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嘴雁属的基本资料、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蜡嘴雁属大全

导读: 基本资料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地理分布 蜡嘴雁属鸟类大全

蜡嘴雁属的图片

蜡嘴雁属(学名:Cereopsis)是鸭科(学名:Anatidae)的一属。

蜡嘴雁蜡嘴雁属Cereopsis仅1种,即蜡嘴雁(澳洲灰雁)Cereopsis novaehollandiae,分布于澳大利亚。

中文目名:雁形目(An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鸭科(Anatidae)

中文属名:蜡嘴雁属(Cereopsis)

基本资料

蜡嘴雁属
蜡嘴雁属蜡嘴雁

蜡嘴雁属Cereopsis仅1种,即蜡嘴雁(澳洲灰雁)Cereopsisnovaehollandiae,分布于澳大利亚;喙短,基部具黄色蜡膜,故名;头顶白色,其面积是亚种分类特征;在陆地觅食,性机警。

生活习性

蜡嘴雁属
蜡嘴雁属澳洲灰雁

澳洲灰雁是澳洲特有的雁类,与其它的雁亲缘关系较远,在陆地上而非水中觅食,生性警觉而难于接近。大部分时间在陆地上活动,很少下水,但是游泳的技术并不差,会在水中躲避敌人。生活于北半球,一般集小群,罕见300只以上的大群。虽然活动于海边,但很少游泳戏水,如果危险威胁到小雁。像大多数其他水鸟一样,成雁会假装受伤或拍击翅膀发出噪音引走敌人。

澳洲灰雁拥有快速拍打翅膀和强大的飞行速度,但飞行时没有什么队形和秩序。是完全素食的鸟类,以各种草类,尤其是禾本科植物,如扁芒草、莠草等为食物,在当地以农作物为食物,被认为是农业害鸟。

生长繁殖

蜡嘴雁属
蜡嘴雁属澳洲灰雁2

繁殖期多生活于灌木地区;非繁殖期则在沿海开阔的草原地带。成对生活。约2月返回繁殖地,5月底或6月初开始营巢,用草在地面上筑成。6月底到7月中产卵,每窝产4—5枚,呈白色,由雌雁孵化,当它离巢时,用草将卵盖好,孵化期35天左右。雏鸟随亲鸟生活约一个半月,离开亲鸟的幼雁自己组成群,有时可达200只一群。

地理分布

蜡嘴雁属
蜡嘴雁属澳洲灰雁分布图

分布局限于澳大利亚南部沿海地区,包括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

蜡嘴雁属鸟类大全

澳洲灰雁蜡嘴雁属:澳洲灰雁

学名:Cereopsis novaehollandiae

英文名:Cape Barren Goose

曲冠簇舌巨嘴鸟的基本资料、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曲冠簇舌巨嘴鸟的图片

曲冠簇舌巨嘴鸟(学名:Pteroglossus beauharnaesii,英文名:Curl-crested Aracari)是巨嘴鸟科簇舌巨嘴鸟属的鸟类。

曲冠簇舌巨嘴鸟分布在南美洲,栖息于暖林及边缘地带,喜栖于树梢。是最喧闹的森林鸟。头顶有独特的冠羽,宽而粗,富有光泽,犹如是金属屑条上了釉后盘绕起来。

中文学名:曲冠簇舌巨嘴鸟

拉丁学名:Pteroglossus beauharnaesii

英文俗名:Curl-crested Aracari

命名作者:Wagler, 1832

中文目名:鴷形目(Piciformes)

中文科名:巨嘴鸟科(Ramphastidae)

中文属名:簇舌巨嘴鸟属(Pteroglossus)

繁殖区:南美洲 : w Amazonia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基本资料

曲冠簇舌巨嘴鸟
曲冠簇舌巨嘴鸟

中文名称:曲冠簇舌巨嘴鸟曲冠簇舌巨嘴鸟

中文别名:曲冠簇舌鵎鵼、曲冠阿拉卡鴷

拉丁学名:Pteroglossus beauharnaesii

命名时间:Wagler, 1832

英文名称:Curl-crested Aracari

科属分类:鸟纲 、鴷形目、巨嘴鸟科、簇舌巨嘴鸟属

外形特征

曲冠簇舌巨嘴鸟曲冠簇舌巨嘴鸟是中型攀禽,外形略似犀鸟。上体黑色,颈部深红色,头部通常为黑色和栗色。下体以黄色为主,有一处或或红色斑纹,形成一块大的胸斑。长喙呈现出多种色调搭配,包括黑色与黄色、橙色、红色等。

喙缘一般成明显的锯齿状,外表为黑色或象牙色,看上去有几分像牙齿。曲冠簇舌巨嘴鸟的嘴尽管很大,但是重量还不足30克。嘴骨构造很特别,它不是一个致密的实体,外面是一层簿壳,中间贯穿着极细纤维,多孔的海绵状组织,充满空气,因此,它丝毫感觉不到沉重的压力。

簇舌巨嘴鸟是巨嘴鸟中为数不多的两性差异明显的种类;雏鸟长到四周大就可以通过体羽来辨别性别。

地理分布

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曲冠簇舌巨嘴鸟分布图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生活习性

曲冠簇舌巨嘴鸟曲冠簇舌巨嘴鸟栖息于暖林及边缘地带,喜栖于树梢。亦为最喧闹的森林鸟,可发出隆隆巨响声、号角声与刺耳嗄声。其巢筑在高高的树洞内。吃东西时总是先用嘴尖把食物啄住,然后仰起脖子,把食物向上抛起,再张开大嘴,准确地将食物接入喉咙里,而不必经过那很长的大嘴,把时间花在“吞”的过程中。曲冠簇舌巨嘴鸟是杂食性,以果实、种子和昆虫为食,有时也掠夺小鸟的巢穴,吃掉卵和雏鸟。

栖息于暖林及边缘地带,喜栖于树梢。曲冠簇舌巨嘴鸟是最喧闹的森林鸟,可发出隆隆巨响声、号角声与刺耳嗄声。

生长繁殖

曲冠簇舌巨嘴鸟以树洞为巢。—次生2-4枚蛋。光滑白蛋即堆于未衬里的穴中,大约16天孵化,曲冠簇舌巨嘴鸟孵出的雏鸟全身赤裸,至少须经3个星期才能睁眼,孵后约45天开始过自己的生活。

冠翠鸟的基本简述、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分类地位、翠鸟科属、参考资料

冠翠鸟的图片

冠翠鸟(学名:Corythornis cristatus,英文名:Malachite Kingfisher)是翠鸟科科里翠鸟属的鸟类。

冠鱼狗是一种中等体型的翠鸟。栖息于灌丛或疏林、水清澈而缓流的小河、溪涧、湖泊以及灌溉渠等水域。常在江河、小溪、池塘以及沼泽地上空飞翔俯视觅食。一旦发现食物迅速俯冲,动作利落。

中文学名:冠翠鸟

拉丁学名:Corythornis cristatus

英文俗名:Malachite Kingfisher

命名作者:Pallas, 1764

中文目名: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

中文科名:翠鸟科(Alcedinidae)

中文属名:科里翠鸟属(Corythornis)

繁殖区:非洲 : 广泛分布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基本简述

冠翠鸟
冠翠鸟冠鱼狗

冠鱼狗栖息于山麓、小山丘或平原森林河溪间。常光顾流速快、多砾石的清澈河流及溪流。栖息于水边矮树近水面的低枝或大块岩石上,或跃飞空中,静观水中游鱼,一旦发现,立刻俯冲水中捕取,然后飞至树枝上吞食。繁殖期2~8月,在堤岸、田坎等处挖洞为巢,每窝产卵5~6枚,白色。

冠鱼狗亦称花斑钓鱼郎。属佛法僧目,翠鸟科。头部有发达的羽冠。嘴粗厚且直长,暗褐色,尖端和下嘴基部腊黄色。脚铅灰色。头部和体背,包括翅和尾羽黑色,满布白横斑。头侧和腹肌白色,胸部有一黑白斑驳的横带。栖息于山麓、小山丘或平原森林河溪间。常在江河、小溪、池塘以及沼泽地上空飞翔俯视觅食。一旦发现食物迅速俯冲,动作利落。有时站在电线杆顶或树枝顶,全神贯注,伺机猎捕。它把捕获物放到栖木上,并不断摆弄,甚至把鱼抛起来,以便先从头把鱼吞下去。冠鱼狗体细长,稍侧扁,尾柄短小。头尖,吻部特别长而扁平,似鸭嘴。口裂极宽大,口角向后延

冠翠鸟
冠翠鸟冠鱼狗

长可达头长的一半。齿发达,上下颌、犁骨、筛骨和舌上均具有大小不一致的锥形锐齿。它的牙齿与众不同,上颚齿可以伸出来并有韧带连着,这种锋利的牙齿可以把捕捉到的动物掛住,有时也把吃不完的食物挂在牙齿上,留着备用。鳞细小,侧线不明显。背鳍位置较后,接近尾鳍,与臀鳍相对,胸鳍和腹鳍较小。背部和体侧灰绿色或绿褐色,散布着许多黑色斑点,腹部灰白色,背鳍、臀鳍、尾鳍也有许多小黑斑点,其余为灰白色。

冠鱼狗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各省。冠鱼狗羽色优雅,为人们所喜爱,是近年才开发的观赏鸟类之一。为不普遍留鸟。体型非常大(41厘米)的鱼狗。冠羽发达,上体青黑并多具白色横斑和点斑, 蓬起的冠羽也如是。大块的白斑由颊区延至颈侧,下有黑色髭纹。下体白色,具黑色的胸部斑纹,两胁具皮黄色横斑。雄鸟翼线白色,雌鸟黄棕色。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头具显著羽冠。自额至尾皆黑色,缀以白色横斑,颊、颏、喉和腹中央纯白色,腹侧具疏密不同的黑色横斑。虹膜淡褐色,喙暗褐色,尖端、下喙基及鼻孔前暗黄色,跗和趾褐色,爪呈黑色。叫声:飞行时作尖厉刺耳的aeek叫声。

地理分布

冠翠鸟
冠翠鸟冠鱼狗冠鱼狗为偶见留鸟,于华中、华东及华南的整个地区,包括海南岛,高可至海拔2000米。M. l. lugubris为中国东北辽宁的不罕见鸟种。 习性:常光顾流速快、多砾石的清澈河流及溪流。栖于大块岩石。飞行慢而有力且不盘飞。喜马拉雅山脉及印度北部山麓地带,印度支那北部,中国的南部及东部。

冠鱼狗常在江河、小溪、池塘以及沼泽地上空飞翔俯视觅食。一旦发现食物迅速俯冲,动作利落。有时站在电线杆顶或树枝顶,全神贯注,伺机猎捕。它把捕获物放到栖木上,并不断摆弄,甚至把鱼抛起来,以便先从头把鱼吞下去。习性:常光顾流速快、多砾石的清澈河流及溪流。栖于大块岩石。飞行慢而有力且不盘飞。鱼狗栖息于溪河间,特别喜欢生活在清澈的潺潺小溪边。人们常见它蹲在水边的低枝、石块上,静等饵物。与翠鸟的捕食方法相同,常在水面掠取,或是潜入水中捕食;有时甚至能全身消失在水中;也有时鼓动双翅,停翔于离水约3~10米的空中,好像悬在水面上,一见食饵,立即直入水中猎取鱼类,也食虾、蟹、水生昆虫及蝌蚪等。在河流、小溪的堤岸上,用嘴挖掘隧道式的洞穴作巢,巢无铺垫。每窝产卵4枚,每年1~2窝。卵圆形,壳坚固,白色具小斑点。孵化期22~24天。雏为晚成性。

生活习性

冠翠鸟
冠翠鸟冠鱼狗冠鱼狗性情凶猛残忍,行动异常迅速、敏捷,每小时能游8公里以上。狗鱼不但异常凶猛,而且诡计多端。这与它的侧线构造有关。冠鱼狗的侧线实际上为一列具有纵沟纹的鳞片。它不仅可以起着普通侧线的震动感受点的作用,还能起到化学感受点的作用。同时,冠鱼狗还有着极为灵敏的视觉,这样就使得狗鱼能非常迅速地感受到猎物的来临。平时多生活于较寒冷地带的缓流的河汊和湖泊、水库中,喜游弋于宽阔的水面,也经常出没于水草丛生的沿岸地带,以其矫健的行动袭击其它鱼类。幼鱼性情温顺常成群生活,成鱼则单独栖息。有着明显的洄游规律,春季解冻后游向上游河口沿岸区域或进入小河口、泡沼产卵,产卵结束后分散肥育,冬季进入大河深水处越冬。冠鱼狗以鱼类为食,食量大,冬季仍继续强烈索食,尤以生殖后食欲更旺。通常在清晨或傍晚猎取食物,其它时间则不再游动,而是静下来休息,并慢慢地消化所吞食的食物。冠鱼狗捕食时异常狡猾。每当狗鱼看到小动物游过来时会耍花招用肥厚的尾鳍使劲将水搅浑,把自己隐藏起来,一动不动地窥视着游过来的小动物,达到一定距离就突然一口将其咬住,接着三下五除二将小动物吃掉一大半,剩余的部分挂在牙齿上,留待下次再吃。繁殖季节停止摄食,一般3-4冬龄鱼达到性成熟,生殖期为4-6月初,水温为3-6℃,在水深为0.5-1.0米而有水草场所产卵,产卵高峰为1周。在生殖季节,当静静的水面涌起波浪,这象征着雌狗鱼的到来。雌狗鱼比雄狗鱼凶残得多,如果不是在生殖阶段,雄鱼是不敢靠近雌鱼。此时雌鱼游得很快,而且没有规律,猛游后进入杂草丛生的地方,一动不动,等待着雄鱼的到来。接着雄鱼小心翼翼地游向雌鱼。此时雌鱼将看不顺眼的雄鱼赶走,留下来的雄鱼将雌鱼包围起来,雌狗鱼极度兴奋地在前面游动,雄狗鱼在后面追逐。这时雄鱼会不断地在一起盘恒、搏斗、撕杀,然后又去追赶游远了的雌鱼。雌狗鱼开始疲乏时,就停留在草丛中,开始不停地翻转,并不断地增加翻转的速度。此时雄鱼靠近雌鱼,随其翻滚,有时还会跳起来,并用身体顶撞雌鱼。过了大约15分钟,雄鱼开始排精,紧接着雌鱼也排卵,当雌鱼产卵快完时,一尾尾雄鱼慌忙逃离,以免被雌鱼咬伤。尽管雌鱼已相当疲乏,但仍然显示出它们的贪婪和凶残,并开始吃起自己产下的卵和逃避不及的雄鱼。狗鱼生长快,寿命长,有人发现有重达30-35公斤、年龄为70龄的个体,传说最长寿命可达200岁以上。

生长繁殖

冠翠鸟
冠翠鸟冠鱼狗冠鱼狗在南方每年2-8月为繁殖季节,5-6月为繁殖高峰期。巢筑在陡岸、断崖及田坎头等处,挖洞为巢。每窝产卵4-7枚,而以5-6枚为常见。卵椭圆形,白色,其色泽与家鸽相似。目前国内笼养均是捕野生幼鸟,未见人工繁育方面的报道。

冠鱼狗喜单独生活,故在饲养管理中应根据其习性设计笼具,一般手提笼规格为80厘米×60厘米×1米(长×宽×高),笼内设计有栖杠,食缸要宽大些,水盆要宜于自然洗浴,平时添加微量元素及药物等要放入小鱼肚内,以便让鸟吞食。因其排泄物鲜臭,所以笼内每天都要清洗。20日龄幼鸟的食量较大,每天要喂3-4次,每次都必须喂饱。日常管理较简单,除保证食、水充足和卫生外,在北方的冬天需在室内过冬,室温最好在10-15℃。

分类地位

冠翠鸟
冠翠鸟冠鱼狗翠鸟科的科学分类还不十分确定。它包含2至4个属和22至24个种。冠鱼狗小目Cerylida是较大型的翠鸟,又分成笑翠鸟总科Dacelonoidea和冠鱼狗总科Ceryloidea,各有1科。笑翠鸟科又称翡翠科Halcyonidae,包括笑翠鸟和翡翠,共61种。最著名的种类是分布于澳大利亚贺喜几内亚的笑翠鸟Decelo novaeguineae(左图),是体型最大的翠鸟之一,是典型的林栖翠鸟,以蛇和蜥蜴为食。我国有5种,其中蓝翡翠Halcyon pileata(右上)在我国分布最广,也是本科在北京地区的唯一代表。鱼狗科只有9种,我国有2种,冠鱼狗Megaceryle lugubris(右下)是我国体型最大的翠鸟,也是唯一见于北京的鱼狗,分布于我国东部很多地区。另一种为斑鱼狗Ceryle rudis,在我国可见于南方,在国外分布广泛,在亚洲南部、中东地区和非洲大部分地区都能见到。斑鱼狗能固定在水面上空停止不动伺机捕食。

翠鸟多数品种生活在水滨附近的树枝上。它们可以从空中俯冲入水捕捉小鱼,其飞行时速可达90公里,能够既准又狠地叼起鱼儿飞离水面。非洲和亚洲南部的一些翠鸟并不吃鱼,它们吃昆虫且远离水域。每年4-7月,翠鸟成双成对地在陡峭的河岸上掘洞建家,这时它们像直升飞机一样悬停在空中,用嘴耐心地凿击土坡。它们能把洞掘深到2米多。有趣的是,掘洞工作由雌鸟来完成,雄鸟则去捕食并把食物送来给雌鸟吃。

斑鱼狗和冠鱼狗它们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冠羽(冠鱼狗的更大)和眉纹(冠鱼狗没有白眉纹)的部分了,从这一点就能很好的把它们区分开来。它们的悬停都很精采,此外比较难的还是两种鱼狗的雌雄个体的区分。

冠鱼狗

冠翠鸟
冠翠鸟冠鱼狗

描述:体型非常大(41厘米)的鱼狗。冠羽发达,上体青黑并多具白色横斑和点斑, 蓬起的冠羽也如是。大块的白斑由颊区延至颈侧,下有黑色髭纹。下体白色,具黑色的胸部斑纹,两胁具皮黄色横斑。雄鸟翼线白色,雌鸟黄棕色(不过什么是翼线呀?查了半天没弄明白)。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叫声:飞行时作尖厉刺耳的aeek叫声。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及印度北部山麓地带,印度支那北部,中国的南部及东部。 M. l.guttulata为偶见留鸟,于华中、华东及华南的整个地区,包括海南岛,高可至海拔2000米。M. l. lugubris为中国东北辽宁的不罕见鸟种。

习性:常光顾流速快、多砾石的清澈河流及溪流。栖于大块岩石。飞行慢而有力且不盘飞。

冠翠鸟
冠翠鸟斑鱼狗斑鱼狗

描述:中等体型(27厘米)的黑白色鱼狗。与冠鱼狗的区别在体型较小,冠羽较小,具显眼白色眉纹。上体黑而多具白点。初级飞羽及尾羽基白而稍黑。下体白色,上胸具黑色的宽阔条带,其下具狭窄的黑斑。雌鸟胸带不如雄鸟宽。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叫声:尖厉的哨声。 分布范围:印度东北部、斯里兰卡、缅甸、中国、印度支那及菲律宾。

分布状况:亚种insignis为甚常见留鸟,于中国东南部及海南岛的湖泊及池塘。亚种leucomelanura为云南西部及南部的偶见留鸟,可能也会出现于西藏东南部。

习性:成对或结群活动于较大水体及红树林,喜嘈杂。惟一常盘桓水面寻食的鱼狗。雌斑鱼狗的胸带只有一条,而且中部有断开。

翠鸟科属

冠翠鸟
冠翠鸟翠鸟翠鸟是一些大家比较熟悉的鸟类,并且非常受到大家的喜爱。在很多人心目中,翠鸟是一些颜色艳丽、体型小巧的食鱼鸟类,不过实际上大多数翠鸟并不食鱼,并且有不少翠鸟的体型很大,也有一些种类颜色暗淡(虽然大多数翠鸟的颜色是非常鲜艳的)。

翠鸟属于佛法僧目翠鸟科,大约有将近90种左右,可分成翠鸟亚科、鱼狗亚科和翡翠亚科(笑翠鸟亚科)3个亚科,分布遍及世界各地,有三个主要的分布区,分别是亚太地区、非洲和美洲。在翠鸟的三个分布区中,亚太地区是翠鸟的最大聚居地,其种类远比其他地方的总和还有多,而又以以新几内亚岛及附近岛屿为核心的东南亚和大洋洲的各个岛屿上具有最高的多样性,这是因为在这些不同岛屿的相对隔绝的环境中演化出了不同的种类,同时一些分布广泛的种类在这些地方也演化出了不同的亚种。除了种类繁多之外,亚太地区的翠鸟在形态、习性等方面也具有最高的多样性,人们猜测这里可能也是翠鸟的发源地和演化中心,不过缺少化石作为依据。美洲是三大分布区中种类最少的,只有鱼狗亚科的成员出现在这一地区,亚太和非洲则都是三个亚科的成员都有代表。

翠鸟的栖息地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稀树草原、淡水水域、海湾地带特别是红树林地区。多数翠鸟是在地面捕捉昆虫和小型脊椎动物为食,一般认为这也是原始翠鸟的习性,而有些水边生活的种类则进化出了出色的捕鱼技能,而这样的食鱼翠鸟则更为人们所熟悉。从外表上看,翠鸟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头很大,有一张长而粗壮的喙,从这个特征可以一眼把翠鸟辨认出来,不过有一种翠鸟是例外,长有短粗的嘴。一般来说,食鱼翠鸟的嘴更加细长一些,而非食鱼翠鸟的嘴则略微短一些。

参考资料

1、浙江自然保护馆 http://www.zmnh.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288

2、中国自然网 http://www.nre.cn/readarticle/htm/45/2003_8_31_338.html

3、http://www.nre.cn/readarticle/htm/45/2003_8_31_338.html

4、http://cms.21wh.com/wewh/Get/flowerbird_03_02_01/20060927141052595.shtml

本文Hash:cec28f8dc7937e32b55de03c1f515b294bd73e4d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