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鹦鹉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导读: 外形特征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地理分布

红鹦鹉的图片

红鹦鹉(学名:Eos bornea,英文名:Red Lory)是鹦鹉科红蓝鹦鹉属的鸟类。

红色吸蜜鹦鹉(学名:Eos bornea,英文名:Red Lory)有2 个亚种,羽色鲜艳,头部和颈部完全红色,飞羽为黑色和蓝色,耳羽有时覆盖蓝色,虹膜褐色。主要以花粉、花蜜与果实为食物,也吃昆虫。鸟喙比一般鹦鹉的长、更特别的是细长的舌头上有刷状的毛,称为刷状舌,方便该鹦鹉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活动于潮湿的原始森林、红树林沼泽区、近海岸的林地和椰子种植园。成对或集小群活动,偶尔聚集50只以上的大群。分布于印尼诸岛和布鲁岛。

中文学名:红鹦鹉

拉丁学名:Eos bornea

英文俗名:Red Lory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鹦形目(Psittaciformes)

中文科名:鹦鹉科(Psittacidae)

中文属名:红蓝鹦鹉属(Eos)

繁殖区:澳洲界 : Moluccas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红色

次要羽色:蓝色

外形特征

红色吸蜜鹦鹉身长28~31厘米,体重170克,寿命16年。是Eos属的吸蜜鹦鹉中黑色和蓝色斑点最少的种类。成鸟头部和颈部完全红色。初级飞羽为黑色,次级和三级飞羽蓝色。所有的尾巴羽毛红褐色。虹膜红色,腿灰色。幼鸟比它们的父母羽色暗。主要飞羽蓝灰色。耳羽有时覆盖蓝色。肛周和腿有渗透的小蓝点。腹部的羽毛常常镶有深蓝色的边缘。虹膜褐色。

生活习性

红色吸蜜鹦鹉活动于潮湿的原始森林、红树林沼泽区、近海岸的林地、椰子种植园,被遗弃的花园和红树林,海拔900米至1250米的丘陵地等地区,在布鲁岛可达1800米的高度。大多分布在沿海地区,常常集一大群吵杂地出现在分散的村庄和农场附近,数量虽然因为遭人为捕捉作为买卖而下降,但是在当地是常见的鸟类。

成对或集小群活动,偶尔聚集50只以上的大群。经常在各小岛间飞越活动,在空中快速飞行时,会嘈杂的鸣叫并拍打自己的翅膀,很容易观察到。白天在成荫的绿树间休息时,大部分时间用于梳理羽毛打扮。这种做法是为了加强对配偶的吸引力。头部和颈部优先打理。用自己的喙将鸟的羽毛弄得光滑整洁。合作伙伴间彼此梳理自己够不到的部位。以植物为主要食物,吃桃金娘科和珊瑚属刺桐树的花蜜和花粉,也吃昆虫。

生长繁殖

筑巢于树洞中 繁殖季约从8~9月开始;巢的位置坐落在一个高度很高的大树上。雏鸟出生的季节是在如火如荼的12月。一窝产2枚卵,孵化期约24~26天,7-9个星期后羽毛长成。

笼养的红色吸蜜鹦鹉活泼且吵杂,它们的繁殖难度低,一年四季都经常可以在鸟店看到红色吸蜜鹦鹉的幼鸟,手养幼鸟很爱亲近主人也很爱玩耍;是很吵杂的吸蜜鹦鹉,繁殖红色吸蜜鹦鹉成功者非常多,只要选择成熟且人工繁殖的红色吸蜜鹦鹉就能很快有繁殖成果,用小型笼子即可繁殖成功,幼鸟应于3至4个星期后抓出巢箱手养,否则亲鸟有可能攻击幼鸟,全年皆可繁殖。

地理分布

分布于印尼的摩鹿加群岛、苏拉群岛、凯伊群岛、沙巴鲁亚、安汶岛等地,布鲁岛,引进新加坡。

保护现状

红鹦鹉
红鹦鹉

红色吸蜜鹦鹉不是濒危物种,虽然它的分布在整个岛屿间很不均匀。布鲁亚种数量最普遍。安汶岛和其他小岛密度急剧降低。它们面临的主要威胁是是人类的捕捉及鸟类贸易,据统计,每年约6500只被捕获,主要客户来自美国。

红尾凤头鹦鹉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红尾凤头鹦鹉的图片

红尾凤头鹦鹉(学名:Calyptorhynchus banksii),属鹦形目凤头鹦鹉科黑凤头鹦鹉属,别名红尾黑凤头鹦鹉、红尾黑巴丹、红尾黑巴旦,英文名 Red-tailed Black Cockatoo。红尾黑凤头鹦鹉生性好奇温和。雄鸟全身都是黑色,尾部为鲜红色,因此而得名。雌鸟头部、胸腹部、尾部及翅膀有许多美丽的黄色或橘黄色斑
点与横纹,尾部呈条状分明的橘黄色。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的北部和西部,平时生活在树上,偶尔到地面上活动,群居鸟类。人工繁殖不易,笼养也较为困难。主要以植物种子为食,也会食用水果、坚果、花朵、昆虫。常在桉树上筑巢。

中文学名:红尾凤头鹦鹉

拉丁学名:Calyptorhynchus banksii

英文俗名:Red-tailed Black Cockatoo

命名作者:Latham, 1790

中文目名:鹦形目(Psittaciformes)

中文科名:凤头鹦鹉科(Cacatuidae)

中文属名:黑凤头鹦鹉属(Calyptorhynchus)

繁殖区:澳洲界 : Australia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红尾黑凤头鹦鹉生性好奇温和,它们的性别可轻易的由外表判断,雄鸟全身都是黑色,尾部为鲜红色。雌鸟头部、胸腹部、尾部及翅膀有许多美丽的黄色或橘黄色斑点与横纹,尾部呈条状分明的橘黄色,与公鸟尾部是一片鲜红色不同。雌鸟的喙部是肉色,而雄鸟是黑色。

体长从50厘米到68厘米不等,体重能达到600至900克左右。寿命可能达到50年以上。

地理分布

广阔地分布在澳洲各地,昆士兰的东部及北部和其邻近的小岛(包括约克角半岛,整个半岛除了最北的顶点地区,剩下的整个半岛都有分布)、新南韦尔斯的北部有少量的分布、北省的北部及南部、南澳大利亚的北部及西澳大利亚的东北部与西部。

生活习性

红尾黑凤头鹦鹉有迁徙性,北方的族群有季节性迁徙的行为,通常在较潮湿的季节会往内陆迁移,南方的族群则是依食物充足与否而有迁徙的行为。繁殖期外通常成对或一小群聚集活动,但有时也会大量聚集数百只,常和白尾黑凤头鹦鹉与黄尾黑凤头鹦鹉相遇,但不会聚集在一块,在森林区时只在树上觅食,喝水时才会到地面上,在开阔地区或农作物区时则经常在地面上觅食,栖息与筑巢都爱在靠近水源地的树林中,尤其是尤佳利树林。在傍晚入夜时分常大叫,特是在有月光的夜晚。有时与葵花凤头鹦鹉一起在农作物园区内觅食,造成严重的农业损失,尤其是花生田与玉米田,当地政府有限制地允许农民射杀或是捕捉贩卖。

生长繁殖

繁殖期因地方而不同,一窝通常颗卵偶尔颗,孵化期约天,只由雌鸟孵蛋,如果颗蛋皆孵出,较晚孵出的幼鸟常被亲鸟忽略而死亡。幼鸟孵出后,母鸟会待在巢中个星期,雄鸟一天会喂食母鸟次,雏鸟约个月后羽毛长成。

孵化期28天,羽化期3个月,成熟期4年。每次产卵1或2枚,较晚孵化出的幼年可能会被亲鸟忽略。

保护现状

红尾黑凤头鹦鹉世界上的总数量超过万只,受澳大利亚政府法律的保护,野外数量目前似乎算稳定。在澳大利亚以外的国家,红尾黑凤头鹦鹉是非常稀少且昂贵的鹦鹉,它们在黑市的价格往往都非常的高。人工繁殖的非常少,在国际上的繁殖业者与鹦鹉养殖皆很少见,但是在稀少珍贵的黑凤头鹦鹉中,他们却是最常见的黑凤头鹦鹉;新引进的红尾黑凤头鹦鹉在适应环境后会非常健壮,刚开始的饮食改变可能导致一时的饮食适应不良,需要大的鸟舍,过小的笼子或笼舍会使它们沮丧与失去活力,对于过于潮湿与寒冷的环境敏感,提供新鲜树枝供其啃咬。

红耳绿吸蜜鹦鹉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红耳绿吸蜜鹦鹉的图片

红耳绿吸蜜鹦鹉(学名:Glossopsitta concinna)羽色鲜艳,主要以花粉、花蜜与果实为食物,鸟喙比一般鹦鹉的长、更特别的是细长的舌头上有刷状的毛,称为刷状舌,方便该鹦鹉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

外形特征

红耳绿吸蜜鹦鹉身长:22cm。鹦鹉鸟体为绿色,鸟喙和眼睛之间、前额、眼睛后方横越过耳羽的带状羽毛、颈部两侧
红耳绿吸蜜鹦鹉
红耳绿吸蜜鹦鹉为红色;头顶和颈部为蓝色;背部古铜棕色,并带有浅绿色;胸前两侧和翅膀内侧分布些黄色的羽毛;翅膀内侧覆羽为黄绿色;尾巴内侧橄榄黄,内侧带有橘红色;鸟喙黑底橘红色,虹膜橙色。幼鸟的鸟喙颜色较深,体色也比较暗,胸部两侧的黄羽分布也较少

生活习性

麝香吸蜜主要栖息於任何充满盛开花朵的树林区、灌木丛、沿著水源处的树木林区、公园、果园等处;偶尔也会前往
红耳绿吸蜜鹦鹉
红耳绿吸蜜鹦鹉山区森林和人类居住的地方附近。在繁殖季他们大多成对或是以小群体活动;他们通常会定期前往几个固定的觅食地区;时常和其他的吸蜜鹦鹉一起集结活动,或是快速鹦鹉(Swift Parrots)等。他们对人类相当友善,戒心不重,在觅食的时候可以近距离靠近他们,有时候甚至连农夫开枪瞄准射杀他们都不自觉。觅食的时候会彼此发出喋喋不休的交谈,对鸟会紧密的在群体中待在一起,飞行的时候会发出刺耳的鸣叫,因此相当显而易见。

食物:麝香吸蜜主要以花蜜、花粉、花朵(尤其是桉(树)属植物)、软性水果、浆果、种子、植被、昆虫以及其幼虫等为食;此外,半熟的玉米和谷粒也是他们所喜爱的食物。

地理分布

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澳洲东部和东南部、塔斯马尼亚岛和袋鼠岛。

生长繁殖

他们在野外的繁殖季为8月到1月,会将巢筑在距离水源很近的空心桉树洞内,有时候他们会和澳洲虹彩吸蜜鹦鹉(Rainbow Lorikeets)、紫冠吸蜜鹦鹉(Purple-crowned Lorikeets)、鳞胸吸蜜鹦鹉(Scaly-breasted Lorikeets)或是迷你吸蜜鹦鹉(Little Lorikeet)在野外产下混血的後代;人工豢养的麝香吸蜜一次会产下2枚卵,可以提供25*25*30公分的厚木巢箱。孵化期为22天,有时候会介于19到27天之间,时间完全视当地的温度而定;亲鸟通常一次只会扶养一只幼雏,因此可以将另外一只取出手养;幼鸟羽毛长成约需48天。12个月大幼鸟就已经成熟,但是要等到2岁以後才能够有繁殖能力。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本文Hash:227524cd87af761d8658e9662865520b9298ea63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