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脸䴓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导读: 白脸䴓-外形描述 白脸䴓-叫声 白脸䴓-地理分布 白脸䴓-生活习性

白脸䴓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白脸䴓-外形描述

描述:中等体型(13厘米)的䴓。特征为明显的皮黄色颊斑覆盖眼部。上体紫灰而具黑色的顶冠及半颈环,下体浓黄褐。指名亚种偶见于中国喜马拉雅山脉西部,下体色较浅,颊斑几为白色。

虹膜—褐色;嘴—黑色,下颚基部灰色;脚—绿褐。

白脸䴓-叫声

叫声:联络叫声为重复的鼻音咩叫kner-kner。兴奋时发出长长一连串相似的单音。鸣声为快速重复的嗷叫或清晰响亮的ti-tui ti-tui ti-tui…

白脸䴓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白脸䴓-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及中国西部。

分布状况:亚种przewalskii罕见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青海东北部、甘肃西南部、四川北部及西部、云南北部、西藏东部的亚高山森林。夏季在海拔2000米至林线之间,冬季低至海拔1000米。

白脸䴓-生活习性

习性:成对或结小群,有时与其他种类混群。

白尾䴓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白尾䴓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白尾䴓-外形描述

描述:体小(12厘米)的灰色及黄褐色䴓。特征为中央尾羽基部白色,尾下覆羽全棕色。似普通䴓、栗臀䴓及栗腹䴓的某些亚种,后两者的外侧尾羽也具白色次端斑。若白色尾基不显,特征则为尾下覆羽全棕色而无扇贝形斑纹。

虹膜—褐色;嘴—近黑,下颚基部色浅;脚—绿褐色。

白尾䴓-叫声

叫声:尖厉的单或双chak音,快速的嘟声chip-chip-chip-chip…,每秒约10个音节。鸣声为一种哨音渐强的慢板和快板变调。

白尾䴓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白尾䴓-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缅甸、老挝北部、越南西北部及中国西南。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罕见于西藏南部及云南极西部的森林。

白尾䴓-生活习性

习性:本属的典型特性。

丽䴓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丽䴓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丽䴓-外形描述

描述:体大(16厘米)而不会错认的䴓。上体偏黑而具亮蓝色的斑纹,下体橙褐。飞行时从下看初级飞羽基部的白色与翼下覆羽的近黑色成对比。

虹膜—红褐;嘴—黑色,下颚基部色较浅;脚—绿褐。

丽䴓-叫声

叫声:典型的䴓叫,但较甜润,不似普通䴓的沙哑。

丽䴓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丽䴓-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印度东北部、缅甸、老挝、越南北部及中国西南。

分布状况:甚罕见,中国状况不详。曾于4月在云南南部的哀牢山采集到标本,de Schauensee(1984)报道在云南西北部曾见此鸟。

丽䴓-生活习性

习性:本属的典型特性。

滇䴓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滇䴓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滇䴓-外形描述

描述:体小(12厘米)的灰、黑及皮黄色䴓。特征为黑色的宽眼纹至后端更宽,其上具狭窄的白色眉纹。脸侧及喉白色,下体余部粉皮黄。幼鸟眼纹及眉纹较细而不显著。

虹膜—褐色;嘴—偏黑;脚—灰色。

滇䴓-叫声

叫声:甚吵嚷。多种鼻音的nit及toik叫声,高音的tit,责骂声schri-schri-schri… 及高鼻音的ziew-ziew-ziew…

滇䴓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滇䴓-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中国西南的特有种。

分布状况:罕见至地方性常见于四川南部及西南部、贵州西部、云南及西藏东南部的针叶林,夏季于海拔2000~3350米,冬季低至1200米。

滇䴓-生活习性

习性:本属的典型特性。

本文Hash:3fcefc0aca6b7373adf75c9e7788cbe0477d8bfd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