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姬]鹟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导读: 白眉[姬]鹟-外形描述 白眉[姬]鹟-叫声 白眉[姬]鹟-地理分布 白眉[姬]鹟-生活习性 白眉[姬]鹟-别名俗名

白眉[姬]鹟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白眉[姬]鹟-外形描述

描述:雄鸟:体小(13厘米)的黄、白及黑色的鹟。腰、喉、胸及上腹黄色,下腹、尾下覆羽白色,其余黑色,仅眉线及翼斑白色。雌鸟:上体暗褐,下体色较淡,腰暗黄。雄鸟白色眉纹和黑色背部及雌鸟的黄色腰各有别于黄眉[姬]鹟的雄雌两性。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白眉[姬]鹟-叫声

叫声:深喘息声tr-r-r-rt,较红头姬鹟音低。

白眉[姬]鹟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白眉[姬]鹟-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繁殖于东北亚;冬季南迁至中国南方、东南亚及大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繁殖于中国东北、华中、华东及北纬29°以北地带。迁徙经中国南方。甚常见,高可至海拔1000米。

白眉[姬]鹟-生活习性

习性:喜灌丛及近水林地。

白眉[姬]鹟-别名俗名

花头黄 黄翁? 三色翁? 鸭蛋黄

黄眉[姬]鹟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黄眉[姬]鹟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黄眉[姬]鹟-外形描述

描述:雄鸟:体小(13厘米)的黑色及黄色的鹟。指名亚种上体黑色,腰黄,翼具白色块斑,以黄色的眉纹为特征,下体多为橘黄色。亚种elisae的背偏绿,眼先黄,无眉纹,下腹部及尾下覆羽黄色。雌鸟:上体橄榄灰,尾棕色,下体浅褐沾黄。与白眉姬鹟的区别在腰无黄色。亚种elisae的雌鸟上体偏绿,下体黄。

虹膜—深褐;嘴—蓝黑;脚—铅蓝。

黄眉[姬]鹟-叫声

叫声:冬季通常无声。鸣声悦耳,为重复的啭鸣及三音节哨音如o-shin-tsuk-tsuk,也模仿其他鸟的叫声。

黄眉[姬]鹟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黄眉[姬]鹟-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繁殖于东北亚;冬季至泰国南部、马来半岛、菲律宾及婆罗洲。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繁殖于西伯利亚及日本;迁徙经中国华东、华南及台湾,至菲律宾;部分鸟在海南岛越冬。亚种elisae繁殖于河北及陕西,迁徙至东南亚。通常不常见。

黄眉[姬]鹟-生活习性

习性:具鹟类的典型特性,从树的顶层及树间捕食昆虫。

黄眉[姬]鹟-别名俗名

黑背黄眉鶲

白腹[姬]鹟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白腹[姬]鹟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白腹[姬]鹟-外形描述

描述:雄鸟:体大(17厘米)的蓝、黑及白色鹟。特征为脸、喉及上胸近黑,上体闪光钴蓝色,下胸、腹及尾下的覆羽白色。外侧尾羽基部白色,深色的胸与白色腹部截然分开。亚种cumatilis青绿色、深绿蓝色取代黑色。雌鸟:上体灰褐,两翼及尾褐,喉中心及腹部白。与北灰鹟的区别在体型较大且无浅色眼先。雄性幼鸟的头、颈背及胸近烟褐色,但两翼、尾及尾上覆羽蓝色。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白腹[姬]鹟-叫声

叫声:粗哑的tchk, tchk 声。冬季通常不叫。

白腹[姬]鹟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白腹[姬]鹟-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繁殖于东北亚;冬季南迁至中国、马来半岛、菲律宾及大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迁徙经中国东半部;部分鸟在台湾及海南岛越冬。亚种cumatilis繁殖于中国东北,迁徙经中国南方及西南地区至东南亚越冬。不常见于高至海拔1200米的热带山麓森林。

白腹[姬]鹟-生活习性

习性:喜有原始林及次生林的多林地带,在高林层取食。

白腹[姬]鹟-别名俗名

琉璃鸟 山竹鸟

本文Hash:8bf508be4d3f4292fbc116789c4768df54563a80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