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棕颈钩嘴鹛的分类地位

导读: 分类地位

台湾棕颈钩嘴鹛的图片

台湾棕颈钩嘴鹛(学名:Pomatorhinus musicus,英文名:Taiwan Scimitar Babbler),是画眉科钩嘴鹛属的一种,为台湾的特有种,又名小弯嘴画眉、小弯嘴。该物种虽然数量在下降,但目前的保护状况被评为无危。台湾棕颈钩嘴鹛的栖息地包括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低地林和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山地林。

中文学名:台湾棕颈钩嘴鹛

拉丁学名:Pomatorhinus musicus

英文俗名:Taiwan Scimitar Babbler

命名作者:Swinhoe, 1859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画眉科(Timaliidae)

中文属名:钩嘴鹛属(Pomatorhinus)

繁殖区:东洋界 : Taiwan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059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分类地位

台湾棕颈钩嘴鹛原作为棕颈钩嘴鹛(学名:Pomatorhinus ruficollis,英文名:Streak-breasted Scimitar Babbler)的一个亚种,现已提升为一个独立鸟种。

棕颈钩嘴鹛的外形特征、亚种分化、生活习性、地理分布

棕颈钩嘴鹛的图片

棕颈钩嘴鹛(学名:Pomatorhinus ruficollis,英文名:Streak-breasted Scimitar Babbler)是雀形目画眉科钩嘴鹛属的鸟类,体型略小(19厘米),俗名小钩嘴嘈鹛、小钩嘴嘈杂鸟、小钩嘴鹛、小眉、小偃月嘴嘈杂鸟。具栗色的颈圈,白色的长眉纹,眼先黑色,喉白,胸具纵纹,特征十分显著。在国内分布于华中至华南及海南岛。 原棕颈钩嘴鹛台湾亚种(又叫小弯嘴画眉)独立为台湾棕颈钩嘴鹛(学名:Pomatorhinus musicus,英文名:Taiwan Scimitar Babbler)。

中文学名:棕颈钩嘴鹛

拉丁学名:Pomatorhinus ruficollis

英文俗名:Streak-breasted Scimitar Babbler

命名作者:Hodgson, 1836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画眉科(Timaliidae)

中文属名:钩嘴鹛属(Pomatorhinus)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to s Chin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059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棕颈钩嘴鹛,摄于浙江杭州
棕颈钩嘴鹛,摄于浙江杭州

体型略小(19厘米)的褐色钩嘴鹛。

具栗色的颈圈,白色的长眉纹,眼先黑色,喉白,胸具纵纹,特征十分显著。

虹膜-褐色;嘴-上嘴黑,下嘴黄(亚种reconditus下嘴粉红);脚-铅褐色。

叫声:鸣声为2~3声的唿声,重音在第一音节,最末音较低。雌鸟有时以尖叫回应。

棕颈钩嘴鹛台湾亚种(小弯嘴画眉)已成为独立鸟种——台湾棕颈钩嘴鹛
棕颈钩嘴鹛台湾亚种(小弯嘴画眉)已成为独立鸟种——台湾棕颈钩嘴鹛
棕颈钩嘴鹛:幼鸟。
棕颈钩嘴鹛:幼鸟。

亚种分化

有多个地理亚种,诸亚种细节有别,见下表。有些亚种间有中间色型出现。

中文亚种名 拉丁学名 分布区域 胸 腹部 上背 藏南亚种 godwini 西藏东南部 白而具灰褐色纵纹 灰褐 褐 峨眉亚种 eidos 四川峨眉山地区之特有 白而具橄榄褐色纵纹 橄榄褐具白色纵纹 褐而沾栗色 滇西亚种 similis 四川西南部及云南西北部及西部 白而具褐色纵纹 橄榄褐而沾棕 褐 滇东亚种 reconditus 云南(东部,东南部),四川(屏山,马边) 几为白色 橄榄褐 褐 滇南亚种 albipectus 云南南部澜沧江及红河之间 白而具褐色纵纹 橄榄褐 褐 长江亚种 styani 甘肃南部至浙江、四川南部至北部及贵州北部 棕褐而具白色纵纹 橄榄褐 褐而沾栗色 中南亚种 hunanensis 华中及华南山区 褐而具白色纵纹 橄榄褐 褐 东南亚种 stridulus 东南部武夷山 栗褐而具白色纵纹 浓褐 栗褐 台湾亚种 musicus 台湾(又叫小弯嘴画眉) 白而具深栗色中央点斑 浓栗褐 深褐 海南亚种 nigrostellatus 海南岛 深栗色而具白色纵纹 浓栗褐 深褐

生活习性

棕颈钩嘴鹛,江西拍摄
棕颈钩嘴鹛,江西拍摄

钩嘴鹛属的典型特性。

地理分布

棕颈钩嘴鹛的分布图
棕颈钩嘴鹛的分布图
棕颈钩嘴鹛,江西拍摄
棕颈钩嘴鹛,江西拍摄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支那北部、缅甸北部及西部、中国华中至华南、台湾及海南岛。

分布状况:甚常见于海拔80~3400米混交林、常绿林或有竹林的矮小次生林。

不同亚种的分布和区别详见上面的表格。

棕鸫鹛的物种名称、分类地位、地理分布

棕鸫鹛的图片

棕鸫鹛(学名:Turdoides subrufa,英文名:Rufous Babbler)是噪鹛科鸫鹛属的鸟类。

棕鸫鹛(学名:Turdoides subrufa),是画眉科鸫鹛属的一种,为印度的特有种。该物种的保护状况被评为无危。棕鸫鹛的平均体重约为67.5克。栖息地包括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低地林、亚热带或热带的(低地)季节性湿润草原和亚热带或热带的(低地)湿润疏灌丛。

中文学名:棕鸫鹛

拉丁学名:Turdoides subrufa

英文俗名:Rufous Babbler

命名作者:Jerdon, 1839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噪鹛科(Leiothrichidae)

中文属名:鸫鹛属(Turdoides)

繁殖区:东洋界 : India

物种名称

中文名:棕鸫鹛

拉丁名:Turdoides subrufus

英文名:Rufous Babbler

分类地位

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今鸟亚纲->->今颚总目->雀形目->->->画眉科->->->

地理分布

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

本文Hash:5b072f715994e014c4b0f8cb1e28e4b5ba5bbf35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