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杯状病毒自己在家怎么治

导读: 猫杯状病毒自己在家怎么治

猫杯状病毒自己在家怎么治

猫咪杯状病毒感染通常会引起口炎、精神不振、打喷嚏、流口水、眼鼻有大量分泌物、结膜炎等症状,针对猫咪口炎,需要喂服甲硝唑片和乐口宁口腔喷剂进行抗菌消炎、消肿方面的对症缓解,其次,需要给猫咪喂食流质的清淡食物,减少进食时带来的疼痛。 针对猫咪结膜炎症状,可以使用硫酸新霉素滴眼液清洗眼睛分泌物,同时起到清凉舒缓、消炎抗菌的作用。

猫杯状病毒自己在家怎么治

需要使用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多猫家庭需要及时对患猫进行隔离,做好环境消毒工作,避免猫咪病毒传播给其他健康的猫咪,如果属于是半散养的猫,治愈后注意还要继续隔离1个月,防止疾病扩散。

猫杯状病毒怎么治疗(猫杯状病毒怎么治疗与预防)

猫杯状病毒怎么治疗(猫杯状病毒怎么治疗与预防) 2022-07-13 10:03:53 作者:(皮皮) 分类:宠物猫资讯 阅读()

猫鼻支疱疹病毒感染我们听得多了,一般去宠物医院检测也是查这个的,如果细心点的朋友就会发现,为什么连带杯状病毒也一起检测呢?其实,猫杯状病毒感染与猫疱疹病毒感染都是很常见的,基本上猫咪有上呼吸道疾病有80%都是这两者,而且均具备传染性。

猫杯状病毒怎么治疗(猫杯状病毒怎么治疗与预防)

什么是猫杯状病毒感染?

猫杯状病毒是一种小的无膜单股RNA病毒,病毒间具有广泛的抗原性差异。一般来说猫咪患上杯状病毒感染最常见的症状是打喷嚏、流鼻涕、眼睛异常,也有可能会发烧、口腔溃疡等症状,当发展到严重的时候会出现厌食、缺乏精神等直至死亡。该病毒主要是通过猫咪分泌物所传染引起的,也可能是与环境污染物发生间接传播。

猫杯状病毒怎么治疗(猫杯状病毒怎么治疗与预防)

如何治疗猫杯状病毒感染?

如果猫咪感染上了杯状病毒不用过于害怕,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在初期只需简单用药就能解决。虽然说起来不严重,但感染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所以发现类似症状还是建议找专业医师去诊断。

猫杯状病毒怎么治疗(猫杯状病毒怎么治疗与预防)

针对猫杯状病毒感染,首选是服用恩诺特素,再可以配合阿感特灵去治疗,根据猫咪体重大小去使用,见效还是很快的。如果猫咪鼻腔与眼部出现分泌物的时候,还需要外用滴鼻清、滴眼灵等外用药水来辅助治疗。在治疗期间还需要保证猫咪的正常饮食,以免出现厌食造成营养不良脱水等情况。只要悉心照顾自己的猫主子,其实杯状病毒一点也不可怕。

本文出自皮皮猫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宠物猫品种介绍_宠物猫价格_宠物大全-皮皮猫 » 猫杯状病毒怎么治疗(猫杯状病毒怎么治疗与预防)

猫杯状病毒怎么治疗 猫杯状病毒治疗方法

  猫杯状病毒怎么治疗?猫杯状病毒感染又称为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猫杯状病毒引起的猫科动物的一种多发性口腔和呼吸道传染病。

  1、发病经过及临床症状:

  8月27日宠主带猫来我院就诊,该猫主要表现为采食困难、流涎,临床检查发现其舌面有大小不等的溃疡面。数天后主人家里另外的三只猫出现相同的症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才是减少、流涎、分泌物呈黏稠的透明状挂在两嘴唇处;舌面有多少不等的溃疡,多集中在舌背面,溃疡处稍凹陷、发红、边缘不整齐;因舌头不适猫不停地用舌头乱舔口腔;三只体温轻度升高,最高者达到39.7摄氏度,一只体温不升高;两只出现鼻镜干燥、龟裂;病情严重的精神沉郁,其余精神无明显变化。

  2、实验室诊断;

  2.1 病毒分离试验:采集发病猫的口腔分泌物送检,进行病毒分离,将唾液经适当处理后接种F81细胞盲传至第四代均出现细胞病变,细胞圆缩、聚变,最后完全脱落、悬浮。

  2.2 电镜检测:取接毒细胞培养物上清电镜负染观察,可见杯状病毒粒子。用其细胞成分作电镜超薄切片观察,在胞浆中可见呈晶格状排列的杯状病毒粒子。

  2.3 毒力测定:取40日龄试验猫四肢,随即分成两组,隔离饲养。第一组每只猫通过滴鼻、口服接种病猫分泌的唾液2毫升;第二组为对照组,按第一组的方法接种等量生理盐水,接毒后每天观察临床症状,并于第五天采集接毒猫的口腔分泌物送检。结果接毒组体温升高,并于接毒后第六天在鼻镜和舌缘出现溃疡和食欲下降、流涎等症状,接毒的第五天可以从两只试验猫口腔分泌物中分离出FCV;而对照组临床观察无异常,病毒分离为阴性。

猫杯状病毒怎么治疗 猫杯状病毒治疗方法

  3、治疗措施:

  ①立即将病猫隔离在院内住院治疗,每天要用消毒药消毒地面、笼舍、用具等。

  ②抗病毒:使用利巴韦林、胸腺肽等。

  ③每日清洁口腔:将病猫口腔张开,用0.1%高锰酸钾冲洗口腔,对溃疡面涂抹鱼肝油或者喷桂林西瓜霜。

  ④防止继发感染:使用头孢曲松钠输液治疗。

  ⑤补充维生素:使用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等。

  ⑥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精神食欲较差者,采用支持疗法,静脉输入5%葡萄糖盐水、10%葡萄糖、ATP、辅酶A等。

  经过采取以上综合治疗措施,病情较轻者的猫在5~7天痊愈;病情较重的约10~15天康复。

  4、疾病预防

  4.1 家中猫使用的靠垫、被褥、笼子要经常换洗,注意消毒,天气晴朗的时候要拿出去晒太阳;

  4.2 每年定期免疫接种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猫病毒性支气管炎、猫杯状病毒病三联苗,减少猫的发病几率;

  4.3 如果发现家中有猫发病,应立即将其与其余的宠物隔开饲养,并及时送宠物医院就医;

  4.4 自然条件下,猫杯状病毒仅猫科动物易感,常发于6-84日龄的猫。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猫和带毒猫。前者在急性期可随分泌物和排泄物排出大量病毒,污染用具、地面和物品,也可直接传染给猫。后者一般有急性期病例转变而来,虽然临床症状消失,但可长期排毒,是最重要最危险的传染源,因此减少家中宠物猫与野外带毒猫的接触即切断传染源的关键环节。

  5、总结与讨论:

  5.1 根据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确诊该病史杯状病毒(FCV)感染所致。在自然条件下,仅猫科动物对FCV易感,该病发病率高,幼龄猫死亡率较高。而成年猫科动物若无继发感染常呈温和型经过或隐性感染。本次五只猫经过治疗和护理均痊愈,无一死亡,与这些猫均为成年猫也有关系。因国内目前尚无预防该病的疫苗,所以预防主要靠平时注意饲养卫生,减少猫与外界病猫的接触为主。

  5.2 该病的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可表现为发热、打喷嚏、排黏液性或脓性鼻液和泪液,口、鼻、眼分泌物增多,口腔溃疡和结膜炎。病毒毒力较强时可发生肺炎而表现呼吸困难等症状,而口腔溃疡是常见和具有特征性的症状,且有时是唯一的症状。本次五只猫群体发病,其临床症状即属于此类型。

  5.3 关于本病的发病原因,可能系野外的野猫与家养的猫接触后将病毒带入室内,并传染给其他同养的猫。

本文Hash:ea5528c029470c3f6be55e0d896703205ec16e19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