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翅短脚鹎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导读: 绿翅短脚鹎-外形描述 绿翅短脚鹎-叫声 绿翅短脚鹎-地理分布 绿翅短脚鹎-生活习性

绿翅短脚鹎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绿翅短脚鹎-外形描述

描述:体大(24厘米)而喜喧闹的橄榄色鹎。羽冠短而尖,颈背及上胸棕色,喉偏白而具纵纹。头顶深褐具偏白色细纹。背、两翼及尾偏绿色。腹部及臀偏白。

虹膜—褐色;嘴—近黑;脚—粉红。

绿翅短脚鹎-叫声

叫声:鸣声为单调的三音节嘶叫声或上扬的三音节叫声;也作多种咪叫声。

绿翅短脚鹎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绿翅短脚鹎-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南方、缅甸、印度支那及东南亚。

分布状况:常见的群栖型或成对活动的鸟,分布于海拔1000~2700米山区森林及灌丛。指名亚种为留鸟于西藏东南部;similis于云南及海南岛;holtii于华南及东南大部。

绿翅短脚鹎-生活习性

习性:以小型果实及昆虫为食,有时结成大群。大胆围攻猛禽及杜鹃类。

黑[短脚]鹎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黑[短脚]鹎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黑[短脚]鹎-外形描述

描述:中等体型(20厘米)的黑色鹎。尾略分叉,嘴、脚及眼亮红色。部分亚种头部白色,西部亚种的前半部分偏灰。与红嘴椋鸟的区别在胸及背部色深。亚成鸟偏灰,略具平羽冠。

虹膜—褐色;嘴—红色;脚—红色。

黑[短脚]鹎-叫声

叫声:叫声甚多变,包括响亮的尖叫、吱吱声及刺耳哨音。常有带鼻音的咪叫声。

黑[短脚]鹎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黑[短脚]鹎-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印度、中国南方(包括台湾、海南岛)、缅甸及印度支那。

分布状况:亚种psaroides为留鸟于西藏东南部;ambiens于云南西北部;sinensis 于云南西北部、亚种ambiens的分布区以南;stresemanni于云南北部;concolor于云南西部及南部;leucothorax于华中;perniger于广西南部及海南岛;nigerrimus于海南岛;指名亚种则于华南及东南的其余地区。为山地常绿林的常见鸟。

黑[短脚]鹎-生活习性

习性:食果实及昆虫,有季节性迁移。冬季于中国南方可见到数百只的大群。

黑[短脚]鹎-别名俗名

白头公 白头黑布鲁布鲁 山白头

灰短脚鹎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灰短脚鹎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灰短脚鹎-外形描述

描述:中等体型(20厘米)的鹎。略具羽冠,头顶深褐或黑色(bourdellei),耳羽粉褐,上体近灰,喉白。翼合拢时深褐,大覆羽的浅色边缘形成近黄色斑纹。

虹膜—褐红;嘴—深褐;脚—深褐。

灰短脚鹎-叫声

叫声:4~5个音节的响亮的银铃般叫声,音调先升后降;也作沙哑的trrk声。

灰短脚鹎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灰短脚鹎-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中国西南、东南亚及大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常见于云南南部(bourdellei)、云南西部及西藏东南部(指名)的山丘地带,高可至海拔1000米。

灰短脚鹎-生活习性

习性:典型林栖型鹎。结小群生活,栖于山麓开阔林及灌丛的中低层。似Alophoixos 属冠鹎能将喉羽膨出。

本文Hash:74d46f2112c4c8ef0205b6ba605a374e42d2360e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