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苇莺的简介、特性、叫声、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导读: 鸟种简介 特性 叫声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布氏苇莺的图片

布氏苇莺(学名:Acrocephalus dumetorum,英文名:Blyth’s Reed Warbler)是苇莺科苇莺属的鸟类。

布氏苇莺具深色的细眼纹,短的白色眉纹,清晰的浅色眼先,但无深色上眉纹,繁殖于欧洲至西北亚;越冬于非洲东北部、喜马拉雅山脉、印度及缅甸。栖于潮湿的荆棘丛、沼泽灌丛及草地。

中文学名:布氏苇莺

拉丁学名:Acrocephalus dumetorum

英文俗名:Blyth’s Reed Warbler

命名作者:Blyth, 1849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苇莺科(Acrocephalidae)

中文属名:苇莺属(Acrocephalus)

繁殖区:古北界 : c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959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褐色

鸟种简介

布氏苇莺
布氏苇莺

雀形目 > 莺科 > 苇莺属 ,英名Blyth’s Reed Warbler

PASSERIFORMES > Sylviidae > Acrocephalus dumetorum

特性

中等体型(14.5厘米)的暗灰褐色无纵纹苇莺。两翼短而圆。具深色的细眼纹,短的白色眉纹,清晰的浅色眼先,但无深色上眉纹。嘴长,上颚中线及尖端色深。比芦苇莺或稻田苇莺色冷而多灰色,且腰与上体余部同色。下体白,颈侧、上胸及两胁沾皮黄。

布氏苇莺
布氏苇莺

虹膜-橄榄色;嘴-偏粉色,嘴端色深;脚-近褐色。

叫声

鸣声长而慢;厚重且模仿呱呱、唧唧、吱吱等声音后再返回tack tack及see-see-hue等短句。叫声包括尖厉刺耳的thik,生硬的chak及摩擦声cherr。

分布范围:繁殖于欧洲至西北亚;越冬于非洲东北部、喜马拉雅山脉、印度及缅甸。

布氏苇莺
布氏苇莺

地理分布

迷鸟。自1986年来三次在香港米埔被捕捉。可能在中国西北部有繁殖。

生活习性

栖于潮湿的荆棘丛、沼泽灌丛及草地。甚吵嚷。

花彩雀莺的简介、特性、叫声、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花彩雀莺的图片

花彩雀莺(学名:Leptopoecile sophiae,英文名:White-browed Tit-warbler)是长尾山雀科雀莺属的鸟类。

分布范围:中亚、喜马拉雅山脉、中国西部。n分布状况:罕见留鸟。指名亚种于新疆喀什、天山及哈密地区、甘肃北部、青海祁连山东北部、青海南部;major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及青海柴达木盆地;stoliczkae于塔里木盆地的山区,阿尔金山和柴达木盆地周围,以及西藏西部的狮泉河;obscura于西藏东部至甘肃、四川及青海东部。

中文学名:花彩雀莺

拉丁学名:Leptopoecile sophiae

英文俗名:White-browed Tit-warbler

命名作者:Severtsov, 1873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长尾山雀科(Aegithalidae)

中文属名:雀莺属(Leptopoecile)

繁殖区:古北界 : c, sc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970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花彩雀莺
花彩雀莺

花彩雀莺 White-browed Tit-Warbler

雀形目 > 莺科 > 雀莺属

PASSERIFORMES > Sylviidae > Leptopoecile sophiae

特性

描述:体小(10厘米)的毛茸茸偏紫色雀莺。顶冠棕色,眉纹白。雄鸟胸及腰紫罗兰色,尾蓝色,眼罩黑色。雌鸟色较淡,上体黄绿,腰部蓝色甚少,下体近白。与凤头雀莺的区别为眉纹白,无羽冠,顶冠棕色,外侧尾羽有白边。亚种obscura较指名亚种色深,下体全紫,腰蓝色而非紫罗兰色;major色较淡,腹部蓝粉色上伸至胸;stoliczhae的色最淡,下体皮黄色上延至喉基部。

虹膜-红色;嘴-黑色;脚-灰褐。

叫声

鸣声为甜美而嘹亮的唧唧声。叫声为金属般高音tzret。

地理分布

中亚、喜马拉雅山脉、中国西部。

分布状况:罕见留鸟。指名亚种于新疆喀什、天山及哈密地区、甘肃北部、青海祁连山东北部、青海南部;major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及青海柴达木盆地;stoliczkae于塔里木盆地的山区,阿尔金山和柴达木盆地周围,以及西藏西部的狮泉河;obscura于西藏东部至甘肃、四川及青海东部。

生活习性

栖于矮小灌丛,夏季于林线以上至海拔4600米,冬季下至海拔2000米。繁殖期外结群生活。飞行弱。常下至地面。

棕顶树莺的简介、特性、地理分布、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棕顶树莺的图片

棕顶树莺(学名:Cettia brunnifrons,英文名:Grey-sided Bush Warbler)是树莺科树莺属的鸟类。

体小(11厘米)而多彩的树莺,指名亚种繁殖于西藏南部西藏东南部的西侧。

中文学名:棕顶树莺

拉丁学名:Cettia brunnifrons

英文俗名:Grey-sided Bush Warbler

命名作者:Hodgson, 1845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树莺科(Cettiidae)

中文属名:树莺属(Cettia)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to c Chin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937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棕顶树莺
棕顶树莺棕顶树莺 Grey-sided Bush-Warbler

雀形目 > 莺科 > 树莺属

PASSERIFORMES > Sylviidae > Cettia brunnifrons

特性

体小(11厘米)而多彩的树莺。具浅棕色的顶冠和显眼的奶油色眉纹。下体灰白,胸侧沾灰,两胁及尾下覆羽沾皮黄。与大树莺的色彩、斑纹均相似,但体型较小巧而嘴细,下体多灰色,眼先为奶油色而非棕色。

虹膜-褐色;嘴-上嘴色深,下嘴色浅;脚-粉灰。

叫声:鸣声为音高而甜润短促的持续声dzit-su-ze-sizu,紧接带鼻音的bzeeuu-bzeeuu。叫声为金属声 tzip。告警时发出快速的嘟声。

地理分布

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西部及缅甸。

地理分布

不常见。指名亚种繁殖于西藏南部西藏东南部的西侧;亚种umbraticus 繁殖于西藏东南部的东侧、四川、云南西部及西北部。冬季南迁。

生活习性

栖于海拔2600~4300米亚高山针叶林带的浓密荆棘丛、竹林、杜鹃林或蕨丛。越冬在低矮丘陵。性羞怯隐匿。甚喜叫。

本文Hash:d4afeec08c345d8bf06a2ef032b51c6b1b3ab49b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