态特征

体小(10厘米)而色彩艳丽的莺。腿长,头顶棕色;上体绿;脸、喉及胸淡灰,腹部、大腿及尾下覆羽黄色;飞羽及尾近黑;具苍白色的眉纹及眼圈。外表似栗头鹟莺但无黑色侧顶纹,腰及翼斑黄色。极似金头缝叶莺但嘴较短,尾不上翘且具不同姿势。

虹膜-褐色;嘴-上嘴色深,下嘴色浅;脚-偏黄。

叫声

据称鸣声为拖长的尖的单哨音,停顿约10秒钟后又接着两声,第二声较高。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
宽嘴鹟莺
宽嘴鹟莺宽嘴鹟莺的分布图

尼泊尔至中国西南、印度支那北部及婆罗洲西部。

中国主要分布省份:云南

分布在以下保护区:金平分水岭

分布在以下山脉湖泊:

分布状况

甚罕见于中国。亚种tonkinensis为云南东南部金屏地区海拔2000~2500米的留鸟,冬季在较低处;指名亚种见于西藏东南部海拔1100~2700米。

生活习性

惧生,多藏匿于湿润山区森林稠密灌丛下的次生植被。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烟腹毛脚燕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叫声、地理分布、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烟腹毛脚燕的图片

烟腹毛脚燕(学名:Delichon dasypus,英文名:Asian House Martin)是燕科毛脚燕属的鸟类。

烟腹毛脚燕(学名:Delichon dasypus)为燕科毛脚燕属的鸟类。体型轻小,活动敏捷,以擅长飞行而著称,善于在高空疾飞啄取昆虫。喙短而宽扁,基部宽大,呈倒三角形,上喙近先端有一缺刻;口裂极深,嘴须不发达。翅狭长而尖,擅长在空中捕捉飞虫;尾呈叉状,形成“燕尾”,脚短而细弱,趾三前一后。雌雄羽色相似,体羽以黑色和灰白色为主。繁殖于喜马拉雅山脉至日本;越冬南迁至东南亚、菲律宾及大巽他群岛。

中文学名:烟腹毛脚燕

拉丁学名:Delichon dasypus

英文俗名:Asian House Martin

命名作者:Bonaparte, 1850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燕科(Hirundinidae)

中文属名:毛脚燕属(Delichon)

繁殖区:古北界 : s, e

非繁殖区:东洋界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887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黑色

次要羽色:白色

外形特征

烟腹毛脚燕
烟腹毛脚燕

烟腹毛脚燕是体小(13厘米)而矮壮的黑色燕。腰白,尾浅叉,下体偏灰,上体钢蓝色,腰白,胸烟白色。与毛脚燕的区别在翼衬黑色。亚种nigrimentalis的下体白色。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粉红,被白色羽至趾。

生活习性

烟腹毛脚燕
烟腹毛脚燕

单独或成小群,与其他燕或金丝燕混群。比其他燕更喜留在空中,多见其于高空翱翔。繁殖于喜马拉雅山脉至日本;越冬南迁至东南亚、菲律宾(极少数)及大巽他群岛。地区性甚常见。烟腹毛脚燕西南亚种繁殖于中国中东部及青藏高原,冬季南迁;烟腹毛脚燕福建亚种为留鸟于台湾、华南及东南;指名亚种有记录迁徙时见于东部沿海。烟腹毛脚燕单独或集小群,与其他燕或金丝燕混群。比其他燕更喜留在空中,多见其于高空翱翔。兴奋的嘶嘶叫声,似毛脚燕。

叫声

兴奋的嘶嘶叫声。似毛脚燕。

地理分布

烟腹毛脚燕
烟腹毛脚燕

分布范围: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分布状况:地区性甚常见。亚种cashmiriensis繁殖于中国中东部及青藏高原,冬季南迁;亚种nigrimentalis为留鸟于台湾、华南及东南;指名亚种有记录迁徙时见于东部沿海。

亚种分化

烟腹毛脚燕
烟腹毛脚燕

1、烟腹毛脚燕西南亚种(学名:Delichon dasypus cashmeriensi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甘肃、青海、西藏、四川、云南、贵州、湖北、陕西、宁夏、山西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克什米尔。

2、烟腹毛脚燕指名亚种(学名:Delichon dasypus dasypu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江苏、福建等地。

3、烟腹毛脚燕福建亚种(学名:Delichon dasypus nigrimentalis)。分布于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本文Hash:4f3fec054ff9021d96b6a31ed3f8072570988c2b

声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