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胸角雉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生存状况、保护现状

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生存状况 保护现状

红胸角雉的图片

红胸角雉(学名:Tragopan satyra,英文名:Satyr Tragopan)是雉科角雉属的鸟类。

红胸角雉(学名Tragopan satyra),是产于喜马拉雅山地区的一种角雉,生活在海拔2400-4300米的山地森林中,冬天则下到1800米的林区。

中文学名:红胸角雉

拉丁学名:Tragopan satyra

英文俗名:Satyr Tragopan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鸡形目(Galliformes)

中文科名:雉科(Phasianidae)

中文属名:角雉属(Tragopan)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30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三级保护物种

(某些国家区域性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近危物种

Near Threatened(NT)

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有濒危或灭绝危险

外形特征

红胸角雉
红胸角雉

雄鸟体长64-79厘米。头和喉黑色,冠羽黑色而羽端红,体羽多饰有黑色边缘的白色珍珠色圆点,两翼及尾具近蓝色带皮黄色的横斑。肉质角蓝色,颈部肉椐亦蓝色,雄鸟发情炫耀时张开可见其上的绿色及红色斑块。似广泛分布的红腹角雉类,但红色的下体多绯红黑并带具白色外缘的黑色点斑而非鳞状斑。

雌鸟色暗,杂以黑色及红褐色,眼周裸皮近蓝。雄鸟头和羽冠黑色,羽冠尖端红色,头上肉质角蓝色;羽冠两侧各有一绯红色纵纹;头后两侧、后颈、背上部,两肩和两翅小覆羽深绯红色;上体余部、包括下背、腰、翅内侧覆羽和短的尾上覆羽黑褐色,被有棕黄色虫蠹状横斑和具有黑缘的白色亚端斑点;其余翅上覆羽同背,但具宽的绯红色羽缘;小翼羽棕黄色而具黑斑;飞羽和初级覆羽黑色,具不规则的棕黄色横斑;尾上覆羽同背,但色较浅淡,较长的尾长覆羽具狭的黑色次端斑和琥珀褐色端斑;尾羽黑色,基部杂有棕白色斑纹。

喉裸出部暗蓝色,喉下肉据中部蓝色,两侧草绿色,具4-5个赤红色三角形斑。头上肉质角蓝色。 雌鸟上体棕色至褐色,具黑色虫蠹状斑和块斑,部分羽毛具淡皮黄色羽干纹;尾棕褐色,杂以不规则的黑色和皮黄色横斑;颏和喉淡褐色或皮黄色,外缘以黑色;下体同背,但较浅淡,尤其是腹,具近白色的矛状羽干斑。虹膜褐色,嘴黑褐色或角褐色,脚粉红色或灰白色。

地理分布

中国国内分布于西藏南部春丕河谷及喜马拉雅山麓亚东、聂拉木、定日、吉隆等地。

国外分布于尼泊尔、斯里兰卡、不丹及印度北部。

生活习性

红胸角雉
红胸角雉

红胸角雉栖息于海拔3000-4000米左右的山地森林中,有时冬季可下到2000米左右的地方越冬。

主要活动于陡峭的山边森林地带,清晨和黄昏也常到林缘开阔地区活动和觅食。性隐匿,多数时候都匿藏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深处。性较大胆,但行动谨慎,活动时常偷偷摸摸,躲躲闪闪。善奔跑,且速度快,亦能飞翔,但不持久,每次飞行距离亦不远。

主要在清晨和黄昏觅食。主要以植物根、嫩芽、叶、种子、球茎等植物性食物为食,尤其喜欢根和球茎,常在地上挖掘和刨食,此外也吃昆虫和小型爬行动物。

叫声:高而尖的wak叫声,重复几次。另有kya, kya, kya, kya高叫,声似幼山羊。

生长繁殖

野生繁殖

在繁殖期雄鸟有极壮观的炫耀行为,为争夺配偶,雄鸟之间有时发生争斗。繁殖期为5一6月。营巢于海拔3000米左右的山地森林中。巢多置于树上。相当粗糙而简陋。每窝产卵2一6枚。卵的颜色为棕皮黄色或浅黄色,被有大小不等的红褐色斑点。

人工繁殖

笼养下的红胸角雉雌鸟强,在早晚存在2个高峰,但雌鸟和雄鸟在中午都存在1个何处的高峰。雌鸟的取食行为在繁殖期较雄性强。繁殖期的雄鸟具有较强的领域行为。

雄鸟的求偶炫耀过程可以分为6个步骤,各步所需时间及肉裙特征与黄腹角雉和红腹角雉不同。

生存状况

红胸角雉
红胸角雉红胸角雉与黑头角雉相反,是角雉中数量最多的一个种,估计总数在20000只左右。不过它在中国境内却是罕见的种类,最近几年才在西藏南部的亚东和云南西北部的贡山等地见到一些零星的个体,数量非常稀少。1990年在云南贡山独龙江采到雌性标本1只,数量稀少。

保护现状

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中被列为稀有种

《濒危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1995年列入附录III

血雉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生存状况、保护现状

血雉的图片

血雉(学名:Ithaginis cruentus,英文名:Blood Pheasant)是雉科血雉属的鸟类。

血雉,别名血鸡、松花鸡,属于雉科,主要分布于中国,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西部和西南部留鸟。其雄鸟大覆羽、尾下覆羽、尾上覆羽、脚、头侧、腊膜为红色,故称血雉。其别名甚多,各地皆异。在甘肃,因其胸侧和翅上覆羽沾绿,被称为“绿鸡”;因其羽毛形似柳叶,且沾绿,又称为“柳鸡”;因其主要栖于松林和云杉林,食松(杉)叶和种子,又称为“松鸡子”;又因其脚红色,称“红脚鸡”者最为普遍。

中文学名:血雉

拉丁学名:Ithaginis cruentus

英文俗名:Blood Pheasant

命名作者:Hardwicke, 1821

中文目名:鸡形目(Galliformes)

中文科名:雉科(Phasianidae)

中文属名:血雉属(Ithaginis)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28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灰色

次要羽色:红色

外形特征

血雉雄鸟
血雉雄鸟
血雉雌鸟
血雉雌鸟

血雉,中小型雉类。雄鸟体长376—492毫米,体重450—800克;雌鸟体长360—440毫米,体重410—750克。

雄鸟与雌鸟的羽色有明显区别,雄鸟头有灰褐色羽冠;体羽为灰色,细长而尖,成矛状,羽干白色;腰部和尾上的覆羽灰褐色微带绿色;最长的尾羽还具有绯红色的边;尾下的覆羽也是绯红色的;颜面乌红,喉和上胸是浅棕色,下胸和两胁为鲜草绿色,腹部为棕灰色。

鸟的前额、脸颊和喉都是肉桂红色,体羽主要为暗褐色。

虹膜为乌褐色;嘴黑色;腿、脚橙红色。

叫声:雄鸟发出短促的si叫声,报警时咯咯地叫。有时数声si哨音连接为sisisi声。雄、雌鸟均会发出鸢一般的chiu-chiu尖叫,以召集分散的鸟群。

生活习性

血雉一般栖息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针叶林、混交林和杜鹃灌丛间,最高可达4500米,靠近雪线的地方。有较为明显的垂直迁移行为,冬季迁到较低的山地。

喜欢结群活动,常结成几只至几十只的群体。在四川平武的王朗自然保护区,还常见到血雉同蓝马鸡一起混群活动。它们通常天刚蒙蒙亮就开始活动,一直到黄昏以后才飞到松、杉等的较低的树枝上栖息,中午则在岩石下或树荫处进行短暂的休息。

食性
血雉
血雉

血雉的食物主要是植物,已经记录到90多种,常常用嘴啄食,边走边吃,啄食的速度很快,但很少用脚和嘴刨食。

食物的种类随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冬季和春季以杨树、桦树、松树、杉树、漆树、椴树等各种树木的嫩叶、芽苞、花序等为食;夏季和秋季主要食物有忍冬、胡颓子、荚、蔷薇、石荚菜、悬钩子、毛茛等灌木和驴儿韭等草本植物的嫩枝、嫩叶、浆果、种子,以及苔藓、地衣等,还记录到鳞翅目幼虫、蚱蜢、金花虫等昆虫,以及蜈蚣、蜘蛛等10余种小型无脊椎动物食物。

生长繁殖

一雄一雌制

每年4—7月血雉进入繁殖期,随地区和分布海拔高度的不同而略有差异。这时它们的群体解散,经过激烈的争偶啄斗后,由一雄一雌结成伴侣,形影不离,朝夕相处,过着家庭式的生活,没有配偶的雄鸟则呈3—5只的小群游荡。

血雉
血雉

血雉具有非常奇特的社会行为。在繁殖期,血雉是一夫一妻的单配制,而血雉的雄鸟是典型的“模范丈夫”。在孵卵期,雄鸟到巢边鸣叫,召唤雌鸟一起外出取食,并作为卫士保护雌鸟专心取食,然后再把雌鸟护送至巢边。在育雏期,雄鸟与雌鸟一起育雏,直到小鸡长大。在非繁殖期,血雉的不同家族会组成10-30多只的群体,一起活动。

筑巢

雌鸟5月初开始产卵,在灌木丛中、岩石下,或在林中大的倒木旁,找一个隐蔽的凹地将一些落叶及苔藓、松针、蒿草和细根等抓或啄在一起,用身体压迭,使之堆成疏松的巢。也有的巢位于林中树木基部的树洞中,以树叶铺于枯枝上而成,上面铺垫自己的羽毛。巢呈浅碟形,大小为外径19—27×20—24厘米,内径13—21厘米,深4—8厘米。巢口向阳,光线充足。

产卵

筑巢之后便开始产卵,每隔2—3天产一枚卵,满窝约3—9枚。卵呈浅黄色,其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一的浓赭色或浓褐色斑点和较小的暗色细纹。

当最后1枚卵产出后才开始孵卵。雌鸟孵卵十分辛苦,每昼夜只有一、二个小时外出觅食,其余时间专心一致地孵卵。遇到下雨天,它只好一直呆在巢里,并微微张开双翅,用身体挡住雨水,以保持卵的温度。每当雌鸟出外觅食前,总是把一些枯草叶或羽毛盖在卵上,把卵隐蔽起来,觅食的地方也离巢不远,约在100米左右的范围内。

据测定,雌鸟离巢时,卵壳表面温度为24.5—28℃,巢底温度为19.5℃,而当时气温为9℃,空气相对湿度为71%。在雌鸟孵卵期间,雄鸟就在巢周围的区域内活动、巡视,以免其他同类进入巢区,表现出较强的护巢行为。有时它也来到巢边,与雌鸟亲热一番。

血雉
血雉育雏

经过28—29天的孵化,雏鸟就破壳而出了。刚出壳的雏鸟体重约19克,嘴长8毫米,跗跖长21毫米。它们身披棕色的绒羽毛,额部及头两侧浅黄色,头顶上面有一条浓密的黑色冠纹伸达后颈,眼圈、眼后纹及耳羽都是黑褐色,背部中央还杂以黑褐色的斑纹,嘴和脚都是肉红色,显得十分可爱。

待次日绒羽风干后,就随双亲一起离开巢区,过着游荡式的生活。如果遇到危险情况,它们能迅速钻进土洞,草丛中隐匿,直到危险解除,听到亲鸟的召唤声时,才从隐匿处钻出。这种奇妙的本能,可以使它们免遭天敌的伤害。

地理分布

血雉,雌鸟
血雉,雌鸟

血雉主要分布在中国青藏高原东部至甘肃的祁连山和陕西的秦岭山脉。

除中国外,血雉仅见于印度东北部、尼泊尔、锡金、不丹和缅甸西北部。

从血雉不同亚种的分布情况来看,四川西部和云南西北部所产的亚种数量最多,中国鸟类学者推断血雉可能起源于横断山脉,以分布在这一地区的四川亚种为中心,分为两支,一支往西,分布到喜马拉雅山脉;另一支往北,分布到中国西北的秦岭、祁连山等山地一带。

生存状况

血雉,雄鸟
血雉,雄鸟

1981年在青海祁连山的调查,平均种群密度夏季为0.04只/公顷,冬季为0.06只/公顷。1984年5-6月在甘肃祁连山的调查,平均种群密度为0.17只/公顷。各地种群数量极不平衡,其中以两个保护区的种群密度较高,这表明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血雉的有效途径之一。

1984年4-5月对四川平武和陕西太白山的调查,在四川平武王朗自然保护区的平均种群密度为0.66只/公顷,在陕西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种群密度为0.1-0.13对/公顷,最少为5对。

保护现状

血雉
血雉

CITES濒危等级:附录II,生效年代:1997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生效年代: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易危,生效年代:1996

濒危因素

栖息地破坏:森林砍伐是其致危的主要因素。

作为食物被捕猎;致危因素主要是捡蛋毁巢、猎杀等。

红胸鹰的外形特征、分类地位、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红胸鹰的图片

红胸鹰(学名:Accipiter toussenelii,英文名:Red-chested Goshawk)是鹰形目鹰科鹰属的猛禽,西非的一种鹰,常误认为是与之同属的非洲鹰。雌性体型明显大于雄性。红胸鹰分布于西非。

中文学名:红胸鹰

拉丁学名:Accipiter toussenelii

英文俗名:Red-chested Goshawk

命名作者:Verreaux, J, Verreaux, E & Des Murs, 1855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鹰属(Accipiter)

繁殖区:非洲 : w, wc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外形特征

红胸鹰:形态特征图(1874年柯尔曼斯的作品)
红胸鹰:形态特征图(1874年柯尔曼斯的作品)

雄性红胸鹰的翼幅为18.4至20.3厘米(合7.2至8.0英寸),而雌性的可达20.4至24.3厘米(合8.0至9.6英寸)。长度为翼幅的3/5。雄性体体重为150至235克,而雌性的为170至265克。尽管雌性鸟体型普遍大于雄性,但红胸鹰的这种差异比一般的要大。

对于东部的亚种,成年的背部为深灰色,头部颜色稍淡;腹部仅有红褐色和白色;尾部主要为黑色,并有二至三块大白斑。未成年个体的背部为黑色,腹部为白色。

对于西部的亚种,成年的背部也是深色的,但其喉部为灰色,腹部混有红褐色。尾部仅有三块白斑。未成年的个体背部为黑褐色,腹部为白色,并有深褐色斑点。

成年红胸鹰的眼、蜡膜和腿都是橙黄色的。

红胸鹰叫声一般为“如磨擦时刺耳的krit或尖锐的whit”,频率为每2-3秒一次。

分类地位

红胸鹰种下辖的两个亚种会被认为是两个物种,在此情况下,西部的亚种被称为Accipiter macroscelides,即西非鹰。尽管更通常情况下,现存的物种被统合为非洲鹰,因为这两个群体逐渐融合又很大程度上分离并分成两个彼此看起来相似的群体。根据《世界鸟类手册》和其他专家的看法,在这里将红胸鹰看成独立的物种。

生活习性

红胸鹰栖息于低海拔的森林,特别是雨林,常靠近河流和沼泽,包括红树林。其也可见于种植园,庄园和大型公园。另外,这种鸟类不会进行迁徙活动或飞去其他地方,除了将子代分散时。

地理分布

红胸鹰
红胸鹰

红胸鹰可再分为两个亚种:东部(A. t. toussenelii和A. t. canescens)和西部(A. t. macroscelides and A. t. lopezi)。东部的主要栖息于刚果河流域,西至加蓬和南喀麦隆。西部主要栖息于西喀麦隆,西至塞内加尔和比奥科岛上。而非洲鹰的范围相当模糊,在乌干达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的东部和南部。

生长繁殖

红胸鹰约在七或八月哺育下一代,于次年二月结束。与非洲鹰不同,红胸鹰很少进行求偶飞行表演。其巢安置于离地6至20米的主树杈或大树的侧树干上,并会用树叶和藤蔓遮盖鸟巢。巢由树枝搭建而成,一般直径达40厘米左右,深15至45厘米不等,巢内还有新鲜树叶作为装饰。雌性会产下2至3枚鸟蛋,有时会是1枚或4枚。正如大部分鹰科动物一样,雌性会负责孵化和照顾下一代,而雄性则负责外出觅食,另外,在子代半成长时,雌性也会分担一部分觅食的任务。孵化过程会持续4至5个星期,雏鹰长出羽毛需要32至36天。当雏鹰仅一岁多点时几乎都会进行换毛然后直接将出成年的羽毛来。

保护现状

红胸鹰很可能因栖息减少而数目下降,但其竟能适应这种变化因而可能依旧常见。

红胸山鹧鸪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红胸山鹧鸪的图片

红胸山鹧鸪(学名:Arborophila mandellii,英文名:Chestnut-breasted Partridge)是雉科山鹧鸪属的鸟类。

红胸山鹧鸪(学名:Arborophila mandellii)为雉科山鹧鸪属的鸟类。分布于锡金、不丹、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等地,一般栖息于稠密的常绿树林。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不丹。

中文学名:红胸山鹧鸪

拉丁学名:Arborophila mandellii

英文俗名:Chestnut-breasted Partridge

命名作者:Hume, 1874

中文目名:鸡形目(Galliformes)

中文科名:雉科(Phasianidae)

中文属名:山鹧鸪属(Arborophila)

繁殖区:东洋界 : ne India to se Tibet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20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易危物种

Vulnerable(VU)

快成为濒危物种,有较高的灭绝危险!

外形特征

红胸山鹧鸪
红胸山鹧鸪红喉山鹧鸪雄鸟体长18—28厘米,体重220—340克;雌鸟体长25—30厘米,体重202—300克。额深灰色,宽而长的眉纹灰白色,一直延伸到颈侧,并杂有黑色斑点。眼周裸出的皮肤鲜红色。颏和上喉黑色,下喉棕红色。胸灰色。上体纯橄榄褐色,背部没有任何斑纹,但腰上有三角形黑斑。

虹膜褐色,嘴黑色,腿、脚红色。

地理分布

红喉山鹧鸪分布于中国云南,以及印度东北部、缅甸、泰国、老挝和越南等地。白颊山鹧鸪在国外分布于印度东北部和缅甸北部。

生活习性

红喉山鹧鸪栖息于低山丘陵和海拔30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中、针叶林以及林缘灌丛和高草丛中,尤以喜欢林下植被丰富的溪谷与河流两岸的常绿阔叶林。喜欢集群,常组成4—12只的小群活动。性情比较大胆。一般多在林下灌丛和草丛中活动。善于在地上迅速奔跑,多在林下灌丛中潜行,仅在危急和迫不得已时才起飞。

叫声为清晰响亮的单调哨音,发展成一连串的双音节的hu-hu, hu-hu……哨音,逐渐升高。对唱时配偶的叫声为快速的kew-kew-kew……声。

主要以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叶、根、芽、浆果和种子为食,也吃甲虫、白蚁、蛴螬等昆虫和蜗牛、蛞蝓、蜈蚣等各种小型无脊椎动物。

生长繁殖

繁殖期为4—6月份,营巢在海拔1500—4000米之间的山地森林中的林下地面上,利用地面天然凹坑或由雌鸟在地上刨一个小坑即成。巢周围多有茂盛的灌丛或林下植物遮掩而不易发现,但有时也在林下植物较稀疏的地方营巢而不甚隐蔽。每窝产卵4—5枚,最多可达8枚。卵的大小为33.4—44×26.6—33毫米。孵化期20—21天。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本文Hash:54469740fc053eee719174b3aff28aab200cac98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