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额鹦鹉的称呼、简介、食性

导读: 称呼 鸟种简介 食性

橙额鹦鹉的图片

橙额鹦鹉(学名:Eupsittula canicularis,英文名:Orange-fronted Parakeet)是鹦鹉科欧普锥尾鹦鹉属的鸟类。

橙额鹦鹉(学名:Cyanoramphus malherbi)是鹦形目鹦鹉科的中型鹦鹉,仅在新西兰的南岛的一端可以寻找到,但数量已非常稀少。它们大都很吵闹,同种形态的鸟所拥有的黄颜色都非常饱满和鲜艳。主要栖息于各种高度的森林,尤其是幅员较为广泛的森林地区;岛上的灌木丛林地;偶尔也会前往果园和农耕区。以种子、水果和昆虫为主要食物。

中文学名:橙额鹦鹉

拉丁学名:Eupsittula canicularis

英文俗名:Orange-fronted Parakeet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鹦形目(Psittaciformes)

中文科名:鹦鹉科(Psittacidae)

中文属名:欧普锥尾鹦鹉属(Eupsittula)

繁殖区:中美洲 : w Mexico to w Costa Rica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称呼

橙额鹦鹉
橙额鹦鹉橙额鹦鹉:(又名:橙冠鹦鹉)

拉丁文名称:Cyanoramphus malherbi

英文名称:Orange Fronted parakeet、Orange crowned kakariki

这种鹦鹉仅在新西兰的南岛的一端可以寻找到,但数量已非常稀少。它们大都很吵闹。同种形态的鸟所拥有的黄颜色都非常饱满和鲜艳。

鸟种简介

约在28cm左右,同一种颜色的鹦鹉雌鸟略小,头部和鸟喙也略显狭窄,雌鸟和幼鸟相比雄鸟颜色略浅。

kakariki这类鹦鹉在人类的干涉和保育下繁殖很有成效,1958年在保护区仅有的103只红冠鹦鹉仅仅六年时间,数量就上升到2500只。而橙冠鹦鹉和黄冠鹦鹉要少一些。

食性

以种子、水果和昆虫为主要食物。

繁殖:在野外自然界中没有大的种群,以极少的家庭式成员在一起生活,通常集聚在树林中,有时栖息在树洞里,常在有苔藓的地面上用羽毛、杂草絮窝,每次下5至9枚鸟卵,亲鸟喂养期为20天左右。

人工养殖:用一个3.6米长×0.9米宽×1.8米高的木箱,另外要有一块空地提供给亲鸟作为活动空间。小鸟出壳后要将雄鸟和幼鸟分开,雄鸟有杀子行为。

人式喂养这种鹦鹉不是很困难,一些混合的植物种子、苹果、梨、葡萄都可以作为它们的食物。

在饲养时要进行鸟的种类甄别,将有橙额的单独饲养,以免杂化。

紫冠吸蜜鹦鹉的简介、外型、生活习性、食物、生长繁殖

紫冠吸蜜鹦鹉的图片

紫冠吸蜜鹦鹉(学名:Glossopsitta porphyrocephala)羽色鲜艳,主要以花粉、花蜜与果实为食物,鸟喙比一般鹦鹉的长、更特别的是细长的舌头上有刷状的毛,称为刷状舌,方便该鹦鹉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身体内部的构造也很特别,它们的体内有一种特别的消化酵素存在,以便分解食物。但由于该吸蜜鹦鹉没有消化谷物饲料的必要,它们的沙囊处理硬食物的能力较其他鹦鹉弱了许多。

鸟种简介

紫冠吸蜜鹦鹉
紫冠吸蜜鹦鹉物种名称:紫冠吸蜜鹦鹉

又名:紫冠鹦鹉

拉丁学名:Glossopsitta porphyreocephala

英文名称:Purple-crowned Lorikeet

科属分类:鸟纲(Aves)、鹦形目、鹦鹉科、吸蜜鹦鹉族身长:15公分(6吋)

亚种:目前并无已知亚种

地理分布:澳洲西南和东南部、袋鼠岛

保护等级:紫冠吸蜜鹦鹉(图5)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外型

这种鹦鹉鸟体为绿色,头部和大腿为黄绿色;眼睛和鸟喙之间橘红色;额头和耳羽为橙色;头顶紫色;喉咙、脸颊前方、胸部和腹部为浅蓝色;颈部和背部上方为古铜棕色,并带有浅绿色;翅膀内侧覆羽红色,翅膀弯曲的地方为蓝色,主要飞行羽带有非常细窄的黄色滚边;尾巴内侧橄榄黄色,侧面的羽毛底色带有橘红;鸟喙黑色,虹膜棕色。幼鸟的鸟喙为黑棕色,头顶的紫色面积很小,有些幼鸟甚至没有紫色的羽毛,虹膜深色。

生活习性

紫冠吸蜜鹦鹉
紫冠吸蜜鹦鹉紫冠吸蜜主要栖息於澳洲乾燥的小桉树丛、也栖息於各种型态充满盛开花朵的林地和灌木丛区,有时候开阔的平原、沿海灌木林、桉树森林或是孤立的树丛区也见的到他们的踪影;有时候甚至会前往城镇或是花园中活动。他们平时大多成对活动,或是组成4到12只左右的小群体,在花朵盛开的树上会聚集比较庞大的数量;时常和同属中的麝香吸蜜(Musk Lorikeet)一起集结活动;在繁殖季节会过著四处游牧的生活,偏好在树顶活动,隐身於浓密林区的时候相当难以察觉;在比较低矮的灌木丛或是树林间觅食的时候,则可以悄悄接近他们。平时他们偏好栖息於高大浓密的树木林区休憩,通常都离觅食的地点有一段很远的距离。如果被惊扰会尖叫著整群飞起,在空中盘旋几圈後,再降落在同一棵或是邻近的树上。飞行的时候会伴随尖锐刺耳的鸣叫,但是觅食的时候则仅会发出相当轻柔的咕哝声。

食物

紫冠吸蜜主要以花粉、花蜜、当地种植和引进的水果、花朵(偏好桉树属植物)、浆果、昆虫以及其幼虫等为食。

生长繁殖

在野外他们主要的繁殖季为8月到12月,会将巢筑在距离水源很近的空心桉树洞内,人工豢养的紫冠吸蜜仅在澳洲当地有过成功的纪录。他们一次会产下3到4枚卵,在吸蜜鹦鹉中算是相当多产的种类。孵化期22天,幼鸟羽毛长成约需45到60天。

纵纹吸蜜鹦鹉的简介、外形特征、生活习性、食物、生长繁殖

纵纹吸蜜鹦鹉的图片

纵纹吸蜜鹦鹉(学名:Charmosyna multistriata)羽色鲜艳,主要以花粉、花蜜与果实为食物,鸟喙比一般鹦鹉的长、更特别的是细长的舌头上有刷状的毛,称为刷状舌,方便该鹦鹉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身体内部的构造也很特别,它们的体内有一种特别的消化酵素存在,以便分解食物。但由于该吸蜜鹦鹉没有消化谷物饲料的必要,它们的沙囊处理硬食物的能力较其他鹦鹉弱了许多。

鸟种简介

纵纹吸蜜鹦鹉
纵纹吸蜜鹦鹉

又名:条纹吸蜜鹦鹉

拉丁学名:Charmosyna multistriata

英文名称:Striated Lorikeet

科属分类:鸟纲(Aves)、鹦形目、鹦鹉科、吸蜜鹦鹉族

身长:18公分(7吋)

亚种:目前并无已知亚种

地理:分布新几内亚雪山东部,到飞河上方的南部斜坡。

外形特征

这种鹦鹉鸟体为绿色;头顶後方和颈部为棕色,并带有不同程度的小面积橘黄色羽毛;胸部为深绿,颈部和腹部的羽毛带有放射状黄绿色的条纹;肛门附近红色,尾巴红底,尾巴上方其馀部份为橄榄绿,尖端黄色;尾巴内侧橄榄黄;上鸟喙为蓝灰底橙色,下鸟喙橙色;虹膜棕色。幼鸟头部颜色较深,颈部橘黄色的羽毛分布较小,虹膜深色。

生活习性

纵纹吸蜜鹦鹉
纵纹吸蜜鹦鹉条纹吸蜜主要栖息于山区森林和介于180米到1770米之间的边缘地带,偶尔会前往比较低纬度曰80米的地区活动觅食。在繁殖季节他们大多成对活动,或是组成至多20只的小群体,时常和同属中的红胁吸蜜鹦鹉(Red-flanked Lorikeets)和仙子吸蜜(Fairy Lorikeets)一起集结活动;偏好在花朵盛开的树顶活动,在飞行的时候条纹吸蜜会尽量成群,只有少数时候飞行群中才会出现仙子吸蜜(Fairy Lorikeets)加入;平时他们相当安静,带是在飞行的时候会发出比较尖锐的鸣叫,因此相当显而易见。

食物

条纹吸蜜主要以花粉、花蜜、花朵等为食。

生长繁殖

因为他们的数量稀少,因此野外的繁殖季节不详;人工豢养的条纹吸蜜相当罕见,资料也很稀少;他们一次会产下2枚卵,母鸟大多会于产下第二枚卵的时候才开始孵蛋;孵化期为25天,幼鸟羽毛长成约需55-60天。

紫腹吸蜜鹦鹉的简介、亚种分化、外型、生活习性、食物、生长繁殖

紫腹吸蜜鹦鹉的图片

紫腹吸蜜鹦鹉(学名:Lorius hypoinochrous)羽色鲜艳,主要以花粉、花蜜与果实为食物,鸟喙比一般鹦鹉的长、更特别的是细长的舌头上有刷状的毛,称为刷状舌,方便该鹦鹉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身体内部的构造也很特别,它们的体内有一种特别的消化酵素存在,以便分解食物。但由于该吸蜜鹦鹉没有消化谷物饲料的必要,它们的沙囊处理硬食物的能力较其他鹦鹉弱了许多。

鸟种简介

紫腹吸蜜鹦鹉
紫腹吸蜜鹦鹉

物种名称:紫腹吸蜜鹦鹉

拉丁学名:Lorius hypoinochrous

英文名称:Purple-bellied Lory

科属分类:鸟纲(Aves)、鹦形目、鹦鹉科、吸蜜鹦鹉族

地理分布:路易斯艾达群岛(Louisiada Archipelago)中的密思马(Misima)和太古拉(Tagula)

身长:依照不同亚种为26到27公分不等(10到10.5吋)

保护等级: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亚种分化

目前共有3种已知亚种,分别为

1.Purple-bellied Lory(Lorius h. hypoinochrous)

2.Rossel Island Lory(Lorius h. rosselianus)

3.Fergusson Island Lory( Lorius h. detvittatus )

外型

这种鹦鹉鸟体为红色,前额、鸟喙和眼睛之间、头顶为黑色;胸部为浅红色;上腹部为红蓝色,下腹部和大腿为蓝紫色;有些鸟的颈部会分布些深红色的条状羽毛;翅膀绿色,内侧覆羽红色,外侧羽毛尖端为黑色;尾巴内侧深橄榄黄,上方为红色,尖端深蓝绿色;蜡膜白色,鸟喙橘红色,虹膜橘黄色。幼鸟的鸟喙为棕色。

生活习性

紫腹吸蜜鹦鹉
紫腹吸蜜鹦鹉紫腹吸蜜主要栖息於森林地区、森林边缘、高大的次要植被区、开阔的林地、花园、椰子园等地;在新几内亚则偏好於低地和山麓丘陵活动;在毕斯麦半岛他们会在约450米到750米的低地活动;在古德那夫(Goodenough)地区则会高达1600米。他们在繁殖季大多成对或是以小群体活动,非常明显易见因为他们相当吵杂;平常会从森林飞到地低区觅食,在花朵盛开的树顶和果树上活动,尤其偏好椰子树;在飞行的时候会伴随刺耳的鸣叫,尤其在接近要降落的树上时,非常吵杂,因此很容易就可以察觉他们的踪迹。

食物

紫腹吸蜜主要以花蜜、花朵、水果、浆果和昆虫等为食。

生长繁殖

在野外他们的繁殖季为6月到8月,一次会产下2枚卵,偏好在高耸的树木裂缝中筑巢;人工豢养方面资料不详,因为并没有太多人饲养和繁殖他们,所以没有进一步的资料。

本文Hash:00e374b9153468876d2253c1fc4b7532a93c16b8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