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尾䴓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导读: 白尾䴓-外形描述 白尾䴓-叫声 白尾䴓-地理分布 白尾䴓-生活习性

白尾䴓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白尾䴓-外形描述

描述:体小(12厘米)的灰色及黄褐色䴓。特征为中央尾羽基部白色,尾下覆羽全棕色。似普通䴓、栗臀䴓及栗腹䴓的某些亚种,后两者的外侧尾羽也具白色次端斑。若白色尾基不显,特征则为尾下覆羽全棕色而无扇贝形斑纹。

虹膜—褐色;嘴—近黑,下颚基部色浅;脚—绿褐色。

白尾䴓-叫声

叫声:尖厉的单或双chak音,快速的嘟声chip-chip-chip-chip…,每秒约10个音节。鸣声为一种哨音渐强的慢板和快板变调。

白尾䴓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白尾䴓-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缅甸、老挝北部、越南西北部及中国西南。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罕见于西藏南部及云南极西部的森林。

白尾䴓-生活习性

习性:本属的典型特性。

白尾鹞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白尾鹞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白尾鹞-外形描述

描述:雄鸟:体型略大(50厘米)的灰色或褐色鹞。具显眼的白色腰部及黑色翼尖。体型比乌灰鹞大,比草原鹞也大且色彩较深。缺少乌灰鹞次级飞羽上的黑色横斑,黑色翼尖比草原鹞长。雌鸟褐色,与乌灰鹞的区别在领环色浅,头部色彩平淡且翼下覆羽无赤褐色横斑。与草原鹞的区别在深色的后翼缘延伸至翼尖,次级飞羽色浅,上胸具纵纹。幼鸟与草原鹞及乌灰鹞幼鸟的区别在两翼较短而宽,翼尖较圆钝。

虹膜—浅褐色;嘴—灰色;脚—黄色。

白尾鹞-叫声

叫声:通常无声。

白尾鹞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白尾鹞-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繁殖于全北界;冬季南迁至北非、中国南方、东南亚及婆罗洲。

分布状况:甚常见的季候鸟。指名亚种繁殖于新疆西部喀什地区、河北及东北各省。迁徙时见于中国的东半部,越冬于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及长江以南地区。

白尾鹞-生活习性

习性:喜开阔原野、草地及农耕地。飞行比草原鹞或乌灰鹞更显缓慢而沉重。

白尾鹞-别名俗名

白尾巴根子 白抓 灰鹞 灰鹰 鸡鵟 鸡鸟?

白尾地鸦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白尾地鸦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白尾地鸦-外形描述

描述:体小(29厘米)褐色地鸦。嘴向下弯,具紫黑色短宽冠羽,颊及喉偏黑,眼先、眼圈、头侧及颈部皮黄,翼覆羽黑色而具紫色辉光,飞羽大多白色,羽轴及羽尖近黑。

虹膜—深褐;嘴—黑色;脚—黑色。

白尾地鸦-叫声

叫声:重复的三音节chui-chui-chui声,最后一音上扬,另有快速而下抑的一连串低哨音。

白尾地鸦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白尾地鸦-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新疆特有种。

分布状况: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不常见,分布仅限于环塔克拉玛干荒漠东至罗布泊的山麓地带海拔900~1300米有胡杨分布的一个环状范围内。

白尾地鸦-生活习性

习性:栖居荒漠灌丛及多灌木的荒野。多在地面快速行走,但也停栖于灌丛。

本文Hash:85c556275690843d99a291aa224bdbb509586294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