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喉金刚鹦鹉

导读: 蓝喉金刚鹦鹉Blue-throated macaw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生存状况Living Condition

动物百科小编会飞的小地鼠给大家整理了蓝喉金刚鹦鹉的资料,包括蓝喉金刚鹦鹉的图片资料、蓝喉金刚鹦鹉的形态特征、蓝喉金刚鹦鹉的生活习性、蓝喉金刚鹦鹉的品种和种类、蓝喉金刚鹦鹉的寿命等与蓝喉金刚鹦鹉相关的详细信息。

蓝喉金刚鹦鹉Blue-throated macaw

蓝喉金刚鹦鹉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鹦形目 Psittaciformes
科: 鹦鹉科 Psittacidae
属: 金刚鹦鹉属 Ara
种: 蓝喉金刚鹦鹉 A. glaucogularis
分布: 南美洲玻利维亚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蓝喉金刚鹦鹉(拼音:lán hóu jīn gāng yīng wǔ);
英文名:Blue-throated macaw;
学名:Ara glaucogularis。
蓝喉金刚鹦鹉,是栖息于玻利维亚东的独有品种。时至2005年,野外的蓝喉金刚鹦鹉只剩余少于200只。它们并非栖息于森林,而是活动在草原,筑巢于棕榈树丛中。食物包括蔬果、谷类、种子、核果等,有着好奇爱玩耍易近人的个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极危(CR)

体长: 约85厘米

身高:

体重: 约750克

生命:

食性: 蔬果、谷类、种子

繁殖: 一次产2-4枚卵

习性: 小群活动,较为安静

分布: 南美洲玻利维亚

蓝喉金刚鹦鹉

蓝喉金刚鹦鹉Blue-throated macaw

蓝喉金刚鹦鹉

蓝喉金刚鹦鹉栖息

蓝喉金刚鹦鹉

蓝喉金刚鹦鹉巢穴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蓝喉金刚鹦鹉重约750克,长约85厘米。面部无羽毛,布满了条纹,有点像京剧中的花脸脸谱,尾极长,属大型攀禽。翅膀及尾部呈亮丽的蓝绿色,喉部呈蓝色,胸部上方及腹部呈亮黄色。它们有很大的喙、长尾巴及黄色的虹膜。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蓝喉金刚鹦鹉栖息于棕榈林,草原,森林和潮湿的雨林低地,野外数量极少。常与黄蓝金刚鹦鹉群集觅食,多为成对或一小群活动,筑巢于枯死的棕榈树洞内。蓝喉金刚鹦鹉与其它大型金刚鹦鹉比较起来较为安静,不会随意尖叫。食物包括蔬果、谷类、种子、核果等。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蓝喉金刚鹦鹉野外繁殖期为11月至3月,一次约产2-4枚卵,孵化期26天,羽毛长成3个月。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蓝喉金刚鹦鹉仅分布在南美洲玻利维亚。

生存状况Living Condition

时至2005年,野外的蓝喉金刚鹦鹉相信只剩余少于200只。它们消失的主要原因是为当地及国际鸟类贸易造成的非法偷捕活动,此外牧场发展砍伐了蓝喉金刚鹦鹉栖息的树木。动物园正进行许多的人工繁殖及保育计划,以拯救蓝喉金刚鹦鹉。人工繁殖蓝喉金刚鹦鹉相对地容易,美国有很多的宠物蓝喉金刚鹦鹉。蓝喉金刚鹦鹉现时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极危物种,并列于华盛顿公约附录一及二。玻利维亚于1984禁止此品种的出口,但非法出口依然存在。现时未有机制限制国内的交易,保育团体仍正在努力保护蓝喉金刚鹦鹉。

蓝黄金刚鹦鹉

动物百科小编猫╄→小沫给大家整理了蓝黄金刚鹦鹉的资料,包括蓝黄金刚鹦鹉的图片资料、蓝黄金刚鹦鹉的形态特征、蓝黄金刚鹦鹉的生活习性、蓝黄金刚鹦鹉的品种和种类、蓝黄金刚鹦鹉的寿命等与蓝黄金刚鹦鹉相关的详细信息。

蓝黄金刚鹦鹉Blue&yellow macaw

蓝黄金刚鹦鹉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鹦形目 Psittaciformes
科: 鹦鹉科 Psittacidae
属: 金刚鹦鹉属 Ara
种: 蓝黄金刚鹦鹉 A. ararauna
分布: 南美洲沼泽森林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蓝黄金刚鹦鹉(拼音:lán huáng jīn gāng yīng wǔ);
英文名:Blue&yellow macaw;
学名:Ara ararauna。
蓝黄金刚鹦鹉,又名琉璃金刚鹦鹉,属于鹦鹉科中的金刚鹦鹉属。生长于南美洲的沼泽森林,由巴拿马南部至巴西、玻利维亚及巴拉圭一带。蓝黄金刚鹦鹉拥有摄人的外表及良好的语言能力,是最受饲养者欢迎的鹦鹉之一,蓝黄金刚鹦鹉会鸣叫,而且非常吵耳。主要进食水果、坚果、各种棕榈树的果实、种子、花朵、嫩芽,以及寄生植物、昆虫等。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

体长: 76-84厘米

身高:

体重: 900-1300克

生命:

食性: 水果、坚果、种子

繁殖: 每巢产卵1-3枚

习性: 小群活动,声音响亮

分布: 南美洲沼泽森林

蓝黄金刚鹦鹉

蓝黄金刚鹦鹉学名Ara ararauna

蓝黄金刚鹦鹉

蓝黄金刚鹦鹉群

蓝黄金刚鹦鹉

蓝黄金刚鹦鹉肖像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蓝黄金刚鹦鹉的身长可达76至84厘米,尾长40-50厘米,重约900至1300克。鸟身为亮丽的蓝色,前额有少许绿色羽毛,脸部有着白色的皮肤,皮上有横向黑色的细羽毛;耳孔旁边的羽毛、前胸、下腹以至尾巴为黄色,尾巴上方为蓝色,而鸟喙呈黑色,可咬开坚硬的果壳。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蓝黄金刚鹦鹉在野外栖息于原始森林中,尤其喜欢生活在平原并有河流隔离的密林里。喜欢成群活动,大多在早晨和傍晚觅食,中午炎热时在林中休息。能利用其强有力的嘴协助双脚在树上攀援,有时还用双脚抓住树枝,头部向下呈倒挂的姿势。激动的时候经常发出“嘎一嘎一嘎”的叫声,声音十分响亮,震耳欲聋。在海拔500米以上就很少见到它们的踪影,通常是成对或一小群活动,也会与红翅金刚鹦鹉或绯红金刚鹦鹉等其它种类鹦鹉一起出现觅食或在岩壁上啃食土块,野外的黄蓝金刚鹦鹉主要进食水果、坚果、各种棕榈树的果实、种子、花朵、嫩芽,以及寄生植物、昆虫等。每天清晨和傍晚,它们会到河岸食用泥土,原因是其食物中很多是未成熟的种子或果实,其中含有毒素,进食泥土不但可以协助排出这些毒素,更可补充矿物质并帮助消化。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蓝黄金刚鹦鹉繁殖季节因地而异,巴拿马及南美洲的北部一般于2月至6月间进入繁殖期,而在南美洲的南部则是8月至12月,12至2月在哥伦比亚,1月至3月在苏里南,4月至5月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2月至6月在圭亚那,在秘鲁产卵时至次年一月。黄蓝金刚鹦鹉通常筑巢于高大茂密的棕榈树洞内,每巢产卵1至3枚(通常为2枚),卵的表面呈白色,十分光滑,卵重大约为25克左右。由雌鸟负责孵化,孵化期为34天,育雏期大约为2个月左右。不同于绯红金刚鹦鹉,亲鸟对幼雏的食物分配非常公平,育雏的成活率也较高。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生长于南美洲的沼泽森林,由巴拿马南部至巴西、玻利维亚及巴拉圭一带。但可能已绝迹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饲 养Raise

人工饲养蓝黄金刚鹦鹉,需要给予多种不同的食物,只有种子的膳食会引起健康问题,如维他命缺乏。良好的膳食应该是包括营养补充剂、种子、果仁、干果,并定时给予新鲜的水果及蔬菜。有一些食物对鸟类或鹦鹉是有害的,例如樱桃核、巧克力、咖啡碱。巧克力、咖啡碱在鸟类体内的新陈代谢与人类的有所不同。

紫蓝金刚鹦鹉

动物百科小编小兔崽崽给大家整理了紫蓝金刚鹦鹉的资料,包括紫蓝金刚鹦鹉的图片资料、紫蓝金刚鹦鹉的形态特征、紫蓝金刚鹦鹉的生活习性、紫蓝金刚鹦鹉的品种和种类、紫蓝金刚鹦鹉的寿命等与紫蓝金刚鹦鹉相关的详细信息。

紫蓝金刚鹦鹉Hyacinth macaw

紫蓝金刚鹦鹉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鹦形目 Psittaciformes
科: 鹦鹉科 Psittacidae
属: 琉璃金刚鹦鹉属 Anodorhynchus
种: 紫蓝金刚鹦鹉 A. hyacinthinus
分布: 巴西、玻利维亚、巴拉圭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紫蓝金刚鹦鹉(拼音:zǐ lán jīn gāng yīng wǔ);
英文名:Hyacinth macaw;
学名:Anodorhynchus hyacinthinus。
紫蓝金刚鹦鹉,是金刚鹦鹉属中,以至到鹦形目中体型最大的品种,但它们的体重不及新西兰的鸮鹦鹉。紫蓝金刚鹦鹉擅长交际、顽皮而又聪明,它们独特的体型、颜色和行为,使其成为金刚鹦鹉属中最受自然学家注目的品种,不幸的是,宠物饲养者也同样喜爱紫蓝金刚鹦鹉,鸟类贸易的需求对野生鹦鹉的数目造成严重的威胁。紫蓝金刚鹦鹉的主要族群已知分布于南美洲三个地区:巴西南部、玻利维亚东部及巴拉圭北部。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

体长: 1米左右

身高:

体重: 1.4-1.7公斤

生命: 60年

食性: 果实及蔬菜

繁殖: 一窝约2-3颗蛋

习性: 小群活动,难驯养

分布: 巴西、玻利维亚、巴拉圭

紫蓝金刚鹦鹉

紫蓝金刚鹦鹉进食

紫蓝金刚鹦鹉

紫蓝金刚鹦鹉Hyacinth macaw

紫蓝金刚鹦鹉

紫蓝金刚鹦鹉娱乐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紫蓝金刚鹦鹉的羽毛是纯蓝色,接近靛蓝色。它们的喙呈黑色,下喙的后端及眼周有黄色的裸露皮肤。不像金刚鹦鹉属内其他的品种,紫蓝金刚鹦鹉眼睛周围没有白色而无羽毛的皮肤。紫蓝金刚鹦鹉的性别基本上无法从外表上分辨,但雌性的一般是较为纤细。紫蓝金刚鹦鹉的体长可达1米,重达1.4-1.7公斤。翼展达1.3-1.5米。其强而有力的喙可轻易地于短时间内拆毁鸟笼的铁枝,也可咬开坚果及种子,甚至椰子。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紫蓝金刚鹦鹉喜爱活动于开阔的树林里,避开终年潮湿的森林,爱栖息于有丰富核果的棕榈树林中,通常成对或一小群活动,很少发现落单的蓝紫金刚独自活动。它们的食物主要是果实及蔬菜。有八个品种的棕榈科植物是它们主要的食粮,它们的饮食要求较高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紫蓝金刚鹦鹉于树洞内筑巢,一窝约2或3颗蛋,但通常只有一只会存活,原因是父母只会尽力照顾第一只孵出的幼鸟,后来孵出的因无法和兄弟姊妹争食物,通常会死于脱水、体重下降等,而且乌鸦、犀鸟和一些哺乳动物会把蛋吃掉,幼鸟与父母生活约半年后便会离开亲鸟,七岁后会成熟并开始繁殖。寿命60年。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紫蓝金刚鹦鹉的主要族群已知分布于南美洲三个地区:巴西南部、玻利维亚东部及巴拉圭北部。零星及较小的族群可能散落于附近一带。

生存状况Living Condition

农业、畜牧业的过度开发严重破坏了栖息地,盗捕鹦鹉的人觊觎它们的高价位,而每年造成许多的蓝紫金刚不幸死亡。1986估计野生蓝紫金刚鹦鹉个体是1,500个年到1,000只。但是造成数量无法提升的主要原因有95%是因为栖息地破坏而衍生出的巢穴严重不足,这些种种的因素使得野外蓝紫金刚鹦鹉面临绝种的危机,现今有许多国际性的组织都致力于蓝紫金刚鹦鹉的保育工作,由于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的介入,在2003年估计总数上升至6,500只左右。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

饲 养Raise

鸟类学家建议饲养紫蓝金刚鹦鹉之前,必需先详细了解其习性,此鸟比狗或猫需要更多的注意及照顾,根据一些官方的定义,紫蓝金刚鹦鹉并非驯养动物。许多人工饲养的蓝紫金刚鹦鹉都是70年代后期及80年代时由野外捕捉的野生鸟,繁殖期间领域性会变的很强且有攻击性,它们所需要平均窝卵数为2颗,通常第1颗生下后母鸟即开始孵蛋,孵化期约需26-28天,幼鸟生长的速度很快,幼鸟约在3个月大时羽毛长成,但是在大型金刚鹦鹉来说,但是人工繁殖的蓝紫金刚鹦鹉繁殖难度不是很高,也比一些大型金刚鹦鹉来的多产一些。 在家养条件下,以澳大利亚胡桃,巴西豆,榛子,胡桃,杏仁,大胡桃,坚果和椰子进行饲养都非常成功,苏式饼干,水果和蔬菜也可以作为补充食物。它们的饮食要求较高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它们的食性较为特殊,得吃一种棕榈果实,建议用大块的椰子壳和果肉来代替。在繁殖期内,被捣成圆块儿的谷类,椰子加猴食和狗食,软质食物混合小麦面包,混合水果,奶粉,蜂蜜,维生素,鸡蛋壳等等都是很好的食物。

本文Hash:5f7bdf50b559896a77b5b291311edd906817781f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