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鳍金枪鱼

导读: 蓝鳍金枪鱼Southern bluefin tuna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动物百科小编白兎i给大家整理了蓝鳍金枪鱼的资料,包括蓝鳍金枪鱼的图片资料、蓝鳍金枪鱼的形态特征、蓝鳍金枪鱼的生活习性、蓝鳍金枪鱼的品种和种类、蓝鳍金枪鱼的寿命等与蓝鳍金枪鱼相关的详细信息。

蓝鳍金枪鱼Southern bluefin tuna

蓝鳍金枪鱼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纲 Actinopterygii
目: 鲈形目 Perciformes
亚目: 鲭亚目 Scombroidei
科: 鲭科 Scombridae
属: 金枪鱼属 Thunnus
种: 蓝鳍金枪鱼 T. maccoyii
分布: 全球各热带、温带海域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蓝鳍金枪鱼(拼音:lán qí jīn qiāng yú);
英文名:Southern bluefin tuna;
学名:Thunnus maccoyii。
蓝鳍金枪鱼,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鲭亚目鲭科的其中一种,分布于全球各大洋热带至温带海域,栖息深度50-2473米,体长可达225厘米,为大洋性洄游性鱼类,成群活动,属肉食性,以鱼类、头足类、甲壳类为食,可做为食用鱼、游钓鱼及养殖鱼类。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极危(CR)

体长: 185-225厘米

身高:

体重: 150公斤

生命: 40年

食性: 肉食,以鱼类、头足类、甲壳类

繁殖: 繁殖季节产卵100万枚

习性: 洄游性鱼类,成群活动

分布: 全球各热带、温带海域

蓝鳍金枪鱼

蓝鳍金枪鱼觅食

蓝鳍金枪鱼

蓝鳍金枪鱼群

蓝鳍金枪鱼

蓝鳍金枪鱼被渔猎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蓝鳍金枪鱼长度185-225厘米,重量大约150公斤。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蓝鳍金枪鱼为大洋性洄游性鱼类,成群活动,它们的速度最快可以达到每小时70公里,但是平时游速缓慢,每小时只游动2-3公里。属肉食性,以鱼类、头足类、甲壳类为食,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蓝鳍金枪鱼繁殖季节是从九月到来年三月,在印尼水域产卵,雌鱼每个繁殖季节会产卵100万枚。雌鱼8岁性成熟,此时体长大约1.5米。野生蓝鳍金枪鱼正常寿命可长达40年。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分布于全球各大洋热带至温带海域,南半球较为集中,在东南亚的爪哇岛,和印度尼西亚海域繁殖。

青甘金枪鱼 Thunnus tonggol

动物百科小编€受伤。锝小猫给大家整理了青甘金枪鱼 Thunnus tonggol的档案资料,包括青甘金枪鱼 Thunnus tonggol的图片、所属门、纲、目、科及描述简介、标本记录介绍等与青甘金枪鱼 Thunnus tonggol相关的详细信息。

青甘金枪鱼 Thunnus tonggol档案信息

青甘金枪鱼 Thunnus tonggol

物种名:青甘金枪鱼

拉丁名:Thunnus tonggol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鱼纲Pisces

目:鲈形目 Perciforemes

科:金枪鱼科 Thunnidae

资源编码:21131119383

描述:青甘金枪鱼(Thunnus tonggol),又名小黄鳍鲔、黑鳍串、串仔、长实、长翼,为为鲭科金枪鱼属的其中一种。可做为食用鱼、游钓鱼。本鱼身体呈纺锤形,体长可达0.7米。第二个背鳍比第一背鳍更高; 胸鳍是短的到中等长度; 泳鳔不存在或不发达。下侧与腹面银白色有无色的被排列成水平导向的列的细长的椭圆形的斑点,背鳍、胸鳍与腹鳍是黑色;第二个背鳍与臀鳍的顶端褪色成黄色;臀鳍是银色;背部与肛门的离鳍是黄色的有浅灰色的边缘;尾鳍是黑色。栖息深度50-2473米,栖息在沿海水质混浊的海域,成群活动,属肉食性,以鱼类、头足类、甲壳类为食。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从红海至新几内亚,北从日本至澳洲海域。参考文献:Froese, Rainer & Daniel Pauly, eds. (2012). Thunnus tonggol in FishBase. 2012年7月版本;小黄鳍鲔 Thunnus tonggol Bleeker, 1851. 台湾物种名录. 台湾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 [2013-1-24].

青甘金枪鱼 Thunnus tonggol标本资料

标本记载1

平台号:2111C0002400003280

标本号:35130

标本馆:IOZ

国家:中国

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采集地:海南省

产地1:HAN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暗鳍金梭鱼

动物百科小编°懒懒de喵喵っ给大家整理了暗鳍金梭鱼的资料,包括暗鳍金梭鱼的图片资料、暗鳍金梭鱼的形态特征、暗鳍金梭鱼的生活习性、暗鳍金梭鱼的品种和种类、暗鳍金梭鱼的寿命等与暗鳍金梭鱼相关的详细信息。

暗鳍金梭鱼Blackfin barracuda

暗鳍金梭鱼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条鳍鱼纲 Actinopterygii
目: 鲈形目 Perciformes
科: 金梭鱼科 Sphyraenidae
属: 魣yú属 Sphyraena
种: 暗鳍金梭鱼 S. qenie
分布: 印度-太平洋区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暗鳍金梭鱼(拼音:àn qí jīn suō yú);
英文名:Blackfin barracuda;
学名:Sphyraena qenie。
暗鳍金梭鱼,又名暗鳍魣、针梭、竹梭、巴拉库答,为金梭鱼科魣属下的一个种。广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区,由红海、非洲东南部至墨西哥、巴拿马,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大利亚。中国台湾四周海域亦均有产。最大长度170厘米,重量7140克。常成大群数一起於日间活动,肉食性,以礁区的鱼类及头足类为食。

体长: 170厘米

身高:

体重: 7140克

生命:

食性: 鱼类及头足类

繁殖:

习性: 日间活动,成群活动

分布: 印度-太平洋区

暗鳍金梭鱼

暗鳍金梭鱼学名:Sphyraena qenie

暗鳍金梭鱼

暗鳍金梭鱼群

暗鳍金梭鱼

暗鳍金梭鱼觅食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暗鳍金梭鱼最大长度170厘米,重量7140克。体延长,略侧扁,呈亚圆柱形。头长而吻尖突。口裂大,宽平;下頜突出於上頜;上頜骨末端及眼前缘之下方;上下頜及腭骨均具尖锐且大小不一之犬状齿,锄骨无齿。无鳃耙。体被小圆鳞;侧线鳞数120-130。具两个背鰭,彼此分离甚远;第二背鳍末端不延长;腹鰭起点位於背鰭起点之前;胸鰭略短,末端几达背鳍起点之下方;尾鰭於幼鱼时為深叉形,成鱼呈双凹形。体背部呈青灰蓝色,腹部呈白色;体侧具许多延伸至腹部之暗色横带,上半部横带倾斜,下半部则几垂直。尾鳍一致為暗色;余鳍皆為灰黑色。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暗鳍金梭鱼主要栖息於大洋较近岸的礁区、内湾、潟湖区或河口域,常成大群数一起於日间活动。游泳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并无固定的栖所。肉食性,以礁区的鱼类及头足类为食。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暗鳍金梭鱼广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区,由红海、非洲东南部至墨西哥、巴拿马,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大利亚。

本文Hash:42e60c7ca47458910df6d348a25238cabef9c324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