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腹山雀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导读: 红腹山雀-外形描述 红腹山雀-叫声 红腹山雀-地理分布 红腹山雀-生活习性

红腹山雀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红腹山雀-外形描述

描述:体小(13厘米)而有特色的山雀。头及胸兜暗黑,松软白色颊斑,颈圈棕色,下体栗黄色,背、两翼及尾橄榄灰色,飞羽具浅色边缘。

虹膜—深褐;嘴—黑色;脚—深灰。

红腹山雀-叫声

叫声:嘶嘶声psit;吱吱声chit’it’it及简单的”chick-a-dee”及t’sip’t-zee叫声。

红腹山雀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红腹山雀-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中国中部的特有种。

分布状况:偶见于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四川北部及西部海拔2400~3400米。可能也见于湖北西部。

红腹山雀-生活习性

习性:结小群轻盈活泼地活动于阔叶林、桦树林、混合林及针叶林的树冠层。

红腹灰雀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红腹灰雀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红腹灰雀-外形描述

描述:红腹灰雀体长约14.5厘米。嘴厚而略带钩,腰白,顶冠及眼罩辉黑。雄鸟:上背灰色,臀白,下体基调灰色而具不同量的粉色,醒目的近白色翼斑与黑色的翼成对比。雌鸟:图纹似雄鸟但暖褐色取代粉色。幼鸟:似雌鸟但无黑色的顶冠及眼罩,且翼斑皮黄。黑色的顶冠有别于所有其他灰雀。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褐。

红腹灰雀-叫声

叫声:叫声为有特色的柔声尖叫teu。鸣声为重复的叫声偶尔间杂三音符的尖叫声。

红腹灰雀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红腹灰雀-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分布于欧亚大陆的温带区。

分布状况:罕见于中国。亚种cassini越冬于新疆西北部天山、东北小兴安岭及乌苏里江地区,河北东北部有一记录。指名亚种迁徙时有记录于中国东北。亚种Griseiventris越冬于中国西北部天山、黑龙江南部、辽宁及河北北部;迷鸟至江苏及上海。Cineracea于黑龙江北部及内蒙古东北部有记录,可能也有繁殖。

红腹灰雀-生活习性

习性:喜林地、果园及花园。冬季通常结小群活动。

锈红腹旋木雀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锈红腹旋木雀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锈红腹旋木雀-外形描述

描述:中等体型(14厘米)而深褐色斑驳的旋木雀。下体皮黄,两胁及尾覆羽棕色。两胁棕色而有别于旋木雀;体型较小及浅色的喉而有别于褐喉旋木雀;尾为平淡褐色而有别于高山旋木雀。

虹膜—褐色;嘴—上嘴深褐,下嘴较淡;脚—近褐。

锈红腹旋木雀-叫声

叫声:细而薄的sit叫声。鸣声为高音的加速颤音,前有三个清脆音节si-si-sit’st’t’t’t’t。

锈红腹旋木雀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锈红腹旋木雀-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至云南西部及缅甸北部。

分布状况:常见于喜马拉雅山脉、西藏东南部及怒江以西云南-缅甸边界的高黎贡山海拔1800~3500米的针叶林及混交林。

锈红腹旋木雀-生活习性

习性:旋木雀的典型特性。

本文Hash:a68af7b846c6eb6042a73de5d954d8f3defeb1fd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