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金楔嘴鹩鹛的分类地位、外形特征

导读: 分类地位 外形特征

锡金楔嘴鹩鹛的图片

锡金楔嘴鹩鹛(学名:Sphenocichla humei,英文名:Sikkim Wedge-billed Babbler)是画眉科楔嘴鹩鹛属的鸟类,又叫黑胸楔嘴鹩鹛。2014年11月10日,西藏生物影像调查机构考察队近日在西藏墨脱县考察途中于墨脱公路海拔1437 m处的路旁灌丛中观察到1群约7只中等体型的深色鹛类鸟类,经鉴定,该鸟种为中国鸟类新纪录——黑胸楔嘴鹩鹛。

中文学名:锡金楔嘴鹩鹛

拉丁学名:Sphenocichla humei

英文俗名:Sikkim Wedge-billed Babbler

命名作者:Mandelli, 1873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画眉科(Timaliidae)

中文属名:楔嘴鹩鹛属(Sphenocichla)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of Ind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尚未收录,是中国鸟类新纪录!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近危物种

Near Threatened(NT)

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有濒危或灭绝危险

主要羽色:褐色

分类地位

原楔头鹩鹛(楔嘴鹩鹛)Sphenocichla humei(Sibley and Monroe 1990, 1993) 划分为两个独立鸟种——锡金楔嘴鹩鹛S. humei和 卡恰尔楔嘴鹩鹛S. roberti,根据 Collar (2006).

外形特征

该鸟身体结构比例与分布于云南省西部的楔嘴鹩鹛(Sphenocichla roberti)相似,但色调更深,喙蓝黑色,胸黑色浓重,胸腹部无明显鳞片状斑。

棕草鹛的分类地位、简介、地理分布、外形特征、外形特征、经济价值

棕草鹛的图片

棕草鹛(学名:Babax koslowi,英文名:Tibetan Babax)是噪鹛科草鹛属的鸟类。

棕草鹛为鶲科草鹛属的鸟类,中国的特有物种。上体包括两翅表面均深棕色,尾较长,上体棕褐而具浅色鳞斑,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等地。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中文学名:棕草鹛

拉丁学名:Babax koslowi

英文俗名:Tibetan Babax

命名作者:Bianchi, 1905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噪鹛科(Leiothrichidae)

中文属名:草鹛属(Babax)

繁殖区:古北界 : Tibet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086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近危物种

Near Threatened(NT)

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有濒危或灭绝危险

分类地位

棕草鹛
棕草鹛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鸟纲 Aves

目: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鹟科 Muscicapidae

属:草鹛属 Babax

种:棕草鹛 B. koslowi

鸟种简介

棕草鹛(学名:Babax koslowi)为鹟科草鹛属的鸟类,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青海、西藏等地,多生活于灌丛、薮丛、河谷阳坡林缘以及阶地柏树林。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藏昌都地区杂曲河。

地理分布

1、棕草鹛指名亚种(学名:Babax koslowi koslowi),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西藏、青海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藏昌都地区杂曲河。

2、棕草鹛玉曲亚种(学名:Babax koslowi yuquensis),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西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藏左贡。

外形特征

棕草鹛
棕草鹛

棕草鹛(依据采自青海玉树的标本)。雄鸟:上体包括两翅及尾等的表面概深棕色,上背羽级棕灰,因而便此部略呈深棕色纵纹状;腰转纯灰棕褐色;初级飞羽的内暗棕褐,外棕灰;尾羽陷约具一系列更深棕色的细横斑。头与颈的两侧以及下喉以下的下体均棕白或灰白,而满杂以深棕色的细纵纹,向后渐变粗;颏和上喉棕白无斑,羽轴黑;下腹灰白;尾下覆羽及胫羽均灰棕色;翼下覆羽及腹羽纯棕。雌鸟:上体纯深棕色,余部似雄鸟。虹膜暗褐;嘴、跗躔黑。

野外鉴别特征:上体包括两翅表面均深棕色,尾较长,栗棕色;颏和喉棕灰;下体余部棕棕,杂以深棕色纵纹。

中等体型(28厘米)的黄褐色草鹛。上体棕褐而具浅色鳞斑,眼先偏黑,头侧偏灰。上背羽羽缘灰色,两翼及尾棕褐,初级飞羽羽缘灰色。喉灰,胸浅黄褐而具灰色鳞状斑纹,翼下及尾下覆羽浅黄褐。虹膜-黄色;嘴-近黑;脚-黑褐。叫声:尚无记录。

外形特征

棕草鹛生活在河谷旁圆柏林中,多在地面活动,不远高飞,移动迅速,也能上树,5-7月曾观察到成单个或成对活动。由3个鸟胃的剖检,得知食鞘翅目成虫、鳞翅目幼虫、草籽各青稞种子等。同其他草鹛,隐匿于矮丛地带、多岩地区及荒芜的耕地。

经济价值

棕草鹛中国特有种,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嗜吃有害昆虫。

大金丝燕的分类地位、地理分布、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大金丝燕的图片

大金丝燕(学名:Aerodramus maximus,英文名:Black-nest Swiftlet)是雨燕科金丝燕属的鸟类。

大金丝燕(学名Aerodramus maximus),是雨燕科金丝燕属的一种。大都分布在印度、东南亚、马来群岛,营群栖生活。跗跖全裸或几乎完全裸出,尾羽的羽干不裸出。大致分15种。一般都是轻捷的小鸟,比家燕小,体质也较轻。雌雄相似。嘴细弱 ,向下弯曲;翅膀尖长;脚短而细弱,4趾都朝向前方,不适于行步和握枝,只有助于抓附岩石的垂直面。羽色上体呈褐至黑色,带金丝光泽,下体灰白或纯白

中文学名:大金丝燕

拉丁学名:Aerodramus maximus

英文俗名:Black-nest Swiftlet

命名作者:Hume, 1878

中文目名:雨燕目(Apodiformes)

中文科名:雨燕科(Apodidae)

中文属名:金丝燕属(Aerodramus)

繁殖区:东洋界 : Malay Peninsula, Greater Sundas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主要羽色:黑色

次要羽色:白色

分类地位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鸟纲

目:雨燕目

科:雨燕科

属:金丝燕属

地理分布

大都分布在印度、东南亚、马来群岛,营群栖生活。

外形特征

跗跖全裸或几乎完全裸出,尾羽的羽干不裸出。大致分15种。一般都是轻捷的小鸟,比家燕小,体质也较轻。雌雄相似。嘴细弱 ,向下弯曲;翅膀尖长;脚短而细弱,4趾都朝向前方,不适于行步和握枝,只有助于抓附岩石的垂直面。羽色上体呈褐至黑色,带金丝光泽,下体灰白或纯白。

生活习性

已知的鸟类中能像蝙蝠那样用回声定位法在黑暗的洞穴中找路的。其「声纳」由频率为1,500~5,500赫(人耳能听见)的卡嗒声组成。每秒约6次。能在全黑的洞穴中任意疾飞。巢呈小托座状,有时有一点蕨类和树皮,可能黏附在树或峭壁上,但通常建在山洞或海岸洞穴中。一群鸟可多到100万只。

本文Hash:52407aea4cdb30763d53f5f10b89fdb291cf3c57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