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鸟种简介 外形特征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地理分布 保护现状 致危因素 保护现状
棕颈犀鸟(学名:Aceros nipalensis,英文名:Rufous-necked Hornbill)是犀鸟科皱盔犀鸟属的鸟类。
棕颈犀鸟,别名:棕颈无盔犀鸟,亦称无斑犀鸟,属于犀鸟科,为典型的热带留鸟,产于云南南邻、西藏东南部,栖息于热带、亚热带山地森林中。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文学名:棕颈犀鸟
拉丁学名:Aceros nipalensis
英文俗名:Rufous-necked Hornbill
命名作者:Hodgson, 1829
中文目名:犀鸟目(Bucerotiformes)
中文科名:犀鸟科(Bucerotidae)
中文属名:皱盔犀鸟属(Aceros)
繁殖区:东洋界 : ne India to w Thailand and nw Vietnam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61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一级保护物种
(极其濒危,禁止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易危物种
Vulnerable(VU)
快成为濒危物种,有较高的灭绝危险!
鸟种简介
棕颈犀鸟,属于犀鸟科,学名为 Aceros nipalensis。别名:棕颈无盔犀鸟,亦称无斑犀鸟。是大形鸟类。
同物异名:BuceronipalensisHodgson,1829,
外形特征
棕颈犀鸟
全长约 120厘米。雄鸟头、颈、胸部羽毛棕色;眼周淡蓝色;喉部皮肤亮腥红色。背、翅黑色,具绿色光泽,初级飞羽先端白色。尾羽基部黑色具绿光泽,下半部为白色。腹部、两胁及肛周为棕红色。嘴蜡黄色长而大,上嘴有宽黑斑纹。脚为带棕或绿的黑色。雌鸟两翅和尾羽带有白色,羽衣除头和羽冠外均为黑色而具绿色光泽。
雌雄鸟都有强大的嘴,嘴形巨大而向下弯曲,嘴上无盔突(即盔状突起)。雄鸟的上嘴为黄白色,靠近基部的两侧有大约5道横行的黑色雕纹,下嘴的基部为橄榄色,端部为乳白色。眼周裸露的皮肤为亮蓝色,嘴基的皮肤为紫蓝色,其后有一个大的肉色斑。喉部的裸露部分为亮红色,基部为青蓝色。头上具有象头发一样的羽冠,羽冠和整个头部,以及颈部和胸部均为橙棕色,腹部和其余下体逐渐变为栗色。背部和翅膀为黑色,具有绿色光泽,初级飞羽的尖端为白色。尾羽基部的一半为黑色,端部一半为白色。雌鸟的头部、颈部和下体为黑色。脸部裸露的皮肤为淡蓝色,嘴基裸露的皮肤为深蓝色。嘴较雄鸟的嘴为小,嘴上的雕纹也比较少,其余和雄鸟基本相似。
叫声:雄雌两性均发出轻声啸叫Kup,声不如双角犀鸟深沉。
虹膜为血红色,脚和趾为褐色或绿黑色。
生活习性
为典型的热带留鸟,较其他犀鸟更喜山区环境,栖息于热带、亚热带山地森林(海拔600-1800米)中,在树洞内营巢。常成对或10多只集结成小群活动。主要以榕树果等肉质野果为食。常成对或10多只集结成小群活动。主要以榕树果等肉质野果为食。
棕颈犀鸟
生长繁殖
一般在4~6月繁殖,利用自然的大树洞营巢,每窝产卵1或2枚,卵的大小平均为59.2×43.1mm,卵壳呈白色。由雌鸟孵卵。
地理分布
产于云南南邻、西藏东南部。 喜马拉雅山脉从尼泊尔至中国西南、缅甸北部及印度支那均有分布。
棕颈犀鸟种群数量较为稀少,在西双版纳的勐腊自然保护区内偶尔见到,估计数量大约每百平方公里的面积内分布于1~3只。
国外广泛分布于不丹、印度、尼泊尔、锡金、巴基斯坦、缅甸、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地区海拔1500米以下的干燥树林地区。随着各国热带两林地区的广泛发展及开垦种植经济作物等因素,令其栖地减少;乱捕滥猎的情况也时有所闻。国内外动物园有饲养,但未有成功繁殖纪录。
保护现状
CITES濒危等级:附录I生效年代:1997
IUCN濒危等级:易危生效年代:1996
IUCN濒危等级:VUA1cd+2cd,C1生效年代:2003年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生效年代: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稀有生效年代:1996
棕颈犀鸟濒危等级
致危因素
栖息地破坏: 西双版纳地区的热带雨林被大量砍伐开垦,使棕颈犀鸟的栖息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
因为贸易被捕猎: 由于棕颈犀鸟为保护动物,一些不法商贩收购棕颈犀鸟以牟取高额利润。
保护现状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保护级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列为稀有;
已被列为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
云南省及西藏自治区将棕颈犀鸟列为地区重点保护动物,严禁猎捕。
本文Hash:f573b4b2266dd2d997e65693ec1579360d208905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