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胸田鸡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亚种分化、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亚种分化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保护现状

红胸田鸡的图片

红胸田鸡(学名:Porzana fusca,英文名:Ruddy-breasted Crake)是秧鸡科田鸡属的鸟类。

红胸田鸡(学名:Porzana fusca)属鹤形目秧鸡科田鸡属。小型涉禽,体长19-23cm。上体储褐色或暗橄榄褐色,颏、喉白色;胸和上腹红栗色,下腹和两胁灰褐色、具白色横斑,脚红色。野外特征极明显,容易识别。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菲律宾。

中文学名:红胸田鸡

拉丁学名:Porzana fusca

英文俗名:Ruddy-breasted Crake

命名作者:Linnaeus, 1766

中文目名:鹤形目(Gruiformes)

中文科名:秧鸡科(Rallidae)

中文属名:田鸡属(Porzana)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also e As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318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红胸田鸡
红胸田鸡

体小(20厘米)的红褐色短嘴田鸡。后顶及上体纯褐色,头侧及胸深棕红色(亚种erythrothorax的红色较深),颏白,腹部及尾下近黑并具白色细横纹。

幼鸟较成鸟上体更浓褐,头侧、胸和上腹栗红色,缀有灰白色,下腹和两胁淡灰褐色,微具稀疏的白色斑点。

虹膜-红色;嘴-偏褐;脚-红色。

叫声:寂静少声;于繁殖季节有突发性的3~4秒的尖厉下颤音,似小鸊鷉。

红胸田鸡
红胸田鸡
红胸田鸡
红胸田鸡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红胸田鸡似红腿斑秧鸡及斑胁田鸡,但体型较小且两翼无任何白色。

地理分布

红胸田鸡
红胸田鸡

分布范围:繁殖于印度次大陆、中国、东亚、菲律宾、苏拉威西岛及巽他群岛。冬季北方鸟南下越冬于婆罗洲。

分布状况:亚种erythrothorax为台湾的地方性常见留鸟; phaeopyga于华东、华中及华南;bakeri于中国西南。

亚种分化

红胸田鸡
红胸田鸡

1、红胸田鸡云南亚种(学名:Porzana fusca bakeri)。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

2、红胸田鸡普通亚种(学名:Porzana fusca erythrothorax)。在中国大陆,分布于辽宁、河北、陕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南、贵州、广西、山东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

3、红胸田鸡台湾亚种(学名:Porzana fusca phaeopyga)。分布于台湾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

生活习性

红胸田鸡
红胸田鸡

红胸田鸡栖息于沼泽、湖滨与河岸草丛与灌丛,以及水塘、水稻田和沿海滩涂与沼泽地带。也出现于低山丘陵、林缘和林中沼泽。常在黎明、黄昏和夜间活动,白天多隐藏在灌丛与草丛中。性胆小,善奔跑和匿藏,飞行也很好,飞行快而直,一般紧贴水面或地面飞行。但通常飞不多远又落入草丛和芦苇丛中。飞行时两脚悬垂于下,一般很少飞行。

红胸田鸡主要以水生昆虫、软体动物和水生植物叶、芽、种子为食。

生长繁殖

红胸田鸡
红胸田鸡

繁殖期为3—7月。成对营巢于水边草丛和灌丛中地上,也营巢于水稻田田埂上草丛中。巢甚隐蔽,四周常有芦苇或高草掩护。

每窝产卵5—9枚。卵的颜色为淡粉红色或乳白色,被有褐色或红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28—34×21一24毫米,平均31×23毫米。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流承担。

保护现状

红胸田鸡
红胸田鸡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近危(NT)。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灰胸竹鸡的外形特征、亚种分化、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灰胸竹鸡的图片

灰胸竹鸡(学名:Bambusicola thoracicus,英文名:Chinese Bamboo Partridge)为雉科竹鸡属的鸟类,俗名华南竹鹧鸪、泥滑滑、山菌子、竹鹧鸪、普通竹鸡、中华竹鸡、竹鸡。分布在台湾以及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北达陕西南部、西至四川盆地西缘、东达福建,主要栖息于山区、平原、灌丛、竹林以及草丛。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引种至日本。

中文学名:灰胸竹鸡

拉丁学名:Bambusicola thoracicus

英文俗名:Chinese Bamboo Partridge

命名作者:Temminck, 1815

中文目名:鸡形目(Galliformes)

中文科名:雉科(Phasianidae)

中文属名:竹鸡属(Bambusicola)

繁殖区:东洋界 : s China, Taiwan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27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灰胸竹鸡:形态特征图
灰胸竹鸡:形态特征图

中等体型(33厘米)的红棕色鹑类。特征为额、眉线及颈项蓝灰色,与脸、喉及上胸的棕色成对比。上背、胸侧及两胁有月牙形的大块褐斑。亚种 sonorivox的整个脸、颈侧及上胸灰蓝,仅颏及喉栗色。外侧尾羽栗色。飞行翼下有两块白斑。雄雌同色。雄鸟脚上有距。

虹膜-红褐;嘴-褐色;脚-绿灰色。

叫声:刺耳的”people pray, people pray, people pray”叫声。竹鸡善鸣叫,鸣声尖锐而响亮,雌性发出单调的“嘀、嘀”短声,雄性声音及声调酷似“扁罐罐、扁罐罐”,常连续鸣叫数十次,至其精疲力尽方止,故四川地区称之为扁罐罐 。特别在繁殖期连鸣不已。

灰胸竹鸡:台湾亚种
灰胸竹鸡:台湾亚种
灰胸竹鸡:台湾亚种(幼鸟)
灰胸竹鸡:台湾亚种(幼鸟)
灰胸竹鸡:雏鸟(2日龄)
灰胸竹鸡:雏鸟(2日龄)

亚种分化

灰胸竹鸡:台湾亚种
灰胸竹鸡:台湾亚种

灰胸竹鸡在中国有两个亚种:

灰胸竹鸡台湾亚种(学名:Bambusicola thoracica sonorivox),是台湾特有物种。头和颈的两侧暗灰色。分布于台湾本岛。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台湾。

灰胸竹鸡指名亚种(学名:Bambusicola thoracica thoracica),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头和颈的两侧栗红色。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北达陕西南部、西至四川盆地西缘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1919年引入日本,现分布很广。

地理分布

灰胸竹鸡:地理分布图
灰胸竹鸡: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中国南方特有种。引种至日本。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为中国中部、南部、东部及东南部的常见留鸟。亚种sonorivox为台湾留鸟。

生活习性

灰胸竹鸡
灰胸竹鸡
灰胸竹鸡
灰胸竹鸡

竹鸡不是十分畏人,如果不受到侵扰,可在与人体相隔3~5米的可视距离内觅食或打斗。竹鸡常在山地、灌丛、草丛、竹林等地方结群活动,3~5只或10多只不等,时常排成单行队形行进。夏季多在山腰和山顶活动,冬季移至山脚、溪边和丛林中觅食。晚上一个个在横树枝上排成一串互相紧靠取暖。

习性:以家庭群栖居。飞行笨拙、径直。活动于干燥的矮树丛、竹林灌丛,至海拔1000米处。

栖息于山岳的灌丛、草地或丛林中。昼出夜伏,夜间宿于竹林或杉树上。喜隐伏,飞行力不强。鸣声响亮。啄食杂草种子、嫩芽、柔叶、谷粒,以及蝗虫、蝗蝻、蚂蚁、白蚁和蠕虫。

竹鸡以杂草种子、蔬菜叶、嫩芽、颗粒型果实为食。人工饲养多食玉米、小麦、稗子等,也吃面包虫一类的昆虫。

生长繁殖

灰胸竹鸡
灰胸竹鸡

竹鸡每年3月份进入繁殖期,此时由群栖转为分散活动,雄竹鸡具有独个占地行为,在其领域内,不许其他雄性同类入侵,所以常发生争斗。产卵在4~5月份,在茂密的灌丛、草丛、竹林地面营巢,内铺树叶、干草等物。

每窝产卵7~12枚,卵重15克,呈暗乳色或淡褐色,具棕色细点和浅灰色斑。由雌鸟孵卵,孵化期为16~18天,最长可达20天,雏鸟为早成鸟,出壳后即可与成鸟一起奔跑、觅食。

保护现状

灰胸竹鸡:一对
灰胸竹鸡:一对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勺鸡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亚种分化、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勺鸡的图片

勺鸡(学名:Pucrasia macrolopha,英文名:Koklass Pheasant)属鸡形目雉科勺鸡属,又名柳叶鸡、角鸡。体长55~60厘米。雄鸟头部呈金属暗绿色,具棕褐色长形冠羽;颈部两侧有明显白色块斑;雌鸟体羽以棕褐色为主。栖息于海拔1500-4000米的高山针阔叶混交林中。以植物根、果实及种子为主食。终年成对活动,秋冬成家族小群。广布于中国辽宁省以南至西藏东南部的中部地区。勺鸡虽然分布区范围较大,但分布区不连续,每地的数量都不多。勺鸡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文学名:勺鸡

拉丁学名:Pucrasia macrolopha

英文俗名:Koklass Pheasant

命名作者:Lesson, 1829

中文目名:鸡形目(Galliformes)

中文科名:雉科(Phasianidae)

中文属名:勺鸡属(Pucrasia)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to sc Chin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34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勺鸡绘图
勺鸡绘图

体大(61厘米)而尾相对短的雉类。具明显的飘逸型耳羽束。

雄鸟:头顶及冠羽近灰;喉、宽阔的眼线、枕及耳羽束金属绿色;颈侧白;上背皮黄色;胸栗色;其他部位的体羽为长的白色羽毛上具黑色矛状纹。

雌鸟:体型较小,具冠羽但无长的耳羽束;体羽图纹与雄鸟同。

亚种细部有别– joretiana 冠羽短,胸部无黄色;ruficollis 上胸多赤褐色;darwini 下体皮黄色;xanthospila 上体羽毛多条纹,雌鸟灰色重而黑色斑纹少。

虹膜-褐色;嘴-近褐;脚-紫灰。

叫声:叫声易与其他雉类分。响亮、震耳的粗犷叫声khwa-kha-kaak或kok-kok-kok…ko-kras远外可辨。倒数第二音高,但重音在最后。

勺鸡:雄鸟
勺鸡:雄鸟
勺鸡:雌鸟
勺鸡:雌鸟

地理分布

勺鸡地理分布图
勺鸡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中部及东部。

分布状况:罕见,北方和南方的分布范围均有缩小。西部及北部的个体于海拔1200~4600米间做季节性迁移,但在东部只见于海拔600~1500米处。几个亚种见于中国 — xanthospila在河北北部、辽宁西部及山西北部;ruficollis在甘肃南部、陕西南部、宁夏、四川北部及西部;joretiana在安徽西部;darwini在湖北、四川东部、贵州、安徽南部、浙江、福建北部、江西及广东北部;meyeri在于西藏东南部及云南西北部。

广布于中国辽宁省以南至西藏东南部的中部地区。勺鸡虽然分布区范围较大,但分布区不连续,每地的数量都不多,例如安徽大别山的安徽亚种密度为每公顷0.12—0.23只;四川北川、宝兴、南坪等地的陕西亚种的密度分别为每公顷0.02、0.05和0.007只;宁夏六盘山的河北亚种密度为每公顷0.01只等等。生境与红腹角雉相似,主要栖息于中亚热带中山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亚高山针叶林、亚高山矮林灌丛中,但罕见于山顶矮林灌丛带。

亚种分化

勺鸡:雄鸟
勺鸡:雄鸟

勺鸡东南亚种(学名:Pucrasia macrolopha darwini),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四川、湖北、安徽、浙江、福建、广东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浙江山地。

勺鸡安徽亚种(学名:Pucrasia macrolopha joretiana),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安徽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安徽霍山。

生活习性

勺鸡:雄鸟
勺鸡:雄鸟

勺鸡习性常栖息于海拔1000~4000米处的松林及针、阔叶混交林中,特别喜欢在高低不平而密生灌丛多岩坡地。平时成对活动,很少结群。清晨和傍晚觅食,以植物种子和果实等为主。

以植物根、果实及种子为主食。终年成对活动,秋冬成家族小群。常单独或成对。遇警情时深伏不动,不易被赶。枪响或倒树的突发声会使数只雄鸟大叫。雄鸟炫耀时耳羽束竖起。喜开阔的多岩林地,常为松林及杜鹃林。主要以植物的根、果实及种子为食。

雌雄鸟在主要行为活动的时间分别上无明显的性别差异,仅在饮水,沙浴、攻击等行为活动时间雌鸟显著多于雄鸟,不同繁殖时期的时间分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仅在饮水,沙浴、攻击等行为活动时间雌鸟显著多于雄鸟,不同繁殖时期的时间分配存在着显著的,早期用于繁殖的时间明显多于晚期,而在晚期和于理羽的时间的显著多于早期,其余行为的差异不显著。

生长繁殖

勺鸡:雄鸟
勺鸡:雄鸟

勺鸡为一雄一雌制。4月底至7月初繁殖,在地面以树叶、杂草筑巢。每窝产卵5~7枚,乳黄色,带不规则浅红或茶褐色的粗斑。孵卵以雌鸟为主,21~22天,雏鸟出壳后能独立活动,多活动在山地。

保护现状

勺鸡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濒危因素:1、栖息地破坏:中国东部人口密集,林砍伐和农业开发等人类行为对勺鸡构成了威胁。2、作为食物被捕猎。

本文Hash:1885e8d99a36cc8b10b11a03940eb19387e80b68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