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攀雀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导读: 中华攀雀-外形描述 中华攀雀-叫声 中华攀雀-地理分布 中华攀雀-生活习性

中华攀雀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中华攀雀-外形描述

描述:雄鸟:体型纤小(11厘米)的山雀。顶冠灰,脸罩黑,背棕色,尾凹形。雌鸟及幼鸟似雄鸟但色暗,脸罩略呈深色。

虹膜—深褐;嘴—灰黑;脚—蓝灰。

中华攀雀-叫声

叫声:高调、柔细而动人的哨音tsee;较圆润的piu及一连串快速的siu声。鸣声似雀鸟,”tea-cher”的主调接si-si-tiu副歌。

中华攀雀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中华攀雀-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俄罗斯的极东部及中国东北;迁徙至日本、朝鲜和中国东部。

分布状况:据悉在中国北方并不罕见,但冬季在中国东部、日本及南至香港则越来越常见。

中华攀雀-生活习性

习性:冬季成群,特喜芦苇地栖息环境。

白冠攀雀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白冠攀雀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白冠攀雀-外形描述

描述:雄鸟:体型纤小(11厘米)的浅色攀雀,额及脸罩黑色,有时延伸至顶后,但与栗色上背之间有白色领环。雌鸟:色暗,顶冠及领环灰色。幼鸟:体羽较单一的黄褐色,具略深色的脸罩。与中华攀雀的区别在下体色较浅,宽黑色的前额且成鸟具偏白色领环。亚种stoliczkae较指名亚种略淡。

虹膜—红褐;嘴—深褐至灰色;脚—深灰。

白冠攀雀-叫声

叫声:细声的pseee;从调swee-swee;哀怨的tsi声,飞行时发出ti-ti-ti-ti-ti的叫声。

白冠攀雀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白冠攀雀-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中亚至中国西北及俄罗斯东南部。

分布状况:亚种stoliczkae 罕见于新疆及宁夏高可至海拔2400米的河边森林及柳树灌丛。指名亚种coronatus见于新疆西北部准噶尔盆地西伊犁河谷。

白冠攀雀-生活习性

习性:冬季结群。通常比其他攀雀更喜栖于树上。

中华秋沙鸭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中华秋沙鸭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中华秋沙鸭-外形描述

描述:雄鸟:体大(58厘米)的绿黑色及白色鸭。长而窄近红色的嘴,其尖端具钩。黑色的头部具厚实的羽冠。两胁羽片白色而羽缘及羽轴黑色形成特征性鳞状纹。脚红色。胸白而别于红胸秋沙鸭,体侧具鳞状纹有异于普通秋沙鸭。雌鸟色暗而多灰色,与红胸秋沙鸭的区别在于体侧具同轴而灰色宽黑色窄的带状图案。

虹膜—褐色;嘴—橘黄色;脚—橘黄色。

中华秋沙鸭-叫声

叫声:似红胸秋沙鸭。

中华秋沙鸭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中华秋沙鸭-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繁殖在西伯利亚、朝鲜北部及中国东北;越冬于中国的华南及华中,日本及朝鲜;偶见于东南亚。

分布状况: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在中国数量稀少且仍在下降。繁殖在中国东北;迁徙经于东北的沿海,偶在华中、西南、华东、华南和台湾越冬。

中华秋沙鸭-生活习性

习性:出没于湍急河流,有时在开阔湖泊。成对或以家庭为群。潜水捕食鱼类。

中华秋沙鸭-别名俗名

东大图因-包赫亚 鳞胁秋沙鸭 秋沙鸭

本文Hash:6b695b4f7b5859c9b503d35be453b59f3dad81b7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