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短脚鹎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环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黑短脚鹎的图片

黑短脚鹎(学名:Hypsipetes leucocephalus,英文名:Black Bulbul)是鹎科短脚鹎属的鸟类,又叫黑鹎、红嘴黒鹎、山白头、白头公、白头黑布鲁布鲁。全长约20cm。头颈黑色或白色(因亚种而异,白色型又叫白头黑鹎),其余体羽黑色,嘴和脚红色。分布于非洲、印度、缅甸、泰国、老挝、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长江以南各省等地,主要生活于海拔500-1000米山林高大乔木上以及随季节变化发生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现象。冬季于中国南方可见到数百只的大群。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马达加斯加,故又被称为马岛短脚鹎、马岛黑鹎。

中文学名:黑短脚鹎

拉丁学名:Hypsipetes leucocephalus

英文俗名:Black Bulbul

命名作者:Gmelin, JF, 1789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鹎科(Pycnonotidae)

中文属名:短脚鹎属(Hypsipetes)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912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黑色

次要羽色:白色

外形特征

黑短脚鹎:形态特征图
黑短脚鹎:形态特征图

中等体型(20厘米)的黑色鹎。尾略分叉,嘴、脚及眼亮红色。部分亚种头部白色(又叫白头黑鹎),西部亚种的前半部分偏灰。与红嘴椋鸟的区别在胸及背部色深。

亚成鸟:偏灰,略具平羽冠。

虹膜-褐色;嘴-红色;脚-红色。

叫声:叫声甚多变,包括响亮的尖叫、吱吱声及刺耳哨音。常有带鼻音的咪叫声。

黑短脚鹎:白色型,亚成鸟
黑短脚鹎:白色型,亚成鸟
黑短脚鹎:黑色型,亚成鸟
黑短脚鹎:黑色型,亚成鸟
黑短脚鹎:白色型
黑短脚鹎:白色型
黑短脚鹎:黑色型
黑短脚鹎:黑色型

地理分布

黑短脚鹎:地理分布图
黑短脚鹎: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印度、中国南方(包括台湾、海南岛)、缅甸及印度支那。

分布状况:亚种psaroides为留鸟于西藏东南部;ambiens于云南西北部;sinensis 于云南西北部、亚种ambiens的分布区以南;stresemanni于云南北部;concolor于云南西部及南部;leucothorax于华中;perniger于广西南部及海南岛;nigerrimus于海南岛;指名亚种则于华南及东南的其余地区。为山地常绿林的常见鸟。

生活环境

黑短脚鹎
黑短脚鹎

冬季主要栖息在海拔10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树林中,夏季可上到海拔1000-2000m,有的地方(如云南玉龙山)甚至进到海拔2500-3000m的中高山地带,垂直迁徙现象极明显。通常生活在次生林、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及其林缘地带,冬季有时也出现在疏林荒坡、路边或地头树上。

生活习性

黑短脚鹎,作者兰亭熙
黑短脚鹎,作者兰亭熙

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有时亦集成大群,特别是冬季,集群有时达100只以上,偶尔也见和黄臀鹎混群。性活泼,常在树冠上来回不停地飞翔,有时也在树枝间跳来跳去,或站于枝头。偶尔也见栖立于电线上,很少到地上活动。善鸣叫,有时站在树顶梢鸣叫,有时成群边飞边鸣,鸣声粗厉,单调而多变,显得较为嘈杂。

迁徙: 主要为留鸟,部分在长江以北地区繁殖的种群为夏候鸟,冬季迁到南方越冬。

食性
黑短脚鹎
黑短脚鹎

主要以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植物果实、种子等植物性食物,属杂食性。动物性食物主要有蜂、天牛、象甲、甲虫、蝗虫、蚂蚁、蝽象等鞘翅目、膜翅目、直翅目、鳞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植物性食物主要为浆果、榕树果、乌桕种子等。性杂食,但主要吃野果、而这些野果对人类没有什么经济意义,也吃农林害虫,给人类带来一定好处。

生长繁殖

繁殖期4-7月。营巢于山地森林中树上,巢多置于乔木树水平枝上,距地高15-18m。巢呈杯状,主要由细枝、枯草、树皮、树叶、苔藓等植物材料构成,内垫有松针和细草茎叶,巢外还有蛛网。

每窝产卵2-4枚,卵呈卵圆形,卵的颜色变化较大,从白色、淡红色到粉红色,被有紫色、褐色或红褐色斑点。

栗背短脚鹎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栗背短脚鹎的图片

栗背短脚鹎(学名:Hemixos castanonotus,英文名:Chestnut Bulbul)是鹎科灰短脚鹎属的鸟类。是体型略大(21厘米)而外观漂亮的鹎,因上体栗褐而得名,头顶黑色而略具羽冠,下体白色。是留鸟,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地区的次生阔叶林、林缘灌丛和稀树草坡灌丛及地边丛林等生境中。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属杂食性。分布于中国贵州、广西、湖南、江西、福建、广东、香港和海南岛等地。也见于越南东北部。栗背短脚鹎是中国特有鸟类,但在中国种群数量不普遍,应注意保护。注:有著者将此种作为灰短脚鹎的亚种(参见郑作新,1987)。郑作新(1994)将惟一的亚种canipennis归在灰短脚鹎下,而将指名亚种另作一种。

中文学名:栗背短脚鹎

拉丁学名:Hemixos castanonotus

英文俗名:Chestnut Bulbul

命名作者:Swinhoe, 1870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鹎科(Pycnonotidae)

中文属名:灰短脚鹎属(Hemixos)

繁殖区:东洋界 : s China, n Vietnam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910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栗背短脚鹎:形态特征图
栗背短脚鹎:形态特征图

体型略大(21厘米)而外观漂亮的鹎。上体栗褐,头顶黑色而略具羽冠,喉白,腹部偏白;胸及两胁浅灰;两翼及尾灰褐,覆羽及尾羽边缘绿黄色。白色喉羽有时膨出如冠鹎,但此种甚为明显。亚种canipennis多棕色,翼及尾无绿黄色翼缘。

虹膜-褐色;嘴-深褐;脚-深褐。

叫声:响亮的责骂声及偏高的银铃般叫声”ticketyboo”。

栗背短脚鹎,上体栗色
栗背短脚鹎,上体栗色
栗背短脚鹎,下体白色
栗背短脚鹎,下体白色

地理分布

栗背短脚鹎:地理分布图
栗背短脚鹎: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中国南方及越南西北部。

分布状况:亚种canipennis常见于中国华南及东南的低地森林;指名亚种为留鸟于海南岛,在广西南部与亚种canipennis有混交。在香港随着森林的成熟其数量正在增加。

国内分布于贵州望谟、罗甸、惠水、雷山、榕江,广西、湖南、江西、福建、广东、香港和海南岛等地。

国外分布: 国外仅见于越南东北部。

生活习性

栗背短脚鹎
栗背短脚鹎

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在乔木树冠层,也到林下灌木和小树上活动和觅食。常结成活跃小群。藏身于甚茂密的植丛。

食性
栗背短脚鹎
栗背短脚鹎

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属杂食性。所吃食物主要为洋伞果、核果、乌饭果等植物果实与种子以及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膜翅目、直翅目等昆虫。

栗背短脚鹎
栗背短脚鹎
栗背短脚鹎
栗背短脚鹎

生长繁殖

繁殖期4-6月,营巢于小树或灌木枝桠上。巢呈杯状。每窝产卵3-5枚,卵为洋红色、被有紫色斑纹。

栗背短脚鹎
栗背短脚鹎
栗背短脚鹎
栗背短脚鹎

南美灰鸢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南美灰鸢的图片

南美灰鸢(学名:Ictinia plumbea,英文名:Plumbeous Kite)是鹰科灰鸢属的鸟类。

南美灰鸢(学名:Ictinia plumbea )又名铅灰鸢,为鹰科齿鹰亚科的鸟类,是一种中型猛禽,体长约45厘米,上体羽毛深蓝色,头和下体羽毛灰白色,腿爪黄色有黑爪尖,眼睛棕红色。广泛栖息于美洲的中部和南部,活动于低地森林和热带草原,其飞行速度缓慢,频繁滑行,几乎完全捕食昆虫。经常看到在死树枝上栖息,不是特别合群,但在迁移过程中往往形成大群。

中文学名:南美灰鸢

拉丁学名:Ictinia plumbea

英文俗名:Plumbeous Kite

命名作者:Gmelin, JF, 1788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灰鸢属(Ictinia)

繁殖区:拉丁美洲 : ne Mexico to n Argentina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灰色

外形特征

南美灰鸢
南美灰鸢

南美灰鸢是一种中型猛禽,体长34至37厘米,翼展84至94厘米,体重190至280克;寿命11年。是一种类似鹰的飞禽,长有一对狭长的翅膀和一条长尾巴。以高超的飞行和滑翔能力闻名。该鸟喙黑色,口角周围有黄色边框。尾巴上有二或和三条白色条纹。成鸟体羽石板灰色,头部和腹部颜色较浅,下体腹部白色,背部有灰色与白色的暗条纹。尾巴短,是黑色的。眼睛红色,腿金黄色或橙色。飞行时显示出主飞羽上的红色翼羽。雌雄相似。

地理分布

分布于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包括危地马拉、伯里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等国家和地区。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南美灰鸢
南美灰鸢分布

生活环境

南美灰鸢
南美灰鸢

南美灰鸢是候鸟,在热带南美洲越冬。生活于各种林地和森林类型,包括针叶树和橡树林。活动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出没于低地和高地,林缘地带和林间空地,河岸森林,草场,稀树草原,中海拔择伐林地和红树林,很少出现于茂密的森林里,花很多时间在空中飞行,单独,成对或集小群,也与其他种类混群。还经常栖息在高而凸兀的枯树枝头。部分生活在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成员向南方迁徙,在非繁殖季节飞往赤道和各自不同纬度,通常集100只以上的大群,经常和燕尾鸢同行。在中美洲,这一物种约2个月前出发,6个星期后到达,春天返回期也早于迁移的密西西比灰鸢。

生活习性

这是一种活动于低地森林和热带草原的鸟类。其飞行速度缓慢,频繁滑行,几乎完全捕食昆虫。

南美灰鸢
南美灰鸢
南美灰鸢
南美灰鸢

经常看到在死树枝上栖息,不是特别合群,但在迁移过程中往往形成大群。主要以昆虫,包括蚂蚁,白蚁,以及更大的(蝉,直翅目昆虫,蜻蜓)为食,偶尔也吃蝙蝠、鸟、蛇和蜥蜴。用利爪在地面拨弄猎物,或在空中捕捉昆虫,在飞行中吞噬。有时去寻找烧毁的地区,在那里捕捉地面上的小型爬行动物。在巴西东南部,铅灰鸢也捕食狨猴。

生长繁殖

南美灰鸢是一夫一妻制。在到达繁殖地点之前的迁移路途中结成对。繁殖期是从5月到7月,到繁殖地5-7天后雌雄开始共同建立一个巢,有时也修复一个旧巢。巢安放在离地面3-30米的大树的树叉上。有时将巢建在黄蜂或蜜蜂的蜂巢附近,这样可以有效的保护幼鸟。巢材一般是树枝、木片、树叶等,并用泡沫内衬,定期添加新鲜的叶子,大概是为了埯埋巢底部的垃圾。雌鸟每巢产1至2枚蓝色或白色的卵,通常非常干净,但偶尔有很淡的褐色斑点。在危地马拉孵化期分别为31和32天,喂食雏鸟的时间平均38.5天。在阿根廷,孵化时间是32天,雏鸟离巢还要36天时间。

南美灰鸢
南美灰鸢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本文Hash:83120e2aabcfd3f026e09c938f2052d6e27e9b4c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