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紫胸鹦鹉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导读: 大紫胸鹦鹉-外形描述 大紫胸鹦鹉-叫声 大紫胸鹦鹉-地理分布 大紫胸鹦鹉-生活习性 大紫胸鹦鹉-别名俗名

大紫胸鹦鹉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大紫胸鹦鹉-外形描述

描述:体大(43厘米)而尾长的鹦鹉。上嘴(雄鸟)亮红色,头、胸紫蓝灰色,具宽的黑色髭纹。雄鸟眼周及额沾淡绿色,狭窄的黑色额带延伸成眼线,中央尾羽渐变为偏蓝色。与其他鹦鹉区别在于颈和胸的上部及上腹部葡萄紫色,且肩部无深栗色斑。雌鸟嘴全黑,前顶冠无蓝色。

虹膜—黄色;嘴—雄鸟:上嘴红色、下嘴黑色,雌鸟:黑色;脚—灰色。

大紫胸鹦鹉-叫声

叫声:叫声为音高而调尖的哨音。

大紫胸鹦鹉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大紫胸鹦鹉-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印度东北部及西藏高原东南部至中国西南。

分布状况: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 1994)。常见于西藏东南部、四川西南部、云南西部及西北部的丘陵林区及山林,上至海拔4000米。

大紫胸鹦鹉-生活习性

习性:成群地尖叫着快速飞越森林。常被从巢中捕来作宠物,由此造成局部地区濒危。

大紫胸鹦鹉-别名俗名

大绯胸鹦鹉

绯胸鹦鹉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绯胸鹦鹉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绯胸鹦鹉-外形描述

描述:中等体型(34厘米)、色彩艳丽的鹦鹉。特征为胸粉红色。成鸟:头顶及脸颊紫灰色,眼先黑色,枕、背、两翼及尾绿色,具显著黑色髭须腿及臀浅绿色。亚成鸟的头皮黄褐色,黑色髭须不显。

虹膜—黄色;嘴—雄鸟上红下黑,雌鸟上黑,下深褐;脚—灰色。

绯胸鹦鹉-叫声

叫声:刺耳的kekekek声反复重复,幼鸟尤是;另有声哑的尖叫似喇叭声。

绯胸鹦鹉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绯胸鹦鹉-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印度、中国南部、东南亚及大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偶见自由飞翔于香港及广东南部的其他城市,可能为野化个体。亚种fasciata为西藏东南部、云南、广西西南部及海南岛的罕见留鸟。

绯胸鹦鹉-生活习性

习性:群栖性,以群飞行、停栖及营巢。嘈杂,易见,在开阔上空低飞而过;在树上停下进食或休息之前,两翼作喀哒响,常发出刺耳叫声。

绯胸鹦鹉-别名俗名

干皋 英哥 鹦哥

长尾鹦鹉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长尾鹦鹉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长尾鹦鹉-外形描述

描述:体型略大(40厘米)的鹦鹉。尾特长而尾端渐细,胸绿色。雄鸟:顶冠绿色,头侧红色并具醒目的黑色的颊纹,上背沾浅蓝色,尾尖端黄色,两翼淡蓝。雌鸟:色较黯淡,具偏绿的髭须,背上无蓝色。飞行时翼衬为黄色。与绯胸鹦鹉区别在下体绿色,头侧红色。

虹膜—黄绿;嘴—雄鸟上嘴红而具嘴甲,雌鸟黑色;脚—灰色。

长尾鹦鹉-叫声

叫声:栖于树顶或飞行时发出粗声刺耳的喳喳声。

长尾鹦鹉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长尾鹦鹉-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及婆罗洲。

分布状况:亚种modesta在四川有过记录;指名亚种在广西有过记录。两个记录都具可疑性(参见M. de Shauensee,1984),或为花头鹦鹉的误识或为逃逸之鸟。

长尾鹦鹉-生活习性

习性:以大群快速往返飞行于取食地和停栖处。成极大群聚于沿海栖宿地。]

本文Hash:304cab5f78d274a6c50a4fa03bbe138869093245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