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鸽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导读: 岩鸽-外形描述 岩鸽-叫声 岩鸽-地理分布 岩鸽-生活习性 岩鸽-别名俗名

岩鸽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岩鸽-外形描述

描述:中等体型(31厘米)的灰色鸽。翼上具两道黑色横斑。非常似原鸽,但腹部及背色较浅,尾上有宽阔的偏白色次端带,灰色的尾基、浅色的背部及尾上的此带成明显对比。

虹膜—浅褐色;嘴—黑色,蜡膜肉色;脚—红色。

岩鸽-叫声

叫声:反复的咯咯声如人在打嗝。起飞和着陆时发出高调的咕咕颤音。

岩鸽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岩鸽-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中亚至中国的东北。

分布状况:常见留鸟及季候鸟,分布可至海拔6000米。亚种turkestanica为新疆西部及西藏的留鸟。指名亚种繁殖遍及华北及华中的其余地区至东北各省。

岩鸽-生活习性

习性:群栖多峭壁崖洞的岩崖地带。

岩鸽-别名俗名

横纹尾石鸽 辘轳 山石鸽 野鸽子

紫林鸽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紫林鸽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紫林鸽-外形描述

描述:中等体型(35厘米)的黄褐色和灰色鸽。头顶及颈背灰白。特征为脸下及下体黄褐色。上背及翼覆羽栗褐,腰青灰,尾黑褐。整个体羽具绿色及紫晶色闪辉。背上及颈侧的绿色最为闪光。眼周裸露皮肤及蜡膜洋红。

虹膜—米黄至红色;嘴—浅色,基部洋红;脚—绯红。

紫林鸽-叫声

叫声:轻柔的喵喵声似绿皇鸠,但不如其响亮或声长。

紫林鸽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紫林鸽-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印度东北部至东南亚。

分布状况: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在西藏南部及海南岛为罕见留鸟。在西藏东南部的亚热带地区也应有见。

紫林鸽-生活习性

习性:结小群至大群活动。吃果实,可能的话也吃竹果;有时在耕地食谷物。飞行缓慢如绿皇鸠。

点斑林鸽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点斑林鸽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点斑林鸽-外形描述

描述:体型中等(38厘米)的褐灰色鸽。翼覆羽多具白点。与其他所有鸽种的区别在颈部羽毛形长而具端环,体羽无金属光泽。头灰,上背紫酱色,下背灰色。

虹膜—灰白;嘴—黑,嘴基紫色;脚—黄绿色,爪艳黄色。

点斑林鸽-叫声

叫声:非常深沉的 whock – whr -o -o…whroo声。

点斑林鸽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点斑林鸽-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至缅甸及中国中部。

分布状况:于西藏南部、东南部及东部,云南及四川海拔1800~3300米的常见留鸟。

点斑林鸽-生活习性

习性:三三两两或成小群活动。基本为树栖性。遇警时凝神不动,以至倒悬。栖于亚高山多岩崖峭壁的森林。

戈氏岩鹀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戈氏岩鹀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戈氏岩鹀-外形描述

描述:体大(17厘米)的鹀。似灰眉岩鹀但头部灰色较重,侧冠纹栗色而非黑色。与三道眉草鹀的区别在顶冠纹灰色。雌鸟似雄鸟但色淡。各亚种有异,南方的亚种yunnanensis较指名亚种色深且多棕色,最靠西的亚种decolorata色彩最淡。幼鸟头、上背及胸具黑色纵纹–野外与三道眉草鹀幼鸟几乎无区别。

虹膜—深褐;嘴—蓝灰;脚—粉褐。

戈氏岩鹀-叫声

叫声:鸣声多变且似灰眉岩鹀,但由更高音的tsitt音节导出。叫声为细而拖长的tzii及生硬的pett pett声。

戈氏岩鹀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戈氏岩鹀-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具独特扩散方式的种类,分布于阿尔泰山,俄罗斯的外贝加尔 ,蒙古,中国北部、中部及西南部,印度东北部;越冬在缅甸东北部。

分布状况:常见在新疆极西部天山山麓地带及塔里木盆地的西缘(decolorata);西藏东南部、青海南部及四川西部(khamensis);青海西部、甘肃、宁夏及内蒙古西部(godlewskii);云南北部、西藏极东南部至四川中部(yunnanensis);四川北部及东部直至黑龙江南部(omissa包括styani)。亚种godlewskii及yunanensis冬季部分地南迁。

戈氏岩鹀-生活习性

习性:喜干燥而多岩石的丘陵山坡及近森林而多灌丛的沟壑深谷,也于农耕地。

本文Hash:f45438c1bf92f22c354fdce8389757ffbad9e012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