鹫珠鸡的简介、外形特征、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导读: 鸟种简介 外形特征 外形特征 生活习性 地理分布 生长繁殖 保护现状

鹫珠鸡的图片

鹫珠鸡(学名:Acryllium vulturinum,英文名:Vulturine Guineafowl)是珠鸡科鹫珠鸡属的鸟类。

鹫珠鸡(学名:Acryllium vulturinum)是珠鸡中体形最大的一种,因头颈部像兀鹫而得名。雌雄羽色相似,为黑色基底上遍布白色点斑,如同珍珠。以各种植物的种子和小型动物为食。走禽。体结实,喙短,呈圆锥形,适于啄食植物种子;脚强健,具锐爪,善于行走和掘地寻食;雄鸟具大的肉冠和美丽的羽毛;跗蹠后缘具距。早成鸟。善于飞行,常栖息于树上,群居。分布于非洲东南部,包括索马里、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

中文学名:鹫珠鸡

拉丁学名:Acryllium vulturinum

英文俗名:Vulturine Guineafowl

命名作者:Hardwicke, 1834

中文目名:鸡形目(Galliformes)

中文科名:珠鸡科(Numididae)

中文属名:鹫珠鸡属(Acryllium)

繁殖区:非洲 : e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鹫珠鸡(学名:Acrylliumvulturinum)是珠鸡中体形最大的一种,因头颈部像兀鹫而得名。雌雄羽色相似,为黑色基底上遍布白色点斑,如同珍珠
鹫珠鸡
鹫珠鸡。以各种植物的种子和小型动物为食。走禽。体结实,喙短,呈圆锥形,适于啄食植物种子;脚强健,具锐爪,善于行走和掘地寻食;雄鸟具大的肉冠和美丽的羽毛;跗蹠后缘具距。早成鸟。善于飞行,常栖息于树上,群居。分布于非洲东南部,包括索马里、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

外形特征

善于飞行且栖宿于树上,但受惊扰时常奔跑逃窜。非繁殖期小群觅食,并用粗短的叫声相互联系。在水洼附近常能见一大群成对繁殖。以爪挖掘地下的种子,块茎,小型昆虫等

体长:60cm

分布:非洲索马里半岛

鹫珠鸡
鹫珠鸡外形特征

羽色:雌雄

栖所:灌木丛和林缘地面

迁徙:不迁徙

外形特征

鹫珠鸡
鹫珠鸡

鹫珠鸡体长约61~70厘米,体重1100~1800克,雄性比雌性略大。是珠鸡中体形最大的一种,因头颈部像兀鹫而得名。颈部是褐色羽毛,全身的羽毛由钴蓝色、淡紫色、黑色和白色混合,丰富多彩,绚丽异常。长长的腿,在灌木林冠间奔跑,可以持续50至100米。小鸡羽毛黄色,有褐色斑点,成长迅速,翅膀大约2周后就出现羽毛,再过六周胸部的羽毛就变成了蓝色。全部变成成鸟的羽毛要到1年。

生活习性

栖息于森林和草原地区,灌木丛和林缘地面,集群生活,每群20~30只左右,善于飞行且栖宿于树上,飞行能力很强,但是长期的陆栖生活已经使它的生活习性有所改变,

鹫珠鸡
鹫珠鸡

遇到危险时经常四散奔逃而不是展翅高飞,或发出刺耳的呼叫倒退离开入侵者。不迁徙。非繁殖期小群觅食,并用粗短的叫声相互联系。以爪挖掘地下的种子,块茎,小型昆虫等。以种子、块茎、嫩芽、花蕾、浆果,草,叶,茎,根为食,也吃昆虫,蜘蛛和蝎子。进入灌木丛吃浆果、水果和昆虫的肉质部分,可以给它们提供水份。

地理分布

分布于非洲东部,尤其是苏丹东部,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北部,乌干达和民主刚果(前扎伊尔)东端。

生长繁殖

在水洼附近常能见一大群成对繁殖。一年四季均可交配繁殖,但主要集中于每年12月~翌年2月间发情,婚姻方式为一夫一妻制,巢建在隐蔽灌木丛中的地面上,母鸡每次产卵7~18枚,孵化期约24~28天左右,幼雏两周大时即可飞行,一个月后就长得和成鸟差不多,1岁性成熟,寿命约8~12年。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低危(LC)。

丑鸭的简介、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丑鸭的图片

丑鸭(学名:Histrionicus histrionicus,英文名:Harlequin Duck)是鸭科丑鸭属的鸟类。

丑鸭是一种体型小巧的结实型深色海鸭。栖息于山溪,以水生动物为主。喜欢成对或成群活动。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中文学名:丑鸭

拉丁学名:Histrionicus histrionicus

英文俗名:Harlequin Duck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雁形目(An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鸭科(Anatidae)

中文属名:丑鸭属(Histrionicus)

繁殖区:北美洲, 古北界 : n

非繁殖区:n 大西洋, n 太平洋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06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丑鸭
丑鸭

中文:丑鸭

拉丁学名:Histrionicushistrionicus

别称:晨凫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雁形目

科:鸭科

属:树鸭属

命名时间:Linnaeus,1758

丑鸭
丑鸭

英文名称:HarlequinDuck

科属分类:纲、雁形目、鸭科、丑鸭属

学名:Histrionicus histrionicus

特征:羽毛呈明显的色块,形成保护色

体长:33-54厘米

羽色:雌雄不同

栖所:冰冷而流速快的河流边繁殖,然后迁移到海边

外形特征

丑鸭身长33-54cm,翼展56-66cm,体重500-726g。身长适度,雄鸟体羽是灰蓝色,黑色并具白色斑纹。脸及耳羽具白色点斑,头高而嘴小。繁殖期雄鸟灰色,两侧栗色,颈背、上胸、下胸及翅羽具白色条纹。

丑鸭
丑鸭

肩羽甚长,黑白色。较低的翅膀是褐色,外侧次级飞羽暗金属蓝色,形成暗蓝色翼镜,尾巴,腿和脚是灰蓝色。非繁殖期雄鸟深褐,但肩羽及下胸的白色条纹仍可见。雌鸟不同于雄鸟,体羽以棕色为主,头部两侧有三个白点装饰,腹部为白色,具褐色麻斑点,也无白色肩羽或胸部条纹。飞行中翼下羽黑色,虹膜深褐色;嘴灰色;脚灰色。它们非常丰富多彩的羽毛酷似意大利哑剧中多姿多彩的角色——丑角,故名之。

生活习性

丑鸭喜欢活动于急流溪涧旁,岩石和灌丛间的深凹处,树洞,湍急的河流。

丑鸭
丑鸭

流连水域和河流宽阔带,捕鱼技术始终很强:翅膀在暴跌水中敞开。饮食主要包括水生昆虫的幼虫、软体动物、甲壳类动物、小型鱼类和海洋蠕虫。

是群居动物,成对或成群活动。在繁殖季节喜欢隐蔽。能很好地适应恶劣环境,可以逆水行进,攀登陡峭的山坡上很滑的岩石。在海上多岩港湾过冬。游泳时尾翘起。飞行快而低,起飞前沿水面拍打。求偶期雄鸟发出高哨音,雌鸟作粗短叫声。余时不叫。

地理分布

丑鸭
丑鸭丑鸭分布图

分布于北美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格陵兰、百慕大群岛、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及墨西哥境内北美与中美洲之间的过渡地带),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中国有分布。

亚种分布

丑鸭北方亚种 Histrionicus pacificus (Brooks, 1915),分布于中国东北(中部)、辽宁(新金、旅顺)和山东省;西伯利亚东部,贝加尔湖西部山脉,阿纳德尔盆地,堪察加半岛,萨哈林岛,千岛群岛,朝鲜半岛,日本(中部)。

生长繁殖

丑鸭在2至3岁时性成熟,但是此时生育率相对较低,直到5岁。在冬季和春季交配,雌鸟单独孵化。巢通常很隐蔽,一般建在悬崖的小平台上,或空心树及树桩上。

丑鸭
丑鸭

雌鸟每次产卵5至7枚,奶油色。孵化期27到30天。雏鸭孵化后不久就能自己进食,此时雌鸟仍然在溪水中关照幼鸟并帮助它们寻找食物。幼鸟在孵化后5至6周后即能飞行。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8年名录ver 3.1——无危(LC)。

丑鸭
丑鸭

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在加拿大东部各省宣布丑鸭为濒危物种。三个原因导致丑鸭数量巨减:石油泄露对海水的污染;地点和产卵栖息地逐渐被破坏;取其鲜艳的颜色过度捕杀。现在丑鸭是受保护的物种。加拿大东部以外的数字是稳定的或略有上升,尽管繁殖率相对较低。

蓝翅雁的简介、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蓝翅雁的图片

蓝翅雁(学名:Cyanochen cyanoptera,英文名:Blue-winged Goose)是鸭科蓝翅雁属的鸟类。

雁形目鸭科蓝翅雁属的鸟类。该属种类只有这一种。因雁翅有灰蓝色羽毛故名之。雌雄相类似,仅分布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杂食鸟类,主要以各种水生植物、软体动物和鱼类为食。 蓝翅雁身长60-75厘米。头和上颈部是苍白的灰棕色;小覆羽和中覆羽浅灰色,大覆羽淡蓝色,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黑色。分布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栖息于亚热带和热带的河流,淡水湖泊,沼泽。活动区域一般是高海拔的草原灌丛或草地,在海拔1800米上下。

中文学名:蓝翅雁

拉丁学名:Cyanochen cyanoptera

英文俗名:Blue-winged Goose

命名作者:Rüppell, 1845

中文目名:雁形目(An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鸭科(Anatidae)

中文属名:蓝翅雁属(Cyanochen)

繁殖区:非洲 : ne

鸟种简介

蓝翅雁
蓝翅雁

蓝翅雁蓝翅雁(学名:Cyanochen cyanopterus )为雁形目鸭科蓝翅雁属的鸟类。该属种类只有这一种。因雁翅有灰蓝色羽毛故名之。雌雄相类似,仅分布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杂食鸟类,主要以各种水生植物、软体动物和鱼类为食。

蓝翅雁
蓝翅雁

鸟种简介

中文名称: 蓝翅雁

蓝翅雁
蓝翅雁

外文名称: Blue-winged Goose

别称: 蓝翅鹅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鸟纲

目: 雁形目

科: 鸭科

属: 蓝翅雁属

拉丁学名: Cyanochen cyanopterus

命名时间: Rüppell, 1845

外形特征

蓝翅雁身长60-75厘米。头和上颈部是苍白的灰棕色;小覆羽和中覆羽浅灰色,大覆羽淡蓝色,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黑色。雁喙短小色黑;黑腿;虹膜黑色有白眼圈。两性相似,雏雁羽色模糊灰暗。

蓝翅雁
蓝翅雁

地理分布

蓝翅雁是埃塞俄比亚特有种,仅分布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

生活习性

栖息于亚热带和热带的河流,淡水湖泊,沼泽。活动区域一般是高海拔的草原灌丛或草地,在海拔1800米上下。在水边游牧觅食,主要以草、种子、各种水生植物、软体动物和鱼类为食物。

生长繁殖

一般在靠近湖泊、河流、水塘和沼泽地的边缘上繁殖。因为埃塞俄比亚高原相对寒冷,巢建在茂密的灌蓝翅雁(雏雁)木丛中,筑巢材料用厚厚的稻草铺就。开始产卵后雌鸟从自己身上拔下大量绒羽放于巢内。每窝产粉灰色卵4-9枚,孵化期30天至34天。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易危(VU)。

本文Hash:f8c0132202bafdd400dd9967d593aee7fbcd05e5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