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红尾鸲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导读: 欧亚红尾鸲-外形描述 欧亚红尾鸲-叫声 欧亚红尾鸲-地理分布 欧亚红尾鸲-生活习性

欧亚红尾鸲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欧亚红尾鸲-外形描述

描述:体型略小(15厘米)而色彩浓艳的红尾鸲。雄鸟:额及眉纹白色,且将头顶、颈背及上背的灰色与黑色的眼先、脸及喉分开。翼褐色而无白斑。胸、腰及外侧尾羽棕色,中央尾羽深褐。腹部及尾下覆羽皮黄。特征为臀白且翼上无白斑。雌鸟褐色,腰及外侧尾羽棕色;眼先、眼圈、腹部及尾下覆羽皮黄。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偏黑。

欧亚红尾鸲-叫声

叫声:鸣声为清亮而忧郁的hiiit及洪亮的tuee-tuee-tuee-tuee声。告警叫声为特征性的hueet-tic-tic声。

欧亚红尾鸲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欧亚红尾鸲-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北欧、北非、东至贝加尔湖、外里海地区及阿尔泰山;越冬至阿拉伯半岛、非洲、中东及俾路支。

分布状况:边缘性地扩散至中国境内;繁殖于新疆极西部的塔尔巴噶泰山,在阿尔泰山也可能有繁殖。

欧亚红尾鸲-生活习性

习性:似赭红尾鸲但喜单一树种的栖息环境。具典型的红尾鸲颤尾动作。飞行短而疾,时闪动尾辉。飞行较长距离则呈波状起伏而曳尾。

欧亚鸲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欧亚鸲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欧亚鸲-外形描述

描述:中等体型(14厘米),丰满而直挺,为欧洲观鸟者甚熟悉的歌鸲。成鸟脸及胸红色,脸侧及胸侧灰色,下体污白,上体近褐。幼鸟褐色,上体具皮黄色点斑,下体具杂斑及扇贝形斑,胸沾棕褐。

虹膜—深褐;嘴—黑色;脚—褐色。

欧亚鸲-叫声

叫声:鸣声为强起伏的清晰哀怨声,音调及音速均有瞬息变化。叫声包括尖厉的 tic或tic-ic-ic声及牵拉薄金属般的seeek声。

欧亚鸲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欧亚鸲-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温带欧洲,冬季北方鸟南迁至北非沿海及中东越冬。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为偶见候鸟,见于阿尔泰山、天山及新疆北部其他地区。在青海的格尔木有过记录。

欧亚鸲-生活习性

习性:栖居于混交林及次生植被、花园及多荫处。在地面作双脚齐跳,一般不惧生。栖于低处等待捕食昆虫及蠕虫,但从高处发出鸣声。洞穴营巢。

红尾水鸲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红尾水鸲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红尾水鸲-外形描述

描述:体小(14厘米)的雄雌异色水鸲。栖于溪流旁。雄鸟:腰、臀及尾栗褐,其余部位深青石蓝色。与多数红尾鸲的区别在无深色的中央尾羽。雌鸟:上体灰,眼圈色浅;下体白,灰色羽缘成鳞状斑纹,臀、腰及外侧尾羽基部白色;尾余部黑色;两翼黑色,覆羽及三级飞羽羽端具狭窄白色。与小燕尾的区别在于尾端槽口,头顶无白色,翼上无横纹。雄雌两性均具明显的不停弹尾动作。幼鸟灰色上体具白色点斑。亚种affinis的雄鸟尾上覆羽棕色,雌鸟尾部白色较少,下体鳞状斑纹仅限于腹中心。

虹膜—深褐;嘴—黑色;脚—褐色。

红尾水鸲-叫声

叫声:尖哨音ziet, ziet;占域时发出威胁性的kree声。鸣声为快捷短促的金属般碰撞声streee-treee-tree-treeeh,栖于岩上或于飞行时发出。

红尾水鸲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红尾水鸲-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巴基斯坦、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包括海南岛和台湾)及印度支那北部。

分布状况:常见的垂直性迁移候鸟,于海拔1000~4300米的湍急溪流及清澈河流。亚种fuliginosus于西藏南部、海南岛及华南大部,北至青海、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亚种affinis于台湾,见于海拔600~2000米。

红尾水鸲-生活习性

习性:单独或成对。几乎总是在多砾石的溪流及河流两旁,或停栖于水中砾石。尾常摆动。在岩石间快速移动。炫耀时停在空中振翼,尾扇开,作螺旋形飞回栖处。领域性强,但常与河乌、溪鸲或燕尾混群。

红尾水鸲-别名俗名

蓝石青儿 铅色水翁? 铅色翁? 溪红尾鸲

本文Hash:7eb04156f6027cb178d938a7fef8871375b12ddb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